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后 第17页

后 第17页

  • 谨防颈椎秋后犯病

    谨防颈椎秋后犯病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这与中老年人颈椎退化有关。颈椎病常出现颈椎正常弧度消失、椎间隙狭窄,严重的还伴有神经压迫症状。颈椎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在吹了一个夏天空调、电扇后,颈椎凉损冷伤较重,加上近来气温逐渐下降,颈部又暴露在外,更易受低温刺激,加重颈部肌肉疲劳,影响血液循环,使颈椎负担更重,容易诱发颈椎病。因此,老人应谨防颈椎秋后犯病。 喇叭水杯 日常生活在的小事也可能伤害颈椎,比如喝水。喝水时头后仰的幅度较大,反复多次过度后仰对颈椎也是一种磨损,长年累月下来就会造成不小的伤害,加重颈椎病情。老人可选择呈喇叭状的水...

  • 地震后扭伤的中成药治疗

    地震后扭伤的中成药治疗

      地震后,各种软组织损伤、扭伤、撞伤等轻度损伤很常见,在就医不便的情况下,如能正确运用居家常备的中成药治疗,可解燃眉之急。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消肿、止痛、止血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一般每次服0.2~0.3克,症状较重的每次服0.5克,每日2~3次。该药盒内装有保险子,凡遇较重的跌打损伤,可先用黄酒送服1粒。但轻症及其他病症不可服用,孕妇忌服。   七厘散: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后瘀滞肿痛。每次服0.6~1.5克,每日1~2次。孕妇忌服。   正红花油:主要用于救...

  • 腰困难忍理气则后重自除

    腰困难忍理气则后重自除

      2001年3月18日上午门诊,城内刘姓妇人第四次复诊,言其仍腰困难忍,余祥问其情,知其四次服药,均未建功。祥查门诊病历,处方用药均以补肾壮腰立法,似无大错。记得一月前,患者以腰困求治,其时年37岁,腰痠日久,困重不利,月经期、量、色、质均正常,时有少量带下,大便二日一次,干结欠畅,饮食尚可。舌红苔白,脉滑有力。医者皆知“腰为肾之腑”、“肾主骨”之理。今患者腰困,当补肾治疗无疑。前后立法用药,多以四物汤加杜仲、金毛狗、木瓜、骨碎补、怀牛膝等品,补肾壮腰,可谓力雄...

  • 颈椎病揉手掌后溪穴

    颈椎病揉手掌后溪穴

    中老年人多患有颈椎病,可通过揉手掌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认为,颈椎病多由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筋骨劳伤、气血淤滞或痰淤阻络所致。手掌部的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重要穴位,并与督脉经气相通,有舒经活血、补气助阳的作用,常用来治疗头颈部和腰部的僵直、疼痛。 后溪穴位于手掌小指的掌指关节处,把手虚握成拳竖放于桌面,与桌面接触部位(掌指关节的掌纹尽头处)就是。将手掌缘抵在桌子、椅子棱部,来回揉动,每天1~2次,每次5分钟,经常练习可有效防治颈椎病。郭旭光...

  • 阴陵泉穴治肘关节部骨折后功能障碍

    阴陵泉穴治肘关节部骨折后功能障碍

      【穴性特点】   阴陵泉又名阴之陵泉,为足太阴脾经腧穴。乃本经经气所入,为合穴。穴在膝下内侧辅骨(胫骨内侧踝)下凹陷处。泉者水源也,内为阴,膝突如陵,泉出于下,故名阴陵泉。   阴陵泉穴能建中宫,促运化,调水液,利水湿,消水肿,止泄泻。   主治餮泄(《灵枢》);腹中寒,膈下满,头胀,喘逆不得卧,气淋(《铜人》);遗精(《六集》)。足膝红肿(《图翼》)。   现代临床上主要用阴陵泉穴治疗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水肿,小便不利,小便失禁,阴茎疼痛,遗精,膝关节疼痛,带下,阴挺,月经不调,失眠,喘...

  • 骨折后病人注意饮食方面

    骨折后病人注意饮食方面

      骨折后病人(特别是术后病人)由于骨和软组织生长和修复的需要,医生往往叮嘱病人:营养要跟上,骨头才长得快。但不少病人或家属在饮食方面经常存在一些所谓的“忌口”误区。   误区1豆腐是“发物”   民间有人认为豆腐是“发物”,骨折术后吃了伤口会感染,故要忌口,这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从医学上讲,伤口是否感染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细菌污染、皮下积血、引流不畅、消毒不严、营养不良等。豆腐性味甘、咸、寒、平,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卵磷脂、钙...

