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 第72页
- 
	
	
慢性胆囊炎饮食调养
控制脂肪的入量脂肪的摄入量要根据病 人的症状和对脂肪的耐受程度而定。全日脂肪 总量应限制在20~30克,并分散在各餐中,不 可集中于一餐,且应以植物油为主。 限制胆固醇的摄入胆固醇总量每日不 应超过300毫克。可食鱼、鸡蛋清、牛肉、瘦 肉、鸡等食品,禁忌进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 如动物油、鸡蛋黄、肝、肾、心、肚、肥肉、脑、鱼 子酱以及油炸、油煎食品等。植物油既可降低 胆固醇,又可促使胆固醇转变成胆汁酸防止 胆石形成,故宜以植物油烹调为主。烹调上尽 量清淡、少油,忌用溜、爆、煎、炸的烹调方式。 摄取优质蛋白质蛋白质...
 - 
	
	
慢性肾功能衰竭 温阳为治 典型病案
迁延而成 温阳为治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由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所致的慢性肾功能减退或衰竭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衰竭发病原因很多,如各种肾脏病变持续发展,最终均会导致慢性肾衰,其中首要疾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约占64.4%,其次为慢性间质性肾炎,占19%,其余为高血压性肾动脉硬化、先天性多囊肾、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脏疾病、糖尿病性肾病等。 甘肃省肿瘤医院教授裴正学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以擅治糖尿病、肾病、白血病著称。笔者现将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介绍如下。 ...
 - 
	
	
治急性黄疸型肝炎二方
一方:茵陈、板蓝根、虎杖、车前草各 20克,栀子、黄芩、茯苓各10克,大黄5 克。 加减:胸脘痞闷者,加枳壳10克,木香8克,砂仁(后下)4克;胁肋疼痛者,加川芎、元胡各10克;谷丙转氨酶增高者,加垂盆草20克,五味子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急性黄疸型肝炎(阳黄),中医辨证为热重于湿型,症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恶心呕吐,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腹胀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二方:茵陈、车前子、薏苡仁各20克,猪苓、茯苓、苍术、白术、泽泻各10克。 加减...
 - 
	
	
乙肝防治 表面抗原阴性
1、乙型肝炎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答:乙肝是血源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液(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由于对献血者实施严格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筛查,经输血或血液制品引起的HBV感染已较少发生;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传播主要是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侵入性诊疗操作和手术,不安全注射特别是注射毒品等。其他如修足、纹身、扎耳环孔、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等也可传播。母婴传播多为婴儿受接触HBV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播,随着乙肝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母婴传播阻断率超过90...
 - 
	
	
难治性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黄疸的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黄疸的发病,从病邪来说,主要是湿浊之邪,故《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有“黄家所得,从湿得之”的论断;从脏腑病位来看,不外脾胃肝胆,而且多是由脾胃累及肝胆。黄疸的发病是由于内外之湿阻滞于脾胃肝胆,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肝失疏泄,或结石、积块瘀阻胆道,胆液不循常道,随血泛溢而成。病理属性与脾胃阳气盛衰有关,中阳偏盛,湿从热化,则致湿热为患,发为阳黄;中阳不足,湿从寒化,...
 - 
	
	
主治肾功能代偿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 祛毒汤
王国柱,男,1948年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担任研究生院学位课程《黄帝内经》、《中医各家学说》主讲教授,研究生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尿毒症课题组长,科技部肾病尿毒症攻关项目课题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传统医学师承班导师。 从事临床、科研及中医研究生教学工作45年。熟读经典,有丰富的临证治验。首创“益肾祛毒法”,擅于以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炎、IgA肾病、尿毒症等肾系疾病;以及肿瘤、血液病、脾胃...
 - 
	
	
李延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经验
李延教授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94年被评为黑龙江省名中医, 第一批全国名中医, 从事中医药临床工作50余年, 至今仍坚持临床工作, 临床经验丰富, 对中医辨证论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临床疗效显著。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 引起, 感染周期在半年以上者, 具有传染性强、传染途径多样化、致病率高等特点, 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范畴。现今全球大约有2.4亿人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病毒, 每...
 - 
	
