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51页

医 第51页

  • 治闭经的中医经验二则

    治闭经的中医经验二则

      中医认为,继发性闭经多属于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痰湿内阻、气滞血瘀等引起。不外两因,一是体制虚弱无经水而闭。二是气血不畅致经水无法下行而闭。现将山楂配当归治闭经的经验介绍给大家。   病案1   冷某某,女,19岁,未婚。2007年11月2日初诊。因“月经从未至”来诊。患者平素多病,8年前曾患肺结核,服用抗结核药物1年余而痊愈。5年前因外伤致大出血而晕倒住院等。多次重病致身体虚弱,月经一直未至。曾到多家综合医院做过B超、CT及妇科相关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疾病,都认为多病导致血少...

  • 不孕症壮医的治疗方法

    不孕症壮医的治疗方法

    不孕症壮医称不很裆(壮文:Mboujhwnjndang),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不孕及继发性不孕。临床以女子结婚后夫妇同居2年以上,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受孕;或曾生育或流产2年以上,同居未避孕而不再受孕为主要表现,其病因复杂、病程较长、疗效不确切,是妇科常见疾病。随着现代社会压力的增大及生存环境的改变,本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全国名中医、首批桂派中医大师黄瑾明创造性地提出壮医结合西医,依据现代医学检查及壮医的方法治疗不孕症,疗效甚好,整理近年医案总结如下。 辨病为主以病立方 黄瑾明依...

  • 老中医哈荔田教授治痛经发病

    老中医哈荔田教授治痛经发病

      中医认为诱发痛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凡劳伤风冷,寒客胞中,气滞血瘀,瘀血内阻,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等,均可导致本病。   天津名老中医哈荔田教授认为,痛经发病的主要机理为冲任二经气血运行不畅,经血滞于胞中。因此,在治疗上依据“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的理论,应强调着眼于“不通”二字,并结合证候的虚实寒热,或温而通之,或清而通之,或补而通之,或行而通之。正如清代高士宗所说:“通之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虚...

  • 名医李瀚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名医李瀚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lO克,益母草15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l~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8克,甘草6克。 用...

  • 中医对先兆流产的认识 宫腔积血辨病与辨证结合

    中医对先兆流产的认识 宫腔积血辨病与辨证结合

    王丽娜治疗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的临床经验 先兆流产(threatened abortion)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出血,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的病证[1]。先兆流产患者在B超检查时,若子宫腔内、子宫壁和孕囊(或者胎膜)间存在无回声区域,即绒毛膜下血肿,提示患者有宫腔积血[2]。国内外研究表明,宫腔积血与流产、早产、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等异常产科结局有关[3,4]。目前西医治疗先兆流产合并宫腔积血主要应用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辅以抑制宫缩、抗感染等药物治疗,疗效不甚乐观...

  • 从中医寒热论治月经不调

    从中医寒热论治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以月经的周期、 经期、 经量、 经色、 经质等发生异常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临床常见为月 经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量少、 月经量多、 月经不止等 表现。 笔者团队在谢竹藩教授指导下 , 长期致力于中 医 “寒热证” 本质的研究, 发表数篇文献报道 [1-4] 。 在月经不调临证中, 提出以 “理论溯源-病因病机-临 床表现-物质基础-组方用药” 为一体的从 “寒热” 论 治的理论思路。 月经不调与“寒热”关系...

  • 产后脱证 医案赏析

    产后脱证 医案赏析

    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有产后病证(包含小产)医案37则,涉及产后病种类包括脱证、温病、头痛、抽掣、满闷等。其论治灵活多样,处方用药善于化裁。兹择选数则医案赏析如下。 产后脱证——升阳举陷 “ 患者,女,产后四五日,大汗淋漓,数日不止,形势危急,气息奄奄,其脉微弱欲无。问其短气乎?心中怔忡且发热乎?病人不能言而颔之。知其大气下陷,不能吸摄卫气。而产后阴分暴虚,又不能维系阳分,故其汗若斯之脱出也。 遂用生黄芪18 g,玄参30 g,山茱萸、白芍药...

