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第13页
-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杨某,29岁,保险公司职员,1992 年1月30日初诊。 引产后阴道流血不止48天。1991 年12月13日于孕 4个月因胎膜早破而行引产术,当晚分娩顺利,3天后行清宫术。清宫后阴道流血时多时少,色暗,伴少、小腹隐痛。 1周前阴道流血增多如月经量,色鲜红,夹血块,昼多夜少,纳便尚可。B超示:子宫稍大,在子宫下段前壁见2.5emx2.8em的包块,诊为“子宫肌瘤”。舌边尖红,苔薄黄,脉细数。 诊断:①恶露不绝;②瘕瘕。 辨证:血虚夹瘀。 治法:养血化瘀止血。 处方:鸡血藤20克,丹参1...
-
热敷产妇小腹治产后腹痛
处方:当归20克,熟地15克,川芎10克,白芍20克,桃仁10克,炮姜10克,山药15克,续断15克,杜仲15克,甘草6克,生姜三片,大枣6枚。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或少量多次服。服药同时热敷产妇小腹部位。 说明:产后腹痛多因产后血亏气虚,运行无力,血行不畅所致;或产后正气虚弱,寒邪乘虚侵袭胞脉,血被寒凝以致腹痛。不论是哪种原因所致,治疗时均以补益气血、温通经脉为治,上方具有这两方面的功效,故适合各种产后腹痛。上世纪70年代曾使用本方治疗妇人产后腹痛120多例,均效果好。如伴有产后恶露不绝、有血...
-
产后风疹治验一则
患者,陆某,女,26岁。患者 自述第一胎产后不足40天,晨起 洗衣,当晚即觉双手灼热,继而奇 痒,随即遍及全身,发无定处,以 颜面、颈项、手背为甚,每遇风冷 则剧,得暖即缓。曾用扑尔敏、强 的松进行治疗,效果欠佳。诊见患 者面颊、颈项及手背等处见散在 性抓痕,无皮损,恶风汗出,头晕 心悸,面色无华,舌淡苔白,脉缓。 笔者根据病情,考虑到患 者产后不足2个月,气血未复, 阴血亏则虚风易生,且曾接触 水冷而有瘙痒诸症,纯用疏风 则更虚其表,阳气虚则理不密, 营卫失和。治法采用调和营卫, 养血祛风。遂开处方如下:煅龙...
-
妊娠后剧吐不止治疗方
李某,女,29岁。2008年8月16日初诊。停经59天,频繁恶心呕吐3周,吐出咖啡色黏液,查妊娠试验阳性。不欲饮食,食入即吐。3天前曾住院治疗,经静脉点滴对症治疗,症状未缓解。刻诊:面色萎黄,精神疲倦,颧突眼陷,形体羸廋,呕吐频频,吐出咖啡色液体,不能进食。脉细数,左滑代弦,苔薄舌尖红。辨证属胎气伤肝,肝火犯胃,胃失和降,吐剧则伤胃络。因患者水谷难以入口,恐汤药难入,故先以黄芩10g,砂仁6g清胎火和胃气,加水100ml,浓煎至20ml,瞩其家人用滴管滴入口中,少许滴入。次日,患者呕吐明显减轻,可少量饮水及...
-
产后畏寒 大龄备孕
家住襄阳樊城区的林女士是一位新妈妈,坐月子期间受了点风寒,感觉怕风怕冷,上肢和肩膀疼痛,家人建议她去附近的美容会所做汗蒸。结果做了几次之后不光症状没有改善,反而感觉全身酸软无力,稍稍活动就大汗淋漓,有一次还差点休克,这可把林女士吓得不轻。 后来她到襄阳市中医医院养生堂,经过该科主任李宝华的望闻问切后发现,她主要的问题是产后气血不足,又受了风寒,需要补益气血、祛风散寒。根据她当前的身体状况,制定了治疗方案:产后中药熏蒸以祛风散寒,配合经络推拿和艾灸疏通经络、补益气血。三次后林女士精神明显好转,怕冷、身痛等...
-
产后恶露不尽50天 路志正辨证方
王某,女,37岁,2014年6月14日初诊。 患者主诉产后恶露不尽50天。患者于4月25日剖腹产一健康龙凤双胎后,恶漏一直不断,至42天时突然出现出血量增加,颜色鲜红,渐至暗红,现仍有恶露,伴下腹隐痛,平时汗出如滴,以自汗为主,纳呆,近日出现胃脘部胀痛,食后痛甚,空腹疼痛减轻,夜寐尚可,时伴有腰膝痛,二便调,四肢关节疼痛,伴右侧偏头痛,望其面色萎黄,精神欠充,舌体胖、舌质暗红、苔薄白微滑,诊其脉细、尺稍弱。 路志正辨证后认为,证属气阴不足,冲任不调,治宜益气养阴,和胃畅中,佐以止血活血为法。...
