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 第281页
-
靖西端午药市——壮族传统医药文化的节日㈡
第二,全面规划本地的药材生产,恢复和发展地道药材: 这几年,靖西地区种植和收购青蒿、金银花、芦荟、何首乌取得不少成绩,田七的恢复生产也正在准备当中。我建议把恢复田七生产当作一件大事来抓,理由是三七是五加科植物,和人参属同一个科,是一种药性平和、偏于温补、活血化瘀功效显著的中药,最初成名于广西田州,靖西历史上就是田七的地道药材产区之一。 三七本来是壮族民间应用的一种刀伤药,当兵的都随身携带,同时也是一种食品和佐料,大概因为采挖过度,早就成了栽培作物,很少野生的了。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三七“生广西南丹...
-
摸清民族医药产业运行情况推动民族医药产业健康发展
我国民族医药产业的发展,从自采、自种、自制、自用的“四自”状态到现代制药企业的出现,从自然经济到工业化生产,从医院制剂室到分化独立成制药企业,从高度分散到集约经营,近二十年来经历了巨大变化。1982年西藏自治区藏医院迫于自用和外销的压力,将制剂室扩大为附属药厂。90年代,民族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显示其非凡的生命力。如贵州神奇(1990)、奇正藏药(1993)、西藏自治区藏药厂(1997)、晶珠藏药(1998)、金诃藏药(1999)都是在20世纪的最后十年中建立起来的。据不完全统计,2...
-
管炎威《救护学讲义》“引药”特色探析
民国以降, 岭南中医在全国享有盛誉, 尤其是以 管炎威为代表的管氏一家, 管炎威为管德裕再传弟 子, 管氏骨科第三代传人, 在内、 外、 妇、 儿、 伤科均 有较大贡献, 其著作《救护学讲义》 《伤科学讲义》 《花柳科讲义》 , 被作为当时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 材使用, 对岭南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全国中医药事 业的进步具有深远的影响。 管氏世代行医, 自其祖父 管德裕以来, 勤于习业, 世代行医, 声名远播, 本文着 重探讨管炎威著作 《救护学讲义》 的学术思想。 管炎威与《救护学讲义》 管炎威, 号季耀, 广东...
-
让主角发言——在2006全国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闭幕以前,我讲几点意见: 一、会议的目的 我们召开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一些论文作者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吗? 是为了提高主办单位、协办单位、承办单位的知名度吗? 是为了显示有关医疗、教学、科研、生产单位的成就和政绩吗? 是,但不完全是。这些都不是根本的。 我们召开民族民间医药学术研讨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尊重少数民族的医药创造,保护民族医药文化,发现民族医药人才,发挥其保护各民族人民健康的作用,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寻找中国传统、中国经验和中国模式。 我们正是站在这样一...
-
《红楼梦》的中医药方
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对中外文学艺术曾产生巨大影响。作者曹雪芹在书中多处引用了中药方,对如今临床仍有重要价值。 冷香丸。《红楼梦》第七回,宝钗患咳喘之疾,服用冷香丸,疗效甚佳。药方为:白牡丹花蕊、白荷花蕊、白芙蓉花蕊、白梅花蕊各12两,用露水、霜水等,做成龙眼大小的丸子,每次一丸,黄柏一钱二分煎汤送下。此方的特点在于所用诸药(除黄柏),均为花蕊,气味芳香,性寒而平,便于服用,易于收藏。方中牡丹花蕊除蒸退热,白芙蓉花蕊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白荷花蕊清心益肾、止血,白梅花蕊开胃散结、生津止渴、安神定魂、清头目、利肺...
-
以清嘉庆《药会图》为例
清代中叶,我国的地方戏曲已相当兴盛。世殊时异,“水磨腔”已难合观众口味,昆曲日渐式微,“花部”却整冠端带,大步登台,轩然在时代的“九龙口”亮相。 比起法度谨严的昆曲,“乱弹”(泛指各种地方戏曲)无论在表演还是唱词上,都有着更高的自由度。丢开格律的掣肘,戏剧文辞的创作者可近乎“随心所欲”地进行表达。戏曲的题材得以进一步拓宽和丰富——昆曲传奇脚本、《三国》《水浒》故事...
-
中医药历代度量衡的研究
中医中药的疗效与处方组成、 剂量、 中药的质量 (包括品种与炮制)、 煎药方法等密切相关。可以说在 20 世纪 30 年代前, 我国的防病治病完全依赖于中医 中药, 当时及现在所用的处方大部分都是经方, 如《方 剂学》 [1 ] 收载的 308 个汤剂处方中东汉时期的占 26. 3% , 为历代之首, 其中 26. 0% 为仲景《伤寒论》 之 方。笔者试图探求古、 现代中药剂量的联系与区别时, 发现相关文献说法不一, 无法依从, 于是笔者对我国历 代中医药度量衡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考证与研究。 1 依据 对我国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