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减 第17页

减 第17页

  • 中药调养减缓老人耳聋

    中药调养减缓老人耳聋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增长听力逐渐减弱的疾病,重者可致全聋。通常情况下65—75岁的老年人中,发病率可高达60%左右。老年性耳聋属于感觉神经性耳聋,以高频听力损害为主,有些患者从低频到高频听力都有下降,常伴有耳鸣、眩晕等症状。由于老年性耳聋是一种生理性的退化现象,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可治疗,但在出现耳鸣早期症状时进行中药调养,可以减慢其听力减退的速度,延缓其病情的进展。中医认为耳聋多因痰火、肝热蒸动浊气上扰,或是肝肾亏虚,以及脾胃虚弱、气血不能上濡清窍造成的,针对不同的病因,用药也不同。 肾精亏虚型耳背:...

  • 糖尿病肾病临床用药加减

    糖尿病肾病临床用药加减

    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商宪敏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商教授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商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总结整理如下。 辨证论治 阴阳俱虚型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晦暗,神疲懒言,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量多而清或尿浊,或浮肿尿少。舌体胖,边有齿痕,舌淡暗,苔白,脉沉细弱。 治法:滋肾阴温肾阳、化...

  • 中医教您如何预防听力减退

    中医教您如何预防听力减退

    听觉器官会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老化,听力慢慢减退。这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我们没有办法防止听力减退,但有些方法能有助延缓听力损失。中医认为“肾开窍于耳”,所以,中医往往采用补肾的方法来防治听力减退。下面介绍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 击高骨两手掌对搓至微热,掌心紧按两耳孔,双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高骨f后脑部骨头最凸出的地方,即枕骨最高处160 下。每天下午5时~7时为肾气充盛之时,按摩效果最好。 提耳尖双手拇指、食指夹捏双耳尖f耳廓最高点1向上提起、放下,反复15~...

  • 美尼尔氏综合征:单用吴茱萸汤加减

    美尼尔氏综合征:单用吴茱萸汤加减

    美尼尔氏病以旋转眩晕,波动性耳鸣和耳聋为主要症状。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并有一定的方向性,也有感到物体绕自身旋转或左右晃动,站立不稳而倒向一侧,同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但患者神志清醒,体温、血压均无波动性改变,更无头痛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属眩晕证范畴。 治法:停用一切西药,单用吴茱萸汤加减。处方:吴茱萸5克,党参15克,生姜4片,大枣4枚,桂枝6克。若有呕吐加法半夏8克。上方每剂煎2次,日分2次服下。一般只需3剂诸证明显改善,眩晕、呕吐止,恢复正常活动。 注意事项发作时应静卧休息,少盐或无盐饮食。解除思...

  • 自诉耳鸣半年 天麻汤加减

    自诉耳鸣半年 天麻汤加减

    鲍某,女,67岁,2014年4月19日初诊。 患者自诉耳鸣半年,有白内障、气管炎病史,血压、血脂、血糖均无明显异常。患者现耳鸣,听力尚可,面色萎黄,眠差,噩梦纷纭,时感胸闷,纳可,二便正常,舌暗苔厚腻色黄,脉沉滑。 处方:明天麻10克,法半夏15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钩藤10克,石菖蒲10克,竹茹10克,胆南星10克,全栝楼15克,川芎15克,炒枳壳15克,灵磁石(先煎)30克,生龙骨、生牡蛎(先煎)各15克,泽泻10克,石斛15克,肉桂8克。7剂,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患者7天后...

  • 糖尿病疲乏无力 加减方解

    糖尿病疲乏无力 加减方解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生黄芪30~60克,党参20克,生山药30克,黄精(黄酒制)20克,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北五味子(捣...

  • 产后耳鸣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方

    产后耳鸣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方

      史某,32岁,2010年3月12日初诊。自诉产后35日耳鸣如蝉,终日不休。问其病史,述其产后因事所愿不遂,郁怒不畅,当日即发耳鸣,甚则闭而不闻声音。观其形消体瘦,面色无华,神情忧郁,舌红少津,脉细而涩。此乃产后之际营血亏损,加之情怀不畅或郁怒,致肝胆气结,气郁化火,壅塞清窍而致。   立方以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柴胡5克,栀子9克,牡丹皮9克,当归18克,炒白芍12克,制首乌10克,薄荷5克,灵磁石9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甘草5克。水煎服,3服,每日一服。   3服药后,患者耳中蝉鸣顿失,饮食好转,睡眠...

