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 第20页
-
予银翘贯众饮加减治紫癜
彭某,男,31岁,1994年4月5日初诊。 患者素嗜辛辣烟酒之物,年初感冒风热,头痛咽肿,便秘尿黄,稍后胸、胁、背、手臂泛起紫斑,中西医治疗未见疗效。诊时见其胸、胁、背、手臂均有鸡蛋或拇指大小黑褐色成片紫癜,其边缘杂有紫色或鲜红色如针尖大小皮下渗血点,时而略有痒感。述心中常感烦热,口渴,夜眠不宁,咽部痒痛,齿龈常有鲜血渗出,便秘,小便黄而量较少,舌红苔黄,脉弦数。查血小板35×109/L。 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证属热壅脉络,迫血妄行,宜清热解毒凉血,予银翘贯众饮加减。 处方:芦根4...
-
陈宝贵治阳虚水肿 用五苓散加减
五苓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为治太阳表邪未解内传其腑,以致膀胱气化不利,而成太阳经腑同病之蓄水证而设。本方由茯苓、泽泻、猪苓、白术、桂枝组成,具有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之功效。现主要用于治疗水湿内停之各种阳虚水肿等证。陈宝贵教授治阳虚水肿,也常用五苓散加减,收到不错的疗效。 基本方:猪苓10克,茯苓15克,泽泻15克,白术15克,桂枝10克,炒车前子15克,附子6克。水煎450毫升分早中晚三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 方解:方中用茯苓、猪苓、泽泻利水祛湿,更加炒车前子以渗湿,使水湿从小便而走,湿去...
-
名方加减运用范围相当广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的《脾胃论》,由黄芪15克,人参10克,白术12克,炙甘草和柴胡各6克,陈皮5克,升麻3克,当归9克组成,主治脾胃气虚及气虚下陷诸证。表面视之,本方在于补中益气,而实则可以调畅气机,交通上下,此方加减运用范围相当广。 精神分裂症长期不愈 此类疾病,多因痰浊内阻,血流不畅,以致心窍壅塞、精神不明,若久治不愈,可致正气亏虚而痰瘀不化,用补中益气汤加法夏、胆星、菖蒲、丹参、桃仁,效果很好。 癫痫久发难愈 此疾顽劣频发,必伤五脏正气,而补中益气汤中人参可“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
-
桃红四物汤其在杂病中的加减运用
桃红四物汤是常用的活血化瘀方剂,由四物汤当归、生地、川芎、白芍,加上桃仁、红花而成,因其有活血养血,化瘀止疼作用,可治疗多种疾病,尤其在杂病治疗中,应用灵活,效果突出,现介绍其在杂病中的加减运用。 糖尿病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之范畴,肾虚为本,燥热为标,血瘀为病理表现,这是本病之主要病机,桂附地黄汤补肾为主方,苍术、葛根、元参、丹参降糖治标,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作为兼治。 主方桂附地黄汤、桃红四物汤、降糖饮加减。 处方:桂枝10克,附子6克,生地12克,山药10克,...
-
丁治国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初探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 “甲减” ,是由于各 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 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 [1 ] 。常见临床症 状有精神萎靡、畏寒、乏力、嗜睡、动作缓慢、 出汗减少、智力减退、体重增加、大便秘结、黏 液性水肿等,治疗多以左甲状腺素补充为主,目 标为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 [2 ] 。多数患者在接受药 物治疗后,能够达到症状缓解,病情控制,但长 期无法脱离药物维持,甚至需要终生服药,严重 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丁治国主任从事中西医结合诊治甲状腺疾病 临床及科研工...
-
刘志明巧用酸枣仁汤加减异病同治经验赏析
刘志明, 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 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首 届 “首都国医名师” , 第二届 “国医大师” 。从事中医临 床、 科研、 教学工作 70 余年, 学验俱丰, 临床疗效颇佳, 在心脑病证、 肾系疾病、 老年顽疾和外感热病等方面, 颇有研创 [1 ] 。笔者有幸侍诊于刘老学术传承人刘如秀 教授左右, 每听闻刘如秀教授讲授刘老传道之训, 亲炙 之言, 受益颇多。现笔者兹不揣鄙陋, 浅述刘老应用酸 枣仁汤的几点经验。 酸枣...
-
温热病真阴耗损 加减复脉汤由复脉汤
【 真阴耗损 】 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唇焦,心悸不宁,神倦欲眠,甚则神昏,或见耳聋舌强,舌质绛而干,脉虚大或迟缓结代。 病机分析 本证乃温热病后期,邪气深入下焦,损伤肝血肾精,而致真阴耗损,虚热内生,邪少虚多之候。因其邪少虚多,乃阴虚而生内热,故一般呈低热。夜间卫阳之气入于里,则阴不制阳更甚,故其身热夜甚于昼。阴分之虚热必循阴经而发散于外,而腧穴即虚热外散之途径。手厥阴心包经之劳宫穴在手心,足少阴肾经之涌泉穴在足心,阴分虚热由手、足心腧穴外散,故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阴亏...
