首页 于 第11页

于 第11页

  • 立足于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身体

    立足于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身体

      山东中医药大学刘鹏博士的《中医学身体观解读》,立足于医学研究的基本对象——身体,这本身就是一个新颖的选题。因为一切医学问题的提出、解决与应用,都是围绕它展开的,中医学自然也不例外。   对于身体的理解,中西医学的认知是不同的,这是《中医学身体观解读》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之一。中医学把人看成是流动着的生命,注重对身体动态功能演变的阐发。在中医学的视角中,身体“绝非等同于肌肉骨骼的‘堆砌物’”,“不能只泥于解剖,而必须全面考察和...

  •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此,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   1.当前为什么要出台《意见》,发展健康服务业和正在推进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什么关系?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根本。健康服务业围绕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提供服务,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经济发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人人向往和追求健康、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加强烈,健康服务需求快速释放,且呈现出多...

  • 接骨医术并非出于祖传 而是“师从蜈蚣”

    接骨医术并非出于祖传 而是“师从蜈蚣”

    相传,哈尼族有个著名的接骨医生,他自采自制的接骨药方,医治骨折每每都有意想不到的疗效。有趣的是,这接骨医术并非出于祖传,而是“师从蜈蚣”。 一天,这位医生在大树下休息,突然看到一条20多厘米长的大蜈蚣爬过来,他担心蜈蚣咬伤自己,便拔出长刀砍下去,将蜈蚣斩成了两截。过了一会儿,另一条大蜈蚣爬过来,绕着尸体转了转,用嘴触了一下,便匆忙往草丛里爬去了。 这位哈尼族医生很好奇,躲在一旁仔细地观看。不一会,这条大蜈蚣嘴里噙着一片嫩绿的叶子又爬回来了,它先把两截蜈蚣尸体连在一起,然后将嫩叶咬...

  • 久病必通任督 八脉隶于肝肾

    久病必通任督 八脉隶于肝肾

    陈某,女,33岁。因产后失血过多,加之近日来遇怫逆之事,突感头晕目眩,耳鸣心悸,四肢麻木,尤其是改变体位,则症状加重,经数医治之不效,病情加重,夜不能寐,记忆力减退,偶闻烦乱之声,则诸症加重,甚则心烦欲吐。刻诊:患者形体消瘦,面白颧红,目光呆滞,脉见沉涩,舌苔淡滑。 余思此症,当为肝肾双亏,肝阳升腾。立方以天麻饮加减:天麻12克,菊花9克,枸杞12克,女贞子12克,桑寄生10克,生白芍15克,麦冬10克,玄参12克,栀子9克,黄芩10克,甘草5克。5剂,水煎服,日1剂。 患者服药后症状未减,余再...

  • 药能治病 亦能致病 用药之害 存乎于医

    药能治病 亦能致病 用药之害 存乎于医

    相对于西药的毒副作用,具有数千年应用历史的中药以无可比拟的优势再次引起大众的关注。但自古民间就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前些年,“龙胆泻肝丸”事件打破了人们对中药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迷信。若是普通消费者以此为戒,倒颇能避免滥服药物的弊害,但许多西医也时时以偏概全,甚至对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人都禁止服用中药,则让人感慨。 药能治病,亦能致病 我认为,“药能治病,亦能致病”,除患者误服误用和体质等因素外,中药本身是无辜的(除非有质量问题)。...

  • 肝开窍于目 春季养肝护眼

    肝开窍于目 春季养肝护眼

      春季养肝是众所周知的生活常识,然而普罗大众都将养生的重点放在了“养肝”上,忽视了护眼的重要性。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所以春季养肝护眼也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春季,老年人该怎样打响护眼保卫战呢?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岳丽菁。   指导专家   岳丽菁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   睡好“子午觉”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教授岳丽菁表示,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

  • 流汗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 不流汗呢?

    流汗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 不流汗呢?

