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脾肾 第5页

脾肾 第5页

  • 窦材 重视脾肾之阳 重视艾灸扶阳

    窦材 重视脾肾之阳 重视艾灸扶阳

    窦材,宋代河朔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具体生卒年月不详,曾任开州巡检、武翼郎等官职。窦材出生于一个四世业医之家,后学医于一位“关中老医”,其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将其先师所历之法结合自己40余年所积经验,于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著成《扁鹊心书》3卷,附“神方”1卷[1]。窦材的学术思想也集中的反映在其著的《扁鹊心书》一书中。   著作情况 《扁鹊心书》为窦材托名扁鹊所写,全书共分为3卷,上卷共有论述10篇,灸法3篇,包括黄帝灸法、扁鹊灸法及窦材灸法,中、下卷主要讲述各病症的治疗,其中中卷64篇,载病...

  • 舌抵上腭补脾肾

    舌抵上腭补脾肾

      早在唐代,伟大的医学家孙思邈就对“吞津练精养生法”进行过概括。明代龚居中对“吞津练精养生法”也有新的见解,他指出,“津即咽下,在心化血,在肝明目,在脾养神,在肺助气,在肾生津,自然百骸调畅,诸病不生。”中医认为,津液主要有滋润、濡养的作用。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有滋补脾胃“后天之本”,以固护肾之“先天之本”的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唾液中90%是水,此外,还含有球蛋白、黏液蛋白、氨基酸、淀粉酶、溶菌酶和各种免疫球蛋白等。一次吞入一定量较洁净的唾液,能够起到促进消化的作用。具体做法为,每日晨起,微闭口唇,舌...

  • 脾肾相助 补肾离不了健脾

    脾肾相助 补肾离不了健脾

      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生髓。肾虚精髓不足,髓海失养而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肝肾同源,肾气虚者,往往肝血不足,肾阴亏者,易致肝阳上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亏损后天补,脾肾相助,补肾离不了健脾。   辨治方药   临床表现:头痛且空,每兼有眩晕耳鸣,畏寒肢冷,腰膝酸软,遗精带下,面色发暗,舌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或迟脉弱。   治法:补肾填精,健脾祛风。   基本方药:熟地24克,山茱萸、山药、枸杞、党参、茯苓各15克,川芎、白蒺藜各10克,紫贝齿15~30克(打碎先煎)。   方解:方中...

  • 《金匮要略》补法重在补脾肾

    《金匮要略》补法重在补脾肾

    补法是中医针对人体气血阴阳,或某一脏腑之虚损,给以补养的治疗方法。主要起补损的作用,也就是用药物来充实体内的阴阳、气血、精髓、津液等的不足,调整或改善某些脏器生理功能的衰退,以及通过扶助正气以达到祛除病邪的方法。《黄帝内经》所记载的“虚者补之”“损者益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即指此而言。《金匮要略》中对于补法的运用,重在脾肾,这是因为肾为先天之本,是真阴真阳所寄之处,先天之本,是气血津液精髓营卫生化之源,故补脾补肾是补法中的重要环节。   补脾胃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

  • 食栗子补脾肾 健腰膝的诀窍

    食栗子补脾肾 健腰膝的诀窍

    秋季正是栗子上市的季节,它不但味道甘美,是人们爱食的果品,还是一味很好的药物。   中医认为,栗子性平,味甘、微咸,能益气厚肠、补脾肾、健腰膝、止泄泻,还可治疗百日咳等病症。现代营养学分析,栗子含糖类、淀粉、蛋白质、B族维生素等,营养丰富。   《本草纲目》中曾记载:“思邈曰: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书中还记载着几则栗子治病的故事:相传,有人患腰膝软弱之症,在栗树下食栗数升后,便能起行。这是栗子能补肾的见证,但是此处所说的应该是生吃栗子。   李时珍还提到,《经验后方》里也有一个治肾虚腰脚无力...

  • 黑眼圈与脾肾虚有关 可常食用山药炖红枣

    黑眼圈与脾肾虚有关 可常食用山药炖红枣

    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使很多女性在“快节奏”的压力下,经常熬夜、加班等,久而久之,黑眼圈就找上门了。而为了消除黑眼圈,又想尽办法,但效果却不明显。为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查旭山指出,大部分的黑眼圈是劳累、熬夜所致,除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外,通过中医调理也可取得较好疗效。    黑眼圈与脾肾虚有关    查旭山告诉记者,传统医学认为,黑眼圈与肾虚、脾虚有关。如果一个人长期劳累或情绪不佳就容易导致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此外,还有一些药物也会引起黑眼圈,如免疫抑制剂雷公藤等。对于黑...

