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益 第14页

益 第14页

  • 北沙参鸡蛋糖水 益胃生津适宜肺胃阴虚

    北沙参鸡蛋糖水 益胃生津适宜肺胃阴虚

    北沙参鸡蛋糖水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中药师丘振文 材料: 北沙参20 克,鸡蛋1-2 个,冰糖适量。 做法: 加清水共煮,10 多分钟后蛋熟去壳再煮20分钟。 功效: 清肺养阴,益胃生津。适宜肺胃阴虚、有咳嗽咯血、咽痛口渴的人群。 【沙参小百科】 沙参虽然也带有“参”字,但却不再具备补气的功效。沙参分为南沙参和北沙参。而且它们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植物,但功用相似,均以养阴清肺、益胃生津为主...

  • 抑郁症补益心脾法 养血补肝法 甘润缓急法

    抑郁症补益心脾法 养血补肝法 甘润缓急法

    随着生活、工作节奏的不断增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抑郁症属于中医失眠、郁证、癫证和脏躁等病范畴,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兴趣减退,多愁善感,神疲乏力,睡眠障碍,腹胀纳呆,胸闷脘痞,甚至有自杀倾向等。多年来,笔者专注于中医分型辨治抑郁症方面的临床研究,收获颇丰,现将自己治疗抑郁症的十种方法总结如下。 补益心脾法 本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主要表现为郁郁不乐,兴趣减低,失眠多梦,头晕心悸,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细弱。治以健脾养心,夑理阴阳,和中安神。笔者常用归脾...

  • 益气升阳治焦虑症

    益气升阳治焦虑症

    李某,女,46岁,1997年11月18日初诊。自诉患头昏、头痛、烦躁失眠5年,数次经医院做系统检查,均无任何阳性结果,考虑为焦虑症。曾服用谷维素片、黛力新等西药及疏肝理气、清心降火、重镇潜阳类中药,疗效始终不显,近来病情加重,怀疑自己得了高血压、脑梗死,家属苦不堪言,延余诊治。 刻诊:头昏,头痛,烦躁失眠,面如醉酒状,且自诉有麻木、发烫之感,自觉两颞骨部有紧束感及说话时舌头不能灵活转动,伴身疲乏力,心悸,耳鸣,腹泻,尿频。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稍数。血压135/84mmHg。此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

  • 颤证帕金森病,健脾和络法,健脾益气法

    颤证帕金森病,健脾和络法,健脾益气法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之一,以肢体震颤、肌肉强直、运动减少及姿势障碍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晚期会导致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中医学根据临床表现将本病归属于“颤证”范畴。杨思进教授从医三十余载,临床经验丰富,辨治疑难杂病常独辟蹊径,取得良效。 病因病机 脾胃亏虚为本,络脉阻滞为标:受“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影响,大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发生多为肝肾不足、虚风内动,主病在肝、肾,治疗多以滋补肝肾、息风定颤为主,疗效不尽如人意。杨思进教授在多年的临床诊...

  • 胃下垂 治则健脾益气升清 胃上穴刺激手法

    胃下垂 治则健脾益气升清 胃上穴刺激手法

    案一马某,女,30岁,1998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胃下垂6个月。患者家住农村,1年前在家中拉土搬砖建房后,时感饭后胃部胀满并有下坠感,有时微痛,饮食逐渐减少,经医治无效,体质较前瘦弱。半年前X线钡餐透视显示胃下极在两侧髂嵴连线下方9cm,诊为胃下垂。住院治疗后,效不显,遂来诊。现患者面色无华,平卧时上腹呈舟状腹。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缓无力。 诊断:胃下垂(脾胃虚弱,中气下陷)。 治则:健脾益气升清。 处方:百会,中气法组穴(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天枢、气海),足三里,胃...

  • 生姜对养护肠胃大有益处

    生姜对养护肠胃大有益处

    民间俗语云:“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其实生姜不仅多在夏季食用,在冬季也应常吃。刘友章教授说,生姜对养护肠胃大有益处。 生姜可抗菌防病,治疗肠炎。春秋时,孔子就主张:“每食不撤姜。”意思是说,一年四季每天都应该吃姜。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能,可用于风寒感冒,脾胃寒证、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生姜对胃病亦有缓解或止痛作用,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所引发的疼痛、呕吐、泛酸、饥饿感等用生姜50克煎水喝,可使症状迅速消除。但也应注意阴虚内热及实热...

