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后 第16页

后 第16页

  • 中医绝经前后诸症 中医典型病案

    中医绝经前后诸症 中医典型病案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一段时间,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平衡失调而出现的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烦躁易怒、失眠健忘、耳鸣心悸、腰膝酸软等与绝经有关的症状, 属中医绝经前后诸证范畴,依其临床表现侧重不同,归入“心悸”“失眠”“眩晕”“头痛”“脏躁”“浮肿”“崩漏”等范畴。目前西医尚无特效药物,...

  • 产后缺乳 治宜行气疏肝通络下乳

    产后缺乳 治宜行气疏肝通络下乳

    产后缺乳案 患者,女,32岁,2018年12月24日因“产后5个月,乳汁减少1个月”就诊。患者5个月前于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自然分娩1名健康男婴,产程顺利,母子皆安。婴儿母乳喂养,1个月前患者骤然恼怒后出现乳汁减少,且呈渐进性加重,自行食疗半个月余无明显改善,遂至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推拿科求治。诉近1个月来乳汁减少,每日用吸奶器吸奶,至来诊当日,每次吸出奶水仅30mL,每日吸奶总量不足100mL,远不能满足婴儿需求。刻下症:时有双侧乳房胀痛,饮食尚可,夜寐欠安,二便尚调,舌质暗红,苔薄,脉...

  • 吴熙谈人工流产术后发热的治疗

    吴熙谈人工流产术后发热的治疗

    人流手术相对来说安全可靠,但也有个别患者因术后感染等原因导致发热。对此,西医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其疗效并不十分满意。福建省福州吴熙妇科中医院主任医师吴熙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治疗人工流产术后发热,疗效满意。 人工流产术后发热的病因病机较复杂,从临床实践体会可归纳为:人流手术后气血损伤,导致机体阴液亏虚,阳气相对偏盛,从而引起发热;人流手术后胎物残留于体内,气血郁遏不通,因而引起发热;人流手术后,元气受损,邪毒乘虚而入,引起感染则发热;人流手术后,失血过多,造成血分虚损,而血本属阴,阴血亏虚导致阳浮而发热;人流手...

  • 产后满闷:镇冲培本

    产后满闷:镇冲培本

    产后满闷——镇冲培本 患者,女,26岁,天津一区,怀孕4个月,自觉胃口满闷,请人以手为之下推,因用力下推至脐,遂至流产,流产之后,忽觉气血上涌充塞胃口,胃脘满闷,3日之间分毫不能进食。动则作喘,头目眩晕,心中怔忡,脉象微弱,两尺无根, 方用:党参12 g,生代赭石轧细30 g,生山药30 g,熟地黄30 g,玄参24 g,山茱萸24 g,紫苏子9 g(炒捣),生麦芽9 g。 共煎汤1大盅,分2次温服下,服用1剂,胃中豁然顿开,能进饮食,又连服2剂,喘与...

  • 马大正治疗产后病经验撷菁

    马大正治疗产后病经验撷菁

    马大正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四十载, 出版妇科著作10余部, 囊括医学史、经方、时病研究、中药学研究, 对于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病有独到经验。 产后病病机 产后病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所发生的与分娩或产褥有关的疾病[1]。因其独特的生理阶段和病因病机, 形成了不拘一格的治疗格局。新产妇人亡血伤津, 元气虚损, 又因瘀血内阻, 呈现多虚多瘀的特征。产后用药, 需辨证论治, 谨守“三禁”, 即禁大汗, 以防亡阳;禁峻下, 以防亡阴;禁通利小便, 以防亡津液。慎防“三冲&rdq...

  • 产后痹辨证经验 辨阴阳偏盛 辨寒热偏盛

    产后痹辨证经验 辨阴阳偏盛 辨寒热偏盛

    •妇人分娩或流产后百日内,因调护不慎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酸楚、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怕风、怕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称为“产后痹”。 •路志正强调了解产后痹的起因、变化、转归,结合舌脉,寻找主症、兼症,分辨本虚标实的部位及因果关系,遵循疾病的规律来治疗。 妇人分娩或流产后百日内,因调护不慎而出现的以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重着、酸楚、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怕风、怕凉为主要表现的痹病,称为“产后痹”。国医大师路...

