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54页

药 第54页

  • 山药桂圆炖甲鱼

    山药桂圆炖甲鱼

       [原料]山药片40克、桂圆肉20克、甲鱼500克。     [做法]先将甲鱼宰杀,洗净去内脏,连甲带肉加适量水,与山药片、桂圆肉清炖,至炖熟。     [用法]食用时,吃肉喝汤。     [作用]滋阴潜阳,散结消肿,补阴虚,清血热。适用于肝硬化、慢性肝炎、肝脾肿大患者。     [评注]历代医家对甲鱼的食疗价值推崇备至,因有‘滋养元阴、解毒退热’之功,为补肝肾之佳品。现代研究证实,甲鱼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软化肿大的肝脾。 ...

  • “毒中药”中毒后的急救方法

    “毒中药”中毒后的急救方法

      1、乌头、附子   为祛寒药,生药的母根为乌头、子根为附子,全草均有毒,故须经炮制后方可入药。该药性温,能温里散寒,回阳救逆。常用量为3~9g。若用药过量、误服或配伍不当可致中毒,其有毒成分为乌头碱。   中毒急救方法:除用1%鞣酸溶液反复洗胃外,阿托品可作为首选急救药品,它可抑制平滑肌过度紧张,阻断迷走神经对心脏的影响,并能消除或减轻流涎、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中毒症状。   用量为每次1mg,根据病情多次反复应用。中药急救可用绿豆100g,生甘草30g,黄连9g,水煎后加红糖适量频频内服。      2、洋...

  • 中成药中的壮阳药

    中成药中的壮阳药

    自从“伟哥”风靡全球后,人们对药物治疗“阳痿” 似乎更增添了信心。由于药物疗法简便,费用也相对较低,患者乐于接受。 在中医药方面,不少男士迫切想了解有哪些中成药对治“阳痿”有疗效且又相对安全。以下介绍几种这方面常用的中成药。 男宝胶囊 功效:壮阳补肾。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性欲淡漠、阳痿滑精、腰腿酸痛、肾囊湿冷及精神萎靡等。每粒装0.3 克。口服,每次1~3 粒,每日2次,早晚月艮。 参茸三鞭丸功效:补肾助阳、益气生精。用于肾阳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阳痿、遗精、双目昏暗、精神疲倦、腰膝无力等。剂型为蜜丸,每丸重6 克。口...

  • 抗衰老 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抗衰老 天下哪有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

    林海峰同志逝世——“中国营养健康网董事长、阳光森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医药保健研究会理事、中国保健食品协会健康专业委员、中国长寿专家组营养专家”,林海峰同志不幸于2019年11月11日(双十一)逝世,享年51岁。   林海峰同志曾反复宣传大米等谷物是“现代中国人饮食中的毒药”,是“产生各类现代疾病的关键”。要排除毒素,其核心就是不吃任何固体食物,每天只喝8杯西芹、胡萝卜、黄瓜等榨成的果蔬汁。林海峰同志坚定地认为:连喝5-7天果蔬汁,一些慢性病完全可以治好,而且“这辈子就不容易再生病了”。...

  • 中药解毒的警戒实践

    中药解毒的警戒实践

    今天来和小编一起,继续跟着张冰老师探究“基于‘识毒- 用毒-防毒- 解毒’实践的中药药物警戒思想(下)”吧! 中药解毒的警戒实践          中药解毒的警戒实践也有着悠久历史。有些中药固有毒性难以避免,即便施以充分的防毒警戒措施,也可能引起机体的有害反应。此时,及时采用相应的解毒方法,也可降低不良反应造成的严重后果。如《本草经集注》中就记载:“半夏毒,用生姜汁,煮干姜汁并解之”。东晋《肘后备急方》、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均对药物中毒后的解救做了专篇论述,如“中狼毒以蓝汁解之”,又如...

  • 自制药蛋止咳平喘

    自制药蛋止咳平喘

    将鸡蛋与一些食物、药物巧妙酉己伍制成药膳食用,有治疗咳嗽、哮喘的作用。现在特别为广大读者推荐几则自制药蛋止咳平喘的食疗方,供参考。 五味子鸡蛋:五味子15克,鸡蛋6枚。将五味子与鸡蛋同入沙锅,加水煎煮至鸡蛋熟为止。此药蛋具有养肺理气、清热止咳的功效。适宜于肺虚夹热、久咳不愈的患者,有滋阴补肾、敛肺气、定咳喘之功。 米醋鸡蛋:鸡蛋1枚.米醋适量。用米醋100毫升加适量水煮鸡蛋,至蛋熟后去壳再煮5分钟,只食蛋。每日1次,每次1枚。具有祛寒止喘的功效,适宜于哮喘偏寒证患者。 杏仁鸡蛋:杏仁10克、鸡蛋2枚。一同入锅加水...

