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第97页
-
春夏之交的中医养生原则
春夏之交,气温逐渐升高,人体阳气遇到自然界骤升的阳气,内外两阳碰撞,易引动内热而生肝火。饮食上以清淡养肝为主,平时多到户外活动助身体阳气升发。 饮食以清积热为主 唐代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可适食大枣、蜂蜜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少吃过酸或油腻、糯米团饼等不易消化的食品。还要多吃如芹菜、菠菜、白菜、油菜、莴笋、绿豆芽等蔬菜,补充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的不足。 饮食要清淡戒辛热:除适当进食优质蛋白质类食物外,可饮用绿豆汤、酸梅汤和绿茶等,以清除体内过大的火气。不宜吃羊...
-
定时头痛 熊继柏医案生熟地黄汤
田某,男,70岁,职工,出诊病例。 2000年8月10日初诊:患者家人来告,患者头痛约1月不愈,每天太阳升起时开始发作,整个白天疼痛不休,直至日落黄昏时,头痛即停止。1个月来,不仅头痛未止,而且视力下降。去医院诊治,结论为血管神经性头痛并老年性白内障。由于天气炎热,患者畏惧阳光,笔者遂乘车前往视之。 刻诊:患者平卧,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额部。询其头痛部位,答曰:头额部连及目眶,尤以眉骨部为甚,其他处均不见疼痛。询其疼痛时间,答曰:每日定时发作,早晨6点半太阳升起时,头痛准时开始,下午6点半太阳落...
-
饮橘皮生姜水可缓解寒咳不适
受了凉,寒凉侵入体内就容易引起咳嗽,其中大多数人还伴有白色的痰,或是泡泡痰。出现这种情况,可用新鲜的橘皮和生姜来止咳。 做法是:取拳头大的新鲜橘子两个(烘干后为3~6克),剥皮后将橘皮清洗干净;然后把橘皮放入烤箱内烘干,或是使用微波炉的烤箱功能,将其水分烘干;接着将橘皮碾碎,再加入生姜粉0.5克,一起放入碗中兑沸水饮用即可。为了口感更好,可以在水中加入一点冰糖或红糖。 专家介绍,橘皮归脾、肺经,有理气润肺的功效,而生姜能温胃散寒、止呕化痰,有寒咳不适的人,长期服用也没问题。不过,肺热重的人,如咳嗽伴...
-
老醋花生增血管弹性
老醋花生是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凉菜,但是,吃过老醋花生的人是否知道它有护血管、增加血管弹性的功效呢?花生中的微量元素硒和另一种生物活性物质白藜芦醇可以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脑血管。醋则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血管弹性。 老醋花生的制作:香菜、葱适量,切碎备用;陈醋20毫升、酱油5毫升,白糖3克、盐3克,放小碗里搅拌均匀备用;花生米30克油炸,晾凉后,加入备好的葱末、香菜末,把事先准备好的醋料浇到花生米上,拌匀放置20分钟即可食用。长期坚持食用,可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减少胆固醇的堆积,是防治...
-
推荐服用生土豆汁稳血压
土豆汁治高血压简单有效,韩国著名的营养学专家金妍秀常向高血压病人推荐服用生土豆汁稳血压,因为她的母亲就有高血压,她建议母亲每天清晨空腹饮用生土豆汁,使血压得以稳定。 食用方法:将土豆洗净,去皮,用擦菜板擦成汁,然后加入酸奶混合即可食用。 提醒:不要选择表皮发绿、生芽的土豆。 专家点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张素革说,土豆中钾和钙的平衡对于心肌收缩有显著作用,能防止高血压。土豆能供给人体大量有特殊保护作用的黏液蛋白,预防心血管系统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土豆所含的钾能取代体内的钠,同时能将钠排出体...
-
治中风生吃三七粉可以
中风一般会有中风前兆,主要表现为:头晕、肢体麻木、眼睛突然发黑、哈欠不断、原因不明的摔跤、说话吐词不清等。中医专家教了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坐正后不靠任何手部支撑,抬起一条腿并扭转脚腕,如果活动不灵活或出现明显的抖动就应该引起注意了。两条腿应分别测试。 生吃三七粉祛瘀滞 三七粉对于预防和治疗中风有奇效。服用三七粉分为两种方法:生打和熟补。 生打就是吃生三七粉,而不是制三七粉。生吃的方法适合有瘀滞的人。判断瘀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舌下。若舌下的两条筋出现紫黑色就是有瘀滞的表现。用法:口服,每日1~1.5克。熟吃法适合...
-
生姜黑木耳治脑血栓后遗症
生姜、黑木耳都是常用食品。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王新志说,这两样药食同源的材料代茶常饮,不但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还可以治疗脑血栓后遗症。 生姜味辛、性温,具有发表散寒、和胃止呕、温肺止咳等作用;黑木耳味甘、性平,具有补气血、润肺、止血等作用。将两者配合代茶常饮,可起到润肠通便、益气宣肺、升清降浊之效,对于血脂异常、高血压、动脉硬化、便秘、气虚、咳嗽等均有一定的治疗和保健作用。脑血栓后遗症可引起各种脑功能障碍,如肢体瘫痪,语言不清或失语。王新志说,除使用药物治疗外,黑木耳茶治疗脑...