  • 轻微烫伤后抹点凡士林

    轻微烫伤后抹点凡士林

    生活中,经常能在护肤品的成分中看到“凡士林”的字样。凡士林不仅是护肤高手,在居家生活中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妙用。 医用凡士林大多药店都能买到,未经添加任何香料、酒精,是很多化妆品的配方原料。它可以在皮肤的角质层表面形成一种隔膜,阻止表面水分流失。秋冬气候干燥时,也可以在鼻腔内涂上一些凡士林,以避免鼻腔内膜因太干燥而导致的流血。发生轻微烫伤时,涂一点凡士林可以缓解疼痛,但烧伤时不要用,否则热量散不出去,会影响伤口愈合。家里有孩子的人,也可将其涂在孩子的屁股上,预防长时间裹尿布而引起的疹子。 钟...

  • 颈肩部酸痛 用刮痧板沿颈后刮拭

    颈肩部酸痛 用刮痧板沿颈后刮拭

    很多人不知不觉患上了颈肩部酸痛、僵硬、肌肉劳损等病症。用刮痧板沿颈后5条线刮拭能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具体方法是:在颈后和肩膀均匀涂抹刮痧油,先刮拭第一条线,即从上向下正中督脉上的风府至大椎(如图);再刮拭膀胱经上的天柱至大杼,左右各一条;最后从风池穴刮至肩上的肩井穴,左右各一条,风池穴到颈根部从上向下刮,肩井穴从内向外刮。 颈后刮痧须注意两点:一是每条线都要分段刮拭,每一下刮拭的长度为3—5厘米;二是刮的同时向肌肤深部按压,遇到疼痛、肌肉僵硬、不顺畅的部位要重点刮拭10—20次。建议已...

  • “闪腰”后的自我疗法

    “闪腰”后的自我疗法

    “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不论何种情况,一旦发生“闪腰”,首先要做的是躺下休息,但不要睡弹簧床,因为柔软的弹簧床会使脊柱发生侧弯,导致腰部疾病加重,最好睡硬床。躺时要让腰放平,膝盖下放一个枕头,将腿蜷起来平躺在床上,应避免双脚伸直这种姿势,因为这种姿势不但会增加疼痛,更可能使脚部麻痹。 闪腰后除了用跌打膏或止痛膏外贴以外,一些简易治疗法也很有效。例如,用电吹风吹患处,或用台灯近距离照烤患处,都...

  • 防治颈痛 脚后跟疼

    防治颈痛 脚后跟疼

      我曾患颈部痛,颈项活动受限,经过治疗时好时坏。后来,我总结出了一套颈部运动法,并将这套方法命名为“金鸡啼鸣法”。我坚持练习后,收效明显。现在,我的颈部能自由活动,疼痛症状也不见了。   练操:金鸡啼鸣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臂自然下垂;然后用鼻缓缓出气,足跟抬起,用力抻腰,伸颈到最大限度;缓缓抬头,随着用嘴呼气,将伸长的颈缓缓向下运动,似金鸡啼鸣状,反复作16次,每日最少做两次。   如果你郊游或逛街走很多路后,第二天早起下床走第一步时脚后跟特别疼,或久坐后起身一走脚后跟...

  • 骨折后吃什么需分期

    骨折后吃什么需分期

    许多老人由于骨质疏松或平衡性差,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后人们大多会选择熬一些骨头汤进补。来促进骨愈合。其实,骨折后饮食进补绝非如此简单。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骨折愈合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渐进的过程.也是 “瘀散”、“新生”、“骨合”的过程,只有按照骨愈合的规律,科学进补,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骨折初期 即骨折后1~2 周,此时筋骨脉络损伤,骨折部位有肿胀、疼痛,骨折使得血离经脉,导致瘀血不散,气血凝滞。由于患者骨折部...

  • 印会河治外伤后遗疼痛经验

    印会河治外伤后遗疼痛经验

    印会河,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 学家。印老临床常用复元活血汤加减(源 于《医学发明》)治疗外伤后遗的各种疼 痛,取得良好疗效,现简介如下: 方药组成:柴胡、当归、炮山甲(先煎)、桃仁、红花、生甘草、王不留行、土鳖虫各10克,天花粉15克。 加减:大便干燥者,加大黄6克。 功效:化瘀活血。 主治:外伤后遗疼痛。症见有外伤史,痛有定处,手不可按,舌红苔少,脉沉实。 辨证要点:本证系瘀血停滞引起,而外伤常致血瘀。血瘀之痛定而不移,按之痛甚,故痛有定处,手不可按,血与热结乃至大便干燥。 病案:张某,男35岁。初...