  • 产后不适药膳调理

    产后不适药膳调理

    中医认为,产妇产后常有“多虚 多瘀”的生理特点,容易造成各种身 体不适。食疗可很好地调理产妇身 体,缓解不适症状,本文详细介绍。 一、产后腹痛产后表现为小 腹疼痛,恶露淋漓不爽,颜色紫黑有 块,脉弦涩有力。治宜活血化瘀。 三七山楂炖鸡三七10克(研 粉),山楂20克,鸡肉0.5公斤,葱、 姜、盐、料酒各适量。先将鸡肉切块, 加入适量清水和盐,炖至肉熟,然后 加入三七粉、山楂、葱、姜、盐、料酒, 炖至肉烂,去山楂,食肉饮汤。 二、产后大便难产妇大便干 燥数日不解,解时艰涩难下,脉虚 细。...

  • 滋水涵木治疗绝经前后诸症

    滋水涵木治疗绝经前后诸症

    人体从出生到死亡,像一条抛物线,是一个从无到有再归无,从阴到阳再到阴的过程。出生前为阴,出生后为阳,25~35岁之间阳气最旺,最有活力,像是抛物线的顶点,然后逐渐转向阴,生理状态表现出许多阴的特征,如精力不济、喜静恶动、活力日减等。老子曰:“阳极必生阴,阴极必生阳,盈极必损,盛极必衰。月盈则亏,日午则偏。” 女性更年期生理变化 女孩从母体出生后,虽更早能表现出一些“阳”的特征,如相对而言,比男孩更伶俐、发育快、明白事理早等。但就人体本身而言,男属阳...

  • 乳腺癌术后“扶正祛邪”是治之大法

    乳腺癌术后“扶正祛邪”是治之大法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古籍称之为“乳岩”。其特点是乳房部出现无痛、无热、皮色不变而质地坚硬的肿块,推之不移,表面不光滑,凹凸不平,或有乳头溢血,晚期溃烂。体质虚弱之人易患此病,情志内伤,忧思郁怒是发病的重要因素。 乳腺癌术后“扶正祛邪”是治之大法,重在“扶正” 扶正,是扶助机体的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抗病能力的一种治疗原则。祛邪,是祛除邪气,排除或削弱病邪侵袭和损害机体的一种治疗原则。 上个世纪70年...

  • 治颈椎病揉后溪穴

    治颈椎病揉后溪穴

    中老年人多患有颈椎病.可通过揉手掌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认为.颈椎病多由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筋骨劳伤、气血瘀滞或痰瘀阻络所致.手掌部的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重要穴位.并与督脉经气相通.有舒经活血、补气助阳的作用.常用来治疗头颈部和腰部的僵直、疼痛。 后溪穴位于手掌小指的掌指关节处,把手虚握成拳竖放于桌面.与桌面接触部位(掌指关节的掌纹尽头处)就是。将手掌缘抵在桌子、椅子棱部.来回揉动,每天1~2次,每次5分钟,经常练习可有效防治颈椎病。 (萧旭)...

  • 乳腺肿瘤术后调养身子 有没有什么汤方

    乳腺肿瘤术后调养身子 有没有什么汤方

      指导专家   杨泽娟   广州市中医医院乳腺专科主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   郑姨:我今年56岁,大半年前检查出来,得了良性的乳腺肿瘤,经过微创手术把肿瘤切除。术后我想调养一下身子,但不知道该如何保养。我想请问,有没有什么汤方是适合我现在的状况喝的呢?   答:乳腺肿瘤切除手术后早期应多吃高维生素膳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粥等,以谷类为主,种类可以多样,且宜少量多餐,饭后坐着休息一会儿再平躺。在此基础上多食新鲜瓜果蔬菜,保证摄入足够丰富的维生素。术后避免立即进食补品,远离过于滋腻或刺激...

  • 针灸治月经后期

    针灸治月经后期

    患者为26岁单身女性,月经后期58天未至,无任何不适感。观其舌淡红、苔薄白,脉双寸、关弦,双尺脉沉。中医诊断:月经后期。辨证:肾阴亏虚,肝失疏泄,治法:补肾阴、活血通经。取穴:双侧内关、合谷、太冲、三阴交,关元、中极、水道、归来。关元穴用温针灸。得气后采用龙虎交战补泻手法。第二日复诊,诉乏力、腰酸,考虑四关穴疏泄太过,遂去太冲穴,加双侧太溪、照海以补肾,关元、中极用温针灸。余穴不变。第三日复诊,诉乏力、腰酸明显减轻,小腹隐痛。针刺、温针灸同前,并用双孔艾灸盒灸小腹半小时。第四日,诉昨日下午月经已至,量不多,可见少量...

