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 第257页

医 第257页

  • 壮医热熨法

    壮医热熨法

    壮医常用取材方便的东西来热熨,治疗一些疾病。常见的热熨方法有以下几种。 沙熨疗法:取细沙适量,放在锅内炒热后加适量醋,装袋,或将沙炒热后加入姜汁30-50毫升,再炒2分钟,装袋,趁热熨患处。主要用于腹痛、腰腿痛、陈旧性损伤疼痛等症。 青盐熨法:取青盐500克,放在铁锅内炒热,单炒或加醋炒,炒热后装在布袋内,热熨患处。此法可以治疗胃痛、腰痛、背部疼痛等多种病症。 米熨疗法:将大米炒热装袋,热熨患处。本法用于腹痛、腰痛等症。 犁头熨法:取报废的犁头铁一块,硫黄适量,将犁头铁放入火灶内烧热后取出,再撒上一些硫黄粉,待其温...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壮医
  • 苗医特色履蛋诊疗法

    苗医特色履蛋诊疗法

    苗医理论认为“无毒不生病.无乱不成疾”和“毒为百病之源”,且毒存在于体内而必发于体外. 因而各种体内的毒素都会在体表上表现出来,由于其性质和感染的部位不同,其表现就会有所区别。因为许多毒素在体表的表现比较隐晦.用肉眼和一般的方法难以诊查出来,必须用充满生灵能的敏感性很强的物体才能探察出来。而鸡蛋既是产生新生命的原体,有充足的生灵能,具有很好的灵动效应,又廉价易得,是最为理想的探测物,能吸附毒素而后引起鸡蛋的形体、颜色和质地的一系列异常改变.而人们可以根据这些改变来诊断...

  • 瑶医庞桶浴

    瑶医庞桶浴

    瑶医庞桶药浴是瑶族的一种特色传统外治法,是利用水的温度刺激和药物作用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瑶医认为,庞桶药浴疗法具有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解毒通络之功效,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调整机体盈亏平衡状态,使人体功能恢复正常。 瑶医用来药浴的庞桶是用杉木做成的大木桶。药浴所用时草药来自大瑶[儿,自采自用,多采用鲜药,平常也将采回的草药洗净、晒干,以备冬季使用。药浴多无固定配方,常根据药物性能搭配使用,各:种草药的剂量,也多凭习惯和经验而定。 药浴时,将采集的新鲜草药洗净、切碎.然后放人大锅中煎煮,待药液煮沸后再煮 30分钏,...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瑶医
  • 中医传统推拿“开锁”疗法

    中医传统推拿“开锁”疗法

    中医传统推拿疗法历史悠久,其中推就是按摩,拿就是开关,民间又叫“开锁”,人体共有九把锁(“锁”其实就是人体的几条大筋,沿脊肌或或膀胱经),“开九锁”不仅能运行气血、平衡阴阳,还能贯通人体经脉,有回阳救逆的功效,运用一定的手法(抓起来再弹起来,实际上就是“弹筋发”)将闭塞的锁打开,一通百通,疾病就能痊愈。虽然在自然疗法盛行的时代,开九锁并没有被广泛应用,但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它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伤筋、昏厥确有疗效。...

  •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认为外邪侵袭或内伤诸疾皆可导致头痛。有因风邪上犯颠顶.脉络阻遏.或挟湿邪蒙蔽清窍可发生头痛;有因情志所伤,郁而化火,上扰清窍而致头痛:亦有因禀赋虚弱,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而致头痛:或因恣食肥甘,湿痰上蒙而致头痛;或外伤跌仆.气血瘀滞.脉络被阻而致头痛。本版编辑特将壮医治疗头痛的特色技法收集整理如下.供读者参考: 药线点灸操作规范 1.整线:把松散的药线搓紧。 2.持线:用食指和拇指持线的一端,露出线头1~2厘米。 3.点火:将露出的线端用火点燃,药线点燃后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4....

  • 中国藏医药学

    中国藏医药学

    中国藏医药学起源于高原民族的长期医疗实践,是最具有地方特色,又融合西藏神秘文化的奇特医术。藏医治病广泛,除了服药外,各类治疗手段也十分丰富,现介绍几种常用治疗方法如下。 火灸疗法医生拿着一个个规格不等的火棒,在患者身体上或轻烟宣发,或溢红一片。它主要用于治疗寒性病,如:胃火衰败、消化不良、肢体浮肿、黄水寒毒、瘰疬炭疽、神经错乱、脉滑体弱等症。有的热病后期患者,也可用火灸施治。 涂擦疗法是藏医外治的独特方法,包括两类:一是用植物或动物油脂涂擦全身或局,二是用藏药加童便、乳汁、雪水调成膏(或煎膏)涂擦。油脂或药物配...

