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第75页
-
肠道出问题可诱发心梗
大多数人只知道心、脑、肝、肾等脏器功能的好坏,与寿命的长短关系密切,其实肠道功能的好坏同样对健康影响非常大,甚至可能随时危及生命。特别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肠道功能也处于衰退状态,一旦肠道出问题很容易引起其他脏器的衰竭,甚至直接诱发心肌梗死。 进入老年以后,是肠道因素导致疾病发生的高发期。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中,有1/3以上在发病前两周有过消化道感染的病史,可见,老年心肌梗死的发生很可能受到感染因素的影响。据推测,这些急性感染的病原体直接或通过释放毒素损伤冠状动脉内膜,加重了原先粥样硬化的炎性反应过程...
-
什么样的感冒会惹出大病
冬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很多人认为感冒是小病,随便吃点药就能扛过去。其实,感冒的症状和许多重病初起时极相似,如果只是按感冒吃点药,就有可能延误病情。因此,感冒了也决不可大意,要仔细观察病情,发现不对劲儿,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1.高烧不退 当感冒3~5天后,发烧仍不退,且有脓痰咳出,就应注意是否为细菌的混合感染。如果高烧不退,还伴有呼吸困难,咳嗽严重,且有口唇发紫症状,则应疑为肺炎。这是因为感冒以后,人体抵抗力下降,细菌乘虚而入,造成深部感染所致。此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以防转变为支气管炎、肺炎。 2.恶心、呕吐,如果...
-
把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优势发挥出来
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瘟疫流行百余次。中医在长期与急危重症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医经溯回集》到《温疫论》《广瘟疫论》《伤寒瘟疫条辨》《疫疹一得》,中医经典论著中有大量有关中医治疗流行病、传染病和急危重病的文献记载,是治疗急性病的宝贵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医治乙脑、外感、流行性出血热乃至非典型肺炎等成功案例,亦再次证实了中医善治急性病的论断。 但是,由于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中医本身对急危重症研究的忽视,导致中医在治疗急危重症方...
-
百合治痛风关节炎 白芨治胃溃疡出血
百合粳米治 痛风关节炎 百合25克(鲜品5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一同放入锅中加水600毫升,煮至米花汤稠,温热服用,急性发作期每天服用3-4次,缓解期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用20天以上。现代研究证实,百合中所含的秋水仙碱对痛风关节痛有较好疗效。 白芨蒲公英治 胃溃疡出血 白芨、蒲公英各500克,烘干碾碎,过筛成粉末,拌匀后密闭备用。每次15克,每日3次,空腹温开水冲服,连服1个月为1疗程。一般连服数天后,胃痛、胃胀、胃出血等症状会减轻或缓解,此方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浅表性胃炎有...
-
食疗方防治眼底出血
由于眼底出血病因复杂,而且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视力,还可引起诸多严重的并发症。因此需及早的预防。那么预防眼底出血的食疗方法有哪些呢? 双耳汤:取黑、白木耳各10克,冰糖30 克,木耳洗净泡发,放入碗中,加冰糖和水,隔水蒸l小时,熟后食用。有滋阴补肾、活血化瘀功效。可冶疗血管硬化、高血压及眼底出血等。 谷精旱莲银耳汤:银耳10克,谷精草、旱莲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剂煎2 次,上、下午各服1次。有凉血止血作用。可辅助治疗眼底出血、视力减退。 菊花决明汤:用菊花、决明子各10 克,槐花6克。水煎,1...
-
蒸槐花预防脑出血
时下正是槐花盛开季节,槐花不仅味道清香甘甜,而且还可用来预防脑中风。中医认为,槐花味苦、性微寒,具有凉血止血,清热泻火的功效。药理研究发现,槐花中含有芦丁、槲皮素、鞣质、槐花二醇、维生素A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芦丁能改善毛细血管的功能,保持毛细血管正常的抵抗力.防止因毛细血管脆性过大.渗透性过高引起的出血;鞣质具有收敛性,有局部止血作用,可以预防出血。 将槐花采摘洗净,稍微沥水,加入适量干面粉、少许食盐搅拌,使面粉均匀地粘在槐花上,然后上锅蒸15分钟即可,放温后食、也可将采摘的槐花晒干后泡水饮用,每次6~9克。长期坚...
