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咳 第49页

咳 第49页

  • 小儿咳嗽谨守病机 傅延龄擅用经方 异病同治

    小儿咳嗽谨守病机 傅延龄擅用经方 异病同治

    傅延龄应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咳嗽是小儿临床常见肺系疾病,各年龄均可发病,多由过敏性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目前临床主要采用抗过敏、抗感染、镇咳对症治疗,但大部分患儿用药后疗效不明显,且小儿体质娇嫩,对药物耐受性低,为临床处方增加困难,因此及时准确诊治,开出简单味美、行而有效、无不良反应、适合小儿服用的方药是医生面临的重要问题。 傅延龄教授师从临床大医李培生和刘渡舟,是刘渡舟入室弟子及学术继承人,擅长用经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显著疗效。在中医治小儿咳嗽方面,傅教...

  • 咳嗽常带鲜红血丝 用丹溪咳血方加减

    咳嗽常带鲜红血丝 用丹溪咳血方加减

    赵某,女,23岁,2010年6月12日初诊。自诉患肺结核3年有余,病况时有发生,久服抗痨药,自己性急善怒,咳嗽常带鲜红血丝,每月必吐血一次,血色鲜红量多,甚时必经医院抢救方能止血。观其面无人色,神疲气短,汗出淋漓。舌红脉细数,辨证实属气阴两虚,肝郁化火,木火刑金。 拟方用丹溪咳血方加减:青黛12g(包煎),炒山栀10g,丹皮10g,藕节15g,炒白芍15g,花粉6g,白及9g,川贝母6g,干荷叶6g,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5剂。药后吐血咳血均止,原方连服3月体渐恢复。日前因事心境不遂,右肋下肿痛,...

  • 外感咳嗽 李春生临证表里治方

    外感咳嗽 李春生临证表里治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徐晨峰 范亚兰 陈淑敏 李晶   李春生(1941-),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内科急症学术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师从著名经方派中医学家岳美中,历任中国老年学学会理事、衰老与抗衰老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急诊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临证52年,发表医学论文及其他医学文章202篇,主持或参加编写并已出版的医学著作69部,完成...

  • 白芍滋阴敛汗治疗咳嗽

    白芍滋阴敛汗治疗咳嗽

    国医大师张志远运用白芍经验 芍药, 《神农本草经》记载:“味苦, 平。主邪气腹痛, 除血痹, 破坚积, 寒热, 疝瘕, 止痛, 益气”。这里的芍药是白芍和赤芍的统称, 并未将二者做明确区分。最早明确提出赤芍、白芍之名的是南北朝的陶弘景, 其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芍药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 白而长大, 余处亦有而多赤, 赤者小利”, “白芍, 其花莼白, 大而美丽, 根亦白色”。随着对芍药的认识的不断深入, 金元时期成无己在《注...

  • 咳嗽痰咸案 治则补肾水祛痰止咳

    咳嗽痰咸案 治则补肾水祛痰止咳

      咳嗽,痰咸案   李某,女,43岁,2014年5月31诊。   主诉 咳嗽1个月,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咳嗽,气短,咽痛等症,在本村卫生室服药、打针效果不佳,又输液治疗2周,咽痛缓解,余症不除。现咳嗽、深部有痰难咳出,痰咸,口中咸,乏力,小腹坠胀,大便难,舌胖大边齿痕、苔腻,脉濡。   辨证 湿浊阻肺,肾水上泛。   治则 补肾水,化湿浊,祛痰止咳。   处方 当归30克,熟地30克,半夏10克,橘红15克,甘草5克,茯苓30克,百部15克,紫苑15克,白术40...

  • 化痰止咳咸猪骨豆腐汤 铁棍淮山玉米脊骨汤

    化痰止咳咸猪骨豆腐汤 铁棍淮山玉米脊骨汤

    咸猪骨豆腐汤化痰止咳 咸猪骨豆腐汤 配料 猪骨600克、豆腐350克、马蹄100克、盐5克 制法 猪骨盐腌4小时,洗净;豆腐用盐水浸泡1小时,沥干水,用油将两面煎至金黄色。清水2000毫升放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武火煲滚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 效果 清热泻火、化痰止咳 方解 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此汤可用于熬夜、烟酒过多及胃火盛引起的胸闷烦渴、咽喉肿痛、咳嗽、风火牙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及健康人群...