  • 对壮医理论体系的学术评价

    对壮医理论体系的学术评价

    我国藏医、蒙医、维医、傣医等民族医药都有自己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由于历史的原因,解放前壮族没有本民族的规范化的通行文字(只有流行不广的方块壮字),因此,壮医在历史上的客观存在虽然已经逐步被学术界所承认,但由于没有较多的本民族文字记载,因而能否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则是值得探讨的事情。我们认为在这个问题上进行研究和探讨,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标准,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和结论。 首先,壮医药理论所涉及到的有关文字资料,是从大量的地方志、博物志以及有关中医药文献中搜集整理出来的。这些文献的作者,大都...

  • 中医阴道给药法

    中医阴道给药法

    从前阴给药多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包括阴中填塞和洗浴两种方法。如《金匮要略》中用矾石丸和蛇床子散作成栓剂纳入前阴,分别治疗湿热带下证及寒湿带下证;用狼牙汤方煎汤熏洗外阴,治疗湿热郁积所致的外阴糜烂生疮。研究表明,通过阴道途径给药可产生全身疗效,如激素替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也有人研究将肽类或疫苗进行阴道给药。 阴道途径给药具有延长释放系统的滞留时间、避免肝脏首过代谢、对有些药物渗透性较高、药物不会被代谢而失活等优点,因此阴道给药正逐渐被研究者关注。...

  • 德昂族民间医药及药方

    德昂族民间医药及药方

    世居在云南边陲的德昂族人民,在长久与疾病作斗争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特色医药。 下面的药方,是德昂族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方法: 治肺结核方:①.采桑叶数片,猪肉100克煮吃。②.丹参 150克,茴香根数根,煨红公鸡炖食。 治肺气肿、肺炎、气管炎方: ①。大力肺桑叶 30克,水煎服。 ②.砂仁30克,与红公鸡的心肺煮吃。③.鱼腥草叶晒干后,水煎服。④.马蹄叶适量,黄鳝3条,泥鳅1条炖食。 ⑤.香菜蘸蜂蜜吃。 治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方:①.萝鲁叶数片,水煎服。②.攀枝花树皮适量,晒干,水煎服。 治肺癌、肝癌方...

  • 壮医临症用药歌

    壮医临症用药歌

    壮药是在壮医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疾病的天然药物。笔者长期从事壮医药的挖掘整理研究,现根据民间歌谣把壮药的临床应用归纳整理成歌诀如下,供广大壮医药爱好者参考。 壮医治病特色浓,以物比类样样通。 以黄治黄黄见黄,黄根黄桅配黄藤; 田基黄加无根藤,黄疸肝热去无影。 以红治红红见红,红药红藤月月红; 红凉伞配红吹风,妇人血虚用就灵。 以白治白白见白,白筋白果与白英; 白地紫菀干层纸,痰白服之喘咳停。 以黑治黑黑见黑,血余炭与黑血藤; 黑灵芝加黑山羊,调气补虚气充盈。 以毒攻毒毒用毒,蛤蟆野芋降毒痈;...

  • 壮医接骨术

    壮医接骨术

    壮医接骨术的原则是:整复、固定、敷药、功能锻炼、预防合并症等。在整复前,先询患者如何受伤,以确定有无骨折、脱臼。 若有骨折,先以消炎药水(大榕树、小榕树、苦丁茶、金银花、爬山虎、路边青叶煎煮液)外洗患处,再行正骨术。其法是先以金银花、闹洋花、小榕树煎水外洗或以天南星、雷公藤捣烂加童尿外擦,达到局部麻醉后,再行整复固定,并外敷草药。 常用接骨草药有大罗伞、小罗伞、小接骨、常山、鬼画符、铺地稔、苦楝叶、姜黄、救必应、骨碎补、两面针、土鳖虫,加小鸡捣烂外敷,15天为1个疗程。 待肿消后,改用接筋续骨、补益肝肾药内服...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壮医
  • 全面理解和大力扶持民族医药(三)

