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50页
- 
	
	
贲门胃癌术后 调理气机减毒增敏拟中药方
李××,男,74岁,2003年2月12日初诊。贲门胃癌术后5个月,中-低分化腺癌,部分黏液癌,淋巴结转移:6/19(胃小弯6/10,胃大弯0/9),化疗3周期,化疗方案:丝裂霉素+氟尿嘧啶。刻诊:食后胃脘发堵不适,呃逆,有时恶心,呕吐,大便干,小便黄,睡眠尚可,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 辨治要点:高龄患者,外有手术、化疗之伤,正气已亏,内之痰火胶结,邪气未服。痰结则脾运不健,火冲则胃气上逆,因而出现纳差食减,恶心气逆诸证,加之化疗药物对胃之刺激,症状更著。先予调理气机,和胃降逆,减毒增敏,协助化疗。拟方...
 - 
	
	
花椒治疗腹部肿瘤的要药
花椒应该是张仲景治疗腹部肿瘤的要药,《金匮要略》的大建中汤就是代表方。从大建中汤“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者”的适应症中,不难看出腹部肿瘤到一定阶段出现恶液质、肿瘤轮廓明显的特殊性表现。这种观点既得之于笔者在肿瘤临床的长期观察和反复阅读经典医著的感悟,也是笔者提出“邪风入里致癌论”的用药依据。 《证类本草》谓蜀椒(即花椒)可“除六腑寒冷”“散风邪瘕结”,说明花椒是以祛风散寒来消肿瘤的,这一观点颇能新人耳目。《备急千金要方》的椒艾丸,以蜀椒为君药,配合艾叶...
 - 
	
	
治肝癌验案 坚固中焦扶助正气中药方
姚××,男,69岁,2005年5月20日初诊。肝右叶占位术后2个月,结节性肝硬化,刀口下结节,刀口处隐痛。刻诊:面色苍黄,形体消瘦,倦怠乏力,纳差,口淡不渴,有时腹胀,大便稀溏,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细小弦。 辨治要点:老年男性,经手术之后正气已伤。四诊合参乃脾胃虚弱,兼有肝胆湿热之证,治宜健脾益气,清利湿热,软坚散结,拟四君子汤合小柴胡汤化裁: 处方:太子参15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炒柴胡10克,黄芩10克,清半夏1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草河车15克,藤梨根15克,青蒿15克,鳖...
 - 
	
	
中药外敷疗法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经验浅析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病变,多数患者并无临床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部分患者也有颈部肿大、紧缩、咽部异物感等症状[1]。对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现代医学主要是随访观察,仅部分患者因颈部肿大影响外观或想彻底消除甲状腺结节而有治疗需求。外敷中药对于缩小甲状腺良性结节有一定的疗效[2]。李朝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致力于中医药防治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究,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有多年的经验与研究。笔者浅述导师李朝敏教授运用中药外敷疗法治疗甲状腺结节的经验。 ...
 - 
	
	
九节茶:兼抗癌与止痛药效于一身
九节茶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干燥全草。作为中药的九节茶虽然是正名,但远没有像异名“肿节风”以及原植物“草珊瑚”那样为人熟知。九节茶味苦、辛,性平,归心、肝经,有清热解毒、祛风通络、消瘀止痛之功。《植物名实图考》谓其“有接骨之效”,《草木便方》用其治“症瘕积聚,黄肿”,《分类草药性》记载其“治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 现代药理不仅证明了九节茶的广谱抗菌及抗病毒作用、促进骨折愈合作用、镇痛作用,还证明了其具有抗肿瘤作用。“九节茶挥发油、浸膏对白血病615细胞、TM755、肺腺癌615、自发乳腺癌...
 - 
	
	
胃癌 纯粹用中药治疗的案例
广西名中医、广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王三虎教授,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古方今用,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对胃癌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从师,简介如下。 寒热胶结 盘踞胃脘 胃癌属中医学“胃反”、“胃翻”范畴,病因病机繁复,真假难辨。王三虎认为,胃癌多因饮食不节,或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日久胃气受伤,由轻到重,逐步演变而成。尤其是嗜食辛辣刺激之物的同时又恣饮冰镇啤酒或冷饮,造成寒热错杂于胃,导致胃脘胀痛频发。当然也有胃之寒热,治...
 - 
	