-
产后术后之肺部感染 贵州名医验方
组成及用法:红参9克,生石膏24克(先煎),炒知母6克,桔梗6克,前胡9克,杏仁12克,川贝母9克,瓜蒌壳15克,连翘9克,茯苓15克,鱼腥草30克, 白前9克, 法半夏9克,冬瓜仁15克,芦根21克,薏苡仁15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虚人、产后、术后之肺部感染。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袁家玑的经验方。袁家玑医药世家出身,早年投考北京名中医施今墨所办华北国医学院,毕业后在贵阳应诊,以擅长治疗温病负盛名。袁氏先后任贵阳市卫生局副局长,贵阳中医学院院长。其立方遣药,不图矜...
-
产后误补反受其害 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陈某,女,32岁,2012年6月初诊。患者产后一月余,食欲不振,头晕恶心,四肢倦怠乏力,脘腹不适,经服药治疗未果。时有亲戚送来红参,其自认为产后体虚,服而补之,以求康复,以红参30克分两次炖服。 服后出现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大便干结、胁肋胀痛。观其唇红口干,双目充血,舌红苔黄,脉细弦数。此症实乃滥服人参之故。误补反受其害,故嘱其停药,即投以柔润清泄之剂。 药用:生地20克,沙参9克,麦冬10克,枸杞子12克,川楝子6克,茵陈12克,神曲10克,菊花9克,丹皮9克,栀子9克,甘草3克。患者服药3剂,诸症...
-
产后乳肿胀 包心菜外治
妇女产后2—3天,常出现乳房周围皮肤毛细血管充盈,两乳膨胀、疼痛。由于乳腺导管乳汁积聚,触诊乳房可有触痛明显的硬块,乳汁分泌少,同时伴有体温上升;因静脉及淋巴管淤积,甚者可出现两腋下淋巴结肿大或伴有压痛;个别产妇有副乳腺同时增大、胀痛,体温上升至39度以上。产妇常因畏痛而拒绝实施热敷、按摩、挤奶等措施,故易并发乳腺炎。 方法是:取磨盘型包心菜一棵,将每片菜叶完整剥下,沿着腋下胸大肌、整个乳房,将菜叶全部覆盖,另用胸罩略加压,使菜叶与皮肤充分接触,持续24小时即取下。 点评:包心莱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
-
妇女产后盗汗 江淑安验方
处方:熟地15克,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丹皮6克,泽泻6克,五味子15克,茯苓20克,知母10克,玄参15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麻黄根10克,浮小麦60克,甘草6克,大枣6枚。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少量多次服,连服10剂为1疗程。 说明:妇女产后盗汗是指生产后出现入睡全身或局部出汗,醒后出汗自止的为盗汗。盗汗是因产后气血阴亏所致,一般服用1~2个疗程即可。如产妇动则出汗或醒时出汗不止者则为阳虚所致之自汗,则治宜温阳益气固表止汗,可去方中的丹皮、泽泻、知母,加入防风10克,人参10克,黄芪30克...
-
治习惯性流产 调先天补后天
近年来习惯性流产多发,给女性带来很大的身心伤害。习惯性流产原因复杂,中医对此积累了丰富经验。对习惯性流产强调未孕先调,以固肾为本,故治疗应本着调先天补后天的原则,健脾、补肾、养血、固冲是关键。 习惯性流产是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以上者,且每次流产的时间往往发生在同一妊娠月份。现代医学认为,引起习惯性流产的原因较为复杂,有免疫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解剖因素等等,常见的如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子宫发育异常、染色体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此外,习惯性流产还和思想压力...
-
治产后诸疾 多虚未必尽虚 方用
产后多虚,未必尽虚。正常 分娩,瓜落蒂熟,适当调养,自 无它恙。若因产程较长,或失血 过多,或将息失宜,气虚血亏, 必然恒多虚证;至于恶露未尽, 忧思郁怒,致气滞血瘀,或饮食 不节,使食滞内停,又为虚实错 杂。故治产后诸疾,要在详察细 审,切不可拘泥于一个“虚”字。 曾诊治初产妇武某,产后2 天即出现泄泻,已3天,每日10 余次水样便。医生诊断为脾虚, 予参苓白术散罔效。急邀余诊 治,问知大便色黄味臭,便前腹 痛,肠鸣辘辘,得食则干呕,时 时嗳腐,口气臭秽,恶露色紫有 块;诊其脉舌,舌质暗...
-
治产后腹泻 桂枝汤健运脾胃
李某,女,31岁,2011年7月初诊。 患者产后18日,腹痛肠鸣腹泻,大便稀溏。周身困倦,四肢清冷,肌肤凉润,食纳不佳。刻诊:面色萎黄,脉缓而软,舌淡红,苔白润。 笔者诊后认为,此患者产后气血双亏,脾胃不足,加之病起于盛夏之时,饮食不节,故致腹泻。此当为时行腹泻,医者习惯用藿香正气散治疗。然病起于产后,恐用正气散表散太过,故用桂枝汤,其发中有收,健运脾胃,振奋中焦,调和营卫。 组方:桂枝5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5克,木香10克,神曲10克,砂仁6克,生姜3片,红枣3枚。日1剂,水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