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50页

医 第50页

  • 月经过少的中医治疗

    月经过少的中医治疗

    特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张达旭 编辑同志: 我近半年来每次月经的量都很少,半天就干净了,请问能否服中药治疗? 浙江嘉兴黄丽 黄丽读者: 月经周期正常,而月经量明显减少,少于20毫升,或月经期缩短不足二天,月经量少于正常,连续出现两个月经期以上者,医学上称为月经过少。中医一般分以下两型辨证施治。 一、气虚痰瘀型:临床症见经量少,常延迟,色淡,有时点滴即净,用小护垫即可,形胖,舌淡苔白,舌边有瘀点,脉沉细。 治则:健脾益气,化瘀祛痰。 处方:党参、生牛蛎、益母草各15 克,...

  • 青春期月经失调中医补肾疗法

    青春期月经失调中医补肾疗法

      少女青春期月经初潮,经来或先期而至,或延后而来,或先后无定期,量或多或少,经期延日不止,皆为月经失调,究其原因多为肾气未实,或阴阳失调之故。   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肾乃先天之本,以藏精气,主骨生髓,髓通于脑,为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之本,脑为髓海,髓海空虚,肾精不足可出现生殖功能不全或衰退而致冲任失调,月经紊乱;肾气虚而致月经失调者,多因素体肾气虚弱,冲任难固。人体的生长发育依赖肾的阴平阳秘,不可偏盛偏衰。医者云:&ld...

  • 乳头痒痒需要看医生吗

    乳头痒痒需要看医生吗

      许多女性偶有乳头、乳晕发痒的症状,这可能只是单纯的过敏问题,也可能是乳癌的征兆,因此不能轻视。   另外,有一种罕见柏哲德氏症,也会在乳头和乳晕周围出现一种类似湿疹的症状,患者会有皮肤发痒、刺痛及烧灼感,有时还会暗红、血样分泌物,或出现不痛的硬块。      若乳头除了发痒,还有分泌物,除了有可能是乳头发炎外,也有可能是更严重的问题。当乳头分泌物,是黄、白、乳、绿色时,只要经过适当的治疗,就可痊愈,但若乳头的分泌物呈现暗红、有血样时,就要特别小心是不是有发炎症乳癌的可能性,因为有乳头发炎5%的几率由乳癌造成...

  • 中医调理助女性安度围绝经期

    中医调理助女性安度围绝经期

      “围绝经期并非衰老的标志,而是开始科学保健的信号;迈入幸福愉快的晚年门槛,就必须愈加注重围绝经期保健!”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妇产科教授王秀霞指出,处于围绝经期的女性朋友,时常会有潮热多汗、心悸失眠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在此期间,若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加上辨证服用中药汤剂和中成药,就会顺利地由中年过渡到老年,迎来平稳的第二“青春”。   围绝经期有提前趋势   围绝经期是指围绕绝经的一段时期。王秀霞指出,围绝经期综合征指的是妇女...

  • 中医养生 巧治六大经期问题

    中医养生 巧治六大经期问题

      月经期间,女性总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如经期腰痛、腹痛、乳房胀痛、心律失常、关节炎等,巧治经期问题,如热敷可缓解腰痛、蒲公英敷脐可调理乳房胀痛等。女性朋友,不妨试试这些小方法吧。   1、经期腰痛   大多数女性在经期或多或少都有腰酸、腰痛的现象,这多是因为体弱、肝肾不足、寒气郁积所致。严重时感觉腰部如绳缠一样又紧又痛,到了后期逐渐减轻。   可以采用热敷的方法调节:仰卧,以热湿毛巾(以不滴水为度)垫于腰间疼痛部和稍下面的骶部,上面再放一热水袋,热敷约10分钟,然后分别在腰两侧热敷10分钟。   提示:经期...

  • 中医辨治月经先期

    中医辨治月经先期

      月经先期是妇女月经周期紊乱之一,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十几天行一次经者,亦称之“经早”、“经水超前”、“经期超前”等。月经先期的主要病因是气虚和血热,其中血热又分实热、肝郁化热及虚热三种。气虚则冲任失固;血热扰动血海不宁,以致月经先期而至。月经先期的辨证,必须根据月经量多少、经色、经质,以及伴随症状、舌脉全面分析。   气虚   月经提前,经量增多,色淡质稀。伴有神疲肢倦,心悸气短,纳少便溏,或小腹空坠,脉虚弱,舌质淡,苔薄白。   ...

