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 第3页
-
朱良春对银屑病关节炎的认识,典型病例
疕痹,又称银屑病关节炎(PsA)。该病是一种与银屑病相关的炎性关节病,具有银屑病皮疹并导致关节和周围组织炎症,部分患者可有骶髂关节炎和(或)脊柱炎,属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炎,病程迁延、反复,晚期可出现关节强直,导致残疾。 朱良春对疕痹的认识 正虚邪恋为病因,肌肤顽痹多迁延 疕痹(银屑病关节炎)的病因总归于感受风寒湿热邪,或过食辛辣炙煿、鱼虾酒酪,或心绪烦扰,惊恐焦虑,七情内郁,均可导致经络不畅,气郁化火,而致血热、血燥、血瘀,火热瘀毒留注关节皮肤,气、血、津、液耗伤,脏腑阴阳失和,乃为该病的主要病机...
-
慢性筋骨病的中医认识 痹证理论渊源
论慢性筋骨病从痹辨治 施杞教授先后师从我国著名中医伤科大家石筱 山、 石幼山先生, 游学我国各大伤科流派及沪上中医各 家名医, 并赴瑞金医院骨科、 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各进修 一年, 衷中参西, 博采众长, 融会新知, 回归中医。率领 团队开展中医药防治骨伤科常见病、 疑难病的临床与 基础研究, 2006 年施杞教授提出“颈椎病从痹论治” 的 学术观点 [1 ] 。近十年来, 施杞教授根据国家战略需求, 聚焦颈腰椎病、 骨关节病及骨质疏松症等慢性筋骨病 的防治研究, 系统总结慢性筋骨病的病因病...
-
对痛风病因病机认识 痛风治疗5法
商宪敏教授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医学硕士生导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师承教育导师,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本文谨就其辨证治疗痛风的经验加以总结,以飨同道。 1 对痛风病因病机认识 商教授认为湿邪痰浊是致病的主要病因,气血经脉阻滞是发病的重要病机,湿性粘腻导致本病久治难愈,反复发作,肾元受损是本病转化及加重的内在基础。 具体来说,痛风是由于体质因素(多有先天禀赋不足的家族史)及饮食不节,损伤脾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导致痰湿、湿热内生,痰湿、湿热浊邪阻滞经络气血,这是...
-
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病因病机认识 缓解期证治
近20年痛风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人群高尿酸血症总患病率达13.3%,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与饮食和家族遗传有关。多数患者同时伴有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动脉硬化等疾病。该病属于中医痹病范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根源,有效控制高尿酸血症是治疗和预防痛风的基础。高尿酸血症以健脾泄浊为基本治法,并贯穿治疗始终。 病因病机认识 高尿酸血症在痛风发作前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中医古籍中没有明确记载。清代章虚谷认为“湿土之气同类相名,故湿热之邪,始虽外受,终归脾胃&rdquo...
-
王耀献介绍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 20160126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
本页提供2016年1月26日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王耀献。主题是《中医探秘糖尿病(上)》。主要介绍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胃火旺的典型表现,马齿苋煎饼的制作方法,按摩治疗糖尿病等相关内容,中医中药秘方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图:中医探秘糖尿病 王耀献:北京东直门医院院长。 早在古代,中医就对糖尿病有了正确的认识,《黄帝内经有记载》消渴病就是糖尿病。 中医认为“消”有两层含义:消谷善饥、消耗、...
-
基于中医阴阳理论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VEGF与PEDF的平衡关系
阴阳学说源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用来概括自然 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 [1 ] 。阴 阳学说被广泛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生理功能、 病 理变化, 并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贯穿中医药实践的 全过程。糖尿病属于中医的“消渴” 范畴, 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 DR)中医病名为“消渴目 病” , 属于中医“视瞻昏渺” “云雾移睛” 等范畴。DR 作为糖尿病主要的微血...
-
认识舌癌 注意与舌部溃疡鉴别
舌癌的恶性程度主要取决于它的类型、大小和位置。舌癌多数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较少见,但腺癌的恶性程度更高;其次,病变范围越大、部位越靠近舌根部,其恶性程度高,因为需要手术切除的部分较多,对舌功能影响大,还需要进行舌再造,若是波及了下颌骨、咽部,病情就更复杂了。 舌癌主要表现为溃疡、外生、浸润三种类型。溃疡型占大多数,质地偏硬,没有明显疼痛;外生型表现为肿瘤凸起,有时像菜花状;浸润型没有破溃,也没有凸起,质地偏硬。早期舌癌与口疮、结核性溃疡等疾病类似,但口疮一般一周左右会自愈,而结核性溃疡的质地偏软。...
-
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 临床验案举例
张崇泉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3、第4批全国中医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一五”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项目确定的名老中医专家,博士生导师。张师擅长诊治心脑血管病、糖尿病、风湿病及老年疑难病,临床多见卓效。余有幸跟师侍诊近3年,对老师临证经验略有体会,现将临床跟师学习治疗中风的点滴经验介绍如下。 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 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口呙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口呙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疾病。因其发病骤然,变化迅速,与风性善行数变的特征相似,...
-
中医学如何认识血液 人体之气的是如何生成的
中医学如何认识血液? 中医认为血液是在心气推动下循环于脉道之中以营养周身的红色液体,是维持人体的重要物质。它的生成是以饮食为原料,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血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而营气和津液都是来自于所摄入的饮食物,经过脾和胃的消化吸收而生成水谷精微,所以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内经》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总之,血液是以水谷精微和精髓为主要物质基础,在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的共同作用下而生成的。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血主于心,藏于肝,统于脾,布于肺...
-
史大卓教授对心衰的认识 治疗慢性心衰的特色
史大卓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经验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所致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史大卓教授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的临床及基础工作,在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心衰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临床疗效确切,现将史大卓教授辨治慢性心衰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1 史大卓教授对心衰的认识 史大卓教授继承前人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慢性心衰病机为五脏元气虚损,以心气虚、心阳虚为本[2],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