  • 红斑狼疮 脾肾阳虚证颜面浮肿 中医方用

    红斑狼疮 脾肾阳虚证颜面浮肿 中医方用

    红斑狼疮 脾肾阳虚证颜面浮肿,腰 下水肿更重,尿量少或夜尿增多, 面色灰黯或咣白少华,腹胀、呕恶, 眩晕;脉沉细迟,舌质淡红,苔白。 证属肾阳衰微,膀胱气化不利。治 宜温阳益肾,扶脾利水。方用:制附 片10~15克,炒白芍12克,白术 10克,广木香6克,党参12克,茯 苓12克,黄芪15克,芡实12克, 猪苓12克,陈皮10克,泽泻10 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剂, 7~10剂为1个疗程。 红斑狼疮 肝风内动证本病后期的危 笃之兆。高热持续不退,兴奋多语, 或者哭笑无常,时有动风抽搐,或 有癫狂发作,或者沉...

  • 脾肾同调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期

    脾肾同调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亚急性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是皮肤科、风湿免疫科较常见的一种可引起 多器官损害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 需要长期服用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但 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多 [1 ] 。临床资料显示 [2 -4 ] , 中医药联合西药治疗 SLE 不仅能协助较快撤减激 素用量、保护内脏、减少复发,还能降低西药不良 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我们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 现,大部分 SLE 患者病情处于亚急性期,表现为 轻度活跃的皮肤损伤、间断低热、关节痛、...

  • 儿童抽动症 中医认为与肝脾肾有关

    儿童抽动症 中医认为与肝脾肾有关

    今年9周岁的鹏鹏,看上去和正常的孩子没有不一样,但他总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显得异常活跃,或者表现出莫名其妙的眨眼、摇头、耸肩、发出怪叫声等行为。慢慢地,鹏鹏因这些怪异的举止逐渐被同学们疏远、孤立、排挤和歧视,谁也不肯和他同桌学习了,下课后也不和他玩耍,只因鹏鹏患上了一种不被小伙伴们理解的疾病——儿童抽动症。 理解关爱很重要 全国第四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黑龙江省中医医院针灸二科主任尚艳杰教授介绍说,儿童抽动症又被称为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发生于学龄前及学龄早...

  • 遗尿处方 辨证脾肾阳虚

    遗尿处方 辨证脾肾阳虚

    汪某某,女,10岁,2016年2月2日初诊。   患者从2岁多开始患遗尿,几乎每晚有一次以上遗尿。父母长期在外务工,少有顾及孩子健康。爷爷奶奶带其到当地多名医生处诊疗多次,疗效不显。春节期间,孩子父母回到家里,每晚孩子的尿床让其父母备感不安,带着孩子慕名前来就诊中医。   诊见遗尿,每晚1至2次,患者有时知道自己要尿尿,无法控制;有时根本不知道则尿床,伴有四肢冰凉,纳差,舌淡苔少,脉细弱。余无其他疾病表现。   诊断 遗尿。   辨证 脾肾阳虚。   处方 枸杞子1...

  • 小儿疳泻 脾肾虚弱 运用山楂配当归为主治

    小儿疳泻 脾肾虚弱 运用山楂配当归为主治

    《医宗金鉴》中有疳泻之说:“疳疾伤脾因作泻,先清后补为妙诀,初宜清热和中汤,久泻参苓白术捷。”古人认为疳由肥甘所致。多因小儿恣食肥甘,损伤脾胃,积滞中焦,日久形成疳疾,或说“疳者干也,因脾胃津液干枯而患”;亦有人认为系“虫动则侵袭蚀成疳”者。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脾胃嫩弱,常为不足,易为乳食、湿热等病邪所伤,脾胃伤,津液耗则气血虚衰,诸脏失养,故疳诸证随之发生。 笔者多年前运用山楂配当归为主治愈一例特殊儿童疳泻案,介绍如下:...

  • 不射精症 益肾生精佐通精窍 补益脾肾涩精止遗

    不射精症 益肾生精佐通精窍 补益脾肾涩精止遗

    不射精症是指在性交过程中不能排出精液的一种病症,轻者可有少量精液排出,重者则全无,此症是造成男性不育症原因之一。首都国医名师陈文伯是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在治疗男性不育症方面,造诣颇深,余有幸侍诊,略有心得,现陈述一二,与同仁共勉。 益肾生精佐通精窍 陈文伯认为不射精症,多因惊恐伤肾,败精阻窍,或酒色过度,阴精暗耗或精虚寒冷射精无力或湿热下注,湿阻经络致使精窍闭阻,举而不射或肾阴不足,相火偏亢,精关闭阻,阳强而不射精或阴损及阳,阳萎而不射精。其虚、实、寒、热、气郁,痰阻均可导致精窍不利而不...