-
治疗出血可用藕
中医认为藕性寒、味甘。生用,具有凉血、散淤之功,冶热病烦渴、吐血、热淋等;熟用能益血、止泻,还能健脾、开胃。以藕为主的单验方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有很好的效验。比如鲜藕汁,每日早晚各服半杯,治肺结核出血、产后出血、鼻流血。另外,生藕捣烂绞取其汁,加蜂蜜适量,搅匀,分次服,治热病烦渴不止;藕汁、梨汁各半杯,和匀服用,治上焦痰热、口干咳嗽。 藕连接部分称为藕节,含天门冬素、鞣质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藕节和藕在性味、功用上大致相似,但藕节又侧重止血功效。 中医认为藕节性平、味甘涩,药用可以缩短出血时间,止血散淤之效,治咳血...
-
心虚出汗可食疗
正常出汗是人体的生理现象,但若是异常出汗就是阴阳失调、气血亏损的病理表现。其中心虚就会导致两种异常的出汗。这种现象可以通过食疗来调理。 腋汗多:常表现为汗出在两腋,为心液外泄之征。由于心阳虚,汗液失固,外泄于心经所循之处。治疗应温补心气,可服用莲子桂圆粥:无心莲子10颗、桂圆5颗(去壳)、大米50克,加水煮粥,每日1次。 心胸汗:其特点为仅见心胸部汗出,思虑越多,汗出越多。常伴心悸气短,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等症状。主要因忧思久虑,使心脾两虚所致。可食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桂圆、荔枝、红枣等食物以及排骨枸杞汤...
-
药膳治疗体虚出汗 实践证明疗效显著
一般来说,出汗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而有些出汗却是属于病理性的,例如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人就常常容易出汗,包括贫血、结核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气管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病症。中医认为,病理性出汗大多与人的体质虚弱有关。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药膳治疗体虚出汗,实践证明确实疗效显著。 气虚出汗 中医将气虚出汗称为自汗,患者常表现为白天易出汗,稍微运动后出汗则更多,常伴有出汗后怕冷、气短乏力等症状。自汗的调治,以益气固表止汗为主,可常吃一些补气之品,如红枣、牛肉、羊肉、鸡肉、香菇等,也可选用以下药...
-
总是出汗 与阴阳失衡气阴两虚有关
有些人总是动不动就出汗,就连静静坐会儿,手心也会不自觉地出汗,尤其是当紧张或是情绪激动的时候,接一会儿电话,电话上就会满是汗液。出汗后,感觉身体很不舒服。这是不是“病态”呢? 这种以全身或局部不正常出汗为主症的疾病称为汗症,与阴阳失衡、气阴两虚有关。 汗症分为自汗和盗汗,白天没有运动或静坐出汗,出汗后感觉不舒服的称为自汗,多是因为体质虚弱等导致的;而晚上一睡觉就出汗,到醒来又停止的为盗汗,以虚证多见,是阴虚火旺、阴血亏损所致。严重的汗症患者会口干、乏力、全身倦怠等症状。汗症常见于成年人,老年...
-
健康食物咋会吃出病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向人们推荐了红薯、番茄、胡萝卜、鹅肉、燕麦等40多种健康食物,很快成为中老年朋友喜爱的食物。但一些人食用后身体不适,甚至出现烧心、腹泻、头晕等症状。专家提醒,健康食物对人体的影响也有正负两面性,特别是对不同体质的人产生的效果差异很大,如果不根据身体特点盲目食用,对身体可能反而有害。 近日,记者从加拿大华裔保健专家王建伟处了解到,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期推荐的蔬菜、水果、肉食、健脑食物等6类,包括红薯、大蒜、苹果、卷心菜、芹菜、胡萝卜、鹅肉、鸭肉、鸡肉、韭菜、番茄、核桃、花生、松子、杏仁、大豆、燕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