-
经方加减治疗杂病5则心得
疾病的发展变化错综复杂, 在临床上运用经方 治病, 除了要纯熟掌握辨证论治之外, 还要注意一些 细节问题。 在临床上, 一个医师若能每每治愈疑难 病症, 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医术和技巧。 要 想医术精湛, 笔者认为一方面从医学期刋, 或学术会 议, 或名家学者的经验中学习, 另一方面从 《伤寒杂 病论》中找答案。 《伤寒杂病论》 虽是古代的医学著 作, 但能常读常新, 不但能启人智慧, 而且能解决临 床上问题。 现试述如下 , 还望专家学者斧正。 病案1 患者某, 女, 50岁, 2003年10月20日初诊...
-
桂枝汤合右归丸加减治自觉脊背串热甚时如灼
雷某某,男,50岁,2011年6月28日初诊。患者于半月前患腹泻后,自觉脊背串热,甚时如灼,时串至下肢至足,无汗时热感加重,如有汗出则自觉减轻,且有上午轻、下午重,子夜后自然汗出而热感随退的规律,背热时试体温正常,并有腰痛,便溏,口干不思饮之症。患者两年前曾连续三年患上述症,每次皆数月方愈,病重时常有发冷发热,热重时则大汗出,汗后倦怠无力,甚则卧床不起。日前曾服生地、知母、白芍、地骨皮、鳖甲、胡黄连等清热滋阴药一剂后,上症加重。刻诊:面色萎黄,舌淡,有齿痕,苔薄白滑,脉寸微关尺略见弦滑,沉取无力,按肤无热。...
-
傅青主生化汤要重腹诊 生化汤要善加减
傅山,字青主,号公他,山西曲阳县人,是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在医学上的成就尤以妇科见长。《傅青主女科》一书,为其代表著作。其论治妇科经、带、胎、产诸证发明颇多。下面谈谈笔者对其创制的生化汤的新认识。 生化汤承上启下 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书中的抵当汤、抵当丸、桃核承气汤证、下瘀血汤等方剂皆有攻逐少腹瘀血之功效。傅青主在继承发扬仲景心法的基础上,根据妇女产后多虚多瘀的特点,创制产后专方生化汤。该方由全当归八钱、川芎三钱、桃仁(去皮尖)十四枚、炮姜五分、炙甘草五分组成,黄酒、童便各半煎服。方中...
-
血虚发热案方用归脾汤加减
全国名中医孙伟正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中医理论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临床过程中辨证治疗内伤发热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内伤发热验案3则介绍如下。 内伤发热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而引起的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以低热为主,有时高热或自觉发热而体温并不升高。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内伤发热的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辨证候之虚实,但内伤发热属虚者居多,临证时可针对病情补益气血阴阳,以促进脏腑功能及阴阳平衡的恢复,切不可一见发热,便用发散解表及苦寒泻火之剂,以致耗气伤阴或伤败脾胃。...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秘方数:4)
本病系血小板减少造成的一类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瘀点和济斑、粘膜及内脏出血。本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在临床上有急性、慢性之分,儿童多系急性型,尤是2一9岁小儿为多,起病前I一2周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发病急骤,可有发热、恶寒,突然出现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出血,造成大片瘀斑或血肿。瘀斑常见于四肢,尤以下肢为多,分布不均,粘膜出血多见于鼻、齿龈、口腔,胃肠道与泌尿道出血也并不少见。多数数周后缓解或痊愈,少数可迁延至数月甚至数年,并可转为慢性型,瘀斑反复发作,脾脏轻度肿大。继发性者,为有明确病因或由某些原发...
-
张英栋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验一则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张英栋临证擅用经方,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近日张英栋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外感病获得速效,现将该医案整理分析如下。 患者熊某,女,44岁,8月9日首诊。自述晨起自觉咽部不适、声音沙哑、说话无力。张英栋嘱患者用苦酒汤,用法:醋适量煎半夏15g约5分钟,然后加入等量鸡子清,变白浊即离火,放瓷碗中,放冷后频频抿服。患者只自行购得姜半夏8克,且未完全按上述方法服用,本该频频抿服、让药液在咽喉部停留时间较长一点,患者却当鸡蛋汤喝了。8月9日晚上8点左右,患者出现轻微咳嗽、打喷嚏。...
-
减轻手脚冰冷 试试一些简易推拿按摩法
冬季中老年人容易手脚冰冷,用中医理论解释,气对人体有温血作用,气血不足尤其是肾气不足,温血功能就会减退。而中老年人容易出现脾胃弱、肾气弱等问题,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而肾藏的“精”来源于气血。中老年人肾和脾两个脏器的功能都比较弱,因此他们在冬季比较容易出现手脚冰冷的情况。 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冯淑兰介绍,对于冬天手脚容易冰冷的人群,在保证一日三餐规律饮食的同时,可以考虑多吃一些健脾、补肾的食物,通过煲汤、食疗来调节身体。健脾的食物包括莲子、枸杞、五指毛...
-
老年人减少按摩引起的副作用
按摩疗法简单方便,受到很多老年人的喜爱。由于老年人与年轻人不同,多数体弱多病,所以按摩时应注意一些事项,这样才能减少按摩引起的副作用.增强疗效。 1。量力而行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选择手法、次数和时间,合理安排,不可勉为其难。自我按摩时力度可由轻到重,逐渐加大。按摩的时间可以逐渐延长,局部按摩一般5~15分钟即可。 2.持之以恒按摩治病需要一定的时间。最好能坚持,如果半途而废.往往会前功尽弃。急性病可每天治疗1次,慢性病可隔一天治疗1 次,年老体弱者可每周治疗2 次,按摩10~15次为1个疗程。1 个疗程结束后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