  • 间断性咳喘3年 中药两方合用

    间断性咳喘3年 中药两方合用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咳喘 小青龙汤方出《伤寒论》,为《伤寒论》中典型的辛温解表剂,是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喘咳的基础方,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之功效,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清稀而有泡沫,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三子养亲汤出自《皆效方》,原为高年咳嗽,气逆痰痞者而设,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之功。 两方合用散中有收,宣中有降,使风寒解、痰饮去、宣降复。方中麻黄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的功效;炙杏仁具有下气止咳之功,还能消滞化痰,二者配伍,一宣一降,主入肺经,使肺升发、宣降有常。白芍敛...

  • 夜间重复咳嗽难安 有效止咳方

    夜间重复咳嗽难安 有效止咳方

    冬季老年人夜间重复咳嗽难安时,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就能协助有效止咳。 风油精搽穴道:夜间咳嗽不止,遇寒加重时,可取风油精等祛风散寒的温性药油,滴几滴在掌心搓至发热后涂搽在天突、风门、定喘、肺俞等穴道附近,如果不清楚具体穴道,可搽在胸骨上窝中央及后颈背的脊柱两旁。 艾灸或代温灸膏敷贴穴道:可取艾条悬灸或代温灸膏敷贴上述穴道,尤其是素常对寒冷影响较为灵敏的过敏性咳嗽患者,可在白日或临睡前就进行温灸治疗,也可取艾灸棒在背部脊柱两旁翻滚熨烫,可达到温肺散寒,止咳平喘。有的寒咳老人,敷贴代温灸膏后就可一夜安...

  • 咳嗽选方,止嗽散加减

    咳嗽选方,止嗽散加减

    咳嗽1月伴胸闷1周,患者自诉1月前起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白粘痰,未规律用药治疗,半月后渐渐出现发热,当地诊所输液治疗(具体不详)发热渐渐消退,仍持续咳嗽不缓解,痰粘少,近1周来出现胸闷、咯痰时恶心呕吐、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查血常规无异常,胸片无异常。 中医诊断:咳嗽 辨证分型:风寒袭肺、痰湿内阻 治法:宣肺化痰,疏风散寒 选方:止嗽散加减。 荆芥12g桔梗10g白前10g紫菀10g百部10g陈皮10g杏仁10g瓜蒌12g麻黄8g法半夏12g茯苓12g甘草10g牛蒡子12个干姜10g 上...

  • 咳喘10余年加重半月 典型医案

    咳喘10余年加重半月 典型医案

    张锡纯原解   理饮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痰饮方中,主治因心肺阳虚,致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不能正常运化精微,变为饮邪。饮停于胃口则满闷,溢于膈上则短气,渍满肺窍则喘促,滞腻咽喉则咳吐黏涎。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其脉弦迟细弱。方药组成为于术四钱、干姜五钱、桂枝尖二钱、炙甘草二钱、茯苓片二钱、生杭芍二钱、橘红钱半、川厚朴钱半。加减法:服数剂后,气分若不足者,酌加生黄芪数钱。张锡纯分析:“人之脾胃属土,若地舆然。心肺居临其...

  • 严世芸论咳

    严世芸论咳

    严世芸教授, 上海市名中医, 全国名老中医学 术经验继承班导师, 临床上擅长杂病诊治, 疑难沉 疴, 多效如桴鼓。 严教授重视《黄帝内经》理论, 力 主 “和” 的思维作为中医学理, 建立 “圆机活法” 的 临床思维方法, 擅长大方合用杂而有序。 现笔者整理 “咳嗽” 案例, 以飨读者。 咳嗽辨治 自古有名医不治咳之说,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常 见症状, 看似毛病不大, 有时却很棘手, 名医不愿意 治咳, 担心一旦失手, 会影响自己的声誉, 故...

    精品偏方 2024-03-08 17 0
  • 感冒流黄涕咳黄痰 中医方药

    感冒流黄涕咳黄痰 中医方药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柴坤   患者2天前感冒,流黄涕,咳黄痰,咳嗽频繁,纳可,二便调,余无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   方药:黄芩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10克,辛夷12克,炙紫菀15克,大枣6枚,日1服,煎2次,将2次的汤汁混合,早、晚服。   1服后,咳嗽减轻,黄鼻涕减少,3服完后,已经微咳,黄涕基本消失。《伤寒论》原文:“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治。”黄芩汤是太阳与少阳合病之方。本患者正是太少合病,咳嗽伴有...