  • 月经不调用中医辨证治疗 疗效不错

    月经不调用中医辨证治疗 疗效不错

    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周期,持续时间,月经色、量、质发生异常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主要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过少,经期延长、崩漏等,用中医辨证治疗,疗效不错。 月经过多:月经量明显增多,而周期正常者称“月经过多”,一般月经以30-80毫升为适宜,超过100毫升者为月经过多。 气虚月经量多,色淡红,质清晰;神疲肢倦,气短懒言,小腹坠胀,面色少华,舌淡,苔薄,脉细弱。方药:人参、白术、升麻、地骨皮各10克,黄芪、海螵蛸、续断各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 乳腺癌的中医认识规律和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中医认识规律和治疗方法

      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早在20世纪70年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陆德铭教授就开始重点钻研乳腺疾病的中医认识规律和治疗方法。   陆德铭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体内正气不足、毒邪留滞有关,再加上手术及术后放化疗,使正气更虚,其病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上应重视扶正与祛邪两方面。   他经过对407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辨证分析研究发现,76.9%的患者属于气阴两虚、冲任失调型,并由此确立了“益气养阴、调摄冲任、散结解毒”的乳腺癌术后治疗...

  • 月经先期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好

    月经先期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好

    月经先期证又叫经期超前证、经早证、经行先期证。是指妇女月经周期至少连续两次提前七天以上:甚至十六、十七天潮者。中医辨证施治疗效好。 肝气郁结型:症见月经提前,经行腹痛,经前乳房胀痛、常伴有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善太息,胸胁胀痛或窜痛,嗳气,头痛,失眠,烦躁,下腹胀闷不适,或咽间有异物感,舌苔薄自,脉弦。治宜疏肝理气。方药:柴胡、菊花、茯苓、厚朴、枳壳、白芍、香附、青皮、陈皮、合欢皮、夜交藤、山楂、鸡内金、神曲、当归、丹参、旋复花各15克,半夏、川芎、郁金、代赭石、苍术、生姜、佛手各 lO克,甘草6克,水煎3次,合并...

  • 女性经期嗜睡中医治疗

    女性经期嗜睡中医治疗

    经行嗜睡是指妇女每遇经行前后,或适值经期,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又欲睡的病证。又称“经行多寐”、“周期性睡眠过多症”等。有的妇女虽然忘记了来月经的日期,可她有经行嗜睡的特有症状,届时自然就知道月经又要来潮了。从我们临床上接触到的这些病人看,这种病象的出现与妇女的体质禀赋有一定关系。平素体胖、浮肿或贫血的妇女,或平时大便偏稀的妇女,在月经来潮前就会感到困倦乏力,只想睡觉,甚至迷糊不醒 经行困倦嗜睡的女性,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打球、打太极拳等,选择自...

  • 绝经后的保养:中医疗法

    绝经后的保养:中医疗法

      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称为绝经综合征。常见如月经紊乱、情志志异常、潮热汗出、眩晕耳鸣、心悸失眠等。绝经分为自然绝经和人工绝经。自然绝经指卵巢内卵泡生理性耗竭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指两侧卵巢经手术切除或受放射治疗所致的绝经。人工绝经病人更易发生绝经综合征。   中医学无此病名,其症状于“年老血崩”、“老年经断复来”、“崩漏”、“脏燥”、“百合病”等病证中可...

  • 倒经“周期性子宫外出血”中医辨治

    倒经“周期性子宫外出血”中医辨治

    治倒经(胃火炽盛)方 处方:大黄4克,黄连、黄芩各5克,生石膏30 克,炙甘草6克,知母、粳米各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胃泻火,引血下行。用于治疗倒经,中医辨证属胃火炽盛型+临床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吐血,衄血,或见便血,量较多且色鲜红,伴有口渴思饮,胸中烦热,口气臭秽,牙龈肿痛,咽干口燥,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洪数。多伴见月经先期。 创方者:张才圣 治倒经(瘀阻气逆)方 处方:当归、生地、红花各9克,桃仁12克,枳壳、赤芍各6克,柴胡、甘草各3克,桔梗、川芎各4.5 克,牛膝1...

