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咳 第47页

咳 第47页

  • 治疗咳嗽的偏方6

    治疗咳嗽的偏方6

    荆芥、陈皮、甘草各5克,百部、白前、桔梗各10克,紫菀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证]外感咳嗽。...

  • 咳嗽治疗的偏方

    咳嗽治疗的偏方

      1.萝卜葱白风寒咳嗽   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剩一碗汤。连渣一次服。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驱风散寒。治伤风咳嗽,胃寒刺痛,产后受寒腹泻,恶阴等。   3.芜荽汤平伤风咳嗽   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

  • 秋梨膏治疗什么样咳嗽

    秋梨膏治疗什么样咳嗽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以白梨(鸭梨、雪花梨)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生津、润肺药物,如生地、葛根、萝卜、麦冬、藕节、姜汗、贝母、蜂蜜等中药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剂。秋梨味酸甜、性寒凉,能生津、止渴、润肺、清心、利肠解毒。对热病伤津所致的烦渴、胸中热闷、肺燥干咯、大便秘燥等症有较好治疗作用。临床上常用秋梨与其它具有生津降火止咳、润肺的药物配伍,用以治疗因燥热伤津所引起的诸症。   秋梨膏是由秋梨与其它药物共同熬制而成的,具有生津、降火、养阴、润肺、止咳血等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因热燥伤津所致的肺热烦渴、便干燥闷、劳伤肺阴、咳...

  • 治疗咳嗽的偏方7

    治疗咳嗽的偏方7

    松子仁、核桃仁各30克。 [制用法]共捣成膏,加蜂蜜15克蒸熟。每次服6克,用米汤送下,每日3次。 [适应证]肺燥咳嗽。...

  • 咳嗽(瘀阻肺络)方药

    咳嗽(瘀阻肺络)方药

    患者,男,30岁,2011年12月10日初诊。因“久咳不愈1月余”就诊。 患者于50天前,不小心跌倒,胸部被撞石头上,因衣服穿着较厚,未致伤口,局部却很疼痛。经胸部X摄片,未见异常。20天后,始有轻微咳嗽,逐渐加重。现表现为白天轻微咳嗽,夜晚加剧,来就诊中医。刻见:阵发性咳嗽,夜间加剧,咳嗽时间短暂,咳嗽声重,痰少,伴有轻微胸闷痛,舌暗紫,苔厚腻,脉数伴涩。 诊断:咳嗽(瘀阻肺络)。 方药:丹参10g,红花6g,炒山楂15g,赤芍药10g,浙贝母6g,白前10g...

  • 痰喘又名痰饮咳喘 中医大师医案举隅

    痰喘又名痰饮咳喘 中医大师医案举隅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运用木防己汤治疗痰喘的思路与经验 痰喘又名痰饮咳喘, 属于临床常见症状, 可出现 在多种疾病中。 呼吸道分泌的痰属于中医有形之痰, 黏稠的痰液可以在癫痫等急症中堵塞呼吸道, 造成 死亡。 痰往往成为喘嗽的致病因素。 正如《明医指 掌》卷三所言: “痰嗽者, 嗽动有声有痰, 痰出嗽止是 也” 。 中医认为, 肺失于宣降、 脾胃失于运化水湿、 肾 阳失于气化均可生成可见之痰。 在治疗中, 祛痰以平 喘、 止嗽为治本之法。 李士懋先生为第二届国医大师, 擅长 “平...

  • 治疗咳嗽的偏方11

    治疗咳嗽的偏方11

    干姜末1.5克。 [制用法]热酒调服。 [适应证]风寒咳嗽。...

  • 严氏内科治疗伏风咳嗽经验

    严氏内科治疗伏风咳嗽经验

    严氏内科是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一脉的分支,代表医家有严苍山、严世芸、潘华信等。笔者求学齐鲁时,曾聆山东中医药大学孙绍周教授言:“海派皆宗丁甘仁,然各有发挥”。伏风咳嗽是严苍山提出的特色理论,亦是师法丁甘仁临证经验而有所发挥的内容之一。兹结合临证体悟及读书所得对严氏内科治疗伏风的咳嗽经验进行简要介绍。 ▶伏风咳嗽概念 伏邪是中医学重要的发病理论,意指人体感受邪气不即刻发病,病邪潜伏体内,在外邪引动或其他诱因作用下逾时而发。关于伏邪的概念,《伏邪新书·...