  • 克罗恩病 治则益气养阴方药

    克罗恩病 治则益气养阴方药

    克罗恩病是一种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病变可累及胃肠道各部位,以末段回肠及其邻近结肠为主,呈穿壁性炎症,多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部肿块、梗阻、肠瘘、肛门病变以及发热、贫血、体质下降、发育迟缓等全身症状。中医古典医籍中无克罗恩病病名的记载,根据其症候表现可分属于“腹痛”“泄泻”“积聚”“肠痈”“肛痈”“肛瘘”“血证”&ldquo...

  • 腹泻方药 补中益气温肾壮阳

    腹泻方药 补中益气温肾壮阳

    2017年5月26日诊治一患者,张某,女,43岁。不明原因不守时肠鸣腹泻,已一年余。用各种抏菌素均无效,腹疼腹泻加剧而来求中医医治。 刻诊:患者形体较痩弱,四肢发凉,疲乏无力,面色萎黄,言语气味缺乏,自觉胸腹空无,常以手按压上腹感觉舒畅,不欲进食,食后即泻,1日4~5次。脉沉细无力,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辨证:腹泻(中气缺乏,脾肾阳虚,命门火衰)。 治则:补中益气,温肾壮阳。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理中汤加减:人参15g,炒白朮15g,炒白扁豆30g,怀山药20g,制黒附子15g...

  • 慢性泄泻重在益火补土 补泻并施

    慢性泄泻重在益火补土 补泻并施

    冰镇西瓜、冰激凌、冰棍儿……这可是很多人的挚爱,但有时候吃着吃着肚子就不舒服了,腹泻那个难受呀!腹泻甚是伤心啊,尤其是久泻不止的,更是烦,怎么办?国医大师朱良春三招制宜! 慢性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往往病程迁延缠绵,反复发作。我治疗久泻,恒遵《内经》“有者求之,无者求之”,“治病必求于本”之旨,“有”、“无”,是指邪气之“有”或“无”而...

  • 胃脘痛 验方枳实益胃汤

    胃脘痛 验方枳实益胃汤

    王道坤,男, 1941年生,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第三、第五、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特聘专家。王道坤教授深入研究伤寒、易水、温补等学派,临证衷中参西,既善攻邪,又娴扶正,活用“风火痰瘀”理论辨治疑难病症,临床诊疗涉及内、外、妇、儿,尤对脾胃疾病见解独到。主要著作有《医宗真髓》《决生死秘要》及《新脾胃论》等。 组成:枳实15克,生地黄15~30克,麦冬12克,玉竹12克,北沙参15克,...

  • 小儿顽痰不化处方用益肾温阳的真武汤

    小儿顽痰不化处方用益肾温阳的真武汤

    顽痰不化   某男,4岁,喉中痰鸣1月余。患儿1月前患“支气管炎”经治疗后,热退留有咳嗽、有痰,时轻时重,又经抗生素、清热、止咳、化痰等治疗,咳嗽偶作,唯痰多,顽固不化,患儿又不会咳出,时闻及“呼噜”声,夜间更甚,缠绵反复,家长甚为担心、苦恼。来我处就诊时患儿神倦乏力,形瘦,可闻及喉中“呼噜”声,偶咳,纳差,小便可,大便偏稀。舌质淡偏胖,苔薄白稍腻,脉沉细。   小儿“纯阳”之体,甚少肾亏,而该小儿脉...

  • 预防冬季频繁感冒 益气养阴方

    预防冬季频繁感冒 益气养阴方

    方药炒白术15克,生黄芪、百合、玄参各10克,防风6克。 制法及服法每日1剂,水煎2次后取汁混匀,分早晚2次温服,5日为1个疗程。 功用益气养阴。 说明该方为元代名方“玉屏风散”加味而成。适宜气阴两虚体质者,在感冒多发的冬季服用,以预防频繁感冒。 所谓气阴两虚,即气虚、阴虚皆有。常见症状有:易于感冒、少气懒言、四肢乏力、餐后易腹胀,兼有口干咽燥、午后潮热、小便易黄、大便易干、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本方中的黄芪是有很强双向调节作用的免疫调节药,能增强人体白细胞诱生干扰素的...