	
辨证施治胃癌 中药单方验方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好发于胃幽门区,其次是胃小弯及贲门部。按癌肿形态可分为肿块型、溃疡型和浸润型。主要临床表现是腹胀、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腹部肿块等。属中医学“胃脘痛”、“症积”、“反胃”等病症的范畴。 [诊断] 1.临床上早期表现为上腹胀满不适或隐痛,厌恶肉类食物,不明原因疲倦;消瘦、恶心、呕吐、便血,晚期表现为恶病质、锁骨二淋巴结肿大、腹部肿块。 2.胃X线检查有钡影残缺、癌性龛影和狭窄或梗阻。 3.胃镜检查可直接窥视癌变的形态,并作活组织检查可确诊。 [治疗] 1.辨证施治 (1)肝胃不...
 - 
	
	
化浊解毒益气养血 肝积方药治肝癌经验
国医大师李佃贵独创了浊毒理论,尤擅治消化系统疾病,对肝癌化疗后诸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李佃贵治疗肝癌经验总结如下。 以浊毒论治 浊毒既是一种对人体脏腑经络及气血阴阳造成严重损害的致病因素,同时也是由多种原因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机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蕴积体内而化生的病理产物。目前发现多种慢性难治性疾病均与浊毒有关。 李佃贵认为,肝脏作为人体最主要的解毒器官,浊毒病邪最易在此胶结致病,致使肝脏细胞、组织和器官浊毒化;浊毒化的结果导致肝脏细胞...
 - 
	
	
地榆凉血止血药 治疗肿瘤发挥作用
地榆作为传统的凉血止血药,在治疗肿瘤领域发挥了更大、更新的作用。 《神农本草经》谓其“主妇人乳产痉痛,七伤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名医别录》谓其“止脓血,诸瘘,恶疮”《日华子本草》谓其可治“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本草纲目》引用杨士瀛“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之说;王孟英《潜斋医话》用地榆煮酒服,治疗妇女“房后阴痛”。以上均提示地榆的止痛作用及其在治疗妇科、肠道肿瘤方面的作用。 尤其是《神农本草经三家合注》中张隐庵对地榆治疗“带下五漏、止痛”方面的发挥,可谓是对妇...
 - 
	
	
贾文魁应用三棱 莪术相关“三味药组”治疗肿瘤经验
“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宇宙生成论,阐释了“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其理论亦适用于中医方剂学的发展历程。古代方剂最初以单药立方,随后以两药为对、三药成组,最后才形成了诸多结构精妙的复方。因此,药对、药组可认为是方剂学发展的过渡阶段,由于其结构灵活、易于变通的特点被后世医家广泛应用,并逐渐发展为成体系的方剂配伍法则。“三味药组”是指在处方时针对一定的病因、病机及病症,采用相互为用、相互协调或相辅相成等方式,将具有特殊配伍关系的三味中药组合在一起,以达到增效减毒、安全...
 - 
	
	
胡素颖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用药经验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引起细胞凋亡调节机制异常、细胞异常增生,导致甲状腺组织中出现肿块的一种病证。该病常见于女性患者,好发年龄为20~45岁[1],可单发或多发。甲状腺结节人群检出率为19%~68%,其中7%~15%为恶性[2]。目前,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逐年上升,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工作者关注的主要问题。胡素颖主任从事内分泌临床工作近30年,治疗内分泌疾病经验丰富,现将其诊治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甲状腺结节属于中医“瘿病”“瘿瘤”等范畴。《说文解字》曰:“瘿,颈瘤也。”说明...
 - 
	
