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295页
-
服避暑中成药有讲究
药店的避暑药多为解表化湿祛暑类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水、仁丹、保济口服液、十滴水等。 孩子身体娇嫩、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服用避暑药需小心。藿香正气水有一种是含乙醇的,有一种是不含乙醇的。周岁之内的小儿应选择不含乙醇的种类或选择藿香正气(软)胶囊/片,以免不能耐受。 仁丹中含行朱砂,久服易导致汞中毒,婴幼儿更应禁止服用。此外,小儿服避暑药与其他药物相同,剂量也需按照体重来控制。70岁以上的老人服用避暑药时,剂量应减半,以免药物过量。 十滴水仅用于中暑轻症,即感受暑热或暑热挟湿而引起的头晕昏迷、胃肠不适等,属于短暂的急性疾病...
-
小心药物性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症状。除了嗜好辛辣、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口腔溃疡外,一些常用药物也可能会引发口腔溃疡。 抗生素 很多广谱抗生素都可以诱发口腔溃疡,像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甲硝唑及替硝唑等广谱抗生素抗菌范围广,却缺乏针对性,容易造成菌群失调,真菌趁机得到滋长,从而发生口腔溃疡。若发现上述情况,要及时找医生咨询,尽量采取其他药物代替。 解热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物,如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都有引发口腔溃疡的报道。解热镇痛药多是有机弱酸,对黏膜有刺激作用,同时也容易产生变态反应,导致口腔黏膜损伤。 润喉片...
-
中药发泡疗法集锦
发泡又称天灸、冷灸、白灸,是 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贴于穴位 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泡,从而达到 治疗效果的一种方法。该法在民间 广泛流传,只要掌握得当,就可起到 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简便灵验。在 临床上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白芥子发泡法白芥子研为 细末,用醋或姜汁调为膏状,每次用 5~10克贴于穴位上,贴敷时间为2~ 4小时。贴大椎、身柱、肺俞,用于治 疗寒哮;贴下关、颊车,用于治疗口 眼歪斜。 2.斑蝥发泡法取斑蝥适量研 为细末,另取胶布一块,中间剪一如 黄豆大的小孔,贴在发泡部位,以暴 露穴位保护周围皮肤...
-
推动民族医药更好服务各族人民
当今世界,由于生物遗传基因的变异,已经出现了许多抗药、耐药、不易歼灭的病原体,老年病、遗传病、肿瘤、代谢病、免疫病,至今原因未明或防治乏术,而地震、海啸及其他自然灾害,从未停歇过的战争,化学、核、生物武器等所致伤亡,都给未来医学研究带来不少难题。而这些难题民族医药都可以参与研究和攻克。 笔者在20多年的民族医药研究开发中深深感悟到,民族药疗效确切、可靠、安全、毒副作用不明显、质量稳定可靠、药价低,受到患者欢迎和好评。过去由于条件限制,闭关自守、孤芳自赏现象较为严重,对其治疗方法和药物作用机理缺乏深入...
-
中药足浴可治病方法有讲究 足浴有宜忌
古人云:“ 人之足,犹如树之根,人老足先衰,树老根先枯。”可见足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近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主任宋立群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其脏腑、器官、四肢、百骸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关联。脚是人体的组成部分,全身的疾病均可以影响到脚。同样,脚的病变也会波及到全身,并引发相应疾病。 关于足部的养生研究有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早在两千年前已有记载: “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足踝以下分布着66个穴位...
-
云南 民族医药从业者敢于创新
从只能自家医院使用的傣药院内制剂,到整个云南省中医集团医院相互调剂共用,从没有傣医学科教材教具,到云南中医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傣医博士学位,面对人才、政策瓶颈,云南省从无到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依靠机制先行,努力挖掘民族医药传统智慧,开创民族医药发展新天地。前不久,记者来到这里,记录这里的傣医发展与变化。 傣医院,院内制剂香飘四方 “我们医院的院标,借助风火水土四个元素。它们是组成生命的必要部分。在傣医体系中认为,风代表万物动,土代表万物生,火代表万物熟(成熟之意),水代表万物润。”记者刚...
-
让群众获得更多更好藏医药服务
要自觉担当起支持和推动西藏及四省藏区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特别是藏医药事业发展的职责和任务,让藏医药在促进西藏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尽快摘掉西藏缺医少药帽子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上发挥重要作用,在促进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上发挥重要作用,在调整经济结构、维护良好生态环境上发挥重要作用。 8月26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党组会议,专题传达学习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并对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作出部署。 会议指出,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
如何进行中药保留灌肠
保留灌肠多用于不宜口服、注射药物或营养剂者,或用于对某些肠道疾病直接治疗等。保留灌肠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一是直肠的局部疾病如痔疮、便血、直肠息肉、肠癌等;二是直肠邻近组织、器官的病症女口结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痢疾、阑尾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症及妇女生殖器官疾病;三是对某些全身性疾病有治疗作用,如发热、呕吐、咳嗽、癫狂、惊厥、破伤风、颅内压增高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等。此外,对于体虚或进食功能差的病人,还可通过保留灌肠补充水分和营养。 施行保留灌肠前,要让病人排净大便,或先用清水灌肠,以利于药物吸收。术者将灌肠筒依次接...
-
同是解暑药切勿互替用
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这两种中成药均能治疗夏季暑热引起的胃肠不适、腹痛恶心等症状,所以不少人都误认为这两者功效相等,可以相互代替使用。其实,藿香正气水与十滴水无论在药物组成、功效主治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不能随意替用。 藿香正气水。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主治因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所致的头痛昏重、脘腹胀痛等症。夏季虽然气候炎热,但因天气骤然变化而防御不及时或因室内空调温度过低等原因,均会感受风寒之邪引发疾病。而内伤湿滞,则是指夏季雨天较多,当湿气侵犯人体脾胃时,则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引发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藿香正气水...
-
良药侗族烟油 羌族外敷治结肠炎
烟油,又称烟屎,是烟客用于抽吸叶子烟、烤烟或烟丝的烟斗、烟袋中积存的烟油汁,其味辛,性温,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瘀、杀虫止痛等功效。侗族民间常用烟油疗疾.比如治疗腹泻时。 用马齿苋50克、石榴皮30 克,煎水吞服烟油丸 (民间用烟油制作成丸),每次2~3丸,连用 2~3天。 冶疗疗疮、无名肿俑时,取烟油直接涂于疔疮、肿痛处,每天可涂数次,烟油汁干后再涂,可达到解毒、消肿、止痛的目的。 (陈力) 羌族外敷治结肠炎 羌族医药的内病外治法是古老传统医学的一部分,利用羌药外敷治疗慢性结肠炎具有民族特色,是经过多年实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