  • 护眼食疗方可防视力减退

    护眼食疗方可防视力减退

      吃能吃出好的视力吗?答案是肯定的。以下是中医推荐的护眼养生食疗方。      一、家常视宝汤   材料:鸭肝150克、芹菜50克、木耳(水发)20克、鲜蘑菇50克、蒜头、葱姜、麻油、盐、米酒各适量。   制作方法:①芹菜切小段,磨菇、木耳切丁,肝切成泥状拌入米酒、盐等;②油烧热,爆香姜、蒜,加入蘑茹、木耳,加适量水,煮沸,再加入肝泥并搅和,调味,投入芹菜煮沸,起锅滴入少许麻油。   功效:补益肝肾、养血明目、增强免疫力。适合肝虚目暗、视物模煳、夜盲贫血症,是小儿护眼的理想食疗方。      二、菠菜护眼汤   ...

  • 防止鼻过敏 黄耆桂枝减敏茶护敏鸡汤

    防止鼻过敏 黄耆桂枝减敏茶护敏鸡汤

      天气冷飕飕,很多人容易打喷嚏、鼻塞、流鼻水,甚至会鼻痒、眼睛痒,鼻涕倒流引起喉咙痒而咳嗽,这些都是典型鼻过敏的症状。中医师指出,治疗鼻过敏,需以温补肺、脾、肾三脏,祛风散邪为主,建议平日可食用西洋参麦冬护敏鸡汤,或是黄耆桂枝减敏茶,防止鼻过敏的发生。   黄耆桂枝减敏茶   材料:黄耆2钱、桂枝1钱、西洋参1钱、苍耳子1钱、生姜3片。   做法:将药材洗净,包入过滤袋,置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600毫升,焖泡20分中后即可代茶服用。   功效:增强抵抗力,温补脾肺,驱散风寒,温通鼻窍。  ...

  • 辛夷花减轻鼻塞流涕治鼻炎

    辛夷花减轻鼻塞流涕治鼻炎

    辛夷花.样子像毛笔,又叫木笔花。这种花不如其他花儿那么好看,可治疗鼻子的毛病却十分有效。《本草纲目》就指出,辛夷花治“鼻渊、鼻疮。”现代用它来治疗急性或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鼻窦炎等,都有一定疗效。辛夷花制剂外用于鼻腔黏膜,可产生一层蛋白凝固物.使分泌和渗出减少。同时,辛夷花所含挥发油又有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可使鼻腔通畅.并有助于消炎,从而减轻鼻塞、流涕等症状。 现代常将辛夷花制成各种外用剂型,其中以乳剂效果最好。有人将辛夷软膏做成细纱条,填入鼻腔.两小时后取出,每日或隔日一...

  • 冷水搓鼻 减少过敏

    冷水搓鼻 减少过敏

    对于过敏体质的人而言,谷雨前后花粉、柳絮较多,需要预防花粉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除了要注意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减少户外活动外,不妨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发生鼻炎的主要原因是鼻黏膜敏感、鼻腔的免疫能力降低。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能力,是防治鼻炎不错的办法。用冷水洗鼻子的时候,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杨明 (侯晓云整理)...

  • 鼻窦炎术后中药减轻并发症

    鼻窦炎术后中药减轻并发症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病。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该病治愈率有所上升,但术后术腔黏膜水肿、肉芽增生、囊泡样变、感染、粘连等因素又严重制约着治愈率的提高。鼻内镜鼻窦术后采用中药治疗能提高治愈率,且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病程。 处方 辛夷10克,苍耳子10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蒲公英15克,鱼腥草30克,白芷12克,黄芩10克,乌梅6克,徐长卿10克,细辛3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 若见息肉色红、鼻流黄色浊涕、舌尖红,脉数,则加桑白皮15克,泽泻、牡丹皮各12克; 若见息肉灰暗质硬、舌红或有...