  • 甘肃名医治经前期综合征方

    甘肃名医治经前期综合征方

    甘肃名医治经前期综合征(肝郁气滞)方 处方:当归、茯苓各15克,柴胡、薄荷各6克,白术12克,甘草、煨姜、郁金、白芍、川楝子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和血调经。经前期综合征是指育龄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 本方用于治疗经前期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症见经前乳房胀痛,下腹胀满连及胸胁,烦躁易怒,经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舌质红,脉弦。 甘肃名医治经前期综合征(脾肾阳虚...

  • 月经先后不定期的中医治疗

    月经先后不定期的中医治疗

    特约专家、全国名老中医、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张达旭 编辑同志: 我近来月经很不规律,经常提前或推后8~9天,该服哪些中药治疗? 广西宜州许萍 许萍读者: 月经周期或前或后一周者,医学上称为月经先后不定期,又称经水先后不定期,中医分以下两型辨证施治。 一、肝郁脾虚型:患者经来或先或后,经量多,色暗红,无血块,小腹疼痛,腰痛,带下多、色黄,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嗳气,小便黄,大便溏,舌光略红,苔薄白,脉弦细。 治则:疏肝解郁,养血调经。 处方:当归、赤芍、茯苓各12克,白术、柴胡、丹皮、栀子、香...

  • 妇女在月经期中医养生保健

    妇女在月经期中医养生保健

    妇女在月经期后常易出现头晕目眩、四肢倦怠,或神疲懒言、心悸怔忡等不适,这是气血偏虚的一种表现。尤其是人到中年,经、孕、产、乳等生理现象伤血无数,气随血耗,经后出现上述症状者更是屡见不鲜。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本,血与气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气为血帅,气行血行,凡伤于血者,必损其气。为此,中年妇女更应重视经后调补气血,而八珍汤为首选。 八珍汤出自《正体类要》,是补气养血的代表方,实由四君子汤(人参、甘草各6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和四物汤(川芎6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白芍12克)组成,...

  • 血崩症中医崩漏的治疗

    血崩症中医崩漏的治疗

    中医中药秘方网: 我每次来月经量都很多,家里老人说这是血崩症,请问中药能否治疗? 江苏南京许丽 许丽读者: 崩漏是妇女阴道异常出血的病 变。凡出血量多,来势骤急的叫“崩”, 出血量少,来势缓慢的谓之“漏”。本病 的病因,与血热、气虚、血瘀冲任不足 等有关。中医一般分以下三型辨证论 治。 一、脾肾两虚,冲任亏损型:患者 月经量多、色淡红,腰酸膝软,大便溏, 舌淡红,苔白,脉细弱。 治则:温养脾肾,益气止崩。 处方:菟丝子、党参、海螵蛸各15 克,川断、白及...

  • 月经期腹痛1年 熊继柏医案方

    月经期腹痛1年 熊继柏医案方

      彭某,女,38岁,门诊病例。   2009年7月5日初诊:月经期腹痛1年,伴畏寒肢冷,疲乏少力,纳少,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   辨证:冲任虚寒痛经。治以温经散寒止痛。   主方:温经汤加味。   组成:党参10克,吴茱萸4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酒白芍10克,丹皮10克,肉桂5克,法半夏10克,麦冬10克,香附10克。10剂,水煎服。   2009年7月17日二诊:药后痛经显减,畏寒肢冷减轻,仍疲乏,食少,少寐,舌淡红,苔白,脉弦细。继用上方加味。   组成:西洋参10克...

  • 经行晕厥 求助中医

    经行晕厥 求助中医

    中医的《十问歌》中有这么一句话:“妇人尤必问经期,经带胎产全占验”,一般的中医或对中医缺乏真正地了解的人,常把这句话看作是妇科病的问诊要点,其实不然,对于很多内科疾病来说,把握妇人“经期”特点同样重要。今天我们举例简要地说说妇女患内科病时,如何把握妇女特有的生理特点,来帮助诊治疾病。 患者是一位42岁的女性,为一银行职员,1年多来反复发作晕厥。曾在外院经过头部CT、24小时动态心电图、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部X片、经颅多普勒等多项检查,都没确诊,晕厥还是照常发作...

