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 第6页
-
水肿,急性肾炎,脾肾气虚,肾功能衰竭,肾固本汤加味
初诊: 2010年04月23日 姓名:姜某某 性别:女 年龄:32岁 地址:水均大街 主诉:水肿3月 现病史:患者4个月前因感冒发热,继发全身水肿,肉眼血尿,尿少不利,恶心呕吐,在当地某医院诊断为“急性肾炎”经用青霉素、强的松、双氢克尿塞等治疗2个余月,发热已退,呕吐减轻,余症不减,转我院治疗,经中西药治疗,10天前突然小便增多,口渴引饮,胸痛头晕,呕吐不止,四肢冰冷,尿量每天2,500~7,500毫升之间。尿常规:蛋白(1+),白细胞少量,尿比重1.010。舌质淡红、苔灰白...
-
慢性肾炎 脾肾阳虚与风邪袭扰 肺脾气虚与风邪袭扰
国医大师郭子光对慢性肾炎的辨治经验颇丰,疗效肯定。目前学界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多从瘀血立论,主要是依据系膜增生和肾小球硬化等现代医学的病理知识。在临床工作中,郭子光强调慢性肾炎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在肾脏还未发生明显病理改变前,就应该积极采用中药进行治疗,可以延缓及控制病情,防止或延迟系膜增生及肾小球硬化等肾脏病理变化的出现。 在慢性肾炎早期的辨治中,郭子光强调治疗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蛋白尿和水肿的消除,郭子光从风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介绍如下,以飨后学。 审因论治 在慢性肾炎中,诸多...
-
水肿,脾肾气虚,湿热瘀阻,肾病中药处方
单某某 男 32岁 地址:增城市石滩镇岗贝村 主诉:发现蛋白尿5年余。 现病史:07年发现NS,激素减至3#时复发。2011.1激素停用1月后复发。目前用雷公藤、黄葵治疗。 症见:精神可,无发热,面色萎黄,偶有眼朦,平素易疲倦,怕冷,腰痛,纳眠可,小便频数量少,舌淡红,尖偏红,苔白腻,有齿痕,脉细。检查:2011.6.23尿蛋白2+,潜血2+;7.1824h尿蛋白4236.5mg,尿蛋白1+;2011.9.6白28.6 CA1.98,尿蛋白2+,SCR46;2011-10-20尿潜血 1+,尿蛋...
-
慢性肾炎祛邪扶正并重 扶正重在脾肾
慢性肾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常见浮肿、蛋白尿、血压升高或轻度肾功能损害,在临证过程中,国医大师郑新总结出一套独特的临床辨证思维方法和规律,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祛邪扶正并重 郑新在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诊治过程中,常发现患者伴有咽喉肿痛或咳嗽等症状,且不少病例就因咽喉肿痛、咳嗽发病使病情加重。深究其源,咽喉肿痛为外感邪毒经口鼻而入,结于咽喉所致。痰热咳嗽则为风热邪毒犯肺,热邪壅结所致。慢性肾脏病患者由于长期大量的精微物质泄于体外,肾虚脾弱,精血耗伤、卫气不固,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招致风寒湿...
-
痹症(寒凝血瘀脾肾阳虚)中医方药
素体气血亏虚,外受风寒,寒客胞宫;风寒湿三气杂合而至,谓之痹症。正气亏虚是痹症形成的主要病因。《黄帝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痹症的形成是在正气亏虚的前提下,正虚邪实,风寒湿侵袭机体发而为痹症。祛风散寒,清热和营为治痹症的方法高某,女,42岁。2016年3月12日。诉双侧膝关节腰部疼痛10余年。刻下症:形寒肢冷,消瘦乏力,腰膝困疼,经期头痛腹痛,手麻,月经量少,伴有黑色血块。舌质红舌苔薄白,脉沉迟。西医诊断: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
-
腰痛(脾肾亏虚兼肝郁)治则治法
腰痛 患者某, 男, 21岁, 2015年4月18日初诊。 患者原 有腰酸、 耳鸣、 尿频、 阳痿、 冬日怕冷, 不渴, 体倦乏 力1年余, 经服膏方(具体不详) 后, 精神逐渐转佳, 余证改善不明显, 现尿频便溏, 日5-6次, 腰酸软, 乏 力, 耳鸣健忘, 嗜睡, 舌红苔稍腻, 脉弦。 西医诊断: 尿路感染; 中医诊断: 腰痛(脾肾亏虚兼肝郁) 。 治则治法: 疏肝健脾, 和解阴阳 处方用柴胡桂枝干姜 汤: 北柴胡30g, 川桂枝10g, 淡干姜10g, 天花粉20g, 左牡蛎10g, 淡黄芩20g,...