    张阿姨退休后很注重养生,每天早晨和傍晚都出门散步,做些简单的运动。但张阿姨突然发现,自己怎么运动都不太爱流汗,是毛孔堵塞了还是怎么了呢?特别是最近气温越来越热,流汗有助于排出体内的毒素,不流汗的话,毒素排不出会影响健康吗?   指导专家   尤华智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营养医师   汗液,应激排泄通道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身体活动(包括生理活动)自然会产生排泄物,这些排泄物不仅仅是指尿与粪便,其中也包含了汗液。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营养医师尤...

  • 发热对于人体有多大的意义

    发热对于人体有多大的意义

      听到发热,大家总觉得是个病,是病就需要治疗,实际上发热是个症状,发热在很多时候是因身体健康出了问题,人体本能地要治疗和纠正身体的健康问题,治疗和纠正需要调动人体的正气,表现于外就是发热。   很多症状是对于人体恢复健康有积极意义的,最典型的如同吸入异物后的喷嚏和肺部有痰时的咳嗽。咳嗽和喷嚏是症状,但在适度时,不能去压制,而应鼓励,帮助这个“给邪出路”的过程进行得更顺畅。身体内有垃圾,应该排除,排除时会出现症状,这种症状不应该不分青红皂白地盲目压制,而且经常需要鼓励和帮助,只有在自...

  • 学中医当不拘于形

    学中医当不拘于形

      老师常说:学中医当不拘于形,“形而上”的内容更为重要。   近读《施金墨医案》,凡见气滞便秘者施老常用杏仁泥、苦桔梗、全瓜蒌、薤白头,疗效皆佳。想来气滞便秘者,皆因上下之气不能顺达,如此处方升提肺气、宣降腑气,加之开胸豁结,使清阳得升,浊阴得降,便秘自然可除。   每位医家自有其用药之偏好。老师临证,每取全瓜蒌、炒莱菔子两味,疗效亦佳。然因着瓜蒌、薤白之用,笔者由此想到了瓜蒌薤白白酒方。此方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结合其后两方,仲景用之主治胸痹...

  • 用药之妙在于辨证方是随证

    用药之妙在于辨证方是随证

      老师常言用药之妙在于辨证,方是随证而出的。何时该用何药,该取何方;面对一个病人,该从何入手,首方如何,之后该如何接方都是讲究策略的。   见老师治过一早泄案例,案中病人于初诊时即表现为一派虚象,脾气虚、肾阳虚。然而湿象亦很明显,纳差,舌苔白黏腻。考虑到虚不受补,老师于首方中仅取苍术9克以运脾,待得脏腑功能恢复,方依次加入白术9克,党参6克,人参6克,熟地9克以补虚。之后,老师有言:“先医非不知辨证,乃不明用药次序,故病难愈尔。”   笔者喜读叶天士之书,每被其用方之精炼,用药...

  • 中医学倾向于以“气”为道

    中医学倾向于以“气”为道

      ●人体气机升降调节中,心肾相交为一对,脾胃枢纽为一对,肝升肺降为一对,此配偶之功,如此,各显其功,各得其衡,人体气机升降之圆运动自能相谐而旋。   ●《黄帝内经》有脏气法时观,再深化一步就是人体的升降法时。古人之论,多喜以年之春、夏、秋、冬,而临床之证,未必都经四季,故变之为昼、夜、晨、昏应更具实操性。   中医学本为体道之学,作为本原之道,中医学倾向于以“气”为道;作为规律之道,中医学更多的是参照阴阳、五行规律与法则。故由本原之道所演,天人合一、道-理相贯之气在人体的运作,...

  • 安身之本 必资于食

    安身之本 必资于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语出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引扁鹊话   释文:人的生命靠五味滋养,健康也会因五味损伤,所以扁鹊说安身之本在于饮食,如果不知道饮食宜忌就不足以保存生命。宋元时医家李鹏飞在《三元参赞延寿书》中感叹:“后人奔走于名利而饥饱失宜,沉酣于富贵而肥甘之是务。不顺四时,不和五味,而疾生焉。戒于此则人元之寿可得矣。”只有明了饮食宜忌,才可能得到天赋给我们的寿...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关于正确理解阴阳的几个问题

    关于正确理解阴阳的几个问题

    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正确、全面地理解阐释阴阳有助于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本文就如何正确理解阴阳的几个问题略谈己见,希望有助于中医同仁全面理解阴阳或引发讨论。 阴阳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欲该医易,理只阴阳”(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义》)。由于阴阳是“道”,阴阳是“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阴阳是抽象的...