  • 论及各种不孕症的论治中医分析

    论及各种不孕症的论治中医分析

    《傅青主女科》治疗不孕症的中医体质思想探析 傅山(下文称“傅氏”),字青主,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其所著《傅青主女科》对中医妇产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在《傅青主女科·种子》篇中,提出“十不孕”,包括身瘦不孕、胸满不思食不孕、下部冰冷不孕、胸满少食不孕、少妇急迫不孕、嫉妒不孕、肥胖不孕、骨蒸夜热不孕、腰酸腹胀不孕、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1]。根据文中所述,均涉及平素体质因素进行论治,现从王琦教授创立的9种体质(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

  • 白带异常可用中医治疗

    白带异常可用中医治疗

    白带异常是常见的妇科问题。尤其在岭南地区,气候潮湿闷热,女性更容易出现白带异常,且更容易反复发作。白带异常是妇科健康的一个信号,不同的疾病会引起不同的白带异常表现。因此,一旦出现白带异常,要及时正确护理、就诊治疗,排除恶性病变。 白带异常与阴道炎症、肿瘤等有关 “白带是妇女从阴道里流出来的一种带有黏性的白色液体。”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副教授庞震苗指出,它是由前庭大腺、子宫颈腺体、子宫内膜分泌物、阴道黏膜渗出液和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混合而成。白带中含有乳酸杆菌、溶菌酶和...

  • 中医常用妇人经病治法

    中医常用妇人经病治法

    福建省福州吴熙妇科中医院吴熙教授在多年妇科临床治疗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   妇人经病,有因先病而致经不调者,当先治病,病去则经自调;有因经不调而后生诸病者,当先调经,调经则病自除。此为经病治疗的一般原则。但在具体运用时,还应该结合四诊以辨脏腑、经络、气血之盛衰,而分清寒、热、虚、实。常用经病治法如下:   调理气血 女子以血为主,月经乃血也。经行屡耗其血,是以妇人血病者多。但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气相互资生、相互为用,故血病必累及气,气病必累及血,气血失调乃为导致月经病的主要机理之一。...

  • 原发性痛经 中医三型辨治

    原发性痛经 中医三型辨治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是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以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在1~2年内发病,约占痛经90%以上。临床表现在行经前后,或正值行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呕吐等,并随月经周期而发。多因先天不足,肾气未盛,或气血不足,胞脉失养,或气血运行不畅,经期感受外邪,客于冲任,不通则痛。中医分以下三型辨治,疗效满意。   气滞血瘀   经前或行经时腹痛及腰,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紫黯有块,块下痛咸,周期及经量正常,舌苔薄,质黯瘀斑,脉弦。治宜理...

  • 治月经病的常用中医药对 马大正精粹

    治月经病的常用中医药对 马大正精粹

    马大正治疗月经病常用药对举隅 马大正( 1949- ) , 男, 主任医师, 第三、 五批全国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享受国务院 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博士生导师, 浙江中医药大学兼 职教授, 浙江省名中医, 浙江省名中医研究院研究员, 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委, 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妇 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温州市中医妇科主任委员, 中华中 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 一五 ” “十二五” 重点专科学术带头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

  • 中医药在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

    中医药在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

    •不育不孕是中医妇科学的优势病种,是中医生殖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的有力抓手。中医药在调经、助孕、种子、安胎方面的优势成了与辅助生殖技术紧密结合的关键点。 •中医药有着“多靶点”的作用,在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从肝脾肾论治,培育先后天之本,全方位调理,既可改善多种临床症状,又可迅速恢复、提高生殖功能。 本文主要介绍中医药在不孕与辅助生殖技术领域的应用。 中医生殖理论的发展沿革 中医在两性生殖生育方面的观察、认识和研究源远流长。...