	
肿瘤病因与肺密切相关 宣肺以清药毒而达郁
肿瘤相关抑郁是指在肿瘤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机体发生一系列的改变(如放疗与化疗产生的毒副反应,内分泌紊乱,疼痛以及外科干预所造成的躯体缺陷等),使患者失去个人精神常态,出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不足、体力缺乏、悲观伤感等情绪病理反应,严重者会产生自杀倾向。有研究表明,抑郁状态可以使肿瘤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西药治疗本病的常用药物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缓解患者的所有症状,同时可能引起消化道不适及烦躁、恐惧等精神异常。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在改善肿瘤患者抑郁状态方面优势显著,同时还能减轻放疗与...
 - 
	
	
肺癌骨转移 方药肺复方加减
杨某某,男,40岁,湖南常德市人。 患者2004年11月25日无显着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在当地予以抗炎医治无效,CT:左胸占位性病变,左边胸腔积液。行左边胸腔积液抽液1次,量约540ml,为血性胸水,2004年12月17日转诊湘雅医院,复查胸部CT:左上肺尖后段结节,恶性肿瘤可疑,左胸腔积液少数。行支窥镜:左上叶尖段外压狭窄,支窥病理:(左上肺)腺癌。骨扫描示第4、8胸椎,第1、3、4腰椎、左边髋关节及左边胫骨上段骨放射性反常浓聚影,骨转移。患者拒绝化疗2004年12月21日求助吾师。 症见:间有咳...
 - 
	
	
补养脾胃药膳五款
1.鹌鹑2只,党参15克,山药 30克,葱、生姜、精盐、料酒各适量。将鹌鹑宰杀、去毛、洗净,与党参、山药、料酒一同人锅,加水煮汤,熟后调入葱末、姜丝、精盐即成。每日1 剂。功效:健脾益胃,助消化。主治:脾胃气虚所致的食量减少、消化不良。 2.羊肉150克,山药250克,粳米100克,精盐、生姜丝、味精各适量。将羊肉煮熟切末,山药去皮切碎,与粳米同人锅,加水煮粥,熟后加入调料即成。每日l剂,分3次食。功效:补中益气,止泻止痛。主治:脾胃虚弱所致的腹泻。 3.牛肚1个,黄芪50克,姜丝、葱末、料酒、精盐、花椒各适量。将...
 - 
	
	
食补药补 首当调养脾胃
冬季万物伏藏,人体需较多热能维持体温以御寒,因而常进补一些高营养、高能量食物,如此不仅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补养品中的有益成分储存于内,为来年健康打下基础。然而,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所以无论食补也好,药补也罢,首当调养脾胃。 经夏暑、秋燥的消耗,初冬之时,脾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尤其是年老体弱多病者,进补前应先打“底补”,又称“引补”。作为底补,芡实是最好食选。可用芡实、红枣、薏苡仁或花生仁加红糖炖汤服,或用芡实炖瘦猪肉、牛肉、鸡肉等食用,即能达此目的。还有,山药和藕的效...
 - 
	
	
脾胃不适怎样选中 成 药
季节交替之际,脾胃病更易多发。脾胃患病一般表现为胃痛、总有饱胀感、食欲减退,甚至出现呃逆、烧心等症状,脾胃不适多为食滞胃脘症,发病前患者常有暴饮暴食或饮食不洁史, 脾胃不适表现为饮食停滞、打嗝出酸腐之气等消化不良症状,治宜消食导滞,药用保和丸、枳实导滞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等中成药为宜。其中保和丸侧重于消食化热;加味保和丸侧重于脾虚湿阻合并食滞;枳实导滞丸侧重食滞兼有湿热中阻。 脾胃不适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大便不调等,多为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所致,可用香砂和胃丸来调治。该药有健脾开胃,行气化滞功效,适用范围...
 - 
	
	
哪些中药抗老防衰
清除体内有害“自由基”的抗老防衰中药有:人参、三七、黄芪、五味子、枸杞、丹参、甘草、首乌、绞股兰、灵芝、赤芍、附子、女贞子、黄精、丹皮、金樱子、茯苓、麦冬、肉桂、黄芩、白术、苍术、虎杖、当归、川芎、淫羊藿、旱莲草、党参等。这些中药所含成分均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一些抗衰保健方剂,如清宫寿桃丸、百年乐、龟龄集、春回胶囊、活力苏等也有此作用。 含有抗衰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的中药有:人参、灵芝、黄芪、五味子、珍珠、姜石、麦饭石、补骨脂、制首乌、女贞子、肉苁蓉、菟丝子、山茱萸、仙茅、淫羊藿、锁阳、杜仲、枸杞、熟地、冬虫...
 - 
	