  • 痛经治疗上经前以通为主 经后以补为主

    痛经治疗上经前以通为主 经后以补为主

    痛经是妇科临床最常见疾病之一,吾师王金亮认为:痛经者,痛在经前为实,痛在经后为虚。故经前腹痛多为气滞血瘀,寒凝血瘀,瘀热内阻等,痛在经后则多为气血亏虚,冲任失养,治疗上经前以通为主,经后以补为主。现举例如下: 程某,女,20岁,2015年7月6日。初诊。经行少腹疼痛6年,现病史:初潮后即出现经行腹痛,时轻时重,无恶心腰酸,现经行第2天,腹痛明显,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为求缓解疼痛来治疗,考虑经行腹痛,气滞血瘀型,给行气止痛,化瘀通经为主,方药如下: 当归15克,川芎6克,炒白芍10克,...

  • 扭伤后自疗方法

    扭伤后自疗方法

      关节扭伤是因间接的暴力致使关节部位突然发生超出生理范围所能承受的活动,引起筋膜、肌腱、韧带过度扭曲、牵拉而致的损伤。常发生于踝关节、手腕部及下腰部。扭伤后可采取以下自疗方法:   1.五倍子50克炒黄,栀子30克微炒与石膏20克共研为细面,用蜂蜜、醋、酒少许调成糊状外涂敷患处。每日一次。   2.花椒30克,食盐30克,浸入高度白酒250毫升中密封10天后,用棉球蘸药酒擦拭患部,每日3次。   3.土鳖虫8~15只,用温开水洗净后研为细面。每次取药面3克,用白酒送服,每日两次。   4.生大...

  • 乳癌术后 上肢肿胀不适 处方

    乳癌术后 上肢肿胀不适 处方

    患者曹某某,女,49岁,2015年1月27日就诊。左乳癌术后5年,左上肢肿胀不适,一般情况可,口微干,纳可,乏力,舌淡苔白,脉微滑。 久病必瘀,证属气虚血瘀,治当补气活血通络,方选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5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地龙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灵芝30克,核桃枝30克,黄精30克,玉竹30克,余甘子30克,云苓30克,猪苓30克,车前子30克,蛇六谷20克,红豆杉2克,肉桂10克,生甘草10克,龙眼肉40克,水煎服7剂。7剂后上...

  • 胸椎后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

    胸椎后关节紊乱 手法治疗

      胸椎后关节紊乱症是指胸椎小关节、肋横关节、肋椎关节由于扭挫或姿势不良而导致骨关节关系失衡,以背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类疾病,属于中医骨伤科“伤筋”的范畴。   患者多有脊柱前屈过久后突然背伸或搬提、举重、扛抬、抛物过猛、扭转身躯不协调以及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等急、慢性损伤病史。临床表现为背部深在疼痛、沉重或酸困不适,咳嗽、用力、劳累、脊柱背伸或伏案工作较久后症状加重,部分病例可沿肋间神经放射,也可表现为胸肋部不固定、游走性疼痛。胸椎棘突或棘旁约1.5~3厘米处深在压痛,肩背部肌肉紧张拘...

  • 宫内合并宫角妊娠腹腔镜术后中药保胎1例

    宫内合并宫角妊娠腹腔镜术后中药保胎1例

    近几年,随着生活环境改变,工作压力增大,不孕症患者逐渐增多。经过促排卵或行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率提高,同时宫内合并宫外妊娠发生率亦逐年上升。宫内合并宫外妊娠(heterotopy pregnancy,HP)是指两个或是多个胚胎在生殖系内的不同部位同时发育,其中至少一个属于宫内正常妊娠,其余者为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宫内合并异位妊娠在自然受孕状态下极罕见,但随着促排卵药物及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的广泛应用,宫内妊娠合并异位妊娠发生率明显增高,可达1%~2.9%。其中宫内妊...

  • 子宫肌瘤曹子成验案 中风后痴呆验案

    子宫肌瘤曹子成验案 中风后痴呆验案

    曹子成运用抵当汤加减治疗验案2则 曹子成,主任医师,周口市名中医,郸城县中医院名誉院长,201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其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脑病及内科杂病,临证遣方颇有疗效。笔者有幸拜师于其门下,常侍诊抄方,收获颇多,现将其运用抵当汤治疗验案2则分享如下。 1 子宫肌瘤验案 患者,女,46岁,2016年12月21日初诊。自2016年11月患者出现月经淋漓不尽,月经夹有血块,伴有腹痛、乏力和腰酸,有时汗出,不寐。平时易生气,疑患有更...