  • 感冒后干咳咽痒中医简效方

    感冒后干咳咽痒中医简效方

    伤风后呈现干咳咽痒,痰少不易咳出,且遇风咳嗽加重者,现介绍一个医治伤风后呈现干咳无痰(或少痰)的有简效方。 方法:南杏仁10g,北沙参15g(1人量)。将南杏仁、北沙参放入沙锅或炖盅中,加适量水,没过药约3~5厘米,武火煲开后,用文火煎20分钟左右,共取药液约300ml,分2次温服(药渣可直接食用),1日1剂,连服3~5天。 主治:干咳少痰。 方义:南杏仁又叫甜杏仁,性味甘平,首要成效是润肺止咳,其性润泽,多用于肺虚劳嗽虚,适用于肺虚久咳、胸闷不畅、大便秘结等症。南杏仁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 王思宽运用自拟息咳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的思路与经验

    王思宽运用自拟息咳汤治疗顽固性咳嗽的思路与经验

    顽固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体征, 咳嗽病程大于 8 周的咳嗽。然而西医对顽固性咳嗽除了对症治疗外, 并无较好的治疗方法, 因此中医药治疗顽固性咳嗽就显 得尤为重要。王思宽, 中医主治医师, 巩义市名老中医, 长期在基层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4 0 余年, 擅长治疗内科 杂病。笔者在跟随王思宽老师临床学习期间, 发现王思 宽老师从肺的生理特点出发自拟息咳汤治疗顽固性咳 嗽, 疗效较好, 现将其诊疗思路和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 内经》 对咳嗽的病因病机有详尽的论述。《 素问病 机气宜保命集》 将咳与嗽分开, 谓...

  • 邓铁涛 一副药治了50个人的咳嗽

    邓铁涛 一副药治了50个人的咳嗽

    【作者简介】邓铁涛(1916~),广东开平县人。 幼承家学,及长又攻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曾悬壶于广州、香港及武汉等地。 解放后曾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教务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师、教研组主任、教务处副处长等职。现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届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广州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秘书长、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从事中医工作四十余年,有较深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长于心血管病、...

  • 喉源性咳嗽验方五则

    喉源性咳嗽验方五则

    喉源性咳嗽是指由咽喉炎症引起的咳嗽,这些炎性反应刺激感觉神经末梢,产生反射性咳嗽。其主要症状是咽痒、咳嗽、痰少或无痰,越咳越剧,呈呛咳,甚则痉挛性咳嗽,为阵发性发作,少量饮水润喉,能使症状暂时缓解,遇刺激性气体、粉尘等,可使症状加剧。本病属中医学中“咽痒”“咳嗽”等范畴。现介绍治疗本病的验方五则如下。 验方一:金银花30g,荆芥、桔梗、紫苑、款冬花、牛蒡子、连翘、麦冬各10g,百部、薄荷、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 验方二:忍冬藤...

  • 咳嗽食疗 分清外感和内伤之咳

    咳嗽食疗 分清外感和内伤之咳

    医生,可以给孩子炖雪梨吗?可以喝萝卜水吗?可以煲川贝吗?可以喝蜂蜜吗?......。当孩子咳嗽时,这些是家长经常会提及的问题。 咳嗽的食疗同其治疗一样,也要分清外感和内伤之咳,才能更好的配合药物治疗。 一般来说,咳嗽时间较短的,伴有发热的属于外感咳嗽。咳嗽时间较长,或反复迁延的,或干咳时间长的,属于内伤咳嗽。外感咳嗽又分为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两种。内伤咳嗽分为痰湿咳嗽、痰热咳嗽、气虚咳嗽、阴虚咳嗽等几种。 1 风寒咳嗽 多见于冬春两季。表现:痰多色稀白,呈泡沫状,喉间有痰声,易咳...

  • 咳嗽处方 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

    咳嗽处方 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

    范某,女,50岁。2012年8月6日来诊。诉咳嗽1年余,咳甚时吐逆,重复发生,查无显着反常,经多方诊治,作用欠安。现见阵发性剧烈咳嗽,吐白痰,舌淡红苔薄,脉沉细。患有冠心病,血压高,糖尿病等。 确诊:咳嗽(痰阻气机,肺络郁滞)。 处方:平喘五药合二陈汤加减:麻黄6g,麻黄根6g,苏子10g,炒莱菔子15g,葶苈子10g,陈皮6g,半夏6g,茯苓10g,甘草5g,干姜3g,细辛3g,百部15g,紫苑15g,浙贝6g,桔梗6g。5剂。水煎服,日1剂。一起配以抗敏止咳散1瓶,每次3g,日2次。...