  • 苍耳子散加减熏蒸治鼻炎

    苍耳子散加减熏蒸治鼻炎

    方法:苍耳子、辛夷各20克,细辛、薄荷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煎沸,闻熏鼻腔至药液变凉。1剂药煎可用4次,早晚各熏蒸1次,5剂药为1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 点评:对各类鼻炎常见的充血、鼻塞,流清水涕,鼻痒症状,有较好治疗和缓解作用。本方乃治鼻渊专方“苍耳子散”加减。苍耳子、辛夷均性味温辛,归肺经,能通鼻窍、散风寒,二味同用,并走于上,能使宣肺通窍之力倍增;细辛则温经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薄荷清香升散,有疏风散热、清利头目作用;甘草调和诸药并能补脾益气。 药理研究表明...

  • 治急性扁桃体炎加减基础方

    治急性扁桃体炎加减基础方

    基础方连翘20克,金银花、山豆根、板蓝根、仙鹤草各15克,牛蒡子、炒黄芩、桔梗、甘草各10克,薄荷6克,白茅根30克。 加减发热重者加茯苓30克,大便干者加大黄9克,化脓者加川贝母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声带麻痹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声带麻痹

    补阳还五汤 加减治疗声带麻痹 陈某,男,70岁,2013年6月5日初诊。6年前行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曾多方求治,终不得效。现持续性声嘶,说话费力,伴咳嗽少痰,大便稀,一日2次,舌质紫暗,少苔,脉沉细。某医院喉镜检查示双侧声带轻度充血水肿,左侧声带固定于旁中位,右侧活动可。 西医诊断:声带麻痹。中医诊断:慢喉瘖;病机:气虚血弱,瘀滞声门;治法: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20克,党参15克,当归15克,地龙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

  • 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声带小结

    清气化痰汤加减治疗声带小结

    清气化痰汤 加减治疗声带小结 齐某,女,50岁,2014年1月8日初诊。声嘶3月余,现持续性声嘶伴咽痛,平素性情急躁,时有咳嗽,痰黏难出,大便干,2~3日一行,舌质偏红,苔厚,脉弦。某医院喉镜检查示喉黏膜干燥,两侧声带游离缘前、中1/3交界处有结节样隆起,表面光滑。 西医诊断:声带小节。中医诊断:慢喉瘖;病机:痰热聚喉,气血瘀滞;治法:清热化痰,散结开音。 处方:清气化痰汤加减。法半夏10克,陈皮12克,杏仁6克,茯苓15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瓜蒌仁15克,枳实10克,...

  • 颅脑损伤予补阳还五汤加减

    颅脑损伤予补阳还五汤加减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认为,苁蓉牛膝汤虽为丁酉年运气之方,但只要是具备了木运不及的病机特点,即使不在该运气年亦可应用此方。临证应把握运气病机,灵活应用,病不从方,必要时舍症从脉。今年多位龙砂医学传承弟子,学用此方收到了佳效,现将部分验案摘要如下。 《三因司天方》载苁蓉牛膝汤(苁蓉、牛膝、木瓜、白芍、熟地、当归、甘草各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乌梅一枚,鹿角一钱),乃为六丁年“岁木不及,燥乃大行,民病中清,胠胁痛、少腹痛、肠鸣溏泄。复则病寒热,疮疡疿疹痈痤,咳而鼽”所设运气方...

  •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守中药方加减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守中药方加减

    患者某, 男, 57岁, 杭州人。 2015年10月29日初 诊。 患者因行走不稳、 健忘1月余就诊。 10月3日浙江 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头颅MRA检查提示: 双侧 大脑前动脉走行迂曲, 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症 见: 行走不稳, 其妻搀扶, 健忘, 反应怠慢。 两尺虚 浮, 舌苔薄质红。 西医诊断: 胚胎型大脑后动脉; 中医 诊断: 瘖痱病; 此属肾之阴阳俱虚, 髓海失养, 拟地 黄饮子法。 处方: 熟地黄20g, 山茱萸12g, 麦冬12g, 五 味子5g, 上等铁皮石斛10g, 肉桂3g, 制附子6...