  • 服用治阴虚的中药忌食葱

    服用治阴虚的中药忌食葱

      葱是常见的配菜,人们用它来调味、杀菌、解腥,增添菜肴色相。在中医学上,葱还有通乳、利尿、发汗和安眠等药效。      临床实例   吃地黄丸又吃葱   盗汗失眠难痊愈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的唐存桂副主任医师给记者说了一个真实的病例:一位失眠两年多的女士,为治疗失眠吃了很多中药,也看过很多医生,但是都没有好转,由于她睡觉时伴有盗汗的症状,因此很多医生的诊断都一致——是阴虚失眠,用六味地黄丸调理。但是在这么多医生意见统一的情况下,为何这位女士的病情始终未见起色呢?   后来,这位女士在唐存桂这里做了...

  • 四种解酒中药

    四种解酒中药

      葛花:为葛藤上未开放的花蕾。其性味甘、平,入脾、胃经,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主要用于饮酒过度出现的头痛、头昏、烦渴、饱胀、呕吐酸水等,可取葛花10~15克,水煎服。   乌梅:性味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烦渴,取乌梅30克,水煎服。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其性味甘、寒,入肺、胃、膀胱经,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用以解酒毒。   桑葚:又名桑果,其性味甘、寒,入心、肝、肾经,具...

  • 冬季进补药酒四款

    冬季进补药酒四款

    冬季进补,宜饮补酒,御寒又防病。现介绍几种适合家庭自制的大众药酒,不妨试试: 西洋参酒:取白酒500毫升,西洋参 20克。将西洋参切成薄片,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0天后,每日饮 2次,每次15毫升,具有滋阴补气、提神益精等功效。 杜仲酒:取杜仲 25克,丹参25克,川芎15克,白酒500毫升。将杜仲等药切成块状与白酒密封,浸泡20天,取滤液,每日饮用2次,每次20 毫升,具有活血化瘀、强壮机体的作用。 菊花酒:取白酒 500毫升,当归10克,甘菊30克,干地黄10 克,枸杞子20克。将上述药物洗净装袋装入酒瓶,加酒浸...

  • 止咳润肺小“药方”

    止咳润肺小“药方”

      初春是感冒高发时节,这里介绍一道具有润肺、止咳、护嗓功效的小“药方”。   原料:罗汉果2颗、莲藕1根、红枣10颗、冰糖适量、水1500毫升。   制法:罗汉果洗净外皮,拍裂外壳,取出果肉。红枣用清水浸泡后洗净。莲藕去皮洗净,切成5毫米厚的圆片。将罗汉果肉和红枣放入锅中,加清水后大火煮沸,改成小火煲煮20分钟。将莲藕片和冰糖放入,小火煮上15分钟即成,趁热喝。 钟颖...

  • 运脾七法运脾验方 脾胃疾病对药一药多能

    运脾七法运脾验方 脾胃疾病对药一药多能

    •白长川提出当代脾胃病成因多为“因滞而病”,提出“滞伤脾胃”学说,形成了运脾调五脏、和胃畅六腑的治养观,治疗上以运脾为要,运滞、消滞、化滞兼施。   •运脾七法即健运、通(降)运、升运、疏运、温运、滋运、和运。运脾之经验方运脾汤,由二陈汤、枳术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等化裁而来,重在调整气机。   全国名中医、大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白长川潜心中医临床、教学、科研50余年,根据自身临床实践提出当代脾胃病成因多为“因滞而病”,提出“滞伤脾胃”学术思想,形成了运脾调五脏、和胃畅六腑的治养观。治疗上以运脾...

  • 黄酒 中医药用价值高

    黄酒 中医药用价值高

      黄酒是尽人皆知的一种饮品。其实,在中医处方中,黄酒既是药引子,又是丸、散、膏、丹的重要辅助材料。黄酒酒精度只有15度左右,多是用糯米酿制而成的。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日,黄酒“主行药势,杀百邪恶毒,气通血脉,厚肠胃、润肌肤、散寒湿气、养脾扶肝、除风下气,热饮甚良”。用黄酒做药引不仅能引药归经,而且对身体具有一定的祛病养生作用。特别是一些因寒湿困脾而引起的胃肠不适,用温黄酒做药引治疗效果更佳。   黄酒长期饮用,具有舒筋活血、补肾益阳、强身壮骨、延年益寿之功效。   黄酒凉饮,有消食化积、镇静作用。温...