  • 论治小儿咳喘的调轴疗法

    论治小儿咳喘的调轴疗法

    基于“肺-脾-肠”轴理论的小儿咳喘诊治思路 咳喘为常见的小儿肺系病证, 以咳嗽、咳痰、喘息见症居多, 每因外邪袭肺, 或脏腑虚弱, 或情志郁结等致使肺气壅滞不通, 逆而发生咳喘。因于小儿的病理生理特点, 史正刚教授提出了从“肺-脾-肠”论治小儿咳喘的调轴疗法, 临证每获满意疗效。现汇报如下。 病从滞患——气机郁滞是咳喘之源 肺为清肃之脏, 为气机升降之枢纽, 咳喘发于肺脏。史教授认为, 咳喘虽发于肺脏, 然不止肺也。小儿...

  • 小柴胡汤治疗半夜咳嗽

    小柴胡汤治疗半夜咳嗽

    小柴胡汤是《伤寒论》里面的一首名方,属于和解剂,具有和解少阳之功效。原文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后世治疗多有发挥,广泛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慢性肝炎、肝硬化、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胃肠神经官能症、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胸膜炎、肋间神经痛、肋软骨炎、失眠等疾病。 实际上利用小柴胡汤的和解少阳枢机作用可以治疗更多的疾...

  • 小儿感冒咳嗽 从痰论治主健脾化痰

    小儿感冒咳嗽 从痰论治主健脾化痰

    孙轶秋是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孙师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科研近40余载,中医学理论敦厚,擅长治疗小儿肺、肾系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肾病综合征、哮喘、咳嗽等。笔者从师学习,发现老师对小儿感冒后咳嗽多从风、痰、虚论治,不忘恢复肺、脾、肾等脏之功能,重视咽部望诊,灵活辨证,临床疗效显著。现就老师的经验总结如下。 从风论治,宜疏风宣肺 孙师认为,肺为娇脏,位居上焦,感邪首当其冲。小儿肺常不足,卫外失固,易于复感外邪,肺失宣肃,致咳嗽迁延不愈。孙师认为外感咳嗽,无论风寒、...

  • 咳嗽的通用推拿手法

    咳嗽的通用推拿手法

    咳嗽的通用推拿手法 1 揉小横纹 位置:在掌面小指根横纹之下,掌横纹之上的高起部位。 作用:清热散结,宣肺止咳化痰。 次数:300-500次 2 拿天突穴 位置:位于颈部,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 作用:治疗喉部炎症,止咳化痰 次数:100-300次 3 揉膻中穴 位置: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作用:化痰止咳,呼吸顺畅。 次数:50-100次 4 清肺经 位置:无名指由指根向指尖推...

  • 下半夜作咳 从“阳明、太阴、厥阴欲解时”论治

    下半夜作咳 从“阳明、太阴、厥阴欲解时”论治

    晚8~11点及下半夜作咳,从“阳明、太阴、厥阴欲解时”论治。   陈某,女,30岁,2017年3月18日初诊。患者主诉咳嗽反复发作1年,受凉易咳,服药无数。此次发作以晚间咳嗽为甚,晚8~11点易咳,且夜间1~2点常因剧咳醒来,痛苦异常。观其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脉细。根据咳嗽发作时间分别属于“阳明、太阴及厥阴欲解时”,顺势调节气机升降出入,拟方如下:   处方一(理中汤合小承气汤):党参10克,炒白术10克,干姜6克,炙甘草5克,枳壳10克,厚朴10...

  • 临床应用从龙汤治咳嗽 自汗

    临床应用从龙汤治咳嗽 自汗

    从龙汤为近代名医张锡纯之名方[1],始为“治外感痰喘,服小青龙汤,病未全愈,或愈而复发者,继服此汤。”而设。此方用龙骨、牡蛎敛肝气之逆,半夏、苏子降肝阳之升,白芍养肝阴之亏,牛蒡子舒肝经之滞,或加石膏清肝郁之火。实为治疗肝气升而不降,肝火浮而不潜之佳方。笔者临床应用从龙汤,扩大治疗范围,治疗多种临床杂症,均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咳 嗽 患者张某,女,52岁;2009年4月初诊,门诊病例。主诉反复咳嗽1月余。1月前因受风寒而发热、咳嗽;曾用多种抗生素及治感冒中成药,发...