  • 绝经“经断前后诸证”中医典型案例

    绝经“经断前后诸证”中医典型案例

    绝经,中医称“经断”。妇女在五十岁前后,月经将绝未绝时出现经期提前或推迟、经量过多或过少,并出现阵发性潮热、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关节疼痛、失眠、性欲减退等一系列症状,中医称“经断前后诸证”,认为其发生与肾气衰弱、冲任虚损、阴阳平衡失调等有关,可分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阴阳两虚、心血不足四型论治。笔者根据临诊所见,搜集并整理了四个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 一、肝肾阴虚 案例:48岁的刘女士3个月前出现月经紊乱、量多、抑郁易怒、脸色潮红等症状,自我诊断为...

  • 中医是如何认识乳房的

    中医是如何认识乳房的

    对乳房经络、解剖、生理、病理的认识,在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已有记载,后世医家也多有论述,如“男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肾,女子乳头属肝,乳房属胃。指出了乳房的经络归属“妇人以冲任为本,冲任不和或风邪所容,则气壅不散,结聚乳间或硬或肿,疼痛有核”,指出了冲任不和是乳房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一般认为,对乳房生理、病理影响最大者为:肝、肾、脾、胃功能是否正常以及肝胃两经,冲任二脉是否通调,若经脉闭阻不畅,冲任失调,则可导致多种乳房疾病的发生。...

  • 女性月经不正常 中医来帮忙

    女性月经不正常 中医来帮忙

    有些女性月经像捉迷藏,忽前忽后没个准儿,中医认为,这就是蓄积经血的源头———冲任二脉出了问题。冲任二脉属于奇经八脉,主要掌管女子月经、乳房第二性别特征的正常发育。如果冲任不调,子宫蓄积的血液时而满溢而月经提前,时而不足而月经推后。冲任不调引起的一般跟肾虚、脾虚和肝郁有关,具体可以根据月经紊乱伴随的症状来判断,比如肾虚引起的月经紊乱,最典型的是更年期妇女,肾气渐渐衰竭,月经就忽前忽后不规律,所以中医有“补肾就是调冲任”的说法。青壮年女人如果伴有头晕耳鸣、腰酸...

  • 月经先期的中医治疗

    月经先期的中医治疗

    月经提前来7天以上叫月经先期,其原因多数是血热为主,也有肾气不固引起。一般可分以下三型辨证施治。 1.肝郁血热:患者心情不顺、易怒,月经提前10天,大便结,小便黄,舌质淡红,脉弦。 治法:养血和营,疏肝健脾,清郁热。 处方:当归、白术、丹皮各9克,白芍、茯苓、柴胡各10克,山栀子、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2.阴虚血热:患者口干心烦,月经提前12天来,小便黄,舌质红少苔,脉数。 治法:养阴清热,和血调经。 处方:川芎、阿胶珠、甘草各6克,当归身、黄柏各9克,知母、白芍、生地、黄芩、香附...

  • 中医妇科临床以八法治疗月经病

    中医妇科临床以八法治疗月经病

      《本草纲目》云:“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月经是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临床诊断月经病的标准多以其期、量、色、质的改变为准;此外,伴随月经出现的多种症状也都归入月经病范畴。《笔花医镜》有云:“经者常也,其衍乎长者皆病也。”笔者从事中医妇科临床40余年,以八法治疗月经病,常收到效验。   清热凉血法   热邪入血,伤及冲任,热迫血行,血热妄行,临床常可引发月经过多、崩漏、月经先...

  • 鼻腔出血月经拖后未来 中医治则处方

    鼻腔出血月经拖后未来 中医治则处方

    孙某,女,28岁,1976年6月15日初诊。患者主诉右鼻腔出血八日。每天出血4、5次,每次出血都较多,出血多在下午,在附近医院以鼻衄治疗效不著,于6月14日在市某大医院五官科检查:“鼻腔干燥,中隔部分黏膜充血溃烂”,服药堵塞仍止不住。来我院寻余治疗。 患者颜面白光白,鼻腔堵塞药棉,口咽干燥,全身无力,焦虑紧张,苔白腻,舌尖红,脉浮滑数。该患者月经拖后未来。余告知不必紧张。 病机:气血上逆,热迫血络。 治则:清热凉血,活血通经。 处方...

