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油 第10页

油 第10页

  • 热锅凉油最保营养

    热锅凉油最保营养

    植物油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植物油中最宝贵的营养素就是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大量研究证实,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黏度,保护心血管,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而维生素E能抗氧化,抵抗衰老。 炒菜时,当油温低于180℃的时候,油中的营养物质是不会损失的。可一旦超过180℃,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均被破坏。当温度继续升高时,油锅开始冒出大量的烟雾,并且可以闻到刺鼻的怪味,这种怪味气体就是有毒的丙烯醛,能引起腹泻、呕吐、头晕等症状。更可怕的是,在过高的温度下不饱和脂肪酸也会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种有毒的裂解产物、聚合产...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营养
  • 油性皮肤保养“三要三不要”

    油性皮肤保养“三要三不要”

    油性皮肤度夏季,特别需要保养,以下“三要三不要”一定要做到。 三要:一要增加清洁皮肤的次数,每天为2—3次,并于每周使用一次磨砂膏以进行更深层的清洁,以免过多的皮脂,汗液堵住毛孔。 二要涂好防晒霜外出。面部、手臂都要涂遍防晒霜、防晒油等,以减轻紫外线照射,防止皮肤被晒黑。 三要注意调节室内的温度,避免过多出汗,出门戴好遮阳帽、遮阳伞、墨镜,以免紫外线刺伤皮肤和眼睛。 三不要:一不要使用油性大的护肤品,若面部涂了油分大的护肤品,不可外出暴晒太阳,这样会使皮肤急剧紧绷而受损。 二是化...

  • 用微波炉减少烹调油

    用微波炉减少烹调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指出,应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但是像红烧茄子、干煸豆角等都是含油量很高的家常菜,若是改变其烹调方式又可能影响食欲,怎么办?我们可以用微波炉来烹调含油少的红烧茄子、干煸豆角。其方法是:先将茄子、豆角这些喜欢吸油的蔬菜洗净切块或切段后放在微波炉中,中火5分钟后取出(块大可中火8分钟),然后按原来步骤进行烹调。经过微波炉的烤制,茄子、豆角里的水分大部分都已蒸发出来,在进行下一步煸炒的时候只需要少量的烹调油,就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焦香鲜美的口感。...

  • 五“高”给心脏加油

    五“高”给心脏加油

    进入老年后,随着年龄的增加,心脏功能却在逐渐下降,65岁比25岁心搏量减少40%,舒张功能减退先于收缩功能减退,70岁时心脏综合储备功能只相当于 40岁时的50%。尽管有些老年人并没有心脏病,但心脏已经处于不断衰竭的状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几个“高”来给心脏“加加油”,延缓心脏衰老,增强心脏活力。 抬高双脚 在白天的日常活动中,或在看电视及阅读时,可以抽出10--20分钟,将双脚放在沙发或茶几上,抬高双腿。这样能增进末梢血管中的血流充盈,使血回流的压力增强,...

  • 中医特有“油疗法”老年病宜用

    中医特有“油疗法”老年病宜用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路过河南南阳的一家农舍,忽被一群喊救命的人拦住,原来是家中有人性命危在旦夕。张仲景见患者面目俱黄,肚子鼓胀,忙嘱人取猪油四两,头发一撮洗净,熬成膏服下,两剂之后患者痊愈。北京中医药大学李玉环教授指出:这是中医特有的“油疗法”,只是近年来使用渐少,中老年朋友若能掌握油疗方法,对防治疾病和延年益寿大有益处。 李教授解释,所谓油疗就是用普通的食用油来保健和治疗。其实,食用油也有药性,有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和酸、苦、甘、辛、咸五味,不同的食用油有清热、温补、润肠、安神等不同...