  • 颈椎像鹅一样从上至下地前后画圈

    颈椎像鹅一样从上至下地前后画圈

    当颈椎出现毛病的时候,我找到了一个老中医,他教我做一套“鹅颈操”。鹅的脖子具有韧性,并会前后伸缩,因此,让人的颈椎像鹅一样从上至下地前后画圈,能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的作用。 这种操做起来很简单,首先要放松全身,让脖子一直往前伸,就像平时我们见到的鹅那样,然后,再慢慢地往回伸,在此过程中让头画圈。就这样重复练习,久而久之,便会对颈椎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如今,每天在电脑前工作1个小时,我便会停下来让脖子如同鹅那样来回伸缩画圈。同时,我还坚持通过理疗对颈椎进行保健,颈椎...

  • 治腰椎横突综合征 重识病机后内外兼治

    治腰椎横突综合征 重识病机后内外兼治

      该患因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见行走、下蹲或久坐后体位改变出现腰痛如折,先以肾虚血瘀为腰痛之因,用补肾活血法后腰痛依旧。后才知此谓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筋肉失养。针刺主穴肝俞、脾俞、肾俞、足三里、三焦俞、第三腰椎横突压痛点、巨髎、阳陵泉,午后3时灸肝俞、脾俞、肾俞、气海、关元,以轻手法舒筋,辅以捏脊法健运脾胃,内服人参养荣汤善后。本案重在首诊误认肾虚血瘀为腰痛之因,调整方案以补益脾胃、养血柔筋为主,佐以舒肝健脾。在外以针灸推拿疏通经络,在内以药物补益体虚,加之情志开导,多管齐下得以痊愈。   程某某,女,45岁...

  • 脑外伤后综合征5种证型辨治

    脑外伤后综合征5种证型辨治

      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过去以后,留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等一系列躯体、情感、认知等方面症状,如上述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而这些病人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阳性体征,即可诊断为脑外伤后综合征。本病属于中医的“头风”等范畴。颅脑损伤后因脑窍脉络瘀阻,不通则痛,可出现脉络瘀阻证型。病程延长,损伤气血,亦可出现气血双亏证型。因气血亏损,不养心脾,脾虚不运水谷,肾精不得后天水谷精微充养而告乏,可出现肾精亏损证型。又因脾虚不运水湿,也可出现痰湿内阻证型。也有因脑外伤时突然受惊...

  •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康复

    腰椎间盘在身体里具有缓冲压力、保护脊髓的作用。外伤或者随年龄的增大椎间盘发生退变等原因可造成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向椎管内突出,腰椎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一系列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征患者在手术前要注意适当的补充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量可达100~150克左右,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奶及奶制品 (年纪大的患者治愈最好选用脱脂鲜奶或奶粉)、蛋类、大豆粉、动物的肝肾、瘦肉、鱼、鸡肉、酸奶等。每日6餐。术前一天晚上(如果没有糖尿病、食道癌)可多吃些无脂的糖果。食谱的安排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注意增加全脂或脱...

  • 祛瘀活络主治伤后瘀血

    祛瘀活络主治伤后瘀血

      大黄10克,红花5克,甘草2克,桃仁7克,黄芩6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柴胡(炒)10克,当归10克。   先将大黄放入开水中浸泡,其余方药用水煎煮,取液,再将大黄及其煎煮液放入药锅内,一起再煎,煎沸后即可。然后去渣,滤出汁液,1次温服。隔4小时后再煎一次内服,每日1剂,连用3~5剂。   此方可活血祛瘀,通结活络。主治伤后瘀血,症见局部肿痛,腹胀,胸胁不利,舌苔黄厚,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症。(胡佑志)...

  • 骨伤科术后调治案二则

    骨伤科术后调治案二则

      案1邵某,男,58岁。因“右胫腓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急诊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第五天,患者自觉汗出,恶寒,盖被褥一床尚觉寒冷,且小便淋漓难解。血、尿常规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查舌淡红,苔白,脉滑。考虑时至盛夏,病房空调开放,患者正当凉风,辨为太阳蓄水证,给予桂枝汤合五苓散加减,处方:茯苓15克,猪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桂枝9克,白芍9克,滑石30克(包),甘草6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3剂,水煎服,日1剂。   上方服一剂后,小便淋漓不尽以及自汗、恶寒症候得以缓解,3剂后症...