  • 常揉后溪穴防治颈椎病

    常揉后溪穴防治颈椎病

    中老年人多患有颈椎病.可通过揉手掌的方法来治疗。 中医认为.颈椎病多由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以致筋骨劳伤、气血瘀滞或痰瘀阻络所致、手掌部的后溪穴是手太阳小肠经的重要穴位。并与督脉经气相通,有舒经活血、补气助阳的作用.常用来治疗头颈部和腰部的僵直、疼痛。 后溪穴位于手掌小指的掌指关节处.把手虚握成拳竖放于桌面.与桌面接触部位(掌指关节的掌纹尽头处)就是,将手掌缘抵在桌子、椅子棱部,来回揉动.每天1~2 次,每次5分钟。经常练习可有效防治颈椎病。 (鲁莱光)...

  • 小柴胡汤调治乳癌术后

    小柴胡汤调治乳癌术后

    广东省广州市明医堂中医门诊李保平教授师从国医大师卢芳教授,临证擅用经方治疗乳癌术后,现举验案如下。 樊某,女,39岁,乳癌术后。2020年6月19日初诊:患者面色暗沉,体型偏瘦,精神紧张,乳癌术后左侧乳房掣痛(乳腺B超:左侧乳腺可见一个欠规则低回声肿块,大小约7mm×4mm×8mm,边缘欠光整;双侧乳腺可见多个规则无回声肿块,较大的约6mm×3mm×5mm,5mm×3mm×5mm,边界光整,内部回声不均匀);月经持续3日,平均每24日...

  • 房事后腰痛三法可缓解

    房事后腰痛三法可缓解

    性生活后腰痛的现象 十分常见,这一情况在中老 年夫妻中更为常见。造成性 生活后夫妻双方腰痛的原 因,主要与长时间保持某一 姿势,导致肌肉疲劳有关。 下面介绍几种简单方便的 缓解方法。 一、坐位法 腰痛者坐 在有靠背的普通椅子上,双 髋、双膝可屈曲90度,腰椎 和椅子靠背之间尽可能靠 紧,不留空隙,以减少腰椎 的前屈和局部肌肉的紧张。 达不到这种姿势的人,可选 用靠背前侧有凸起的椅子, 以利于腰痛的缓解。 二、站立法 腰痛者可 将腰背部紧贴一面干净的 墙壁直立,以腰椎和墙面之 间伸不进手去为原则,然后...

  • 颈椎病 捏拿后颈头

    颈椎病 捏拿后颈头

    从事IT行业的小王,因每天上网时间过多,结果患上了颈椎病。 一个月前,小王去看中医,资深老中医李大夫给他开了一些中药,并且告诉他,患有颈椎病的关键,就是后颈肌腱因过度劳累而出了问题,除了用药外,颈部的活动更重要。 李大夫让小王每天拍打颈部,作狮子摇头状,以此来活动颈部关节和肌腱;早晚两次捏拿后颈肌腱,每次左右手轮换捏拿一百次。并告诉他,这种辅助自疗方法,往往比药物治疗更加有效。对于长期伏案工作,以及每天上网超过四五个小时的人来说,可以长期将它当作自我保健的防治手段,有益无害。 可是,一个月过去了,小...

  • 卵巢癌术后处方

    卵巢癌术后处方

    周某,女,57岁,湖南娄底人。2008年8月5日初诊。患者因卵巢癌术后化疗一次后白细胞严重降低,在2×109/L以下,中性粒细胞重度缺乏,绝对值降至0.3×109/L,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可短暂升高,但不久后马上下降,并出现牙龈肿痛,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多部位炎症反应而无法继续使用,慕名而来寻求中药治疗。症见:口腔有散在溃疡,口干口苦。舌暗红苔白,脉濡,尺脉弱。辅查:血常规:WBC:2.3×109/L,PLT:101×109...

  • 十三个烧伤后的处理偏方

    十三个烧伤后的处理偏方

      1、小儿烧伤后,用黑豆25克加水煮浓汁,涂搽伤处,有疗效。   2、轻度烧伤,可将干废茶叶渣在火上焙微焦后研细,与菜油混合调成糊状,涂搽伤处,能消肿止痛。   3、手足皮肤烧伤后,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内或桶内,将伤处全部浸入酒精中,即可止痛消红,防止起泡。若浸1~2小时,烫伤的皮肤可逐渐恢复正常。如伤处不在容易浸泡的部位,可用一块药棉浸入白酒中,取出贴敷在伤处,并随时将酒淋在药棉上,以防干燥,数小时后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4、鳖甲1个,烧灰或加冰片少许研细,用香油调和,涂搽伤面,1日3次即可。   5、发生小面...