  • 壮医油针疗法

    壮医油针疗法

    油针疗法是壮医常用的针法之一。 油针的制作:用普通缝衣针,穿过包有麝香等药的小包,露出针尖,尾端插入一根小木枝中作针柄,即成油针。使用时,将针置于桐油灯上烧至烫手 (置于鼻前略闻至有药香味)后,迅速轻轻地刺入治疗点(常选用反应点及其周围的几个穴位)。操作时刺入约半粒米的深度,每个穴位3—5次,隔日一次,5天为一个疗程。 本法常用于治疗风湿骨痛、慢性支气管炎、腰痛等疾病。油针疗法为广西崇左县壮医文云英家祖传五代的医技,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 奶油南瓜浓汤

    奶油南瓜浓汤

      原料:南瓜一块、淡奶油30毫升、黑胡椒若干、高汤一碗、盐。   做法:   1.南瓜一块洗净去皮切块。   2.豆浆机里放一碗高汤,加一大勺奶油,放入南瓜块。   3.按米糊制作键,直到米糊制作完毕,发出滴声。   4.汤盛出,加盐,加研磨黑胡椒搅拌均匀即可。   5.盛盘后,点入淡奶油,用牙签勾出花边即可。...

  • 油炸香酥里脊有技巧

    油炸香酥里脊有技巧

    做香酥里脊、糖醋里脊等菜肴时,最好把里脊肉炸两遍。炸两遍不仅不会让里脊多吸油,还能把第一遍油炸时吸进去的油“逼”出来一些,让里脊中的油更少,而且营养并不会损失。 具体方法为:第一遍用小火炸,是为了让原料的内部熟透;第二遍用大火炸,是为了让它的外部酥脆。如果把里脊一直用小火炸,就可能外面不脆,吃起来软乎乎的;如果一直用大火,就非常容易炸糊或者炸干。第二遍炸的时间非常短,不会增加营养损失。除了里脊,我们炸带鱼、炸藕盒、炸春卷等都可以用此方法。...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 葱油芋头

    葱油芋头

    用料:芋头、葱各适量。 调料:盐、糖、食用油。 做法:1.把芋头洗干净后放入锅中,加水没过芋头,煮沸后改用小火,继续煮20分钟至芋头糯软。2.把煮过的芋头放人冷水中冷却后剥皮,对于较大的芋头可以切开成多个,放人盘中备用。3.锅内加入少许油,烧油后放入葱段,煸香后放入芋头,加入盐,翻炒记下后加入适量水,换用小火煮10分钟左右即可。 注意:1.在清洗芋头过程中要注意,不能擦、敷到健康皮肤,否则会引起皮炎。一旦发生,可用生姜汁轻轻擦洗即可。2.芋头忌于香蕉同食,会腹胀。 鲁妙...

  • 橄榄油并非最健康

    橄榄油并非最健康

      在各类食用油中,橄榄油的价格最高。不少商家将“健康”作为卖点,宣称橄榄油是最健康的食用油,拥有多种保健功效。然而,营养专家却表示,橄榄油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      橄榄油比花生油贵5倍   11月2日,记者来到了桂林市南城百货国展店,发现货架上摆着玉米油、大豆油、葵花籽油、花生油、橄榄油等数种食用油。其中,一瓶500毫升的贝蒂斯特级初榨橄榄油,售价高达98元。同重量的鲁花、长生花生油分别只有18.8元和16.5元。   不少其他品种的食用油重量是橄榄油的十倍,价...

  • 蚝油生菜

    蚝油生菜

    原料:生菜300克,蚝油、盐、料酒、酱油、鸡精、水淀粉、油各适量。 做法:将生菜洗干净,备用;锅中放水,加盐和少许油,水沸后放入生菜,再次水沸后捞出,沥干水分倒入盘里;热锅内放少许油加入蚝油、料酒、酱油、鸡精和少量水,煮开后用水淀粉勾薄芡,淋在生菜上即可。...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橄榄油宜六个月吃完

    橄榄油宜六个月吃完

    橄榄油、小麦胚芽油、红花籽油等含丰富抗氧化成分的油,储存不应超过6个月。这些油储存3个月后,抗氧化作用依然保持未变,但是6个月后,其中的抗氧化成分丢失了40%以上,很是可惜。 橄榄油、小麦胚芽油、红花籽油等植物油含有的抗氧化成分是一种酚类化合物,有助于防治冠心病、中风以及某些癌症。一旦开封后,与空气接触,抗氧化成分丢失速度就会加快,因此最好选择小瓶的并尽快吃完。另外最好能避光储存,最适宜的储存温度为20℃—25℃。...