	
灸药并用治肺癌术后反复气道梗阻
某72岁男性患者,2019年年底因肺癌行右侧部分肺叶切除术,术后又经一段住院治疗,最终回家康复。但是回家不到半月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每隔十天半月就会出现气短喘憋,逐渐加重,必须行纤维支气管镜下消融术来解决气道梗阻,方能缓一时之急。所谓的“消融术”,通俗理解就是把生在右主支气管切口处的增生组织给“烧死”,烧掉之后右主支气管就通畅了,患者的呼吸喘促症状也就很快改善。每次消融术后,患者继续回家调养,但是没过多久,又出现了上述病症,反复七八次后,患者的身体和经济状况都已经吃不消了,遂于2020年5月初求诊于笔者。 ...
 - 
	
	
用药顾护脾胃 免戕生化之源
中医认为,脾胃属土,居于中央,一年四季,运化 不息,以精微之物,润泽四旁。故其为全身升降之枢, 气血生化之源。自东垣以降,历代医家莫不重视。脾 胃为后天之本,健则元气充沛而正气旺,伤则气血 乏源而脏腑秧 [3] 。故临证之时,小心顾护脾胃,免戕 生化之源。据其脾恶湿喜升,胃恶燥喜降之性,用药 则顺其自然。周师治理脾胃之特点,体现在于未病先 防,寒热不拘,补泻兼用,顺应四时,远离峻药,辨识 体质。周师认为,仲景有言“见肝治病,知肝传脾,当 先实脾”,“先安未受邪之地”,虽为举肝之例,然先 安未受邪之地莫不以脾胃为先也...
 - 
	
	
中药延年益寿抗衰老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对中医药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员通过对人体新陈代谢、内分泌功能、免疫功能等机能的测定,发现人的年龄一旦超过36岁,部分机能便开始衰退,也就是身体走上了缓慢的衰老之路。这正应验了民间流传的“人过四十天过午”的谚语。由于人体进入中老年以后,免疫力等机能的降低,容易引起基因突变,从而在正常衰老的同时,肿瘤的发生率也在增高。 研究人员欣喜地发现,有相当一大批中药,诸如人参、黄芪、西洋参、枸杞子、何首乌、阿胶、灵芝、冬虫夏草、紫河车、白术、地黄、当归、茯苓、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天门冬、山茱萸等,有延缓...
 - 
	
	
肺癌药用清骨散加减
全国名中医胡国俊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在长期的临床诊疗工作中,胡国俊对于诸多呼吸系统疾病及一些内科疑难杂证的诊疗,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及理法方药,疗效颇佳。现将他辨治肺癌发热的验案介绍如下。 患者,男,66岁,2015年7月5日因“右侧胸痛伴咳嗽、痰血20余天”入院。患者6月份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右侧胸痛,口苦,纳差,就诊于当地诊所(具体用药、规格、剂量等均不详),症状未见好转。而后突然出现咳嗽、痰血,2015年7月3日就诊于当地某医院,行胸部CT示:右肺占位,考虑右肺下叶中央...
 - 
	
	
中药抗衰延寿途径多
传统中医药对于抗衰延寿有着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抗衰老药物的开发与应用主要以补肾健脾、补充微量元素;增强人体免疫力及清除体内自由基为主。 补肾、健脾与益气活血肾气充盈,人处于生机勃勃的青壮年时期,肾气虚衰,人则早衰和早老。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肾气渐虚,肾虚使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致使气虚而血淤,导致心痛、胸痹、中风等老年病,损害机体健康,加快衰老速度。具有补肾益气作用的中药主要有人参、西洋参、黄芪、冬虫夏草、远志、牛膝、枸杞子、绞股蓝、锁阳等。中成药主要有龟龄集,其具有温肾助阳、补益气血、增强体质的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