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220页
-
颈椎病分型食疗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增生、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与颈部交感神经等出现的一组复杂的症候群。患者常有头痛、眩晕、耳鸣等症状,并在头部转动时诱发、加重,重症者可出现心慌、胸闷、四肢麻木、冰凉等症状。目前,颈椎病无特效的疗法,除了药枕、牵引、推拿、理疗、贴膏药等治疗外,日常生活中的食疗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医食疗将颈椎病分型治疗,效果甚好,现介绍如下。 气血亏虚型:表现为颈项强直、头晕、头痛、耳鸣、面色苍白无华、少气懒言、肢体倦怠等。可服用参芪粳米粥:党参、黄芪各5克,桂圆肉、枸杞子各...
-
痰淤内滞型冠心病药膳治方
川贝丹参水晶梨 [配方]川贝10克,丹参4克,水晶梨2个,糯米、冰糖各20克。 [制作] 1.把水晶梨洗净,去皮,从蒂下1/2处切下,当盖,挖去梨心;川贝研成细粉;丹参洗净,切粒;糯米淘洗干净,入蒸锅内蒸熟;冰糖打成屑。 2.把糯米饭、冰糖、川贝粉、丹参粒和匀分装入水晶梨内,加入水入蒸杯内,置武火上蒸45分钟即成。 [食法]每天2次,每次适量食用。 [功效]润肺化痰,行气活血。适用于痰淤内滞型冠心病患者食用。 [宜忌]脾胃虚寒及有湿痰者忌食。 杏仁银耳羹 [配方]杏仁12克,薤白10克,银耳15克,冰糖20克。...
-
经常喝点姜汤 有效防治空调病
天气渐热,许多家庭和办公室开空调了,人们在享受清风凉意时,也易患上空调病。具体表现为腹痛、吐泻、伤风感冒、腰肩疼痛等。中医学认为,生姜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三大功效。处在空调环境中的人经常喝点姜汤,能有效防治空调病。 肚脐是人体对外界抵抗力最薄弱的部位,夏季人的胃酸和消化液的分泌减少,抵抗细菌的能力减弱,频繁出入空调场所,容易受冷热的刺激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导致病菌的入侵,出现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者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另外,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室外温差太大...
-
糖尿病食谱 饮食疗法7方
糖尿病食谱1.玉竹粥:原料:玉竹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制法:先将玉竹洗净加水煎取浓汁后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成。用法:每日2次, 5—7天为1疗程。功效: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或高热病后的烦渴、口干舌燥、阴虚低热不退,并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辅助食疗。禁忌:胃有痰湿致胃部饱胀、口腻多痰、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者忌服。 糖尿病食谱2.猪肚粥:原料:猪肚1具,粳米100克,豆豉30克,葱、花椒、姜、盐各适量。制法:先将猪肚洗净,煮取浓汤后去肚...
-
心血管病的冬季食养
天气寒冷是心血管意外的好发时间,近来媒体频频报道,因寒冷天气而心血管病患者人院增多。究其原因除疾病本身外,缺乏调养和注意预防也有关,在寒冷天气除了保暖防寒外,还应多吃性温和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又富有营养的食物,尤以各种食疗最为适宜,以下为心血管病患者推荐几则食疗验方: 方一:玉米粉50克,粳米120克,水 600~1000毫升。先将粳米加水煮粥,煮至米开花后调入玉米粉,使粥成稀糊状,再煮片刻即成。 食法:以上所煮粥,每日三餐均可温热服食。 营养分析:玉米营养全面,玉米油是一种富含多个不饱和链脂酸的油脂,是一种...
-
自制酵素防病疗疾
世界卫生组织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居住在格陵兰岛的爱斯基摩人,虽然长期生活在缺乏新鲜果蔬的冰天雪地环境中,却几乎没有人患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寿命普遍较长,其秘密是常吃富含酵素的雪藏生鱼。北压三院健康管理中心营养师谢静指出,我国中老年人九成以上体内缺乏酵素,这与以熟食为主、采用煎炒油炸等传统烹饪方法,破坏了酵素活性有关、我国许多老年慢性疾病是由体内缺乏酵素造成的,因此补充酵素是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明智之举。 记者日前采访谢静营养师时了解到,酵素是人体防御疾病的重要物质。如人的血管中有溶栓的酵素(酶),我们吃进肉和脂肪后,...
-
中医方药进行迂回治病
医者治病,在多数情 况下,是有是病,即用是 方。如风热咳嗽,用桑菊饮 疏风散热、肃降肺气;肝气 郁结,用柴胡疏肝散畅达 肝气;胃寒痛,用良附丸温 中止痛……等,即是其例。 但是,有些病证,特别是一 些内伤杂病,久病一则按 有是病,即用是方治之,其 效不著,二则按上法治之, 反而弊多利少。如阴血亏 损之病,不受滋补,补则反 见腹胀腹泻等。在此情况 下,摆脱有是病,即用是方 之束缚,并采用方药给予 迂回冶疗,就能化弊为利, 也能收到治彼愈此的效 果。这种治法,在医书里, 是屡见不鲜的。中医所...
-
中医听声音 听出月经病类型
声音来源于气的鼓动。气有盛衰,所以声音就有强弱,声音的改变往往是内脏功能强弱的体现。外邪的刺激或内脏功能的病变,有时可导致声音的异常。 女性月经病闻诊表现有这些,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嗳声噫气,多属胸脘不畅。呼吸较粗者,多属正气不足。 时发长吁短叹者,多为情志抑郁,胸怀不舒。如经行咳嗽,咳声重浊者,多为肺气壅盛;咳声不扬而气粗者,多属肺热;咳声低弱者,多为肺虚;咳气不畅者,多属肺气不宣。再如经行呕吐,吐声微弱,吐势徐缓者,多属虚寒;吐声壮厉,吐势较猛者,多属实热等。 中医...
-
中医用药的药量与药效 药量与病证
常有人说,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笔者亦如此认为,以下为笔者临床多年体会,期望能让读者得到些许体会。 药量与药效 中医用药的药量与药效是不成比例关系的,很多药物的功效会因药量大小而变化。升麻小量升阳举陷,大量则可败毒;荆芥小量十克内可疏风止痒,用至二十克乃至三十克则可发汗解表;薄荷小量有疏肝解郁之功,量大则为辛凉透表之剂;连翘常规剂量可败毒散结,为疮家圣药,大剂时则辛凉透表发汗,为温热要药;桑叶常量使用可散风清热,量大则可凉血止汗;红花小量养血,中量行血,大剂破血;枳壳、枳实量小宽中理气,大量则破气消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