  • 8大刮油食品 节后多喝粥

    8大刮油食品 节后多喝粥

      燕麦具备降胆固醇和降血脂的作用,这是由于燕麦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这种可溶性的燕麦纤维,在其他谷物中含量少。   洋葱洋葱含有环蒜氨酸和硫氨酸等化合物,有助于血栓的溶解。用洋葱搭配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吃,可以解油腻。   玉米含丰富的钙、磷、镁、铁、硒及维生素A、B1、B2、B6、E和胡萝卜素等,还富含膳食纤维。常食玉米油,可降低胆固醇并软化血管。煮玉米,是最简单的做法。   山药山药有“神仙之食”的美誉,其黏液蛋白能预防心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减少皮下脂肪沉积...

  • 节后刮油减肥

    节后刮油减肥

    春节期间,人们吃多了荤菜,腻了,假期一结束就纷纷做起了素食主义者,蔬菜、酱菜成了节后佐餐的抢手货,只为了多吃些蔬菜和酱菜刮刮油。 不过,有专家提醒:蔬菜和酱菜不要吃得太多。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紫金馆预防保健专家徐大成副主任中医师介绍说,有的蔬菜吃得太多也未必有益健康。粗纤维含量高的蔬菜,如芹菜、春笋等,大量进食后很难消化,胃肠疾病患者不宜多食。怀孕的妇女和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如果为刮油而大量食用蔬菜,减少或禁食肉类、鱼类,不但影响机体摄取和吸收必需脂肪酸、优质蛋白质,造成蛋白质缺乏,更阻碍了从荤食中吸收丰富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减肥
  • 植物油如何换着吃

    植物油如何换着吃

    各种植物油主要含有脂肪酸,其次为磷脂、胆固醇和维生素A、D、E等。其中,对身体重要的是脂肪酸,脂肪酸吸收是否充足、均衡,是营养健康的关键;考查脂肪酸的指标也是我们甄别油的营养价值的关键。脂肪酸包括三类,分别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理论上说最完美的是三种脂肪酸的吸收量达到1:1:1的比例。植物油换着吃,不妨先将各种常见植物油进行一下同类划分。 第一类,饱和脂肪酸多,耐热性好,有代表性的是棕榈油。做油炸食物适宜用棕榈油,如炸灌肠、炸鱼、炸丸子等。 第二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亚油酸特别丰富,耐热...

  • 服用鱼油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服用鱼油降低患乳腺癌风险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鱼油有助于保护女性免受乳腺癌之苦。科学家称,那些每天补充鱼油的人,患乳腺癌的风险可降低1/3。 研究人员对3.5万名女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那些经常补充鱼油的人,发展成乳腺癌的风险比其他人低32%。该中心的研究人员指出,鱼油里所含的特殊脂肪酸,可以降低患一些最常见疾病的风险,例如浸润性导管乳腺癌。英国食品标准局建议消费者每周至少吃1份含油脂多的鱼。...

  • 晒伤后慎用风油精等涂患处

    晒伤后慎用风油精等涂患处

    一位男士刚从海南旅游回来,脸上红肿,全身长水泡,并剧痛。原来,该男士到三亚旅游期间,几乎是每天到海边泡澡,几天后就觉得身上火辣辣地痛,且皮肤红肿。于是,他用随身携带的风油精涂在皮肤的红肿部位,结果症状越来越重。 医生指出,外出旅游要戴上太阳帽,穿上长衫,以减少身体暴露的部位。外出时都要涂上防晒霜,特别是下水游泳,要20分钟涂搽1次。一旦皮肤感觉到灼热、微痛、出现红肿,应该用冰水湿敷,以减轻红肿反应。切勿使用花露水、风油精之类的试剂涂搽患处,因为其含有的激素成分可能会导致症状加重。冰敷过后,可以在晒伤部位涂搽滋润性护...