  • 关于创办宏济堂的传说

    关于创办宏济堂的传说

    宏济堂制药成立于1907年,创始人乐镜宇为同仁堂少东家。有观点认为,乐镜宇选择在济南创办宏济堂,一是因为乐家为他捐了山东候补道,要做官就得到山东济南;二是得到时任山东巡抚杨士镶的关照,并以杨士镶因此被参作为证据。此种解读初看似有道理但经不起推敲。 候补道之说 清朝捐官例制始自咸丰、同治年间,最高可捐到道员,级别为四品,但因捐官候补者甚多故补缺不易,补实缺更难。《清代官场图记》记述待补缺者“过江名士多于鲫”“官吏多如蚁”。以当时江宁(今南京一带)为例...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关于
  • 基于老中医经验的中医中层理论建构

    基于老中医经验的中医中层理论建构

      近年来,以名中医传承研究工程带动的经验挖掘和学术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中医学的理论研究如何应势而进却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其中,如何将大量的经验资料提炼、上升为抽象理论,如何在抽象理论与具体经验之间架起建构理论的桥梁是面临的挑战之一。中层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或为扎根于老中医经验的中医理论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学借鉴。   从探索中医理论建构的方法学出发,提倡基于老中医经验的自下而上建构中医中层理论的研究思路。首先对中层理论的概念与内涵给予介绍和解读,继而对近年来中医界开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的部分成果进行分析,从...

  • 任继学: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任继学: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任继学(1926年~2010年),男,吉林人。第一届国医大师,中医急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曾先后提出肺胀、胆胀、真心痛、脾心痛、厥心痛、时行感冒、虚损性肾衰、急性肾风、慢性肾风等30余种病名及系统的辨证论治理论,对于急性缺血性中风、急性出血性中风等提出“气血逆乱、痰瘀内结、水毒伤害脑髓元神”的病机观,创立了“破血行瘀、泻热醒神、化痰开窍”的治疗原则,创建了较为完整的中医急症医学体系,主编我国中医...

  • 医不贵能愈病 而贵于能愈难病

    医不贵能愈病 而贵于能愈难病

    “医不贵于能愈病,而贵于能愈难病。”这句话来自张景岳之《景岳全书·病家两要说》,意思是医生行医以诊治疑难杂症为贵。在笔者看来,这句话言简而意奥,一语道出了医学之真谛——作为医生,当然首先应能对已知的、易治的常见病信手治愈;而于患者而言,难病重症犹如附骨之疽、切肤之痛、形影之弊、举家之难,身为医者更可贵在其能精究方术、博极医源而极尽才技与疑难重症博弈、与大病危候对峙,视解决难病为己任、发拯危救急之宏愿方不负医者之责;而医学,也就在医者对疑难杂症的挑战与克服...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同心是福 相诉是福:有感于师生聚会

    同心是福 相诉是福:有感于师生聚会

    期盼已久的一年一度的师生团聚会,终于来临。晚会的主题是人生、学术、真情。我们相聚在这里,通过每个人讲不同的故事,抒发赤诚的情怀,传递各自的信息,讲出人生的感悟,展现自身的灵彩,这里没有浮躁浮华,没有言辞灼灼,要的就是平实无华,要的就是抱朴含真,存其真意,蕴其真情,秉其真心,吐其真言。往事越千年,人生九万里。人生的路上需要倾诉,需要小歇,需要问候,需要抚慰,需要鼓励。师生同心是福,同学同心是福,大家同心是福,我们相聚在这里,一支曲,一杯茶,一盆兰,一首诗,怡情悦性,云淡风轻,聊聊天,叙叙旧,叙叙事,叙叙家常,抛开平日...