  • 崩漏中医典型病案 李丽芸的治验方

    崩漏中医典型病案 李丽芸的治验方

    “崩漏” 是指妇女经血非时而妄下, 或量多如 注, 或淋漓不尽。本病是临床医生颇感棘手的疾病, 具有难治且易复发的特点。李丽芸为广州中医药大 学教授, 广东省名中医。业医 50 余载, 有扎实的理 论基础及丰富的临床经验, 对于崩漏的诊治有独到 的见解, 现将其治疗崩漏的经验撷要介绍如下。 1 疑难重症细究病因 李丽芸认为 , “崩为漏之甚, 漏为崩之渐” , 崩与 漏交替, 因果相干, 致使病变缠绵难愈, 成为妇科最 常见的疑难重症。诊断需与多系统疾病相鉴别,...

  • 对清代医家治疗闭经用药规律的研究

    对清代医家治疗闭经用药规律的研究

    闭经是指女子年逾 16 周岁, 月经尚未来潮, 或 月经周期已建立又中断 6 个月以上者, 前者为原发 性闭经, 后者为继发性闭经 [1 ] 。最早《素问·腹中 论》 中便有“若醉入房中, 气竭肝伤, 故月事衰少不 来也。 ” 并提出用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治疗血枯经闭。 唐 · 《备急干金要方》 中将闭经分为 “从小来不通” 和 “女子诸病后月经闭绝不通” 2 种, 相当于原发性和 继发性闭经。至明清时期, 对闭经的认识...

  • 国医大师许润三治不孕经验

    国医大师许润三治不孕经验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是指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导致精卵无法结合而不能受孕,是女性不孕的首要因素,约占女性不孕的40%。许润三教授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治疗有独到见解,现将许润三运用化瘀通络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机为胞脉闭阻 输卵管性不孕归属于中医学“无子”“断续”“癥瘕”“妇人腹痛”等范畴。根据现代医学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病理和临床体征的描述,许润三认为其与血瘀证极为相似,因此,认为输...

  • 产后缺乳中医有妙招

    产后缺乳中医有妙招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产后缺乳”已成为妈妈们想急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与喂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相较于奶粉,母乳中的营养素齐全,能全面满足婴儿的生长发育,其中母乳中的免疫物质还能提高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同时,母乳喂养还可以增加母亲和婴儿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因此,母乳是全球公认的最佳的喂养方式。 产后缺乳的原因 中医认为身体因素导致的缺乳有虚实之分,产后缺乳的妈妈们常见的证候分为气血虚弱型和肝郁气滞型。气血虚弱型表现为...

  •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治疗肾虚为本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治疗肾虚为本

    更年期综合征又称围绝经期综合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导致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多发生于45~55岁,大多数妇女可出现轻重不等的症状,有人在绝经过渡期症状已开始出现,持续到绝经后2~3年,少数人可持续到绝经后5~10年症状才有所减轻或消失。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有明显的优势,而传统上将此病分为肝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肝郁气滞型、心脾两虚型等,分型的过于复杂并不利于本病临床操作与治疗,沈绍功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以调肾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这无疑对中医辨治此...

  • 痛经 中医辨证

    痛经 中医辨证

    痛经:患者,女,36岁,2007年9月23日初诊。患者每行月经小腹痛,以胀痛为甚,经色黯黑夹有血块,伴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大便稍结,尿黄,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 辨证为: 肝郁气结,气血瘀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2克,枳壳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5克,丹参10克,郁金10克,延胡索10克,甘草6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连服3剂,嘱患者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复诊,腹痛消失,月经量减少,再进原方2剂,以巩固疗效,嘱患者每逢经前1周服中药3剂,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而告愈。...