  • 美味炸花生米凉油下锅

    美味炸花生米凉油下锅

    油炸花生米是常见的小菜。营养专家指出,炸花生米时应当用凉油下锅,这样做出来的花生米不仅美味,还更为健康。 如果炸花生米时用热油下锅,花生米急剧受热后容易外焦内生。而焦糊的花生米含有致癌物质,是不能吃的。因此,在做油炸花生米时,要用凉油下锅,中火翻炒,等花生米七八成熟时就起锅,免得出现焦糊的情况。...

  • 动物油到底要不要吃

    动物油到底要不要吃

    关于饱和脂肪酸的利弊,不同的学者观点不同。有人说,要提倡低脂肪饮食,特别是要尽量避免摄人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但也有人认为,饱和脂肪酸也是人体所必需的,适当地摄人有益健康。如果是清淡主义者,可以在做菜的时候多选择动物油,而如果是“无肉不欢”的人群,最好选择大豆油等植物油。 其实,关于饱和脂肪酸的基本事实是非常清楚的,但人们对这些事实的理解有较大偏差。所以产生了各种错误的说法。 首先,没有任何证据显示饱和脂肪酸是必需的。 “必须吃饱和脂肪酸”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因为饱和...

  • 妇女绝经后服用鱼油能防乳癌

    妇女绝经后服用鱼油能防乳癌

    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绝经后的女性服用鱼油,有助于降低她们罹患乳腺癌的风险。 美国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对3.5万多名50岁至76岁的绝经后妇女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只有鱼油这一种补剂有预防乳腺癌的效果。 在调查开始时,这些女性均未患乳腺癌。在6年的跟踪调查期间,共有880名妇女被诊断患有乳腺癌。对比分析发现,服用鱼油补剂的绝经后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风险要比其他人低约32%。...

  • 茶树油对抗皮肤癌

    茶树油对抗皮肤癌

    澳大利亚一项新研究显示,借助茶树油,有望研制出更快捷、更省钱和更有效的疗法,攻克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及癌前皮肤病变。 研究人员以实验鼠为对象,经过研究发现,茶树油特殊配方疗法实施1天就能让非黑色素瘤缩小,3天过后肿瘤完全消失。研究人员认为,茶树油可以激活患者身体的免疫反应能力。 茶树油是来自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茶树的自然可再生资源,目前茶树油自然疗法通常用于治疗蚊虫。丁咬。茶树油的独特配方在阻止水分挥发和增加茶树油渗透皮肤能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 胆囊切了,离油腻食物远点

    胆囊切了,离油腻食物远点

    患了急性胆囊炎或胆结石,通常要进行胆囊切除术。许多人认为,胆囊切除后,没有了“病根”,就什么都能吃了。其实不然,胆囊切除的病人不能吃高脂肪食物。 据临床观察,约有2%—5%的胆结石患者在手术后,右上腹肋骨附近有剧烈的疼痛,甚至出现发热、黄疸,临床上称之为“胆囊术后综合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在手术后进食了较多的油腻食物,使开口于胆道的括约肌紧张度增高,胆汁不能顺利排出,进而导致胆总管内压力增高所致。不仅如此,胆囊切除后,长期吃高脂肪食物还容易诱发大肠...

  • 常食橄榄油防胃肠炎

    常食橄榄油防胃肠炎

    大家都知道橄榄油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其实,橄榄油还能预防胃肠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西班牙科学家发现,橄榄油中含有益的多酚化合物,这种物质在胃酸中能保持稳定数小时,有着强抗菌作用,可抵抗诱发消化性溃疡的多种病菌。同时,橄榄油中的油酸还能减轻胃炎症状,中老年朋友每日食用富含油酸的食物,能使患胃炎的风险降低90%。可将橄榄油加入凉菜中食用,每日20~30毫升。...

  • 老人:宜少吃菜籽油

    老人:宜少吃菜籽油

    菜籽油含一种长链脂肪酸,叫做芥酸。如果长期食用富含芥酸的菜籽油,容易引起血管壁增厚和心肌脂肪沉积。目前,联合国粮食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冠心并冠脉供血不足或间有心绞痛者,尽量不要长期吃菜籽油为好。当然,短期吃或偶然吃些还是可以的。...