  •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诊治经验介绍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诊治经验介绍

    感染后咳嗽又称为“感冒后咳嗽”,是指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感染控制以后仍迁延不愈的一类咳嗽,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黏痰,理化检查多为阴性。因其发病率较高,常迁延不愈,而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导师王学东教授系昆山名医,临证近30年,创立哮喘专科,学验俱丰,尤其对感染后咳嗽的诊治有独到见解和体会。现将其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1 抗炎过后阳转阴,宣肺达邪咳乃平 王师认为四时感冒之咳嗽,若及时辨治多可速愈,治之不难。然今人往往一见感冒咳嗽...

  • 治疗咳嗽的偏方20

    治疗咳嗽的偏方20

    瘦猪肉50克,北沙参15克,杏仁10克。 [制用法]水煎汤饮,日服2次。 [适应证]咳嗽少痰。...

  • 咳嗽变异性哮喘 伏邪基本内涵

    咳嗽变异性哮喘 伏邪基本内涵

    从伏邪理论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辨治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是 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 咳嗽是其唯一或主要临床表 现, 无明显喘息、 气促等症状或体征, 但有气道高反 应性。 CVA可在各个年龄段发病, 尤其好发于儿童, 有反复发作、 迁延不愈的特点。 诊断标准为: ①慢性 咳嗽, 常伴有明显的夜间刺激性咳嗽; ②支气管激发 试验阳性, 或呼气峰流速日间变异率>20%, 或支气 管舒张试验阳性; ③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 其治 疗原则与支气管哮喘治疗相同, 大多数患者吸入...

  • 黄利兴听辨咳声诊治咳嗽经验

    黄利兴听辨咳声诊治咳嗽经验

    咳嗽是临床的常见病、 多发病。 咳嗽声音是一种 病理声音, 就咳嗽的病理而言, 不同的病因、 病位, 均会直接影响气流的调制, 因而所发出的声音(即咳 声) 亦有相应的不同, 不少同行已深有体会 [1-2] 。 但在 实践中, 仍有不少中医诊治咳嗽时主要是通过问诊 来收集病情资料, 不重视利用闻诊听辨咳声特征来 进行证候鉴别, 临床极易造成漏诊误诊。 黄利兴副 教授在多年临床中发现, 咳嗽声音特征十分丰富, 听 辨咳声特征对咳嗽的辨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是 望、 问、 切其它三诊无法替代的。 因此, 他在临床上...

  • 治疗咳嗽 兹举跟师顾植山教授所见病例二则

    治疗咳嗽 兹举跟师顾植山教授所见病例二则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认为,中医治病应分天、人、病三个层次。《黄帝内经》论病因有天、人、邪“三虚”之说,诊断上就相应有辨病证(包括辨致病之邪)、辨人(体质)和辨天(五运六气)的不同角度,治疗上有司天、司人、司病证的不同层次。所谓的“司天方”是司天人关系之方,从调整天人关系的角度出发,调理气机,从而达到天人相应的境界,调动人体自身的力量消除疾病。 2016年丙申年,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寒甚火郁,相火被岁水所克,形成郁火病机,易使肺金受邪,产生咳...

  • 张仲景辨治慢性咳嗽诸法初探

    张仲景辨治慢性咳嗽诸法初探

    中医学认为, 咳嗽是由多种原因直接或间接导 致肺脏的气机失调, 宣降失职, 肺气上逆, 冲击气道 而出现以咳嗽为主要特征的病证。 它既是一个症状, 又可以是独立的一种疾病 [1] , 是呼吸专科门诊和社区 门诊患者最常见的症状。 因为患者未及时就诊或前 医失治误治而致咳嗽迁延不愈的情况非常多见, 此 时咳嗽病机已发生变化, 虚实夹杂, 治疗上亦愈发困 难, 在中医学中归属于 “久咳” “顽咳” 的范畴。 在西 医学中持续8周以上的咳嗽则称为慢性咳嗽, 在国内 专科门诊...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