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第12页
-
产后盗汗 产后自汗治方
产后自汗是指产后出汗过多或持续不止;产后盗汗是指产婚在产后出现睡时汗出过多。醒来即止的症状。常伴随有身体发冷、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等症状。 小方法: 1.保持被褥干燥 汗液在体表停留时间过长、容易刺激皮肤,也容易滋生各种有害细菌,所以应该保持卧室的被褥干燥,并经常换洗,最好不要使用凉席。 2.甲鱼鸡汤 产后自汗、盗汗的患者身体都比较虚弱,可把整只甲鱼切块,放人 1000毫升左右的清鸡汤中,加作料蒸熟,趁热佐餐服食。 3.小米红枣粥 小米有健脾补血,清解虚热的功效,对产妇体力恢复十分有益。取小米 200...
-
产后排尿异常治疗方法
产后排尿异常 产后排尿异常指妇女产后小便不通或尿意频数,甚至小便失禁者。本病发生原因是膀胱气化失职所致,临床又可分为气虚、肾虚、膀胱损伤3种,常用的治疗小便异常的偏方如下。 [方一] 鲫鱼1条(约250克),笋肉25克,水发香菇5只,调料适量。将笋肉、香菇分别洗净,切片,鲫鱼去鳞、鳃、肠杂及颌下硬皮,用黄酒、盐、胡椒粉渍20分钟,取出,置碗内,鱼身中间摆放香菇片,两头子列笋片,加黄酒、葱段、姜片、味精少许,上屉蒸1.5-2个小时,至鱼熟烂拣去葱、姜。 本方适用于妇女产后小便不利。 [方二] 麻雀2只,菟丝子、枸杞子...
-
阳和汤治产后身痛
赵某,女,36岁。2009年12月7日初诊。主诉:产后37天,周身酸痛,双下肢为甚,痛时难以举步,入夜疼痛转剧,难以转侧翻身,苦不堪言。近几日来,天气骤冷,全身疼痛加重,精神萎顿,食欲渐减。刻诊:面色黎黑,倦缩畏寒,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缓而弱。产后恶露已尽,时有自汗,乳汁不足。证属产后气虚,气虚及阳,故呈产后肾阳亏虚之症,加之寒邪乘袭,经络之气痹阻。立方以阳和汤加味治之;熟地30g,炒白芥子6g,鹿角胶12g(烊化),肉桂3g,炮姜3g,炙麻黄3g,当归18g,怀牛膝10g,甘草5g。水煎服...
-
产后自汗、盗汗的治疗
产后自汗、盗汗 产后自汗是指产妇出现涔涔汁出、持续不止者;所谓产后盗汗,是指产妇睡后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本病的发生主要是产后气虚,卫阳不固或阴虚内热浮阳不敛,自汗外滥所致,临床治疗产后自汗、盗汗的有效偏方、验方如下。 [方一] 黄芪15克,羊肉90克,桂圆肉10克,淮山药15克。将羊肉用沸水稍煮片刻,捞出后即用冷水浸泡以除膻味;用砂锅将水煮开,放入羊肉和3味药同煮汤。食时调好味,可饮汤吃肉。 本方适用于气虚产后自汗。 [方二] 羊肚1个,黑豆50克,黄芪40克。将羊肚剖洗干净,细切,每用100克与黑豆、黄芪共煮为...
-
温经活血法治流产后身痛
患者谢某,女,29岁。两月前因意外怀孕而行人工流产术,在回家途中受寒而出现腰及下肢疼痛,畏寒。刻下症见:腰腿疼痛,如敷冰块,小腹坠胀怕冷,白带量多。辨证为气血不足,寒凝经脉,治以生化汤、当归逆四逆汤合方加味:当归12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甘草12克,炮姜5克,桂枝10克,白芍30克,细辛3克,木通5克,芡实30克,土茯苓30克。4剂,水煎服。 4天后复诊,诸症好转,腰腿微有怕凉,继上方加鹿角霜10克(先下),6剂以善其后,半月后随访,已痊愈。 按:生化汤用于产后受寒而致瘀滞患者,甚者有些地区习惯作为...
-
产后痔疮的最佳治疗方法
李某,女,27岁,2007年11月6日夜诊。自诉产后五日大便秘结,肛门肿痛,触之有杏核大小痔疮二枚,疼痛难忍,血水淋漓,每解大便,痛苦之情难以名状,加之新产之后,少腹疼痛不适,时有恶露排出,周身不爽,口干口苦,纳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其为产后痔疮,便秘乃湿热浸淫下焦,兼津液不足,固呈肠风脏毒之势,又值新产,法当祛瘀生新,以复其旧,用药不可大苦大寒,即应先服生化汤,以观其效。 处方:当归24g,川芎6g,炮姜炭6g,益母草12g,红花6g,桃仁12g,炙甘草3g,3剂水煎服,每日1剂。并嘱其忌油腻辛辣之品。 四日...
-
产后音哑 大便溏薄 治则处方
许某,女,31岁,2012年6月5日初诊。 患者主诉产后3月余,大便溏薄,日三、四次,有时呈水样便,少腹不适。继之声音嘶哑,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起初音哑,发音尚能听到。后则音调逐渐低微,说话多时,症状加重,言语低微,含糊不清。时感咽部干燥,喜饮热水。刻诊:身形消瘦,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机:肺阴亏损,脾失健运,胃肠不固也。 治则:滋养肺阴、宣肺开音、健脾固肠立法。 处方:太子参10克,南沙参10克,生地18克,金石斛10克,枸杞子9克,云苓10克,桔梗5克,蝉衣6克,煨诃子9克,乌梅9克,木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