-
类风湿关节炎补虚泻实是治法 脾肾亏虚为根本病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以对称性、多关节损害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多见于女性,主要表现有关节疼痛、压痛、晨僵、肿胀,严重者可出现关节变形、畸形。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主要与遗传、免疫、内分泌、感染等因素有关。 根据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发生与正气亏虚、脏腑功能失调、外邪侵袭、寒湿、瘀血等有关。 脾肾亏虚为根本病机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通于脑,骨为肾之合。《素问·六节藏象论》曰:&ld...
-
便秘脾虚不运案 便秘虚实夹杂案 便秘脾肾阳虚案
全国名中医王自立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造诣颇丰,临证时辨证因、详论治、审脉法,擅长治疗多种病症,尤其是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着独特的见解。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就其治疗便秘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案一 脾虚不运案 肖某,男,60岁,2013年8月13日初诊。诉便秘2月余,大便偏干,平素3~4天1行,便下艰难,努挣乏力,食后胃院胀痛不舒,喜揉喜按,神疲乏力,食少纳呆,夜寐欠佳,舌淡胖、苔薄微腻,脉沉细。胃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糜烂。 诊断:(脾虚不运型)便秘。 治则:补脾益气、行气通...
-
治疗肾病 补益脾肾扶正固本皮持衡注重补益脾肾两脏
全国名中医皮持衡是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从医50余载,尤长于肾脏疾病,对各种肾脏病之证候及治疗用药均有其意见之奇,形成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的独特治疗风格。笔者有幸跟师随学,收益良多,现将皮持衡治肾病综合征之要归纳如下,以飨同道。 临证经验 补益脾肾扶正固本皮持衡尤其注重补益脾肾两脏:①肾病综合征本就病程长,必耗伤精血,因此当补脾肾、益气血。②肾气足,则能化气行水;补益脾肺,使其各司其职,水液输布正常。对于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之一的水肿,便善以补法退水,参芪地黄汤、贞芪地黄汤为其常用,有补脾益肾、调其气化、...
-
慢性肾衰竭 治疗原则温补脾肾湿热瘀毒
国医大师皮持衡系江西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潜心临床、教学、科研,临证经验丰富,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风格,笔者对皮持衡对慢性肾衰竭的辨证施治、遣方用药,悉心观察,总结其诊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以飨同道。 病因病机 脾肾两虚,湿邪从生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脾、肾,久而累及心、肝、肺三脏,肺主行水,肺气虚则宣肃失司,脾转运之津液不得四布,致水液从聚。脾喜燥恶湿,脾虚则水饮不得运化枢转,湿邪横生而困于脾,湿浊困遏脾气,升清降浊无度,水湿更甚。肾主水,司开阖,肾气虚则蒸腾气化无力,膀胱开合失权则聚水而生病也...
-
2型糖尿病方药 脾肾气虚湿瘀互结证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庞国明 贾林梦 王凯 锋袁峰 医案实录 郑某,男,56岁,开封市人。2016年2月29日初诊。4年前于当地医院体检时查空腹血糖:6.7毫摩尔/升,未予治疗,血糖逐渐升高,近日自测空腹血糖:10.15毫摩尔/升,诊断为“糖尿病”。诊见:面色萎黄,多尿,双下肢及眼睑浮肿,夜尿3次,伴有泡沫,偶有口干、耳鸣,时有自汗、盗汗,双手麻木,右手为重,腰部时有酸沉不适,舌质淡暗,苔薄白,舌体胖,脉沉细。嘱患者2月30日抽血查胰岛功能等,3月1日胰岛功能结...
-
糖尿病肾病 把握病机脾肾论治 临证经验方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为DM的重要死亡原因,且其发病人数呈逐年增多趋势,大部分DN患者最终会发展为晚期肾衰。因此,如何及时治疗DN,有效减缓肾功能的减退进程,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有明确的疗效。赵玲教授是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教授,师承全国名老中医任继学、薛伯寿、黄春林教授,擅长运用健脾补肾、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颇佳。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屡有所获,现将赵玲...