  • 术后膝关节粘连药浴方

    术后膝关节粘连药浴方

    膝关节或邻近部位的损伤,由于长时间制动,导致关节腔内血肿机化,关节囊、股四头肌、髌韧带等挛缩粘连,肌肉失去弹性,甚至萎缩,最终发生关节僵硬者,称为术后膝关节粘连。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血瘀滞,经络阻塞所致,当以活血化瘀,舒筋通络,消肿止痛为治,运用外治法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可选用下列药浴方。 1.续断二草洗方:续断、伸筋草、透骨萆各 15克,五加皮、三棱、莪术、秦艽、杜仲、独活、海桐皮各12克,木瓜、牛膝各10克。将上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放入浴盆...

  • 家庭急救 扭伤后先冷后热

    家庭急救 扭伤后先冷后热

    夏天是各种外伤易发季节,特别是孩子,磕碰摔伤总是免不了。受伤后,是冷敷还是热敷?正确做法应该是“先冷后热”。 无论是扭伤还是碰伤,只要出现肿胀,说明血管有损伤。在扭伤后的24小时内,血管正值出血高峰,此时若用热敷或涂抹红花油、贴止痛膏,活血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自血管内渗出的液体也会随之增多,不仅起不到治疗效果,还会使局部肿胀、疼痛更加剧烈。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冷敷再热敷,扭伤后24小时之内冷敷,使出血的小血管闭塞,以减少渗出。可将冷水浸泡过的毛巾敷于伤部,每3分钟更换一次,...

  • 水煎先熏后洗膝关节炎

    水煎先熏后洗膝关节炎

    独活、桂枝各20克,防风25克,威灵仙10克,秦艽、川芎各50克,土鳖虫、地龙各10克。 将上药加清水适量,放入锅内浸泡5~10分钟,水煎,先熏后洗,每日2次,每次15~30分钟,每日1剂,7~14天为1疗程,连用1~2个疗程。(张可堂)...

  • “腰突”术后中药熏蒸

    “腰突”术后中药熏蒸

    经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需进行必要的临床康复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疗效。2006年2月至 2007年1月,笔者用中药局部熏蒸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人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待病人术后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缓解后,行中药局部薰蒸治疗。 药物组成:海桐皮、透骨草、伸筋草、乳香、没药各6克,当归尾5克,三棱、莪术、川椒、地龙各10克,艾叶15克,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各3克,自然· 铜20克。 将上药加水600—1000毫升,泡30~50分钟,缓慢加热至药液沸腾,然后用慢火...

  • 扭伤后热敷还是冷敷?

    扭伤后热敷还是冷敷?

    近日小李在打篮球时不小心扭伤了脚脖子,经热敷后第2天脚脖子肿得像个发面馒头,大片大片的皮下淤血,比受伤时更严重,他向我咨询,这是怎么回事呢?到底该热敷还是冷敷? 小李提出的这个问题已经是老问题了,在以前的报刊上也常见有刊出。冷敷和热敷都是处理扭伤后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是应针对不同病情选用。下面笔者就先从冷敷和热敷的适应证和作用谈起。 冷敷冷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同时,冷敷可抑制神经末梢的感觉,使局部神经传导速度暂时减慢,降低感觉敏感性,达到止痛效果,冷敷还可以降温退热。现代医学认为,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

  • 治疗产后脚后跟痛偏方

    治疗产后脚后跟痛偏方

    产后脚后跟痛 足跟部有较充实坚韧的脂肪垫,对体重的压力、行走活动时的震动能起到缓冲的作用。但产妇在“坐月子”期间,由于活动减少,甚至很少下床行走,致使足跟部的脂肪垫发生废用性退化而变得薄弱。当产妇满月后下床活动时,足跟部薄弱的脂肪对体重的支持和运动时震动的缓冲作用大为减弱,脂肪垫也会因此而产生充血、水肿等非特异性炎症,以致造成足跟部的疼痛。 治产后脚后跟痛方:炒白芥12克,威灵仙、制乳香、制没药、地肤子各 25克,冰片10克,血竭5克。共研细末,用食醋调为软膏状,摊于风湿止痛膏上贴患处.2日...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