  • 面肌痉挛 方解加减运用

    面肌痉挛 方解加减运用

    楚海波,男,1962年生,郑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脑病临床、科研30余年,擅长治疗中风、眩晕、头痛、失眠、抑郁症、焦虑症、痴呆、面肌痉挛、面瘫等脑系疾病,尤其在中风病的诊断、治疗、康复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提出了“早防早治,防治结合”的学术思想。   组成:白芍60克、赤芍30克、丹参30克、郁金10克、白附子10克、白僵蚕15克、全蝎6克,蝉蜕15克、怀牛膝30克、葛根30 克、天麻15克、清半夏15克、丝瓜络3克、甘草10克。...

  • 痹证(寒凝脉络)方用桂枝汤方加减

    痹证(寒凝脉络)方用桂枝汤方加减

    患者,女,41岁,2016年12月5日初诊。患者因“胸部疼痛20余天”就诊。20多天前,患者莫名其妙地感觉胸部(喉部以下乳沟以上,大约直径15厘米区域)疼痛,先是隐隐作痛,逐渐达到抬手疼痛、夜间疼痛稍重。1周前,患者前往某市级综合医院就诊,给予胸部CT、血常规、乳腺彩超等检查,所有检查结论均正常,未查出任何实质性疾病,对症药物(具体不详)治疗3天后,未见明显好转。患者到一家市级公立中医医院诊疗,做了类风湿因子、血沉等检查,所有结果均显示正常,诊断为胁痛,辨证为肝气郁结,用柴胡疏肝散方加减治疗...

  • 脑梗死方选升阳益胃汤加减

    脑梗死方选升阳益胃汤加减

    脑梗死 患者,男,65 岁,因 “发作性眩晕 3 个月, 加重伴左上肢活动不利 1 周”于 2015 年 8 月 28 日 入院。患者 3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眩晕, 头重脚轻,伴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吐出少量胃 内容物,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诊为 “脑梗死” ,治疗后( 具体治疗方案不详) 症状好转,仍遗有头 晕,头重脚轻,呈阵发性发作,1 周前患者因起居 不慎,症状又发兼见左上肢活动不利。患者既往 体健。入院症见: 阵发性头晕、头重脚轻,劳累 易诱发加重,左上...

  • 扶中汤陈宝贵加减治心悸临证验案

    扶中汤陈宝贵加减治心悸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扶中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泄泻方中,主治泄泻久不止,气血俱虚,身体羸弱,将成劳瘵之候。方药组成:于术(炒)一两、生山药一两、龙眼肉一两。加减法:小便不利者加椒目(炒捣)三钱。张锡纯解析此方说:“方中龙眼肉味甘能补脾,气香能醒脾,诚为脾家要药。山药色白入肾,味甘归脾,液浓归肾,是以能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上能清,在下能固,利小便而止大便,真良药也。白术性温而燥,味苦微甘微辛,善健脾胃,治泄泻。”由上分析可知,张锡纯常用此方治疗气血虚弱型久泄、劳瘵证。...

  • 口气为口臭之轻者 雷少逸芳香化浊法加减化裁

    口气为口臭之轻者 雷少逸芳香化浊法加减化裁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藿香...

  • 冠心病临床验方加减

    冠心病临床验方加减

    冠心病   温某,男,80岁,离休干部。2010年1月5日诊。病者患冠心病5年。现面色晦暗,左胸痛,放射至左肩背也痛,心悸,头晕,体倦乏力,上楼梯常气急、气喘、汗出,失眠,夜睡2小时,纳差,四肢常麻痹,口干,舌尖密布瘀点,舌中央有裂纹,少苔,脉细、结。血压135/80毫米汞柱。彩色B超检查:冠心病。   处方:①西洋参(另炖)10克,田七12克,麦冬12克,赤芍10克,五味子(打碎)15克,炙甘草15克,黄芪15克,百合15克,郁金10克,瓜蒌仁15克,生地10克,浮小麦20克,日煎服1剂,煎得...