  • 毒在中医药文献中的含义

    毒在中医药文献中的含义

    偶读贵报于2017年9月21日发表的朱光先生之《论中医之“毒”》一文,该文从“病因之毒”“病证之毒”“药物之毒”三个方面或角度介绍中医之“毒”。读后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书此文再议中医之“毒”。   毒在中医药文献中的含义   毒的本义指毒草。《说文解字》释:“毒,厚也,害人之草”。在中医药(古代)文献中,毒的含义被引申且非常的广泛。大体而言,毒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所有可能伤害机体的物质或致害的特点(病理),如毒虫、毒草、人之恶疮等(如丹毒病症之类),五行暴烈之气(邪之甚)寒毒、热毒、湿毒以...

  • 中药止咳应先辨证后用药

    中药止咳应先辨证后用药

    冬季天气寒冷,咳嗽不停的孩子越来越多,断断续续的咳嗽声虽然不妨碍孩子们到处玩耍,但家长们听了却是越来越揪心。咳嗽不是病,它只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症状,而如何止咳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的观点。   轻微咳嗽先观察   有的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咳嗽,就希望马上用药将咳嗽止住,其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不利,有的时候反而是有害的。因为咳嗽本身是机体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反射动作,呼吸道里的病理性分泌物以及从外界进入呼吸道的异物,可借咳嗽反射的动作排出体外,所以孩子一天偶尔咳嗽几声或者轻度咳嗽,家长不...

  • 补药的剂型剂量是重点

    补药的剂型剂量是重点

       传统中医常强调,冬令进补时最好视个人体质而为之。除了体质因素外,补药的剂型、剂量也是重点之一,有些剂型会影响到特定的病症,有些剂量太大容易造成不良的反应,正确的方法就是请中医师诊断后再依指示进补。     冬令进补有助于提高人体抗病、抗寒的能力,甚至调节体力及代谢,进而达到能量储藏作用,为来年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但进补时除了要注意体质的不同,连带剂型、剂量也不可加以忽视,如补酒类补药在冬天应用最多,适用于阳虚怕冷、筋骨痿弱、腰膝酸痛、肾亏阳痿的病症,但平常有胃痛、血压高或肝病者则不宜。     膏滋类补药适用...

    精品偏方 2024-03-08 18 0 剂量
  • 中医药酒治病详解

    中医药酒治病详解

    传统上,我国药酒分为两类。一类是用于治疗筋骨酸痛的药酒,如大家所熟悉的五加皮酒、木瓜酒、国公酒等。另一类是滋补酒,是用于滋补健身的,如人参酒、蛤蚧酒、三鞭酒、参杞酒、龟龄集酒、首乌酒等。 治风疹风癣酒:蜂蜜120克,糯米120克,干曲150克,冷开水1500毫升。主治:和血疏风润肺。适用于风疹、风癣等。 祛风湿酒:生地15克,藏红花3克,制川乌5克,桑寄生12克,全当归10克,蕲蛇干15克,乌梢蛇干15克,白酒2斤。 腰腿痛酒:熟地250克,红参50克,黄芪100克,当归30克,地龙30克,穿山甲片20克,田三...

  • 止咳化痰中药足浴方

    止咳化痰中药足浴方

    麻黄5克,杏仁5克,甘草5克,葶苈子15克,石膏30克。 用水煎好后,倒在木制脚盆里足浴,每日1剂,每日2~3次,每次15~30分钟,连续3~5天。 该法有清热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引起的咽喉肿痛、痰液黏黄、流黄涕等。(胡佑志)...

  •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止嗽丸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用于风寒外束之风寒型咳嗽。症见咳嗽声重有力、咳痰稀薄白、咽痒、鼻塞、流清涕,骨节酸痛、恶寒重、发热轻等。与之功效相类似的还有伤风咳嗽冲剂、麻杏止咳糖浆、川贝止咳糖浆、半夏露等。 桑菊感冒片具有疏风清热、宣肺止咳之功。用于风热犯肺之风热型咳嗽。症见咳嗽痰黏或黄稠、咯痰不爽、咽痛、鼻流黄涕、恶寒轻、发热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等。与此类...