    全面理解和大力扶持民族医药(三)

    三、民族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 民族医药简(方法简易)、便(应用方便)、验(行之有效)、廉(价格低廉)的优势,是它的一大特点。但这种优势是相对的,是需要逐步发展的,这种优势的存在,是因为需要这种优势的人群还存在。 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发展很不平衡,现代医药在穷乡僻壤的覆盖率相对较低,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相当严重,这就给简、便、验、廉的民族医药和民间草医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不仅如此;在医学上,疗效是硬道理。基于疗效,医药费用的承受力便是主要的选择。因此,民族医药从疗效和优势两个方面,都是今天不可...

  • 壮医针法

    壮医针法

    壮医针法是壮族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壮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从考古实物来看,壮医针刺疗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广西众多的新旧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有很多打制、磨制的可供刺疗用的尖利的石片、石镞、石斧,此即为壮族地区的原始砭石。此外,在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南宁地区贝丘遗址、柳州白莲洞旧石器晚期遗址、广西宁明花山和珠山附近的岩洞里,还发现有骨针实物。 1985年冬,考古工作者在广西武鸣县马头乡元龙坡一处西周至春秋古墓中,出土了两枚精致的青铜针;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广西贵县f今贵港市1罗泊湾汉墓出土有...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壮医
  • 壮医耳针疗法

    壮医耳针疗法

    根据壮医基础理论,耳届天部,附于“巧坞”两侧,通连 “勒答”,在生理上通过龙路火路刚络与全身脏腑骨肉相通,在病理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反应,当人体有病时,耳廓相应部位会出现变色、突起、叫陷、水肿、充血、敏感点、缺损等征象,壮医通过针剌这些反应点(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的方法即为壮医耳针疗法。 壮医耳针共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亳针法、压丸法、放血法、药物注射疗法等四种。壮医耳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麦粒肿、牙痛、神经衰弱、痛经、胃痛等疾病。...

  • 解放军“国医名师”的养生之道

    解放军“国医名师”的养生之道

    黄世林生于1933年,是解放军第 210医院中医血液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解放军中医药“国医名师”。黄世林虽已是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但面色红润,精力充沛,声音洪亮,走路挺拔,自己开车上下班,球场上偶尔还能见其身影。问起他的养生之道,回答只有两字: 没有。 黄世林解释道,没有就是无限的有。他说,养生很简单,平常生活中顺应自然,生活有序;修德养心,淡泊明志;身脑勤动,防微杜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是养生的真谛,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豁达之理养...

  • 壮医排毒疗法治疗痛风有特色

    壮医排毒疗法治疗痛风有特色

    痛风中医属“痹症”,壮医属“发旺”范畴。壮医通过排毒,疏通龙路火路,将沉积在血液、体液和器官中的邪毒排去,泻热排毒、祛风除湿,同时激活五脏六腑的代谢功能,达到扶正之目的。近日,在广西壮医医院开展的壮医防治痛风研讨会上,该院排毒康复科唐华医师介绍,通过外敷内服及茶饮等壮医治疗,一般急性、慢性痛风病患者大多数能得到较好控制。 唐华医师介绍,壮医排毒治疗痛风以柳叶见血飞、土茯苓、车前草、松节等为主药。其中柳叶见血飞能人络搜剔湿热蕴毒,土茯苓等利湿、解毒、利关节。再配以清热...

  • 中医药浴 神爽气舒

    中医药浴 神爽气舒

      炎炎夏天,暑气逼人。每天痛痛快快洗个澡,就会顿感神爽气舒,如能在水中加一些药物,不但浑身凉爽,还能起到健身美容的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菊花浴   取菊花适量,煎汁去渣,加入浴水中,泡洗20分钟左右,再用水冲净。此浴有解暑、明目、清火、醒脑之功。   金银花浴   取金银花适量,煎水,滤汁后兑入浴水,洗泡20分钟左右,再冲洗干净,浴后凉爽舒畅,治痱效果理想。   香醋浴   在浴水中加入少许醋,按常规洗浴,浴后浑身舒适,且头发柔软光泽,易梳理。   人丹浴   一盆水,大人加入一包人丹,小儿加入半包,充分搅拌...