  • 见习于国医大师

    见习于国医大师

    最近,辽源市中医院《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成功验收,我有幸成为这一新型师承模式的10名学员之一,我们到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实地跟师进行传统的师带徒学习,集体跟国医大师和名老中医学习。三年学业结束,在验收仪式上,国医大师孙光荣向我颁发了《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研修结业证书》,并赠送《中医大师诊籍》。 三年前,我踏入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跟师学习的情景历历在目。 我们10名来自吉林辽源的中医学徒,一踏入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赵朴初的“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名言便映入我们的眼帘,我不觉眼前一...

  • 诺奖对于中医药空前不绝后

    诺奖对于中医药空前不绝后

    当地时间12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奖章和证书,并鞠躬致意。这一刻,自豪之感在所有华人心中油然升起。 “这是中国人的光荣。”中国驻瑞典大使陈育明告诉记者,这证明了中医药正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了解、认可,中国数千年的传统医学和文化必将更多地造福人类。 当晚,屠呦呦身着寓意紫气东来的紫色裙装,诺奖周期间,来自东方的中医药也同样广受关注。 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克劳斯·约兰&...

  • “散阵”长于扶正温散

    “散阵”长于扶正温散

    《景岳全书》提出“新方八阵”,迄今对临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 明代中医大师张景岳创“新方八阵”见于《景岳全书》。散阵为新方八阵之一,阵中理法方药经纬详明,分寒热,辨虚实,明阴阳,善用柴胡,长于扶正温散独树一帜。迄今对临床仍有现实指导意义。余据此临证灵活运用,受益匪浅,现就其散法作如下阐述,以抛砖引玉。 知药性善用柴胡 《景岳全书·本草正》谓柴胡:“其性凉,故解寒热往来...

  • 关节炎可能源于牙病

    关节炎可能源于牙病

    美国两家医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有的关节炎可能是牙病引发的。 此研究对40名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检查,发现他们多患有牙周病、牙龈炎等口腔疾病。口腔的炎症与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其实都是细菌感染导致炎症,进而使软组织和硬组织受损,因此关节炎患者不妨同时看看口腔科,如果口腔有牙周炎、牙龈炎等炎症时需要及时治疗,以免 “株连”关节。 平时应当注意保护牙齿,缺牙、掉牙的老年朋友,也不要忘记好好刷牙。正确的刷牙方法应为顺着牙齿生长的方向刷,先将牙刷平放在口腔里,刷毛轻压牙龈的边缘,然后轻轻转动手腕,上牙从...

  • 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

      2013年12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国卫体改发〔2013〕54号,以下简称《意见》)。1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就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1.问:为什么要印发《意见》?   答: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社会办医取得了较快发展。2012年与改革前的2008年相比,主要体现在“四个增长”。一是机构数不断增长。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数达到44.70万所,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47...

  • 中医药橱 传起源于汉朝

    中医药橱 传起源于汉朝

      中医使用的药橱,相传起源于汉朝,多见的分为上、中、下三层,有365个格子。药橱为何会有这样的格式与数目呢?   相传三国名医华佗,不仅医技精湛,医德也令人称道。有一天,一位姓李的木匠,不小心碰破了腿,邻居用木车载着他慕名来找华佗医治,华佗为他开出药方,给了些药,嘱咐他用完了再来拿。不料十余天过去了,不见木匠来拿药,于是,华佗便亲自上门看望。在木匠的家中,华佗见到了躺在床上的木匠,原来那木匠的伤情更重了,因为已身无分文,只得抱病在床。见到华佗,木匠有些为难地说:“我已无抓药的钱,眼下又连锅都揭...