  • 止咳中成药要先分寒热

    止咳中成药要先分寒热

      洪女士:我女儿今年三岁半,从两个月前开始咳嗽,至今断断续续一直没好。有时夜里睡得正香就会突然咳醒,可以听见她喉咙明显有痰咳不出来。但因为她没有发烧,所以听家里老人的建议,我们自己在药店给她买了点急支糖浆,夜里一咳就喂她喝一点,有时似乎有点效,但有时喝完过后还是照样咳。   听说咳嗽有寒热之分,买止咳的中成药要先弄清寒热症状。请问寒热应该怎么分?平时常用的止咳中成药哪些可以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副教授胡小英解答: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咳嗽一证确有寒热之分,寒证主要证见咳嗽声重、咽痒、流清...

  • 体虚当补 予方药如下

    体虚当补 予方药如下

    现今,社会上“补品”广告横飞,人们受其宣传影响,稍有乏力、腰酸就认为自己体虚当补,实际上,非虚误补反受其害。倪某,42岁,某公司部门负责人。由于工作辛劳,渐感体力不支,寻医诊之,谓“肾虚”所致,嘱服六味地黄丸,患者信之,越加注意“保养”,天未寒即渐加衣被,虽汗多,也认为体虚所致,不敢稍有怠慢。两三月后病情未见好转,医者又嘱改服左归丸、金匮肾气丸(补肾温阳剂),汗出愈甚,病家更以为“身体越来越虚”,故虽已开春,仍不敢稍减衣被,甚至夜寐不脱厚袜。如此,汗越多越怕冷,药越服汗越多,渐见四肢困倦,胃纳不振,口干苦而苔厚腻,...

  • 阴虚以滋养阴液 补阴药膳食疗

    阴虚以滋养阴液 补阴药膳食疗

        阴虚证多见于热病后期与多种慢性病,常见有肺、胃阴虚与肝、肾阴虚等证。肺胃阴虚较为轻浅,如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波及肝肾,尤其损及肾阴。肾阴又是元阴之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滋养,濡润作用。当肾阴虚损到一定程度,又会阴损及阳。补阴药膳多以甘凉滋养阴液药物和滋补营养食物配伍。     凡以滋养阴液,并能改善或消除阴虚证为主要功效的药膳,谓之补阴药膳。     天门冬膏     材料:鲜天门冬500克。     作用:滋阴润燥,清金降火。     做法:天冬洗净,去心皮,细捣,绞取汁澄...

  • 鹿角胶为止咳之良药

    鹿角胶为止咳之良药

      鹿角胶为鹿角煎熬浓缩而成的胶状物。味甘、咸,性温,归肝、肾二经。有温肾益精,养血安胎及止血之佳效,故而多用于虚劳羸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阳痿滑精、宫寒不孕、胎动不安、崩漏带下、吐血、衄血、咯血、尿血、阴疽等证。近年来,笔者将本品运用于咳嗽之治疗,经观察数例,疗效尚称满意,值得临床重视。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有外感、内伤两类。治疗当立足于肺,同时着眼于肝、脾、肾等整体调节。盖咳嗽一疾,虽不离乎肺,然却不止于肺,正如《内经》所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而鹿角胶所主之咳嗽,恰与其温肾之功有关...

  • 中药戒酒口服液

    中药戒酒口服液

      自制中药戒酒口服液治疗酒依赖,一周有明显起效,而且没有副作用。   方药组成是:葛根20克,龙骨40克,牡蛎40克,赤芍20克,白芍20克,黄芪40克,全蝎5克,天麻5克,牛膝15克,桂枝15克,钩藤5克,羌活15克,地龙10克,白术15克,泽泻15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每日一剂,水煎至200毫升,分两次口服。疗效较佳。...

  • 中药食疗巧解酒免宿醉

    中药食疗巧解酒免宿醉

      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饮料之一,每逢聚会,亲戚朋友畅谈举杯,既增添许多喜庆气氛,也促进彼此之间的友情交流。但是一高兴,难免饮酒过量,引起呕吐、胃痛、头痛等不适反应,甚至导致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   因此,饮酒时应当尽量避免过量,一旦过量则应当尽快解酒。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本身就是食品,许多食物也都有治病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物和中药都可以用来帮助解酒。      中药解酒   可用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还可用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

  • 中药戒毒 治海洛因戒断综合征

    中药戒毒 治海洛因戒断综合征

    毒品滥用已经成为很多国家的棘手问题,是艾滋病、乙肝等血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海洛因的复吸率很高,主要是因为海洛因损害神经系统导致的戒断稽留综合征令患者痛苦不堪[1],主要表现为精神焦虑、躯体不适、睡眠障碍3大症候群[2]。虽然随着现代医学水平的提高,戒毒的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是如何降低脱毒后的复吸率,一直是许多学者积极探讨的问题。研究表明,治疗稽延戒断综合征有助于防止复吸[2]。因为个体差异和病程不同,患者的表现也各有特点,根据中医的辨证论治,运用中药治疗稽延戒断综合征的疗效已经得到临床认可,尤其是中药治疗有不良反...