	
慢性胆囊炎外治有方
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多为肝胆郁热.疏泄失常所致。下面介绍几则脐疗方.有明显治疗效果。 1.穿山甲80克.莪术、皂刺各60克.川楝子、川芎、木香、冰片各30 l克。将诸药研细备用。每次取药末适量.填入肚脐内(神阙穴).覆盖薄棉团,外贴胶布固定,、3日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可疏肝行气.活血止痛。适用于胆囊炎、胆石症. 2.金钱草、白芷、青皮、虎杖各30克.郁金、乳香、血竭各20克.大黄、玄明粉各60克.薄荷冰10 克。将上药研为细末备用.每次取药末60克.适量蜂蜜调成膏状.摊贴于10× 10cm及4...
 - 
	
	
运用升降散治疗慢性肝炎病案
升降散最早见于明代张鹤腾所著的《伤暑全书》,但是运用发挥最大的却是清代的杨栗山,后世医家对此方的推崇是与杨栗山的发挥分不开的。 升降散全方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4味药组成,方中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升清降浊,使体内气机得畅,身体正常的机能得到恢复,效果明显。其治疗疾病范围也经后世医家有所发挥和创新。 本方升清降浊,对于机体代谢失常引起的气机不畅、痰浊阻滞、气滞血瘀均有很好的疗效。具体症状可有胸闷腹胀、头晕失眠、乏力、小便不利、大便不畅、情致抑郁等。而升降...
 - 
	
	
温补心肾治疗慢性肾衰
陈某, 男, 82 岁。有高血压病史 30 余年, 长期服 药。发现肾功能不全 3 年。2011 年 1 月至本院门诊, 当时肾功能:SCr 180 ~ 200 μmol/L。形寒怕冷, 头晕, 偶尔心悸, 夜尿频多, 大便秘结, 双下肢不肿。有脑梗、 冠心病及前列腺增生症病史。舌质黯红, 苔白厚腻, 脉 滑。证属心肾阳虚, 湿毒内蕴。治以:温补心肾, 化湿 解毒。方药以真武汤加味, 药用:熟附子(先煎)15 g, 麦冬 15 g, 川连 3 g, 桂枝 10 g, 生白芍 15 g, 细辛 5 g, 茯苓...
 - 
	
	
下肢慢性溃疡中医点刺放血疗法
下肢慢性溃疡是由于创伤与疾病导致的患者下 肢体表长期未愈合的疮面,病因复杂,且病程较长,治 疗难度大,容易复发,极少数有癌变可能。溃疡长期 不愈合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伤害,同时患者经济严重 损失,生活工作均十分不便,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引起 临床高度重视 [1]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中医药治疗该 病具有较深的研究,治疗效果均较好,因而越来越多 学者探究该病的中医治疗 [2] 。我们选取 96 例患者进 行益气活血汤联合生肌长皮膏治疗效果研究,现报道 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诊断标准 根据国...
 - 
	
	
邵朝弟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慢性肾功能衰竭 (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 是指慢性肾脏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征[1], 其多呈进行性发展, 终末期需肾脏替代治疗或肾移植维持患者生命。该病西医治疗存在医疗费用昂贵、不良反应众多、肾源严重不足的现象, 而运用中医药早期介入不仅疗效显著, 而且价格相对低廉。 邵朝弟教授是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全国著名的中医肾病专家, 从医50余载, 对肾脏病的诊治颇有心得, 在长期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理论和思想。...
 - 
	
	
女性早期尿失禁可保守治疗
读者孙女士咨询:年过40岁以后,我就多了一项烦恼,管不住小便,咳嗽、打喷嚏、大笑时,小便就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这令我很难堪,平时出门都需要用上护垫。尤其是炎热的夏天里,漏尿会散发异常气味,所以只好躲在家中。 广西医科大学主任医师黎淑贞回复:咳嗽、打喷嚏、蹦跳,甚至手提重物等因腹压增加而发生的漏尿,医学上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女性由于妊娠、分娩造成盆底肌肉松弛,影响尿道控尿能力;盆腔手术、阴道手术会引起盆腔正常解剖结构改变,导致尿道控尿能力减弱;中年以后,妇女身体各项功能逐渐老化,盆底支持韧带和肌肉松弛等都会...
 - 
	