  • 男性不育症的治疗采用脾肾同治中医脾肾理论

    男性不育症的治疗采用脾肾同治中医脾肾理论

    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10年来男性精液质量呈下降趋势,弱精子症已成为影响男性生育能力的最常见原因,其中约19%的男性不育与精子活动力低下有着直接的关系。近年来活性氧(ROS)为弱精子症研究的热点,研究证实,ROS产生过多是造成男性不育症的重要病因之一。我们在既往的研究中发现,加味天雄散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前期的实验研究也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基于此,我们拟通过观察加味天雄散对弱精患者精液SOD、MDA含量的影响,探讨其提高精子活力的可能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取20...

  • 阳痿兼脾肾虚弱 连皮狗肉食疗方

    阳痿兼脾肾虚弱 连皮狗肉食疗方

    【配方】枸杞子20克,菟丝子、生地黄、天门冬各15克,甘 草5克,柠檬1个,连皮狗肉500克,猪瘦肉100克,乌鸡1只,姜、 香菜、豆瓣酱各lO克,葱15克,料酒lO毫升,盐5克,胡椒粉、味 精各3克。 【制作】 1.将狗肉皮在火上燎焦,泡软皮面,用利刀刮去焦面,用凉 水浸泡,待狗肉发胀时,用木棒在狗肉上轻轻反复捶敲,边捶边 用水洗,直到肉质变松,血水滴尽为止,然后切成食指大小的条 块,再用凉水浸泡。 2.将枸杞子、天门冬、生地黄、甘草、柠檬洗净;乌鸡宰杀 后,去毛桩、内脏及爪,剁成大...

  • 治愈顽固性阴挺(子宫脱垂)温补脾肾配合艾灸法

    治愈顽固性阴挺(子宫脱垂)温补脾肾配合艾灸法

    笔者近来采用温补脾肾配合艾灸法,治愈顽固性阴挺(子宫脱垂)一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张某,女,30岁,本县人。2014年3月9日初诊:两年前分娩后,子宫脱出阴道口,伴小腹坠胀,后经他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至今未愈。患者孕3产1,胎死腹中两次,行药流。 现症:小腹坠胀,稍持重物、抱孩子、站立时间稍长则子宫下脱于阴道口外。平时疲乏,纳差不饥,时作寒热汗出,夜尿多,小腹时有胀痛,伴腰困。月经正常,带下少。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弱。 辨证:脾肾阳虚,冲任不固,中气下陷,营卫不调。...

  •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脾肾两虚型痛经 江淑安经验方

      处方:熟地20克,山药15克,山茱萸15克,人参10克,菟丝子10克,枸杞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丹参20克,当归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分3次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说明:经闭又称闭经或不月,是指女子超过18岁月经未来(原发性闭经)或来经后又中段三个月以上不来者(继发性闭经)。在临床上分虚证、实证两种,本方是专门针对虚证。如属继发性闭经,如每月月经来潮时而无经来,却出现乳房、少腹胀满者,可于方中加入桃仁10克,红花6克或三菱1...

  • 卵巢癌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推荐食疗

    卵巢癌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推荐食疗

    卵巢癌病机为肝脾肾功能失调,痰瘀阻于冲任督带,结聚胞宫。中医饮食调理原则为利湿解毒,养肝滋肾。 推荐食疗 5 小茴香猪肚汤 [组成]小茴香籽(炒)30克,大猪肚一个。 [用法]先将猪肚外翻,用细盐搓洗干净,然后将小茴香籽装入猪肚,最后用竹签或粗线缝上猪肚避免里面的药材漏出,和冷水一起放入砂锅,水开后,中小火炖约2小时,直至猪肚熟透。和盐调味食用,可把猪肚切小块分食。 [功效]散寒止痛,温肾养胃。 [适应]卵巢癌、子宫体癌等腹水胀满、脘腹隐痛、消瘦纳呆者。 小茴香性味...

  • 从肝脾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从肝脾肾论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menopausal syndrome, MPS)又称为更年期综合征,是一组由身体功能下降、内分泌调节失衡、雌激素水平变化而引起的症候群。MPS属于中医“汗证”“不寐”“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该病临床症状较多,且会随着工作压力增大、生理病痛加重等而加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影响[1]。因此,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中医药治疗MPS有独特优势,本文分析MPS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从肝脾肾论治MPS的优势。 1 病...