  • 治咳嗽 慢性支气管炎经验方

    治咳嗽 慢性支气管炎经验方

    治慢性支气管炎经验 方法:每次取冬天经霜打 后丝瓜藤30克,甘草1克。水 1碗煎汤,1次服下,每日2 次,连用20天左右。另取明矾 适量,研成粉,用醋调成糊状, 每晚睡前取黄豆大一团,敷双 足涌泉穴,用布包好,次日揭 去。 主治:慢性支气管炎引起 的咳嗽。 梁学强 治老年喉源性咳嗽方 处方:沙参、石斛各15克,麦冬、白茅根、玉竹各 12克,生地、桑叶、川贝母各9克,知母7克,杏仁5 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主治:老年喉源性咳嗽,中医辨证属肺阴不足...

  • 肺系与慢性咳嗽 洪广祥治则治法肺鼻同治

    肺系与慢性咳嗽 洪广祥治则治法肺鼻同治

    国医大师洪广祥辨治慢性咳嗽经验探析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常见症候, 咳嗽时间持续8周或以上, 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异常者被称为慢性咳嗽。约75%至90%的慢性咳嗽患者可明确病因[1], 然而仍有相当多的患者为不明病因的慢性咳嗽, 被称之为“慢性特发性咳嗽”。中医在慢性咳嗽的治疗中坚持标本兼治, 逐渐成为治疗慢性咳嗽的重要方向。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治疗慢性咳嗽疾病的见解独到, 创造性的提出“肺系、胃系及肝诸脏失调, 气阳虚弱”是慢性咳嗽的核心病机, 并在治疗中重视调理...

  • 《黄帝内经》四时六气理论探讨新安医家程玠论治四时咳嗽特色

    《黄帝内经》四时六气理论探讨新安医家程玠论治四时咳嗽特色

    基于《黄帝内经》四时六气理论探讨新安医家程玠论治四时咳嗽特色 程玠(生卒年不详),字文玉,又字松崖,号丹崖,新安(今安徽歙县槐塘)人。早岁习儒,明朝成化甲辰(公元1484年)得中进士,由其性好岐黄,亦受其兄程琎影响,遂立志学医,终成一方名医,撰有《松崖医径》(以下简称《医径》)、《眼科应验良方》、《伤寒集》等书。以其传世的著作分析,当以《医径》为其代表作,《医径》共分上下2卷,原刻本已失,现存最早的刻本是明朝万历庚子(1600年)刻本。程开社曾序曰:“盖径者,径约直捷之谓也。取途便而奏效速,用...

  • 外感咳嗽的病机与治法

    外感咳嗽的病机与治法

    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教授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温病学专家,擅长治疗外感发热性疾病及内、妇科疑难杂病。 现将刘教授治疗外感咳嗽及哮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报道如下。(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外感咳嗽的病机与治法 咳嗽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有外感与内伤之分。 外感者,因于外邪袭肺,导致肺失宣降、上逆而咳;内伤者,因于脏腑功能失常,或虚或实,影响到肺,致肺气上逆而咳。 咳嗽虽为临床所常见,但每见因治不得法而经久不愈者,甚至有迁延多日以至数月者。 外感咳嗽一年...

  • 前胡汤合泻白散加味治顽固性咳嗽

    前胡汤合泻白散加味治顽固性咳嗽

    刘天骥是河南中医药大学附属驻马店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50年,有着丰富的教学和临床经验,对经方有独到见解。笔者跟诊时发现刘天骥不仅善用经方,还善用时方,在治疗疑难杂病时常应用合方。现将刘天骥运用前胡(竹叶)汤合泻白散加味治顽固性咳嗽的经验介绍如下。 前胡(竹叶)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胸痹第七》,原书记载此方主胸中逆气,心痛彻背,少气不食。原方:前胡、甘草、半夏、芍药各二两,黄芩、当归、人参、桂心各一两,生姜三两,大枣三十枚,竹叶一升。“从方药组成来看,...