  • 姚僧垣 医术高超 精于药性

    姚僧垣 医术高超 精于药性

      姚僧垣是南北朝时期梁代名医,曾在宫中任太医令。他医术高超,精于药性,尤其他熟识大黄之功过而治愈两任皇帝之事,成了千古佳话。   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梁武帝萧衍因病发热,寝食不安。朝中群臣竞相献方,皇帝却听信一御医诊断,欲服大黄以泻热。姚诊察后,却断然否定,认为“至尊年事已高,脏腑皆虚,虽有积热,亦不可轻用峻泻之药,恐伤正气”。武帝自恃也略懂医理,颇不为然。姚力谏曰:“皇上岂不闻当朝名医陶弘景之言,‘大黄,将军之号,当取其峻快也。’依臣之...

  • 中国历代政府对医学的重视 莫过于宋朝

    中国历代政府对医学的重视 莫过于宋朝

    经过唐末五代的分裂割据和军阀混战,宋初国力凋敝,文化衰微,认识到军人执政危害的宋朝政府大行文教政策,“兴文教,抑武事”,带来了经济和文化上大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显著发展,科学技术有了很大进步。两宋的医学也空前繁荣,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朝代。已经有不少学者从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对宋代医学发达的原因作了探讨。我们通过对文献资料,尤其是对医书及相关史料进行深度挖掘,从新的角度揭示两宋医学兴盛的外部原因,主要包括医药的巨大经济价值、士大夫参与医学、宋朝政府对医学的大力扶持等。   医...

  • 中药用于调理 是否随便吃也没关系?

    中药用于调理 是否随便吃也没关系?

    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是药三分毒”的古训,朋友们也经常会开玩笑说“水可以乱喝,药可不能乱吃”。药物和疾病好比一对亲兄弟,总是同时在我们的生活中出没,虽然平时经常出现但是绝不讨喜。 我们的一生多多少少要与疾病打交道,从寻常的感冒,到需要长久服药的慢性病,口服药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药物是人类长期与疾病对抗的过程中逐渐磨砺而成的武器,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医生开给您的药到底应该怎么吃,您是否完全清楚呢? 笔者在临床中发现,由于...

  • 中医除燥:滋于内而养于外

    中医除燥:滋于内而养于外

      很多人喜欢秋天,因为秋高气爽,但也有很多人“不爽”秋天,因为每年秋燥来袭,都让人痛苦一阵。   南宁现在正值秋燥之季,苦恼中的你不妨暂时放下那些护肤品,试试纯中医除燥。   解决方案   1、按摩合谷穴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的黄月莲副主任医师表示,大多数人患秋燥都是因为肺热,因为秋季是肺的主季,肺气太过旺盛,因此水干身燥。建议按摩合谷穴(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的穴位,大肠与肺是相关联的,临床上很多肺热的患者,针刺合谷穴往往能收到...

  • 中药肝损害不能诿过于中药

    中药肝损害不能诿过于中药

    近期,香港《凤凰周刊》第517期发表了一篇曾鼎记者的文章——《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其言论与昔日在比利时发生的所谓“中草药肾病”一样[1],都是把矛头对准某些特定的中药成分,而不深究问题真正的根源之所在。 当年比利时某西医将中药用于减肥,却违背中药的使用规律,让患者长期大剂量服用木通、防己一类的中药,导致多人罹患肾衰竭甚至出现死亡案例的严重中药中毒临床事故[2]。然而遗憾的是,事后人们却轻率地把事故的责任归咎于中药的毒性,除了将这次事故命名为“中草药...

  • 很多“虚”始于气虚 累不一定是虚了

    很多“虚”始于气虚 累不一定是虚了

    小孩老是不爱吃饭,消化功能不好,这是脾虚?寒风一吹,很多女性会手脚冰冷,这是血虚?盛年的男子工作压力大,常常加班熬夜,感到身体劳累,会导致肾虚?老年人容易生病、抵抗力差,也是身体“虚”的表现?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让我们更加重视“活着”的质量。比起以往对身体的不管不问,更多人一有些风吹草动,就变得神经质起来,似乎总可以在自己身上找到“虚”的地方。秋冬来了,于是便自动自觉开启“进补模式”。不过,在此之前,请搞清楚:...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