  • 痛风 从“浊瘀”化解 对脾肾调养

    痛风 从“浊瘀”化解 对脾肾调养

      痛风是指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血尿酸增高,而出现关节红肿、疼痛、变形等的一种疾病。中医多从驱除外邪、清热化湿解毒、活血止痛为治,但长期效果不甚理想,易反复发作,且有久用损伤脾胃的弊端。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该病久治效果不佳,且易反复发作,其原因是对痛风的病机认识不够明确,应重新审视痛风的病理机制,痛风的发病主要责之“浊瘀”,而不是“湿热”,现在的治疗往往着重清热利湿,而忽视对脾肾功能的调养,使得主要病因“浊瘀”不能从根本上化...

  • 立足肺脾肾治癃闭

    立足肺脾肾治癃闭

      崔某,女,81岁。2010年9月17日因跌伤致骨股茎骨折,住某医院行股骨茎置换术。术后不能自行排尿,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此后他病丛生,感染、厌食、腹泻为主症,体质日衰,每日靠10小时左右输液维持生命已4个月。刻诊:神呆面晦,唇舌紫暗,舌欠润,两脉弦细带涩,沉取若微,手足温,上腹痞硬,无拒按,脐腹少腹瘦瘪。诊为癃闭,为肺脾肾气虚衰至极,膀胱气化无力,失于开阖所致。宜肺脾肾同治,气血阴阳双调,佐以宣降气机。处方:人参粉6g(分冲),生黄芪80g,白术20g,茯苓30g,熟地30g,山...

  • 治溃疡性结肠炎 补益脾肾固肠

    治溃疡性结肠炎 补益脾肾固肠

      崔某,女,82岁。患溃疡性结肠炎已20余年。2004年因多发性直肠息肉、糜烂,切除直肠30mm。术后腹泻不减。2005年复做肠镜,诊示“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点状糜烂及出血点,肠腔内肉芽组织增生”,细菌培养(-)。日便十几次,时有遗屎。经中医辨治2年后,日便3~5次,已无黏便和便急遗尿,可维持正常生活。2010年9月,患者右股骨茎骨折行置换术。住院1月后,食量日减,便次日增,偶有黏液血便,虽用蒜油、整肠生等9种药治疗,未见好转;逐增厌食或呕吐,每日靠10多小时输液维持生命。日便20余...

  • 肝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肝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吕某,女,50岁,职工。   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4年,迁延不愈。在某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迭经治疗,效不显著。症情日趋严重,遂来求诊。   刻诊:胁痛纳减,腹胀溲少,便溏不实,精神萎顿。脉沉弦而细,苔白腻,舌质紫。触诊腹膨而软,肝脾未满意扪及,两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肝功:ALT56u/L,白蛋白23g/L,球蛋白28g/L,总胆红素25μmol/L。B超:肝区光点密集增粗,不均匀,有可疑腹水。   证属湿毒久羁,气血瘀滞、肝脾损伤、肾阳虚衰,浊水渗潴。方拟温补脾肾、益气化瘀,佐以利水,药用...

  •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脾肾两虚)方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脾肾两虚)方

    处方:党参、山药、续断各20克,桑寄生30克, 白术10克,茯苓、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补肾。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身倦乏力,腰酸腿沉,肢胀浮肿,大便溏泄,小便清长,或尿意频急,纳少腹胀,顽谷不化,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若阳虚明显,可见喜暖恶寒,少腹腰膝冷痛,五更泄泻,舌苔腻,脉沉迟。 创方者:张俊桥...

  • 感应性溢尿症治疗以补脾肾固小便

    感应性溢尿症治疗以补脾肾固小便

      张某,男,53岁,于1990年7月20日求诊。   患者述:不明原因腰困乏力,此后每见水龙头流水即感欲小便,初始未介意,后越来越重,每见水管流水即解出小便,甚则无法控制。笔者切其脉,沉而无力,两尺沉细而弱,舌质淡红,苔淡白薄。   此乃脾肾阳虚之证。脾虚不能化精微以养肾,而致肾气不足,肾阳虚而不能固摄则溺自溢,故见流水即解小便。治疗以补脾肾固小便。   处方:党参15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肉苁蓉15克,川断15克,巴戟15克,益智仁12克,桑螵蛸15克,菟丝子20克,肉桂5克,...