  • 橄榄油可防癌

    橄榄油可防癌

    最新研究表明,橄榄油能对肿瘤进行全方位攻击。它不但能通过消灭癌细胞抑制肿瘤增长,还能减少受损伤的DNA产生癌变的可能性。 通过在小白鼠身上进行试验,研究者发现橄榄油能挫败诱发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基因。此外,橄榄油还能阻碍癌细胞生长所依赖的蛋白质发挥作用,阻止受损的DNA发生癌变。 研究人员表示,每个人每天最好摄入50毫升或者10汤匙的高品质初榨橄榄油,长期坚持就能收到防癌效果。...

  • 只吃单一品种的油不利防癌

    只吃单一品种的油不利防癌

    如果没有油,就会造成体内维生素的缺乏,以及必需脂肪酸的缺乏,影响人体的健康。一味强调只吃植物油,不吃动物油,也是不行的。在一定的剂量下,动物油(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是有益的。 现在,一般家庭还很难做到炒什么菜用什么油,但专家建议最好还是几种油交替搭配食用,或一段时间用一种油,下一段时间换另一种油,因为很少有一种油可以解决所有油脂需要解决的问题。...

  • 小厨房装欧式油烟机害处多

    小厨房装欧式油烟机害处多

    欧式油烟机的简约时尚风格深受很多家庭的青睐。不过,还是应根据烹调习惯的不同和厨房大小来选购油烟机。 目前市面上的油烟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深罩式,即中式油烟机,采用离心式排气扇,排量大,同时利用集烟罩,对自然上升的油烟进行收集,避免了油烟大量扩散的现象。另一种是直排式,即欧式油烟机。它的基本构造和深罩式相似,但机器的吸入口改成了平面状的网状结构,代替了集烟罩的部分功能,是以煮、烤为主的烹调习惯来设计的。 若厨房面积较小,而又喜欢爆炒、煎炸的家庭建议不要使用欧式油烟机,否则大量的油烟集中在厨房不易散去。而厨房中燃料燃烧...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 常下橱严防醉油综合征

    常下橱严防醉油综合征

    有些人可能有过这样的体会:自己精心烹制的佳肴,别人吃得津津有味,自己却吃不下,甚至还感到眼睛干涩、咽喉胀痛、鼻塞耳鸣、体软乏力等。尤其是厨师,平时吃得很少,但体重却不断地增加,这些症状称为醉油综合征。导致醉油综合征的原因是由于高温下油烟中产生丙烯醛引起的。食用油主要由甘油三酯组成,当油加热到150℃以上时,甘油三酯可分为甘油和脂肪酸,甘油经脱水氧化后就会挥发出大量的丙烯醛等有害物质,它们不仅引起醉油症状,甚至可能诱发某些癌症。 目前的食用油大多为半炼油,不仅色泽较深,且各具独特的生油味。做菜时要通过加热的方式去除生...

  • 夏季安全使用食用油

    夏季安全使用食用油

    食用油的氧化变质是一个连锁反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把新鲜食用油放在旧油罐中,那么新鲜油也会较快地劣变。所以,用一个大塑料瓶来反复盛装烹调油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买一大桶油然后每天打开盖子倒油也不妥当,因为这样做容易放氧气进入,加速氧化。正确的做法是用较小的、可以密闭的有盖油壶或油瓶,过几天从大油桶中取一次油,平日避光应放在橱柜当中,炒菜时再拿出来。小油杯和小油瓶也应当定期更换。 大桶油买来之后应当放在阴凉处,盖严盖子,严防空气和水分进入。若食用油较多一时吃不完,可用少许花椒、大茴香、桂皮...

  • 买酱油看两个标识

    买酱油看两个标识

    选有“纯酿”字样的酱油: 市场上的酱油种类按生产工艺分为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必须按制作工艺标注,凡未标注的都应视为不合格产品。在两种酱油中,配制酱油的制作成本低廉,品质差,营养价值低,因其添加有少量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增加了混入有害物质的可能。这些有害物质在制取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的过程中产生三氯丙醇,当其含量达到一定浓度时对肝、肾、血液系统、生殖系统等均有毒副作用,而且还可以致癌。而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酿造酱油却不会含有三氯丙醇,因此我们应当购买标签上写有&l...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