  • 久咳虚汗多食五昧子粥 双花茶除口臭

    久咳虚汗多食五昧子粥 双花茶除口臭

    久咳虚汗多食五昧子粥 五味子粥具有敛肺滋阴、生 津止汗功效,适用于痰多稀薄的 久虚喘嗽者及自汗、盗汗睡眠差 者。但表邪未解的实热者不宜食 用。 方法:五味子15克,粳米0.1 公斤,蜂蜜1匙。先将五味子洗 净,加水适量煮沸30分钟,去渣 取药液待用;粳米淘洗净后,将五 味子液(如不够,再添水)加入一 起煮。粥煮稠时放人蜂蜜即可。每 日晚食一小碗。 何恒峰 饮服双花茶清热除口臭 口臭的原因除有口腔疾病以 外,多为体内饮食积滞、胃火过 旺、阴虚生热等所致。桂花菊花茶 有清热解毒、和中暖胃作用,对胃 热口臭有...

  • 止咳化痰 川贝苹果饮

    止咳化痰 川贝苹果饮

    川贝苹果饮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 杨小红教授 材 料 苹果1个,川贝末约10克,蜂蜜适量。 做 法 苹果平切盖,挖空心,放入川贝末10克,蜂蜜适量,将盖盖好,用牙签固定,隔水炖两小时,汤渣同吃。 功 用 川贝母,微寒、味甘,具有止咳化痰之效较强,特别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苹果性味甘凉,能生津、润肺、健脾、养心。故本汤饮适用于咳嗽痰多,咽干口渴者。...

  • 咳嗽既是病又不是病 对症食疗

    咳嗽既是病又不是病 对症食疗

    咳嗽既是病,又不是病,感冒发烧可能引发咳嗽,喝水吃东西呛着了也会咳嗽两下。咳嗽了自然想的是吃止咳药,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咳嗽都应该立即镇咳。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建博教授指出,盲目的镇咳有时会加重病情。 盲目镇咳,反而会加重病情 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刘建博教授指出,“在西医学里,咳嗽是一种疾病的症状,它会引起主观上的不舒服,让人感觉痛苦,许多呼吸道疾病都会引发咳嗽。可是另一方面,咳嗽是一种正常的保护性生理反射。”在咽喉有微小异物进入时,咳...

  • 尊古法经典而论咳嗽 师古不泥古而治咳嗽

    尊古法经典而论咳嗽 师古不泥古而治咳嗽

    徐灵胎,原名大椿,又名大业,晚号洄溪老人,出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卒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终年79岁,江苏吴江人。徐氏天生聪明过人,博闻强识,医学、音律、水利等无一不精。其医学理论造诣精深,临证精准,为当时和后世医家所称颂。徐氏自学成才,无师自通,深研内、难、本经、伤寒、金匮、易理等,著作颇丰。徐氏关于咳嗽的论述主要在《医贯砭》、《医学源流论》、《兰台轨范》、《慎疾刍言》、《洄溪医案》等著作中,兹就其关于咳嗽的认识及其治疗特色,总结如下。 尊古法经典而论...

  • 肖照岑运用熄风止痉药治疗咳嗽经验

    肖照岑运用熄风止痉药治疗咳嗽经验

    咳嗽是由于外感六淫邪气侵袭肺系和脏腑功能失调 伤及于肺等因素导致肺失宣降、 肺气上逆而出现以咳嗽咯 痰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中医将咳嗽病证分为外感和内伤 两个方面。外感咳嗽多因感受风邪致病, 外风为六淫之 首, 百病之始, 其易于侵袭阳位, 如头面、 咽喉、 皮肤、 腰背 等, 经口鼻而入, 首先犯肺; 经肌腠侵入人体者, 多伤于经 络; 若邪盛正虚者, 邪气可传至脏腑, 使脏腑功能失调, 发 为咳嗽 。《素问·咳论》 云 : “五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 也。 ” 内伤咳嗽, 大...