  • 壮医挑痔疗法

    壮医挑痔疗法

    壮医挑痔疗法是针挑疗法 的一种,主要用于炎性外痔、肛 门瘙痒、轻度脱肛等症。 常用针具:同针挑疗法。 挑点选择:在腰骶部寻找挑 点。挑点特征:外形似丘疹,高出 皮肤,有的不突起,如帽针头 大小,圆形,略带光泽,呈灰 白色、棕褐色或淡红色不等, 压之不褪色。所选挑点要与 色素痣、色素斑、毛囊炎相鉴 别。找点困难时,可用手摩擦 患者腰骶部皮肤,即可出现。 若腰骶部同时出现两点以上 者,应选择其中最明显、位置 最低的点。一般每次只挑1 个痔点,若患者身体较好,最 多可挑2~3个。 操作方法:让患者反坐 在靠背椅上,...

  • 藏医擅用牛角拔罐

    藏医擅用牛角拔罐

    藏族医生用牛角来拔罐,是藏医的特色之一。牛角罐可以治疗痛风、关节炎、肢体关节肿胀、关节扭伤或者外伤性的肿胀。 牛角罐的制法 用犏牛或黄牛的白色角,约20厘米长,口径约四指,角口磨光滑。 操作方法 选择疼痛或肿胀的部位,先用酒精搽涂,消毒,再用针扎小眼,捏住牛角,扣在上方,吸出毒水。10~15分钟后,用干净棉球擦去毒液,用纱布包扎好。 注意 肿瘤、急性炎症、发高烧病人忌用。...

  • 傣医赛水(心理调节)治疗骨折

    傣医赛水(心理调节)治疗骨折

    傣医赛水(心理调节)治疗骨折 傣医将心理调节疗法称为“赛水”f音译1。是指建立在自我信心基础上的,以自我安慰,自我解脱,自我激励,净化心灵,平衡心理,排除焦虑和烦心,追求力量,增强信念,能够与疾病作斗争的一种心理调节疗法,符合现代心理疗法观念。傣医“赛水”(心理调节疗法)治疗骨折深受广大医患的喜爱。 骨折整复前 先用温水或清水,倒入小盆里适量,医者面对着小水盆,默念口语3遍后,(口语音译为:阿!骨折,皮断皮接,肉断肉接,筋断筋接,骨断骨接…&hel...

  • 中医养生 小寒保暖护脾胃

    中医养生 小寒保暖护脾胃

      1月6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寒。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此时是一年之中最冷的三九隆冬时期。中医认为“寒性凝滞,寒性收引”,因此这个时候正是关节痛、脾胃病甚至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严冬打响“保胃”战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功能不佳,对营养的吸收减少,人就容易生病。冬天是收藏的季节,也是积蓄力量以待“萌发”的季节,这时候人体阳气内敛,胃的阳气也处于内敛状态。如果此时大量进补,加上自身脾胃的运化功...

  • 中医急救 嗅鼻法点刺法

    中医急救 嗅鼻法点刺法

    一提起急救,人们马上会想到西医。其实,早在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就在《金匮要略》里有急救法的相关记载。目前,中医仍使用的急救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服药法 长久以来,内服中药一直被认为起效较慢,适合慢性病的调理。其实,内服药物急救也属于中医常用的急救法之一,比如,常见的急救汤药有“独参汤”,丸药有: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液有“清开灵口服液”,散剂有“七厘散”,胶囊剂有“云南白药胶囊”等,这些都是中医急救常用的...

  • 壮医刺血疗法操作规范

    壮医刺血疗法操作规范

    刺血疗法操作规范 刺血疗法的针具可选用三棱针或粗毫针,常有两种点刺形式。 1.直接点刺法 先在针刺部位揉捏推按,使局部充血,然后右手持针,以拇、食二指捏住针柄,中指端紧靠针身下端,留出针尖 0.2~0.3厘米,对准已消毒过的部位迅速刺人。刺入后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即可。此法适于末梢部位,如十二井穴、十宣穴及耳尖穴等刺血。 2.提捏点刺法 此法是将左手拇指、食指捏起被针穴处的皮肤和肌肉,右手持针剌入0.1~0.2厘米深。退针后捏挤局部,使之出血。常用于鼻通、攒竹、上星...