  • 后背强壮有妙方

    后背强壮有妙方

    步人中年后,很多人会被背痛折磨,我在美国《预防》杂志上看到了不错的解决方法。 趴在床上抬抬腿。这时候,前臂和脚趾支撑着你的身体,头部、脖颈和后背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注意,将腹肌收缩。动作开始了,将右腿抬高15到30厘米,臀部肌肉收紧,保持姿势3到5秒钟。然后换成左腿做一遍,每条腿各做8到10次。 来次空中飞翔状。用双手和两腿膝盖支撑地面。同时抬起右侧胳膊和左侧大腿,让胳膊和大腿与地面平行,保持这个姿势3—5秒钟,然后回到初始位置。交替抬起左佃Jj胳膊和右侧大腿,每侧各做8到10次就可以了。 抱着膝盖滚一滚...

  • 骨折后关节强直中药熏洗

    骨折后关节强直中药熏洗

    骨折以后,由于长时间制动使骨折临近的一个或多个关节僵硬,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挛缩或强直,被动活动时关节疼痛,关节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笔者运用自拟中药洗方熏洗治疗骨折后期关节强直、功能障碍43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向病友介绍如下。 方药:苏木、当归、三棱、川椒各10克,鸡血藤、透骨草、伸筋草、海桐皮、桑寄生、威灵仙、续断各15克。上肢加姜黄12克,桑枝15克;下肢加牛膝20克,木瓜12克。 熏洗方法:将上药加水1000-1500毫升,煮沸20-40分钟,过滤去渣。将药液倒人盆内...

  • 骨折后遗症我用中药敷

    骨折后遗症我用中药敷

    药物组成:川椒、红花、艾叶、伸筋草、透骨草、桂枝、生麻黄、木瓜、泽兰、川牛膝、当归、川芎、苏木、防风、海桐皮、制川乌、制草乌各20克。 用法:使用时将药装入纱布袋内,放人大锅内煎熬,沸后2—3分钟即可将预制的薄棉垫或毛巾放人浸透绞干。乘热敷于患部,时间大约15分钟,凉后取下。每日1—2次,10次为1疗程。 中药湿热敷是借温度和药物的作用,对机体产生治疗效能,由于温热刺激,使患处的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和淋巴循环,使新陈代谢旺盛,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和整体机能,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温热敷所用的中药均为...

  • 脚后跟痛偏方释疑 经验方

    脚后跟痛偏方释疑 经验方

      跟痛症俗称“脚后跟痛”,一般多在一侧发病,也可两侧同时发病,早晨起床下地足跟痛,稍走动后可缓解。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魏合伟表示,跟痛症的局部不红不肿,如果行走较多,脚跟的疼痛又非常明显,就要及时就医了,避免严重时影响走动。   指导医生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   骨伤科医院运动医学科   主任医师魏合伟   记者蔡卫杨通讯员边江红   中医学认为,中老年人患上跟痛症主要是由于“肾精不足,气滞血瘀”导致。中老年人会出现肾...

  • 中药外敷巧治“腰突”术后残留痛

    中药外敷巧治“腰突”术后残留痛

    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其他疗法失败后常采用的方法。但该疗法存在着并发症较多的弊端,术后残留痛便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对312例经手术后出现腰腿残留痛的患者采用中药外敷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312例,其中男202例,女110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4岁;术前病程最短3天,最长92天;术后病程最短16天,最长33天;开窗髓核摘除术307例,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5例;单侧手术223例,双侧手术89例;单个髓核摘除术79例,2个以上髓核摘除术233例;术后单侧下肢残留痛23...

  • 扭伤半天后用韭菜敷

    扭伤半天后用韭菜敷

    患者扭伤后,先用纱布包冰块冷敷患处30分钟左右,以患者自觉患部冰冷至骨为度。12小时后或第二天再用新鲜韭菜洗净捣碎如糊状,裹纱布外敷患处8小时后取下即可。 扭伤用冰块冷敷处理后,局部充血及肿胀等炎症反应得到抑制。伤重者半天(12小时)后加用韭菜外敷,起温通活血之效。韭菜性辛温,具有温中行血、散血解毒之效,可治虫蝎蜇伤、跌打损伤等。皮肤有创口者禁用此法。...