	
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建中理劳汤
陶汉华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医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并完成国家及省自然基金课题多项。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九老”之刘献琳教授,从医40余年主要研究仲景学术思想及中医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对于温病学亦研究颇深。 组成:党参30克,黄芪30克,山药30克,茯苓30克,生地黄15克,菟丝子15克,泽泻10克,当归10克,丹皮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功效:建中补肾,化瘀泄浊。 主治: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
 - 
	
	
急性肾炎患者应重视膳食营养诸环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起病急,以血尿、蛋白尿伴尿少、水钠潴留为主要表现。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一旦患急性肾炎,除注意休息、控制感染和对症处理外,膳食营养的要求亦较高。若能够注意合理营养,不仅有利于病情转归,而且可起到药物不能达到的治疗作用,反之则会加重病情。因此,急性肾炎患者应重视膳食营养诸环节。 1 控制膳食中蛋白质含量 为了减少食物中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以减轻肾脏负担,病初应采用低蛋白膳食。若有氮质潴留,更应控制蛋白质含量。一般应低于每千克体重0.5克,每日摄...
 - 
	
	
老年慢性肾脏病 补肾法是根本治法
老年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认识刍议 2015年我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 65岁以上人口达10.47%, 较2010年第6次人口普查的65岁以上人口占8.87%的比例进一步 上升。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65岁以上人口占10%为老龄社会的划 分标准,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 防治增龄所致老年人群的疾 病已经成为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之一。 老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病率 高于普通人群,增加死亡风险,缺乏特异西医干预手段 增龄引起的全身各系统功能减退中肾脏最为突出 [1] 。 CKD 的...
 - 
	
	
治疗慢性肾病以益肾清利活血法为主
江苏省中医院 孙伟 在临床上,我治疗慢性肾病以益肾清利活血法为主,该治疗方法是慢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大法。 对于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我介绍一下益肾清利活血法,同时还讲一下肾虚、湿热、瘀血。慢性肾小球疾病,以慢性肾炎为主;肾虚与慢性肾小球疾病、湿热与慢性肾小球疾病、瘀血与慢性肾小球疾病有密切关系。在此基础上,我提出了肾虚湿热瘀血的观点,简称肾虚湿(热)瘀理论。 肾虚是肾病的基本病因病机,可由禀赋不足、年老体弱、饮食失宜、久病及肾、药毒伤肾等导致。五脏所伤,穷必及肾,虚邪...
 - 
	
	
甘草干姜汤治顽固性尿频
辛文华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院名中医工作室 王某,男,39岁。患小便频数2年余。尿频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平均每天达15~20次,颇为痛苦,四处求医,曾在二甲、三甲医院就诊,每次查尿常规均为阴性,膀胱镜、B超等亦未见异常,曾服金匮肾气丸、缩泉丸、滋肾通关丸、八正散,五苓散等中药及偏方外敷神阙,涌泉穴等效果不显,服西药抗胆碱及植物神经调节药、维生素、谷维素及康复锻炼亦均无效。刻诊:小便频数,点滴而出,不能自控,出汗、易感,手和背怕冷,面色苍白,乏力、时气短,食欲欠佳,舌淡,苔白,脉微弱。 辨证:肺脾...
 -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 益火之源为治疗大法
戴恩来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甘肃省名中医,师从我国著名肾病学专家刘宝厚教授,临证坚持“病证结合,优势互补”的诊疗模式,业医30余载,善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诊治肾系疾病,尤对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有独创性的见解,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于侧,深受老师教诲,现将戴恩来教授从温补肾阳法治疗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寒邪为肾病综合征主因 激素抵抗性肾病综合征是指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常规剂量(泼尼松1mg/kg.d)的激素治疗8~12周无效,或初始激素治疗...
 - 
	
	
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采用表里同治法
初诊: 2012年02月09日 姓名:劳某某 性别:女 年龄:40岁 地址:广东佛山禅城区 主诉:头面周身浮肿1月余。 病史及检查:1个月前傍晚纳凉,感受风寒。初则微恶风寒,周身痠痛,继则头面虚浮,浮肿逐渐发展到全身,伴有腹胀、便溏、尿少、纳呆、肢凉等症,BP:150/90mmHg。 查尿常规蛋白3+,潜血3+;舌淡苔灰滑,脉浮缓。 辩证:外感风寒,肺脾肾气机失调,风遏水阻,少阴阳虚不化,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水相搏,流溢肌表,遂发水肿。治法:温经发汗,通阳利水。 西医诊断:急性肾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