  • 虚人外感 名医谭绍尧的益气逍遥散

    虚人外感 名医谭绍尧的益气逍遥散

    组成及用法:丹皮、柴胡、当归、焦白术、元胡、郁金各12克,栀子、川芎、白芷、防风、荆芥各9克,茯苓24克,白芍15克,火麻仁30克,甘草5克。水煎,每日1剂,分3服。 主治:虚人外感。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谭绍尧的经验方。 虚人外感,常数月未能愈,若头部昏沉而痛,时有寒热心悸,神疲乏力,睡眠不安,性情烦躁,食少口苦,大便或稍结,小便或短色黄,脉细数而弦,苔微黄稍厚者,临床颇为常见,乃久病体虚,寒火不清。本方乃丹栀逍遥散加益气化瘀,疏风除湿之品,余用之每觉应手,稍类防风通圣散而性尤平和,用...

  • 暑热袭人 名同效异 清暑益气

    暑热袭人 名同效异 清暑益气

    暑热证多在夏秋季发病,“暑”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外感因素,但其本质离不开湿和热,故有“暑多挟湿”之说。暑邪虽属外感六淫之一,但与其他邪气袭人有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暑邪直入气分,不形成表证。 暑热袭人,汗出伤津,热不去,湿仍在,津已伤,且气随津脱,这是暑邪伤人的常见病机。病证中湿热是因,气虚和津伤是果。因此,治疗暑热证,当以清热、化湿、益气生津为主。 中医药名方用于防治中暑的方子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当属清暑益气汤。然而,以“清暑益气汤&rdqu...

  • 耳鸣耳聋,目障不明,益气聪明汤

    耳鸣耳聋,目障不明,益气聪明汤

    耳鸣耳聋 葛某,男,30岁。右耳鸣响,以夜深人静或晨起时最为明显,而且耳聋不聪。体疲无力,大便不畅,小便频短。舌质嫩,脉沉弦无力。曾服滋阴潜阳,平肝息风方药数十剂而不效。此脾气虚而清阳不升,下焦阴火上犯清窍。东垣之法,于升中求降,补益脾胃元气则阴火自能复其位。 黄芪12克,党参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10克,葛根6克,蔓荆子6克,柴胡3克,升麻3克,黄柏3克。 服四剂则效,又服六剂耳鸣止,而听力恢复正常。 目障不明 李某,男,48岁。患左眼中心性视网膜炎,视物不清,眼前有黑影如棱形,甚...

  • 益气聪明汤治耳鸣

    益气聪明汤治耳鸣

    《灵枢·口问》记载:“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医方集解》云:“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李东垣曰:“医不理脾胃及养血安神,治标不治本,是不明理也。”他在《东垣试效方》卷五中设有益气聪明汤一方:“益气聪明汤,治饮食不节,劳役形体,脾胃不足,得内障耳鸣,或多年目昏暗,视物不能,此药能令目广大,久服无内外障、耳鸣耳聋之患,又令精神过倍,元气自益,身轻体健,耳目...

  • 反复"感冒"治宜益气散寒除湿

    反复"感冒"治宜益气散寒除湿

    组成:党参30克、北芪30克、升麻10克、白术10克、柴胡15克、苏叶10克、防风15克、桂枝10克、羌活10克。 功效:辛温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兼感風寒湿重之人,而症见微恶风寒、鼻流清涕、项強肢酸、气短乏力、舌苔白厚腻、舌质淡嫩、脉虚或虚数。 加减:咳嗽加杏仁、桔梗;湿重苔腻者加薏米。若症重可一日二剂。 验案举例: 朱某、男、17岁。过敏性鼻炎史,“感冒”反复。近十天受凉复感,经中西药处理。中医謂外感风热,给银翘散加味大青叶、蒲公英、板蓝根等未效。并出現口淡、恶心...

  • 益气补血治耳鸣

    益气补血治耳鸣

    张女士,36岁。主因耳鸣20个月,其鸣呈持续性、有节奏地嗡嗡响,夜间重,影响睡眠。在当地屡经中西医治疗无效且渐加重。于2021年10月3日从杭州来诊。患者伴疲乏少力,懒得动,行走时心悸气短。病来无口渴、口苦,食欲差,纳食无味,大便尚调。月经规则,量中,有小血块,无痛经,腰不酸,不畏寒。 查见:体略胖,面色㿠白,眼睑、甲床苍白。脉细数,手心热,舌偏红。化验血常规:血红蛋白(HB)47g/L,红细胞压积、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 诊断:重度贫血(缺铁性);耳鸣...