  • 重症肝病多因肝脾肾俱虚 中医处方

    重症肝病多因肝脾肾俱虚 中医处方

    重症肝病在临床上治疗困难、预后不良、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故备受关注。病因多由黄疸肝炎久延失治,湿热侵袭,酒食不节,劳欲过度,情志、药毒损伤所致。初病及气,继病及血与水,由肝及脾,进而及肾,终至肝、脾、肾俱虚,气血水积于腹内。重症肝病急性发作多湿热壅滞、疫毒炽盛邪实为主;慢性则多因肝脾肾俱虚,气血水互结为患,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若病势暴急,湿热疫毒,熏灼肝胆,内陷心营,阴液耗竭,三焦俱病,阴阳皆伤,每致邪闭正脱。 1 清利法 李某,女,34岁,2010年3月22日初诊。 患者有乙肝伴肝硬化...

  • 病证结合治疗肾病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

    病证结合治疗肾病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病 张琪教授从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入手,总结大量临床经验,认为肾病之水肿、蛋白尿、血尿与脾肾相关,其病机关键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尤其是慢性肾脏病,脾肾阴阳失调贯穿疾病的始终,提出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脏病理论。 病证结合治疗肾病 张琪教授主张,一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借助西医诊断手段为我所用,以开阔辨证论治、立方遣药的思路;二是对某些疾病中西药有机地合用,能相互协同,增强疗效,去除或减少一些副作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取长补短,相互资助。其多元化思想诊病、治病的临证经验,源于博采众家择善...

  • 肺脾肾三脏同治 愈小便不禁

    肺脾肾三脏同治 愈小便不禁

    许某某,女,59岁,2017年4月18日初诊。诉小便不自觉遗出近6年。患者6年来小便失控,逐渐加重,竟至不自觉而遗出,因此隐疾,颇为自卑,不敢与人交往。屡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平时腰膝酸困,手足发热,而冬时手足发凉,神色惨淡,舌红少苔,脉沉细。 诊断 小便不禁。 辨证 肾虚不固,阴阳两虚。 治则 补肾固摄,滋阴益阳。 方药 熟地24克,山芋肉12克,山药15克,茯苓15克,金樱子15克,芡实15克,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巴戟天15克,合欢皮15克,石菖蒲15克,益智仁...

  • 肾衰,心脾肾亏虚,予以真武汤温肾利水

    肾衰,心脾肾亏虚,予以真武汤温肾利水

    陈某,男,50岁,住址:广西省北流城西路 主诉:双下肢浮肿1年余 现病史:缘患者于2011年1月开始常觉疲倦乏力感明显,当时至医院就诊,确诊2型糖尿病,现服用拜唐苹控制血糖,血糖控制尚可。后多次查血肌酐波动于250umol/L左右,同年11月于中山大学第一附院住院治疗,诊断为“1.糖尿病肾病(IV期肾性贫血)2.高血压病3级”,经药物治疗及单超脱水治疗后症状稍改善。2012年5月患者因活动后气促,双下肢浮肿入住我院肾内科,查Cr:270μmol/L;尿液肾功8项:IgGU:...

  • 肾癌术后,尿血腰痛,脾肾方加减

    肾癌术后,尿血腰痛,脾肾方加减

    范某某,男,69岁,河北人。 患者因体查发现肾脏肿块于1997年4月22日作肾癌根治术,术后病理: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未行其他治疗,于1997年5月13日求吾师中药治疗。 症见:精神疲乏,纳食少,大便2次/日,小便正常,舌淡胖,苔薄白,脉弦。 中医辨证:脾肾双亏,湿毒内结。 治则:补脾益肾,袪湿解毒。 方药:脾肾方加减。白参10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灵芝10g,枸杞子10g,女贞子10g,菟丝子10g,石韦10g,鸡内金10g,麦芽15g,重楼15g,半枝莲15g, 白花蛇舌草15g,...

  •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脏病水肿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脏病水肿

    临床统计显示,约90%以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皆呈现出脾肾虚衰的证候,可见从脾肾入手,是辨治此病的关键。 慢性肾脏病有阴虚和阳虚之别,阴阳偏盛偏衰,要根据舌诊和脉诊确定,然后有针对性地调理其阴阳失调,以达到阴阳的状态,则疾病自愈。 综合来看,慢性肾脏病属于本虚标实,纯补纯泻皆不适宜,治疗必须针对病情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标本兼顾。 从脾肾论治慢性肾脏病水肿 脾肾阳虚,温肾健脾 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症患者,若脾肾阳虚无力温运水湿,水湿内停泛溢肌肤,则见全身浮肿,腰以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