  • 闭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闭经的中医辨证治疗

    发育正常的女子,一般在14岁左右出现月经初潮,若超过18岁月经初潮未至,或经行后非妊娠、哺乳、绝经期而停经3个月以上者,称闭经。现代医学称前者为原发性闭经,后者为继发性闭经。中医认为闭经有虚实两种,虚者多为阴血不足,甚之枯竭,无血可下。实者多为实邪阻隔,脉道不通,经血不行。中医辨证治疗效果好,其分型如下: 气血虚弱:经期延后量少,渐至停经,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肢软,气短懒言。唇舌淡白,苔薄白,脉沉弱,治宜益气补血调经。可用八珍汤加味治疗。药用人参3克(另煎,兑服),白术10克,当归身10克,茯苓10克,川芎5克,白...

  •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验方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验方

    血崩是指月经过多或非时而下,像河流决堤,崩泻而下,凡功能性子宫出血、生殖器炎症、肿瘤等妇科疾病均可出现这一症状。严重的患者可持续数十天出血不止,出现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慌气短和全身无力等一系列严重贫血症状。治疗月经过多的方法虽多,但如应用不当往往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中药治疗血崩有一定效果,副作用也小。血崩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西医以消炎止血或免疫治疗为主,如青霉素、止血敏、头孢曲松钠等。 现有一验方介绍如下。 方瓜种40~100 g,焙干研为末;杏树内皮40~100 g,焙干研为末。以上两药末加在一起,...

  • 陕西名医治乳腺纤维腺瘤方

    陕西名医治乳腺纤维腺瘤方

    处方:郁金、法半夏、青皮、炮山甲(先煎)各10 克,柴胡、当归各9克,莪术、全瓜蒌、白芍、白术、茯苓各12克,浙贝母15克,薄荷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解郁,理气散结。用于治疗乳腺纤维腺瘤,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型。症见乳房结块较小、不红、不热、不痛、发展缓慢、推之可移,或伴乳房不适,胸闷不舒,善叹息,或伴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小腹胀痛,血色暗红,行而不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创方者:张岚...

  • 卵巢早衰 中医论治

    卵巢早衰 中医论治

    卵巢早衰 据其症状特点,在中医的古文早有论及,敬在于“闭经”“月经过少”,“不孕”等篇中,肾与生殖的关系最为密切,《素向﹒上古天真论》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肾藏精,主生殖,女子到了14岁左右,肾气盛,则先天之精他生的天癸在后天水益之精的充养下最后成熟,同时通过天癸的作用,促成月经的出现,所以在月经产...

  • 经前期综合征的中医疗法

    经前期综合征的中医疗法

      经前综合症是指育龄妇女在月经前7~14天(即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反复出现一系列精神、行为及体质等方面的症状,月经来潮后症状迅即消失。   近年认为本病症状波及范围广泛,除精神神经症状外还涉及几个互不相联的器官、系统,包括多种多样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症状,故总称为“经前期综合征(PMS)”。下面是中医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方法。      处方组成   (1)疏肝通络汤:柴胡9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枳壳9克、牛膝9克、香附9克、郁金12克、青皮9克、路路通9克、橘叶9克,水煎服。   (2...

  • 中医治闭经案

    中医治闭经案

      黄某,女,22岁,已婚,安徽省潜山县余井镇柴阁村人。2008年8月11日初诊。   月经素迟至,经来夹有血块,无腹痛。近两年月经紊乱,常数月不至。迭经黄体酮等药医治,均最终未能解决问题。   现经停50余天,常怀不孕之忧。其形体肥胖,饮食起居如常,苔薄白,脉缓弱。   此寒凝血瘀,治当温经化瘀,兼益气养血。仿温经汤之意,加三棱、莪术及柴胡等化瘀开郁之品:熟地、丹参、赤芍、香附各12克,党参、阿胶各10克,当归、柴胡各9克,川芎8克,炙甘草、桂枝、三棱、莪术各6克。水煎温服共20剂。   9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