  • 多发性神经根炎 处方加减虎潜丸

    多发性神经根炎 处方加减虎潜丸

    多发性神经根炎 李某某, 男, 8 岁。家住沈阳市大东区小津桥街卫 生里, 门诊号 355 号, 就诊日期: 1961 年 11 月 15 日。 患儿因全身痿瘫 3 个月余来诊。患儿于 1961 年 8 月 10 日阴雨之日自觉两下肢关节及小腿肌肉重着, 持续 2 d 后呈现下肢痿软无力, 继而蹲下不能起来, 走路摇 晃不稳, 曾摔倒数次, 手足稍感麻痛。8 月 13 日由家 属接回家中, 14 日即现全身瘫软, 卧床不起, 翻身不 能, 当地卫生所治疗无效, 病势又行加重, 言语不清, 饮 食难下, 水入即呛,...

  • 眩晕 用当归补血汤加减

    眩晕 用当归补血汤加减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冯宇 楚某,男,45岁。2017年9月10日摔伤致左股骨干骨折,患者有A型血友病病史40余年,2016年10月18日在山东省某医院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良好。2017年9月18日在全麻下行左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术中术后因大出血,积极给以抢救,大剂量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丙球、甲强龙等治疗,并大量输血;术后5天内,因全麻气管插管,每次患者醒后烦躁,故以力月西、丙泊酚等药物镇静。9月23日后病情趋于平稳,贫血征象缓解,血红蛋白及人血红细胞数量均在...

  • 经行眩晕治疗以归脾汤加减

    经行眩晕治疗以归脾汤加减

    经行眩晕 赵某,女,20岁。2007年初诊。1年来每到经期,便觉头晕,经净后渐渐恢复,伴体倦乏力,月经量偏少,色淡等,无血块。现正值经期,感头晕、乏力,轻度心慌,纳食差,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辨证为血虚清窍失养。 治疗以归脾汤加减:党参15 g,黄芪30 g,甘草10 g,茯苓10 g,酸枣仁5 g,龙眼肉10 g,大枣10 g,远志10 g,当归10 g,枸杞5 g,白术10 g,木香6 g,天麻10 g。5剂,水煎服,1剂/d,分2次温服。 5 d后月经已止,眩晕缓解。守方共服药20余剂。...

  • 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进行干预治疗失眠

    用香砂六君子加减进行干预治疗失眠

    2002 年全球 10 个国家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 示 45.5% 的中国人在过去 1 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 度的失眠 [1] 。失眠又称 “不寐” “不得眠” “目不瞑” 等, 轻者入睡困难, 或寐而不酣, 时寐时醒, 或醒后不能再 寐, 重则彻夜不寐, 常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 学习和 生活 [2] 。 导致失眠产生诸多病因病机均与肝脾失调有一 定关系 [3] , 赵志付教授指出失眠的病位在肝, 旁及心、 脾两脏 [4] , 临床失眠人群...

  • 脑中风后记忆力明显减退治处方

    脑中风后记忆力明显减退治处方

    李某,男,75岁。2014年5月6日诊,患者10年前患高血压病,一年前因出血性脑中风,半年前又患脑梗塞。此后常诉头晕、头痛,烦躁不眠,记忆力逐步下降。近二个月来记忆力明显减退,沉默少言。饮水多,胃纳差,小便常失控,大便1周1次。面部及唇舌较红,舌尖边有许多瘀点,无苔,脉弦。   处方 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田七12克,丹参12克,水蛭10克,地龙10克,太子参15克,百合20克,瓜蒌仁20克,杭白菊12克,水牛角末30克,牡蛎末20克,珍珠母末20克。21剂。日煎服1剂,连煎2次,煎得药液混...

  • 格林巴利综合征 处方加减四妙散

    格林巴利综合征 处方加减四妙散

    格林巴利综合征 患儿周某某, 男, 12 岁, 家住沈阳市大东区一段翔 云南里, 门诊号 39。就诊日期: 1961 年 8 月 23 日。患 儿因全身痿软 7 d 就诊。患儿于 1961 年 8 月 15 日雨 后, 赤脚下地捡菜, 回家后即感觉两下肢肌肉胀痛、 重 着, 当时家人以为劳累所致, 未加注意; 次日早晨患儿 全身软弱无力, 勉强站立, 但寸步难行, 未发热; 第三天 病势加重, 全身痿瘫不能自转侧, 言语不清, 意识明了, 地区卫生所不能治疗, 前往沈医二院, 检查确诊为多发 性神经根炎, 经治疗...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