  •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首先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学说。他深入研讨《易经》,以为月经周期节律的改变首要在于阴阳的消长改变,过分不及的自我调节、胜复的降临,导致生物内部的显著改变。 月经的圆运动周期节律 夏桂成的圆运动周期节律来源于命运学说的理论。在月经周期演化中,由于太极圆运动的循环改变的规则,一月一次的月经周期,必定是阴半月与阳半月所组成。阴半月首要在于阴长,阴的物质基础有癸阴、海阴、精阴、水阴、癸阳。癸阴虚者,轻则归芍地黄汤加减,重则滋阴奠基汤,但必需要加入清心安神和降心气之品;海阴缺乏者...

  • 产后身痛 治疗中医处方

    产后身痛 治疗中医处方

    产后身痛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出现以全身关节酸楚、疼痛和肢体麻木重着为主证,兼有面色萎黄、头晕心悸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延至数月、数年甚至痿痹残疾。 产后身痛属痹证范畴 该病临床多见于严寒季节分娩后产妇,因发于产后,气血津液俱虚,纵有血瘀与外感亦可致病。根据产后多虚夹瘀的病机特点,临床往往多见本虚标实证。多因产后失血耗气,体虚未复,四肢百骸、经脉关节失于营血灌溉充养,不荣而引发疼痛;或因产后气血亏虚,腠理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稽留关节经络,不通则痛;也有因产后瘀血排出不畅,稽留关节经络,气血运...

  • 子宫内膜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 诊治验案举隅

    子宫内膜功能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 诊治验案举隅

    尤昭玲辨治子宫内膜功能障碍不孕经验浅析 女子的卵泡从卵巢正常的排出和子宫内膜功能正常是受孕的必备条件。子宫内膜的各类病变可导致胚胎种植失败, 降低女性受孕率, 提高流产率, 甚至发生不孕。随着医学影像学, 特别是阴道四维彩色超声技术 (transvaginal color doppler, TVCD) 的发展, 临床医生借助这一手段观察子宫内膜的异常, 例如内膜的病变、形态、厚度、结构、蠕动、血流等, 以及输卵管和卵巢的各类问题。子宫内膜异常影响着内膜的功能, 直接降低了子宫内膜的容受性, 成为众多妇科生殖疾...

  • 《医宗金鉴》四物汤在月经病中运用

    《医宗金鉴》四物汤在月经病中运用

    四物汤在临床治疗月经病中运用广泛, 《医宗金 鉴 · 妇科心法要诀》 中认为: 四物汤是妇女经产一切血 病的通用方剂。四物汤由熟地、 当归、 川芎、 白芍四味 药组成, 方中熟地为君, 当归为臣, 白芍、 川芎共为佐 药, 四药配伍共奏补血调血之功。妇女以血为用, 气 血不和是月经病发病的关键, 四物汤从肝脾论治, 调 理冲任气血, 一定程度上与月经病扶脾、 疏肝、 调理气 血的治法相符。 《医宗金鉴 · 妇科心法要诀》 在月经病 治疗中将四物汤灵活化裁应用, 以四物汤为基础方, 标本兼...

  • 中医学滑胎治疗复发性流产医案

    中医学滑胎治疗复发性流产医案

    复发性流产(RSA)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来RSA发病率有升高趋势。本病病因不明确,难以收到满意的效果。血栓前状态(PTS)在RSA发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岐黄学者谈勇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工作中发现,本病多为肾虚血瘀型,采用补肾活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本文梳理了中西医关于PTS致RSA的发病机制,总结谈勇治疗本病的特色,报道如下。 辨证经验 RSA属中医学滑胎、屡孕屡堕的范畴。清·王清任提出少腹逐瘀汤可治疗血瘀型流产,认为病...