-
过敏性体质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
提起过敏体质,大家都不陌生。什么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好像就在身边一样,很容易见到。那么什么是过敏性体质?过敏性体质易患哪些病?平时怎样预防呢?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 过敏性体质表现有多种多样。有的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鼻涕、哮喘等;有的为皮肤,如皮肤容易起荨麻疹,有的一抓就出现红疹、瘢痕;有的对某些药物过敏,发生药物性皮疹等。此类体质往往与父母体质有关,也与饮食习惯、居住与工作环境、自身承受能力等有关。 过敏性体质与肺脾肾三脏功能有关。因此养生措施亦应以调补肺脾肾为主。通过补益...
-
阮士怡心脾肾三脏同调治疗冠心病经验
阮士怡 ( 1917—) ,男,教授,国医大师,第五批全国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 理局第一批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从事中医内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 70 年,擅长 应用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老年性疾病和其他内科的疑 难危重疾病。发表学术专著 5 部,学术论文 34 篇,科普文 章 65 篇; 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进步二等奖 3 次、三等奖 5 次; 研制中药制剂 8 种、上市品种 1 种。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 “胸痹 ”&l...
-
从脾肾入手论治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从脾肾入手论治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呈缓慢进展或缓解复发的感觉运 动型周围神经病。临床多慢性起病, 症状进展在 8 周 以上 [1 ] ;但也有 16% 的患者呈亚急性起病, 进展较快, 4 ~8 周即可达致高峰 [2 ] 。临床上以神经根及周围神 经的节段性脱髓鞘损害为主, 呈进行性对称性麻痹、 四 肢软瘫伴有以肢体感觉异常和神经障碍等临床表现, 严重者可累及肋间肌和膈肌导致呼吸麻痹, 造成患者 死亡。当前西医治疗主要以激素冲击疗法...
-
温补脾肾法治多寐失眠
国医大师王庆国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师从于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教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疾病及各种内科疑难病方面经验丰富。王庆国在诊疗过程中,每每灵活运用仲景理论,善用经方与时方,疗效显著。笔者现将跟师期间所记录的王庆国运用温补脾肾法治疗疑难病症验案2则加以整理,以飨同道。 医案一多寐 张某,男,17岁。诉因白天困乏思睡伴双上肢抬举无力1年,于2013年10月29日就诊。1年来患者自觉白天困倦乏力,昏昏沉沉,无法控制,总欲入睡,伴有双上肢抬举无力,曾于外院就医,诊为进行...
-
反复咳喘 皆因肺脾肾弱 食疗方
吴先生54岁,患支气管哮喘6年,平时坚持使用吸入药物控制,前两年控制得非常好,但4年前开始控制不佳,每年因哮喘发作至少住院治疗1次。近来这段时间很容易感冒,一感冒哮喘又开始发作。 前两周约了老朋友一起爬山,不小心着凉后鼻塞,流清涕,自行服用感冒药后不但没缓解,还出现了咳嗽,咯痰,气喘等不适,遂找到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呼吸病科主任医师张忠德求治。 反复咳喘,皆因肺、脾、肾弱 经过仔细地检查,张忠德说,吴先生患有哮喘数年,反复的咳、痰、喘使得他的肺脾肾脏皆为虚弱。脾脏为人体的后天之本,主管...
-
肺脾肾三脏气虚所致的2型糖尿病 健脾益肾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首届百杰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太子参30克,生黄芪30克,炒山药30克,熟地黄30克,山茱萸30克,建泽泻30克,怀牛膝30克,苍白术各1...
-
治脾肾阳亏所致口疮、咽炎、牙痛
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本方为火神派宗师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脾肾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加减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
-
甘草附子汤“祛风祛湿”和“大补脾肾之阳”
甘草附子汤证出仲景公之《伤寒论》第175条,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此方古今医家注者颇多,但意见不甚统一,刘渡舟先生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该方治验许多,从理论上对该方进行了提炼,见识非凡。 《黄帝内经》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寒邪搏于外,凝滞而收引,致使经脉不得通,关节烦疼,掣痛;湿邪黏腻,无阳而不化,滞留于关节之间,故关节难以屈伸;风湿在外,营卫失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