  • 外伤后斜颈近2月 病机与治则

    外伤后斜颈近2月 病机与治则

    李某,男,16岁,1986年4月23日初诊。 主诉:外伤后斜颈近2月。患者头部左侧外伤,昏迷2天2夜,醒来后感颈部活动受限,头朝右侧歪斜,并呈低头状,不敢抬头,否则头晕头痛(头顶),左颈部也经常疼痛,在当地县医院治疗效不著,又到某陆军医院检查。拍片:颈部无明显骨折改变,胸2-3椎畸形,排列不齐。检查左侧淋巴结肿大。最后诊断为:1.胸椎外伤;2.胸椎结核(待查)。但治疗无效。 刻诊:患者头一直向右侧歪斜,并呈低头状,非常痛苦,精神压抑,烦躁不安,经常对家人发无名火,伴失眠,纳呆,消瘦,面色白光白,小便黄少,大...

  • 产后足跟痛的简易疗法

    产后足跟痛的简易疗法

      产后足跟痛是产后常见的一种病症,多因产后气血亏虚,风寒湿邪侵袭经络关节筋腱,阻滞气血运行所致,主要表现为足跟处酸痛、麻木,并伴有头晕目眩、腰膝酸软等症状。笔者介绍几则行之有效的简易疗法,患者不妨一试。   按摩法:按揉足跟部20~30次,活动踝关节20~30次,接着用拇指按揉足跟痛点和手腕部的痛点各一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也可以用食指、大拇指反复按压痛处或太溪、三阴交、阴陵泉等穴,每次5~10分钟,每日2~3次。   疏通法:患者平坐于地,直膝,双脚及脚趾慢慢用力,向脚背钩弯,至最大限度并保持30秒钟,然后慢慢...

  • 立冬过后天寒 风湿易发需把关

    立冬过后天寒 风湿易发需把关

    民间有俗话说“立冬之日,水始冰,地始冻”,风湿病患者难熬的日子也随之到来了。阴冷潮湿的天气,使风湿病发病率增高,尤其要注意风湿寒性关节痛(简称风湿痛),尽管该病一般并不对身体造成严重如畸形、残疾等伤害,但其发病率在风湿病中比例较高。 湿冷天气是诱因 每当寒流南下天气变冷时,小张就感觉膝盖部位疼痛,有时走路都受影响,外表看膝关节没有肿胀,去医院拍片化验又查不出任何问题。这种情况被称为“风湿寒性关节痛”,也叫“良性关节痛”,受环境影响,在我国寒冷...

  • 癌症化疗后便秘的治疗

    癌症化疗后便秘的治疗

      化疗是癌症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化疗后容易出现便秘、腹胀或痛,食欲不振等不良反应。究其原因是化疗药物在祛邪之同时,也损伤人体正气,结果导致气虚、血虚、津亏,影响大肠传导功能,造成无力行舟或无水行舟而便秘,中医辨治有较好效果。   气虚:症见大便数日不解,时有便意,临厕努责,汗出短气,便后倦怠乏力,或心悸眩晕,舌淡苔薄,脉虚缓,治宜益气润肠通便,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苍参、生白术、升麻、柴胡、陈皮、甘草、山药、肉苁蓉、火麻仁、鸡内金、茯苓、蛇舌草。   血虚:症见大便失润难解,伴面色萎黄,心悸失眠,皮肤不润,...

  • 产后便秘处置法

    产后便秘处置法

    引起产后大便困难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点: 1.由于妊娠晚期子宫长大,腹直肌和盆底肌被膨胀的子宫胀松,甚至部分肌纤维断裂,产后腹肌和盆底肌肉松驰,收缩无力,腹压减弱,加之产妇体质虚弱,不能依靠腹压来协助排便,解大便自然发生困难。 2.产妇在产后几天内多因卧床休息,活动减少,影响肠子蠕动,不易排便。 3.产妇在产后几天内的饮食单调,往往缺乏纤维素食物,尤其缺少粗纤维的含量,这就减少了对消化道的刺激作用,也使肠蠕动减弱,影响排便。 产妇在分娩后,一是应适当地活动,不能长时间卧床。产后头两天应勤翻身,吃饭时应坐起来。...

  • 产后便秘 中医有方

    产后便秘 中医有方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便秘。中医认为分娩后营血骤虚,津液亏耗,不能濡润肠道,以致肠燥便难,或阴虚火盛,内灼津液,津少液亏,肠道失于滋润,传导不利,则大便燥结。当以养血生津,润肠通便为治,可按下列中医辨证治疗。 1.血虚肠燥型;主要表现为产后大便干燥,数日不解,或解时艰涩难下,但腹无胀痛,饮食如常,面色萎黄,皮肤不润,舌淡苔薄,脉虚而涩。当以养血润燥为治,可选用四物汤加减,药取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胡麻仁、火麻厂、龙眼肉、桑仁、柏子十二、枣仁、天麦冬、木香各10 克,水...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