  • 暑病治法 益气养血清暑 八珍汤

    暑病治法 益气养血清暑 八珍汤

    女,30岁。2021年8月11日初诊。诉胸闷十天余,伴心烦、心前区燥热、乏力。平素易劳累,血压低,月经量少但行经时间偏长,二便与睡眠可。刻诊见:身体消瘦,面色萎黄,五轮中肉轮松软不饱满。舌体瘦,舌中凹,舌边淡,舌尖红,少苔。左寸脉滑而有力,右寸脉濡,其余四脉弱。 诊断:(邪入脏腑型)暑病。 治法:益气养血清暑。 方药:八珍汤(四君四物即是八珍汤)合生脉饮(麦味与人参)加减。党参15g,麦冬8g,五味子6g,炒白术12g,茯苓10g,甘草3g,当归15g,炒白芍12g,熟地12g,炒麦芽...

  • 地中海贫血 补肾益髓法

    地中海贫血 补肾益髓法

    地贫是世界疑难病 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病,也叫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因最初在地中海地区发现而得名。中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是世界公认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WHO秘书处报告,全世界约有1亿多人携带地贫基因,每年约有30万婴儿在出生时患有地贫综合征。β-地贫是在地中海盆地、中东和亚洲(包括南亚)最常见的血红蛋白病。严重的α-地贫在东南亚常见,在某些东南亚国家中,多达40%的人口可能携带显著血红蛋白突变,导致婴儿出生时地贫患病率升高。印度次大陆国家和东南亚(东盟国家)是地贫的高发...

  • 益气聪明汤解耳鸣之殇

    益气聪明汤解耳鸣之殇

    治疗耳鸣,王琦教授主张给耳朵“加点水、关掉炉火、打开壶盖”,也就是中医所说的“滋阴补肾、疏风清热、升清开窍又散邪”。王琦教授常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耳鸣。 每年一到夏天来临,知了就会站在树上“知了、知了、知了”地叫个没完……在炎热夏日里,知了不绝于耳的鸣叫,不免让人心生烦躁。如果在您的耳朵里养只“知了”,每天为您奏乐,您是否乐意?耳鸣虽算不得大病,可是就这个看似小打小闹的耳鸣,却给宋先...

  • 老年人的牙齿健康 正确认知牙齿缺失 叩齿吞津益处多多

    老年人的牙齿健康 正确认知牙齿缺失 叩齿吞津益处多多

    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的牙齿或多或少都会出毛病,也因此逐渐意识到牙齿的重要性。牙齿的变化不仅反映局部问题,其背后原因往往很复杂。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口腔修复科教授冯剑桥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已把引起牙痛的龋齿和牙周病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的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由此可见,口腔健康是关系到全人类健康水平的重大课题。现代医学证实,口腔疾病可引发多种疾病 ,如心脏病和胃病就与牙周炎有关,尤其不要忽视老年人牙齿健康,尤其不要忽视老年人牙齿健康。 正确认知牙齿缺失 冯剑桥提示说,在看牙医之前,患者对自身口腔...

  • 多寐之证治以益气扶脾升清降浊

    多寐之证治以益气扶脾升清降浊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脾胃气虚证的经典名方,后世诸多补气之方皆从本方衍化而来。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导致的面色萎黄或苍白、语声低微、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等。方中人参健脾养胃,为君药;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药,二药相配,益气健脾之力大增。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与白术相配,则健脾渗湿之功更著。甘草助人参甘温益气,且调和诸药,为使药。四药配合,使中气复而脾运健,共奏益气健脾之功。 多寐是以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亦称嗜睡、多卧...

  • 咳嗽处方 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咳嗽处方 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新冠感染后易出现反复咳嗽、胸闷等症状,西医称之为新冠后遗症,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者则被称为“长新冠”。笔者临床从“劳嗽”辨治新冠后反复咳嗽,可迅速缓解或解除症状,缩短病程。现列举典型验案二则,与同道共享。 案一 范某,女,51岁,2023年1月26日初诊。主诉:咳嗽1个月余。患者新冠感染后出现咳嗽,经服药及注射药物后虽缓解但迁延不愈。刻下:咳嗽,咳少量白色黏痰,胸闷,动则喘促,乏力,时有心悸,脉滑略数,按之无力,舌红,苔薄黄。 诊断:咳嗽(...