  • 慢性咳嗽 从肝治咳独出心裁

    慢性咳嗽 从肝治咳独出心裁

    慢性咳嗽是指无明显肺部疾病证据,病程持续超过8周之咳嗽[1]。因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诸多,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故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第2、第3批传授老师、博士生导师、湖南中医药大学王行宽教授临床上从肝论治慢性咳嗽,积有丰富经验,融古铸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其侧,目睹药到病除之效,现总结王师经验如下。 从肝治咳独出心裁 王师根据临床咳嗽患者常伴咽痒、阵咳痰少、口干苦、目眩、脉弦等肝木之征,总结出从肝治咳常法:(1)利气豁痰法:久咳之疾,痰热内蕴肺管,肺管不利,久病及肝,...

  • 喉源性咳嗽相火浮越型证治

    喉源性咳嗽相火浮越型证治

    《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若肾阴虚火旺,虚火循经熏燎咽喉,则咳嗽可见。此类喉咳证候以喉头奇痒,灼热干燥、频繁咳嗽无痰、口渴多饮为主症,口腔及喉部黏膜多干燥,可伴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等,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要治疗大法,可予知柏地黄汤、左归丸合养阴利咽之品如沙参、麦冬、木蝴蝶、胖大海等加减。 田某,男,36岁,2018年12月3日初诊,初中教师,干咳半年余,口渴多饮,饮后不解渴,无明显午后潮热,夜间时...

  • 伤风后咳嗽 医治伤风后咳嗽

    伤风后咳嗽 医治伤风后咳嗽

    伤风后咳嗽由于继发于伤风之后,不恰当地用解表剂、退热剂,加之素体脾胃虚寒,使咳嗽加重。医治伤风后咳嗽,应本着“用寒远寒”的准则,采用温胃健脾法加以医治,效果满足。 处方:山药、白术、党参各15克,炒茴香、陈皮、麦冬、百部、白前各10克,法半夏8克,甘草7克,生姜4片。 加减:咽痒咳加蝉蜕7克,防风10克;恶寒怕冷加荆芥、防风各10克;咳引胸痛加瓜蒌12克;短气乏力加黄芪15克;食欲不振加白蔻仁9克。 用法:上药水煎,滤取药液,分3次服,每日1剂,接连服用1周。...

  • 咳嗽(燥热犯肺)处方

    咳嗽(燥热犯肺)处方

    赖某某,男,40岁,2015年10月12日,因“睡前咳嗽3周余”就诊。 患者1个月前外出务工回乡后,始有流涕、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到当地乡村医生处诊治,给予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祥),余症消失,唯咳嗽加重,并逐渐转为睡前咽痒、咳嗽,每次至少咳嗽近半小时,极为难受。经胸部X摄片显示,双肺纹理稍增粗,余未见异常。经县级综合医院口服药物治疗1周后,疗效不显,前来就诊中医。 诊见:白天偶尔咳嗽,睡前咽痒,咳嗽加剧,或咳吐泡沫痰,或咳吐黄痰,持续半小时左右,逐渐减轻而睡着,晨起痰多...

  • 自己解决咳嗽

    自己解决咳嗽

    冬至眼看就要来到,气温止不住地嗖嗖往下降,娃娃们的咳嗽声却吭吭止不住,一咳未平,一咳又起,听得家长们跺脚心急还肝颤。这可怎么是好? 其实呢,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就像清道夫,其作用是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并非所有的咳嗽都需要治疗,咳嗽有可能是表象,应该找出引起咳嗽的深层次原因。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而外感咳嗽又分风寒咳嗽(一般舌苔是白的,痰液、鼻涕清稀)和风热咳嗽(一般舌苔黄、红,痰液、鼻涕黄稠)。外感咳嗽多由风、寒、热、燥等外邪侵袭所致,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的特征;而内伤咳嗽则...

  • 外感咳嗽 前胡止嗽汤药物简介

    外感咳嗽 前胡止嗽汤药物简介

    如果说止嗽散是程钟龄的经验结晶,那么前胡止嗽汤可算是我几十年来治疗外感咳嗽方中的精品。此方不但能治疗感冒初起的咳嗽,而且适用于迁延性咳嗽。 什么是迁延性咳嗽呢?它是由多种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如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等治疗不及时或失治、误治而导致的长期咳嗽不愈。 因为起病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又延误了治疗,已经不同于一般的外感咳嗽,所以我把它叫做迁延性咳嗽。 性质和范围 古人论咳嗽说: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叫嗽,有痰有声叫咳嗽。 后人认为此语有不妥处,有声无痰叫咳,固然,...

