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第72页
-
汗法 中医治疗法 祛邪外出的重要法则
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八法之一,是祛邪外出的重要法则。 寒邪袭人的要点有三:一者脉沉弦紧,二者疼痛,三者恶寒。依其在辨证中的权重划分,约略言之,脉占80%,疼痛占10%,恶寒占5%,其舌征、体征、症状占5%。 (一)痉脉的特征是沉弦拘紧,这种脉摸起来有一种呈痉挛状况的感觉。寒邪袭表,因表为寒邪痹郁,脉即沉紧而拘。 沉主里,或为邪气阻遏,气血不能外达以充盈鼓荡血脉;或正气虚衰,无力充盈激荡血脉而脉沉。邪阻者为实,脉当沉而有力;正衰者为虚,脉当沉取无力;以沉取有力无力以别虚实...
-
3个药方帮化疗后出现不适
●如果患者化疗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可用陈皮、生姜各5克,水煎服。如果效果不明显,可用生姜30克,法半夏15克,水煎服。大米粥、瘦肉粥、蒸蛋羹等是这类患者的理想食物。 ●如果患者化疗后出现大面积的口腔溃疡,且伴有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可用人参15克,白扁豆30克,山药、茯苓各20克,陈皮、砂仁各10克,水煎服。如果患者舌尖发红,溃疡疼痛十分剧烈,可用黄柏30克,砂仁18克,炙甘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如果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出现白细胞降低的现象,可用补益气血的方法进行调理。较好的食疗方法...
-
服膏方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秋冬时节进补服用膏方是不错的方法,但有些人也会出现不适,以下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荐的应对技巧,赶紧学上一手吧! 咳嗽痰多服膏方期间出现咳嗽痰多,说明膏方不能很好地被吸收,反而助湿生痰,此时应停服膏方,并适当服用一些健脾理气化痰的药。待咳嗽痰多好转后再服膏方,同时最好要加服陈皮茶以健脾化痰。 腹泻如是因膏方服用量太多引起的腹泻,停服后腹泻会停止,再服时则应减量。 便秘服膏方后出现便秘,首先要停服膏方。如果停用膏方后大便通畅了,说明便秘与膏方有关。继续服用时应适当减少膏方的剂量...
-
中医药膳吃出明亮迷人大眼睛
眼睛的保健,除了多接近大自然,多看远处及绿色植物,让眼睛有足够的休息时间外,饮食中还应适当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红萝、海藻、绿色蔬菜、鱼肝油、动物肝等。 中药方面,服用六味地黄丸加枸杞、菊花,或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均可有效改善视力衰退、眼睛疲劳等症。提供下列几种对眼睛有益的药膳食疗供读者参考: (一)家常视宝汤: 材料:鸭肝150克、芹菜50克、木耳(水发)20克、鲜蘑菇50克、蒜头、葱姜、麻油、盐、米酒各适量。 制作方法: 1、芹菜切小段,磨菇、木耳切丁,肝切成泥状拌入米酒、盐及太...
-
出红汗是个热证 那么热在哪?
上一次说到出黑汗,这还有一个出红汗的。病人是上海人,20岁女性,常年发口疮,约有6年口疮病史。可是近半年来不仅常发口疮,而且身上还出红色的汗,像是血里加了水一样,而实际上也确实是汗里面带血。另外,她还伴有心烦,口渴,小便黄,两颧红肿、疼痛等症状,舌红,苔薄黄,脉滑数。从这些表现看,显然是个热证,那么热在哪?又该怎么治疗呢? 在中医历史上,有一个血证专家叫唐容川,他有一本血证专论《血证论》,其中在讲到“血汗”的时候,原文我已记不清了,但意思是说血汗的原因无非是两个,一个是&ldqu...
-
出爪亮翅势 手阳明经筋
出爪亮翅势导引法是鸟类的仿生导引法,脱胎于经典的导引势“鸟申”。 出爪亮翅势导引法疏导手阳明经筋,与此相应的是手阳明大肠经。中医学认为:大肠与肺相表里。 手阳明经筋起于大拇指、食指,上行至头面。其常见病候主要反应在头、面、耳、鼻、喉及热病。如:口干,鼻塞,齿痛,颈肿,喉痹,面痒、面瘫、眼珠发黄,肩前、臂及食指痛等。大肠经失调会引致与大肠功能有关的病症如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等。 【分解演示】 第1步(见图1) 动作要领:两脚并拢,自上而...
-
牙龈出血 简单易行食疗
中医认为,牙龈出血多由胃火上炎所致,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易行的食疗来达到清热消炎的目的。下面就介绍几种食疗方法。 1.槐花15克,炒焦研末,蛤壳粉30克,两者调匀。每次取3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连服数剂。 2.梨2个,鲜藕250克,生荸荠125克,生地15克,白糖适量,共同煎水服,每日1剂,连服4~5剂。 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升高,牙龈特别容易出血,下面的食疗方尤其适合于孕妇。 蜜橘鸡粒 取橘子4个,鸡脯肉100克,蛋清、精盐、味精、淀粉、水淀粉、料酒及西芹叶子、...
-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谨以此文怀念李可老师,向李可老师致敬,感恩他为中医所做出的贡献,同时借此文勉励同道,激励自己。 感悟李老中医人生 照亮人生前进方向 第一次读《扶阳论坛》一书是在2012年初,那时我很崇敬火神派,也听同学们说李可在用药上很有心得,所以就发自内心的想要去进一步了解他。 李可1930年出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53年23岁蒙冤,1980年50岁平反昭雪;在逆境中他自学中医,并矢志不悔; 1978年经全省统考录为中医师。 李可从医50多年,大部分时间奔波于穷乡僻壤、缺医少药的山村;我们...
-
中医认为有痰咳不出多和脾虚湿盛有关系
在日常生活中,咳嗽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小病症,吐痰则是与咳嗽相伴的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也常有咳嗽咽痒想要吐痰却常常吐不出来的情况,令人气急心慌,非常难受。 中医认为有痰尤其是有痰咳不出的情况多和脾虚湿盛有关系,因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人的脾胃不好容易内生痰湿,而肺部只是人体储存痰液的容器,人的痰液较多,脾胃脱不了干系。在人体的内脏器官中,脾主要负有运化水液和营养物质的职能,是人体水液及营养代谢的中间环节。脾出现了问题,便不能正常运输营养物质来养肺,水液代谢也会出问题,日久人的肺气就会变虚,一旦受...
-
多国中医支招中医药“走出去”
据匈牙利《新导报》报道,经过28年近两代中医药同行们的努力,2014年12月17日匈牙利国会终于立法,使中医药行医合法化。2015年9月18日,国家人力资源部又在该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42/2015(IX.18.)号实施细则,该法令对中医药行医从业人员许可证发放作了规定。 新法律规定,在中医领域,持有至少5年高等教育文凭的人,才有资格向有关当局递交申请,并限定行医地点和期限。申请人必需证明在祖籍国,最后一个长期行医的工作单位,没有被取消过行医资格,并无刑事犯罪记录。申请人的毕业证书无需当地文凭认证机构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