  • 壮医疗法 四方木热叩 药线点灸 无药棉纱灸

    壮医疗法 四方木热叩 药线点灸 无药棉纱灸

    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的操作: ①持线以右手拇指、食指夹持药线的一端,并露出线头约 1-2厘米。 ②点火将露出时线端在煤油灯或其他灯上点燃,如有火焰必须扑灭,只需线头有火星即可。 ③施灸将线端火星 对准穴位,顺应手腕和拇 指屈曲动作,拇指指腹稳 重而敏捷地将带有火星的 线头直接点按在预先选好 的穴位上,一按火灭即起 为一壮,一般每次一个穴 位灸一壮。 ④注意事项持线的 着火端必须露出线头,以 略长于拇指端即可,太长 不便点火,太短易烧着术 者指头。 操作时必须掌握火 候,施灸时以线头...

  • 祖国医药宝库 壮医方药

    祖国医药宝库 壮医方药

    壮医方药是祖国医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经验和知识,壮医的方药,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其大量的行之有效的单方、复方、验方,秘方,干百年来在壮族地区被用做主要的医疗药方,为一代代壮族人民的健康繁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至今仍是广大壮族人民尤其是偏远的缺医少药的地区或山区的壮族人民赖以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 壮族聚居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草木茂盛,四季常青,动植物繁多,山地广阔,矿藏十分丰富,因此,是中草药、动物药、矿物药的天...

  • 我国传统医学疗法 火龙疗法

    我国传统医学疗法 火龙疗法

    火龙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疗法,是在患者身体特定的治疗部位涂敷上药物,并将其点燃,以火的热性将药物之药性透达至皮肤、肌肉甚至骨骼,以化积破坚、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气血、改善微循环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体之气’ 血“遇热则行,遇寒则凝”.单凭该疗法中的火性就可以温通气血,再加上本疗法中所采用的通常为药性较强的中草药,火性可使这些药物的功效加倍,因此该疗法具有很强的疗效。适用于治疗颈椎、腰椎、膝关节等处的骨质增生病变。 采用火龙疗法治疗疾病之前,先将特定的中草药按一定比例...

  • 中医耳穴压豆疗法

    中医耳穴压豆疗法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方法。中医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在耳朵上找到相对应的反应区或敏感点,当人体有病时,刺激这些部位,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就是耳穴。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将表面光滑近似圆形或椭圆形的中药王不留行籽或小绿豆等,贴于0.6×0.6厘米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为佳,贴后每天按压数次,每次1-2分钟,每次贴压3-7天。 耳穴压豆疗法的关键是选准穴位,也就是耳廓上的敏感点,常用的选穴方法有直接观察法与压痛点探查法...

  • 蒙医几种独特的草原特色的疗法

    蒙医几种独特的草原特色的疗法

    蒙医以“赫依”、“协日”、 “巴达干”三者的关系来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 “赫依”是指各种生理功能的动力,凡是思维、语言、动作及各种脏器的功能活动,都受它支配。如果“赫依” 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脏腑功能减弱,表现为神志异常、失眠、健忘等症状。 “协日”是指火热之意,机体的体温,各组织器官的热能及精神的振奋等都是该 “协日”在发挥作用。&ldqu...

  • 壮医灸法 烧灼或熏烤穴位

    壮医灸法 烧灼或熏烤穴位

    壮医灸法是通过烧灼或熏烤体表一定穴位或患处,使局部产生温热或轻度灼痛的刺激,以调节人体天人地三气的同步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 目的的一种方法。壮医灸 法具有温经散寒,调节气 血(嘘、勒)、消肿止痛、祛 风止痒、保健防病等功 效,其种类繁多,广泛用 于临床各科。 1.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由黄瑾明教授、黄汉儒主任医师等根据壮医龙玉乾祖传经验发掘、整理出来的壮族民间疗法。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是用壮药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患者体表的一定穴位或部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治疗机理:通...

  • 中医养生 闭目养神

    中医养生 闭目养神

    自古以来,诗经里告诉人们只有闭目才能养神,在养生家里讲到的“眼不见,心不烦”就是这个道理。闭上眼睛能很好地养目,还会更好地把心静下来。只有让心安静了以后,人的精气神才能得到养护,保证了精气神的旺盛,促使了人体的健康,排除了病患,防止了灾祸。 祖国医学认为,“神”是支配人体生命唯一的促使者,让精神促使知觉,这就是人体上总的方针。“神”支配身体,影响健康,所以“神”对健康的关系极为重要。《内经》曰:“得神者昌,失...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