  • 中医药戒毒思路探讨

    中医药戒毒思路探讨

    吸毒已不是新鲜的名词, 自清朝鸦片战争以来, 西方列强就用鸦片麻痹了大片中国人, 为其侵略奠 定了基础, 从此中国人开始了和鸦片的斗争, 近代以 来, 毒品的种类越来越多, 吸毒方式也呈多样化, 尽 管国家对毒品的限制越来越严格, 但依旧存在毒品 泛滥的现象。 随着报纸、 电视、 网络等多媒体的报 道, 我们了解到现在仍有大批人在交易、 使用毒品。 毒品是社会的毒瘤, 危害了吸毒者的身体和心理健 康, 危害社会秩序, 危害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因此, 戒毒工作迫在眉睫, 国内外戒毒工作取得了不错成 绩, 虽然中医药戒...

  • 四味解酒中药

    四味解酒中药

    葛花:具有解酒醒脾之功效。主要用于饮酒过度出现的头痛、头昏、烦渴、饱胀、呕吐酸水等,取葛花15克,水煎服。 乌梅:具有敛肺生津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泻久痢、虚热消渴等症。因其味酸能生津止渴,故可解醉酒烦渴,取乌梅30克,水煎服。 白茅根:又名茅草根,具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之功效。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用以解酒毒。 桑椹: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功效。《本草纲目》中有捣汁饮解酒毒的记载。解酒可取鲜桑椹150克,捣汁服用即可。...

  •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中药

    常用的能活血理气中药

    活血理气药   活血药。是指以通畅血脉,促进血行,调整脏腑功能,以及治疗瘀血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善于走散,具有行血、散瘀、通经、利痹、消肿、定痛等作用。     理气药,是指以疏畅气机,解郁降气调整赃腑功能,以及治疗气滞、气逆证候为主要作用的一类药物;此类药物大多气香性温,善于行散或泄降,但易于耗气伤阴,故气虚及阴亏者不宜食用。     ①三七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内含大量三七皂甙,约12种以上皂甙的混合物,有些与人参中的皂甙类似,试验证明:三七粉或浸液能缩短动物的血凝时间,对内脏如肝、...

  • 了解中医补阳药 了解这味春药

    了解中医补阳药 了解这味春药

    在了解这味春药之前,咱们得先了解什么是补阳药。   相信大多人会对补阳药有一个误解,就像许多年轻人,在看中医的时候最怕听到医生对你说——你肾虚了。   从理论上而言,补阳药是能纠正阳气虚衰,以补阳为主药疗效,治疗阳虚症的药物。阳虚有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当然一些朋友会有疑问,五脏包含肝心脾肺肾,为啥没有肺阳虚与肝阳虚呢?当然有,但由于手“形寒饮冷则伤肺”“肝气肝阳常有余”等思想的束缚,以及临床上这些症状的少见,中医古籍中对这两个脏器的阳虚证鲜有记载,但在现代研究中已经有不少中医人研究这些理论,于此...

  • 看痰色选用止咳药

    看痰色选用止咳药

    秋季气候干燥,很多中老年人往往会有喉咙干痒、咳嗽,有时还伴有少量痰。专家指出,秋冬季咳嗽,患者多属于痰咳,治疗时应遵循“化痰理气、宣肺止咳”的原则。通过观察痰色可以更有利于对症下药。 黄痰。若痰黄稠量多,伴有口干咽痛,大便干燥,属痰热郁肺,治以清肺止咳,化痰通便,宜选清肺抑火丸。若痰黄黏,咳嗽、咽痒,时有鼻塞流涕,属风热犯肺,治以清热化痰,宣肺止咳,宜选急支糖浆。若痰黄而黏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属燥热蕴肺,宜选二母宁嗽丸。 白痰。若痰白清稀,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等症,属风寒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