  • 关于感冒咳嗽的食疗食谱

    关于感冒咳嗽的食疗食谱

    孩子健康成长是家长的头等大事,即使是事无巨细地呵护着孩子,偶尔的头疼脑热也避免不了。孩子出现不适,家长也难免焦头烂额。 其实食疗是小儿保健及治疗非常好的方法,不仅对于身体无害,而且没有副作用,孩子可以安心食用。那么接下来就为各位家长介绍关于感冒、咳嗽的食疗食谱。 1 感冒食疗 感冒是孩子长大过程中所遇过次数最多的障碍,小儿感冒有流鼻涕、发热等症状,小儿感冒看似普通,家长们却常常束手无策。 01 大枣粥 原料:大枣10枚、粳米50克、冰糖适量。可做主食吃。...

  • 过敏性咳嗽小妙方

    过敏性咳嗽小妙方

    说起过敏性咳嗽,很多家长都不熟悉,都听说过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还没有听说过过敏性咳嗽。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过敏性咳嗽。(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王钧石) 典型病例: 有一个5岁的小朋友。每年秋季即发咳嗽,近两周以来咳嗽无明显原因地再次发作。常在清晨起床和夜间3点多咳嗽,白天跑跳呼吸急促后也会咳嗽,干咳无痰声。有过敏性鼻炎史,清晨有时会打喷嚏流鼻涕,时轻时重。食欲减退,睡眠不实,脾气急躁任性,大便1-2日一次。 病例中的小朋友得的不是普通的咳嗽,而是过敏性咳...

  • 南瓜花临床止咳祛痰

    南瓜花临床止咳祛痰

    南瓜花又名番瓜花、饭瓜花,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花,花呈杏黄色,花期长,雌雄同株。南瓜花不仅可以食用,炒食、凉拌、做汤均可烹饪出多种美味佳肴,而且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南瓜花性凉,有润肺益气、清利湿热、消肿散瘀的功效,适用于黄疸、痢疾、咳嗽、便秘、痈疡疔疮、阴囊湿疹、痢疾、疳积等症。《分类草药性》记载:“(南瓜花)治咳嗽,提音,解毒,久远痼疾。”《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中亦记载:“南瓜花有消肿,除湿热,解毒,排痰,下乳的作用。” 临床上,用于止咳祛痰,可取南瓜...

  • 治疗咳嗽的偏方8

    治疗咳嗽的偏方8

    花生米、白果、百合、北沙参各25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水煎取汁,加冰糖服用。每日1剂。 [适应证]久咳痰少,气短咽干。...

  • 顽固咳嗽的治疗原则:中西医互补

    顽固咳嗽的治疗原则:中西医互补

    胸部X片分出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咳嗽: 如果胸片有阳性发现则属于特异性咳嗽,应分别进行对因治疗(如消炎、抗痨、抗肿瘤等)或酌情进一步检查;如胸片检查“阴性”,则属于非特异性咳嗽,这种“非特异性”是指一时还找不到咳嗽可归属的疾病。可以先进行经验性治疗,如果治疗后没有缓解,应重新评估,即强调观察、等待、随访的重要性。这些情况应事先充分向患者告知以取得理解。 非特异性咳嗽对号入座: (1)因“热”致咳:以干咳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的...

  • 咳嗽方药 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咳嗽方药 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发出咳声、咳吐痰液。 其既可以作为多种肺系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有症状而出现,又可视为一个独立疾病。 中医虽有“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 之说,但纵观临床,其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常将之并称。 方药,用麻杏芩龙汤随证加减 刘景源教授临证中将前人经验方麻杏芩龙汤作为宣降肺气以复其宣降之职的首选方剂。 此方由生麻黄、炒杏仁、黄芩、广地龙组成,再加紫菀、款冬花、桑白皮、葶苈子以疏理肺气、...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