  • 产后乳少 中医临证验案

    产后乳少 中医临证验案

    张锡纯原解 滋乳汤出自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中,主治由于气血亏虚或经络瘀阻所致的少乳。其方药由生黄芪一两、当归五钱、知母四钱、玄参四钱、穿山甲二钱(炒捣)、路路通大者三枚(捣)、炒王不留行四钱组成。另外,要用丝瓜瓤作引,无者不用亦可。若用猪前蹄两个煮汤,用以煎药更佳。张锡纯在书中只载其方,未做论述,原解中我们不做解析,以免曲解张锡纯原意。 陈宝贵心解 少乳一证,陈宝贵临证治之甚多,其病因以气血亏虚、气滞血瘀为主。其治疗或益气养血,或疏肝化瘀。但无论何种治法,常伍以通乳之药...

  • 探索总结中医孕前保健思想

    探索总结中医孕前保健思想

    中医古代孕前保健思想浅探 现今人们对优生优育越发重视, 对于妊娠结果的要求越来越高, 都希望能够顺利受孕、高质量的妊娠、安全的生产和生育高素质的下一代。孕前作为整个怀孕的第一阶段, 如能在这个阶段从饮食、起居、情志、运动各个方面做好相应的保健工作[1], 不仅能帮助健康妊娠的发生, 还有许多研究表明, 孕前保健对于改善妊娠结局也具有重要意义。孕前保健这一概念的提出, 国际上一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由匈牙利、美国和英国等提出。实际上中医药文献中亦蕴藏着丰富的孕前保健内容。笔者将通过对古代文献的调查研究,...

  • 陈自明认为 医学中妇科和产科最难

    陈自明认为 医学中妇科和产科最难

    宋代医学家陈自明(1190—1270),字良甫,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一个中医世家,其祖父、父亲是当地的名医。陈自明家中藏书很多,从小受到医学的熏陶,在耳濡目染之下,对医学发生了兴趣。成年之后,为了开阔眼界,他游学东南各地。除了继承家传医疗技艺和良方外,陈自明还广泛收集方书,带回家后闭门细细研读。陈自明善于吸收众家的长处,成为通晓内、外、妇、儿各科的名家,尤其擅长妇科。陈自明曾在建康府明道书院任医学教谕,相当于现在的教授。 他对当时医界存在的种种弊端极为不满,同时对妇科不受社会重视深深不安。他目睹...

  • 中医脐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中医脐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现代妇科顽疾,中医认为,妇女每逢经前或月经前后周期性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非行经期间,冲任气血平和,致病因素不能引起冲任、胞宫瘀滞或不足,故不发生疼痛,而在经期或经期前后,血海由满盈而溢泻,胞宫气血由气盛血旺至经后暂虚,气血变化急骤,运行不畅,胞宫经血流通受阻,以致“不通则痛”;或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而痛”。其机理有寒、热、虚、实之分,以实证为多。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

  • 产后身痛 中医经方之妙用 抓主要病机灵活用方

    产后身痛 中医经方之妙用 抓主要病机灵活用方

    桂枝新加汤治疗产后血虚身痛初探 产后身痛是女性产褥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性的肌肉、关节酸楚疼痛。本病虽不危及生命,但缠绵难愈,可以贯穿整个产褥期,严重影响女性产后恢复;加之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压力大,若病情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可进一步发展为身心疾病。中医对产后身痛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的“产后腰痛”,唐·昝殷在《经效产宝》中也对“产后遍身疼痛”进行了详细论述[1]。桂枝新加汤原为《伤寒论》中治疗汗后身痛...

  • 国医大师张志远辨治月经病经验举隅

    国医大师张志远辨治月经病经验举隅

    月经病是指月经的期、 量、 色、 质发生异常, 以及伴 随月经周期出现明显不适症状的疾病, 是妇科临床的 多发病 [1 ]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治疗月经病, 从阴阳 气血整体出发, 强调女性以血为本, 以血为用, 气血为 女子濡养的根本, 重视调益冲任二脉, 以通为要。现将 先生治疗月经病经验摘录于下, 以飨同道。 1 痛经 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 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 或痛引腰骶, 甚则剧痛至昏厥者, 称为 “痛经” 或 “经行 腹痛” [2 ] 。《诸病源候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