  • 心悸 治法温补心阳益气养阴养心安神

    心悸 治法温补心阳益气养阴养心安神

    田某,女,58岁,2023年7月16日就诊。主诉:心慌不适2年,加重3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现病史:患者近2年来偶有胸闷、心慌不适,曾多次去医院就诊,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结果均正常,发作时治疗。3天前出现心慌、胸闷、乏力,较往明显加重,自行口服复方丹参片未见缓解,遂来诊。刻下:心慌,胸闷,乏力不适,动则汗出,口干欲饮,食欲尚可,夜间睡眠欠佳,多梦易醒,二便调。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缓结代。患者在三伏天还穿两件衣服。生命体征平稳,血压:126/65mmHg。 诊断:心悸(心阳不足,气阴两虚,心失所养)。...

  • 不寐 顽固性失眠 治法补益心脾温化水饮

    不寐 顽固性失眠 治法补益心脾温化水饮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邱明义临证50余年,一直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深谙辨证论治之精髓,主张经方与时方并重。笔者有幸侍诊于侧,现撷取邱明义合用经方、时方治疗顽固性失眠验案1则,以飨同道。 白某,女,68岁,2020年12月24日初诊。主诉:失眠5年余。刻下:睡眠差,易醒,多梦,头昏痛,以头顶为甚,后项疼痛,怕冷,舌淡,苔白腻,脉细缓。 诊断:不寐(心脾亏虚,痰饮上逆)。 治法:补益心脾,温化水饮。 方用归脾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黄芪30g,党参30g,炒白术10g,当归10g,龙...

  • 益胃汤

    益胃汤

    方源: 《温病条辨》卷二。 处方: 北沙参9克,麦冬、生地各15克,冰糖3克玉竹4.5克。 用法: 上药用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服。所余药滓,再煮取200毫升服。 功效主治: 益胃生津,润肺止咳。主治阳明温病,下后汗出,胃阴受伤者。症见倦怠无力,食欲不振,烦热,口渴等症。 方解: 生地、麦冬味甘性寒,养阴清热,生津润燥,为甘凉益胃之上品。北沙参养阴生津,以加强生地、麦冬益胃养阴之力。玉竹、冰糖濡养肺胃,调和诸药。 临床应用: 1.本方为滋养胃阴的代表方剂。以食欲不振,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证治要...

  • 陈国权治痉病 清心益肺健脾

    陈国权治痉病 清心益肺健脾

      编者按:湖北中医药大学陈国权教授行医40余年,善用经方时方辨治疑难杂症。其学生湖北中医药大学2009级秦丽跟师学习之余,总结其治疗痉证验案4则,本版将分4部分刊出。     刘某某,女,4岁。2010年4月24日初诊。诉抽动20余天。患者4月初即上半身抽耸,如呛逆状,就诊时即可见右肩前耸。平时出汗多,纳少,尿黄,夜晚喜俯卧。诊见脉细,舌红尖尤甚,苔白。证属心经热盛,脾虚有湿。治宜清心益肺,健脾除湿。方投导赤散合甘麦大枣汤加味:生地15g,木通10g,甘草梢8g,竹叶10g,生甘草15g,浮小麦5g,大枣...

  • 柔肝益脑汤的应用

    柔肝益脑汤的应用

    处方组成:炙甘草9克,淮小麦30 克,炒枣仁15克,丹参24克,白芍15克,茯神12克,当归15 克,石菖蒲9克,枸杞子15克,郁金10 克,天麻12克。 加减运用:心肾小交之虚烦失眠.加肉桂、川连、琥珀;痫证罔睛上吊加决明子、珍珠母;手足抽搐加丹皮,钩藤;神昏厥逆加天竺黄,制胆星;肝阳上亢眩晕加夏枯草,生石决 明;心虚胸闷、心悸加青龙齿,甘松;气虚加黄芪、党参;阴虚加生地,沙参。 功能:柔肝安神,涤痰通瘀。 主治:癔病(精神忧郁症)、更年期综合征,小寐症、癫痫。 用法:冷水迅量浸泡上药40分钟,加温煎沸后...

  • 补中益气丸几个治病新用法

    补中益气丸几个治病新用法

    补中益气丸是著名中成药,原方出自金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传统常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等症。近日,临床上又报道了几个治病新用法。 1.治内伤发热:本证所指主要是气虚发热和阳虚发热。其特点是:时热时止,日重夜轻,手心热、手背不热,伴有形寒恶风,神疲懒言,食少乏味,脉大无力,无器质性改变。可用本药,每日 1-2次,每次6~9克。 2.治呼吸困难:此种呼吸困难是指中气虚弱所致的“气少不足以息”,往往走路快些、说话多些、上二三层楼就感到 “气不够...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