-
生姜木耳泡水饮防血液黏稠
血液黏稠是老人的普遍现象,一旦血液黏稠,日久则会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以及血栓性疾病,所以及早预防非常重要。每天用生姜、木耳泡水饮用就可以有效降低血液黏稠。 每天晚上取黑木耳10 克,用清水浸泡一夜,第二天早上洗干净木耳,并且将木耳撕成碎片,另外切鲜姜片2~3 片,一同放入杯中,用开水沏泡,待水温后饮用。饮完后,可续水再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不定时、不定量饮用,最后将泡完水的黑木耳吃掉。 中医认为,木耳性味甘、平,具有补中益气、润肺补脑、活血止血等功效。现代研究发现,木耳中含有的木耳多糖以及生姜所含的姜酚等.具...
-
偏头痛怎么办 生姜加野甘菊
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头痛,为阵发性,多数无先兆,少数有眼前闪光,视野缺损或麻木等先兆症状,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怕声等症状,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美国密苏里生物科学研究者发现用生姜和野甘菊自行治疗偏头痛有很好的效果。 为了对生姜和野甘菊的疗效进行验证,研究者对60名参试者进行了调查。其中45名参试者将生姜和野甘菊装在纱袋里,一旦感觉偏头痛来临,就把纱袋放在舌头底下,另外15名用镇痛剂进行治疗。结果发现,自行治疗的一组中几乎所有人的疼痛都减轻了,而服用镇痛剂的则只有一半症状减轻。该研究结果给治疗偏头痛提供...
-
简单易行治安眠 合用生姜和洋葱
生姜味辛,性微温。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常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等。生姜含有效成分有100种之多,单挥发油就有61种。主要成分有姜醇、芳樟稀、龙脑、没药稀、姜酮等。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证实:生姜有镇静、催眠、抗惊厥、双向调节血压、抗胃溃疡、增加胃动力、保肝利胆、抗血小板聚集、抗氧化、抗真菌、抗原虫、抗肿瘤等药用价值。生姜含钙、铁较高,又具有镇静、催眠功效。所以补钙、补铁、催眠宜吃生姜。 洋葱对治疗失眠也有很好的作用。洋葱的气味有安神作用,使大脑皮层受到抑制,闻此味能帮助入睡。...
-
头痛治疗注意辨证 偏方释疑医生经验方
头痛是人们经常会出现的一种不适,特别是目前更加常见的偏头痛以及紧张性头痛长期折磨着人们。中医认为,头为元神所居,为髓海所在之处,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聚于此。那么,天气的改变、外界邪气的入侵、人的情绪改变等等,都可以导致头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副主任林兴栋教授解释,中医有个说法就是不通则痛,头痛也是如此,但是治疗也要注意辨证,针对风阳上扰、血瘀气滞以及体质虚弱而经脉濡养不足的头痛,区分治更加有效。 指导专家 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脑病科副主任、主任中医师、教授 林兴栋...
-
保护大脑 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老年痴呆是世界性的社会难题。一方面.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已上升为常见死亡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另一方面.这种病的演变过程缓慢.不容易被身边的子女发现。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已有500万人.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还多.每年还有约30万老年人加入这个行列。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痴呆发病率将逐步增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发病率达80%。虽然老年痴呆是一种顽疾.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但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掌握一些保健常识.及早行动.就可以保护大脑.及早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倒退走...
-
花生牛奶浆调蜂蜜治胃溃疡
生花生仁50克,牛奶200克,蜂蜜30克,将生花生仁洗净,用清水浸泡30分钟,取出捣烂。牛奶煮沸,加入捣烂的花生仁,再煮沸,取出稍放凉调入蜂蜜即成。睡前口服,每日1剂,2周为1疗程。此方治疗慢性胃溃疡有效。 花生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利肾去水、理气通乳等作用。牛奶为营养补益之品,有助于修复和保护胃黏膜。蜂蜜味甘,有缓急(症)止痛的作用。实验证明,蜂蜜有消炎、促进黏膜愈合的功效,适量服蜂蜜可以缓解消化道溃疡引起的疼痛。此外,花生、牛奶、蜂蜜等都是营养丰富的食物,作为一种营养饮品,胃溃疡者可适量服用。...
-
性生活头痛选服中成药
性交头痛多发生住中老年人群中,其中男性多于女性。据统计,男性发病率为女性的3~4倍,其中25%有性交头痛的患者曾患有偏头痛,而 23%的患者有其他类型的头痛病史。 目前,临床上按类型将性交头痛分为3类:1.房事前头痛。该类型头痛是搏动性突发性头痛,常发生在性交前,病痛部位以额部、枕部或头顶为主,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天。2.房事时头痛。该类型头痛是位于枕部区域的钝痛感,常随着性交活动而加剧,通常发生于高潮前,此类型约占24%。3.房事后头痛。该类型头痛发生于性高潮后,可时痛时止持续数周,常凶姿势改变 ’而加...
-
胃痛发生时 防胃痛法
很多老年人胃痛发生时.常自行服用一些止痛药,有些止痛药服用后会引起一些副作用,甚至会引发另外的疾病,以下3种方法操作方便,老年人不妨一试。 鼓漱用舌沿牙齿边缘上下搅动12次,然后,闭口鼓腮,做漱口动作,待口中津液充满时,徐徐咽下。长期坚持可益胃消食,增强胃肠功能。 揉腹每当饭后。可适当散步,然后或卧或坐,用手揉腹。先将双手搓热,分别以左、右手,按顺或逆时针方向,按揉上腹部,各做 30次左右.此法可增强胃肠机能,对治疗肠胃病有一定效果。如此坚持一段时间,不仅可防胃痛,有其他胃肠病者,也可渐愈。 捏小腿小心肚内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