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 第79页
-
学会主动出汗更有益
出汗有两种方式:主动出汗和被动出汗。因为天气、环境或心理压力造成的出汗为被动出汗,只有因运动而产生的排汗才是主动出汗,这种汗是人体进行的自我调节,出汗后不仅让人感觉很舒服,还能起到以下几大作用: 1、排毒主动出汗能加快人体的体液循环和代谢过程,将体内堆积的乳酸、尿素、氨等毒素排出。 2、控制血压运动出汗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壁弹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3、促进消化出汗后气血运行通畅,食欲也会大增。 4、防骨质疏松不少人以为出汗会导致体内钙质随汗液流失,其实,钙虽然溶于水,但溶解度很低,不太会随着...
-
瑶医治鼻出血单方
瑶族居住的广阔山区是天然药物产地,鲜药的有效成份未经破坏,疗效比干药好,因而瑶族群众家家户户都有种植草药的习俗。经过长期的实践,瑶族人民积累了利用草药防病治病的丰富经验,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瑶族医药。现提供一款瑶医治鼻出血单方。 处方与用法:鲜木贼、鲜鱼腥草各100 克(干品50克),水煎,早晚分服,以愈为度。 功效:清热平肝,凉肺止血。治各种原因引起的鼻出血反复发作者,口臭口干,舌边尖红,苔薄贵,脉细数等。 (袁胜兰) 木贼性味归经 甘,苦,平。归肺,肝经。木贼草,首主目疾,及退翳膜,益肝胆而明目也。其主积块、疗肠风...
-
夏季手脚出汗是何因
炎热夏季,身体出汗是正常现象,可有的人只是手脚爱出汗,这是什么原因呢? 中医专家说:手脚爱出汗,可能与脾胃有关。脾虚的人湿气重,比别人更容易出汗,特别是手和脚。这是因为人体内的湿气是往下走的,所以四肢尤其是脚部更易出汗。脾胃与消化有关,如食物在胃肠道吸收不好,会导致脾气不足,进而引起心气不足,故而爱出汗。白天爱出汗,中医称为自汗,与气虚有关;晚上爱出汗为盗汗,与阴虚有关。在调理脾胃时,要据不同体质而定。 如果是气虚者,应多吃一些益气健脾的食物,如山药、薏米、莲子、赤小豆、茯苓等,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还可以用豆浆加...
-
刮痧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 促进体内废物排出
人在刮痧过程中会损失一些津液,因此,刮痧后应喝上一杯温开水,最好是淡盐水或者淡糖水,一方面能够补充损失掉的津液,另一方面还可以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废物的排出,从而加强刮痧的功效。 刮痧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如刮痧应在室内进行,关上门窗,注意保暖,如果天气较热,要避免风扇和空调直吹;对于下肢静脉曲张者、水肿的部位,手法应从下向上;刮痧后30分钟内不要洗澡;两次刮痧间要相隔3-6天,而且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痧。 此外,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宜刮痧,如有出血倾向者;最近...
-
手脚爱出汗是脾胃失调
秋季一般温度宜人,正常情况下不会出汗,但是有些人却经常手足潮湿多汗,而身体别的部位无汗,这是一种病理表现。中医认为,手足出汗一般是脾胃功能失常所致。 脾胃湿热型:手足出汗多而黏,同时伴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困而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者,为脾胃湿热内阻。治疗宜清热燥湿,可选用中成药平胃丸治疗,每日2次,每次6克。 脾胃阴虚型:手足出汗而手足心热,同时伴有咽燥口干、食欲不振、饥不欲食、大便偏干、舌红少苔者,为脾胃阴虚所致。治宜滋养胃阴,可用沙参、麦冬各9克,玉竹、生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脾胃气虚型...
-
中医唇诊 人的口唇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颜色
人的口唇表现出不同的形态和颜色,这些不同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全身多个系统和器官的疾病,即所说的“唇诊”。中医唇诊是通过观察唇神、口唇的色泽和形态,闻口中气味,询问是否有口渴等情况来诊断疾病的方法。唇诊是望诊的一部分,其内容主要表现在唇质唇态和唇色两部分。 嘴唇颜色改变 正常人的嘴唇颜色红润而有光泽,干湿适度而有弹性,一旦身体有问题,嘴唇颜色就会改变。所以早上起床不妨照照镜子,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嘴唇,看看是否有以下几种情况: 嘴唇为淡白色:提示身体里气血相对匮乏,无...
-
手足常出汗服药粥可治
有些老人经常手足潮湿多汗,而别 处不易出汗。中医认为这多与脾胃功能 异常有关。根据不同的证型,可以选用不 同的药粥方进行食疗。 一、湿热内阻型手足汗多而黏,伴 有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身困重、小便短 赤者,多为脾胃湿热内阻。治疗宜清热燥 湿。可用薏苡仁30克,猪苓、茯苓各9 克,白术10克,泽泻5克,先水煎取汁, 然后用药汁与粳米50克熬粥食用,此为 1日量,分2次吃完。连续1周。 二、胃阴虚型手足出汗多,伴有手 心发热、咽燥口干、食欲不振、饥不欲食、 大便不调者,为脾胃阴虚。治宜滋养胃阴。 取沙参、麦冬各10克...
-
中医食疗调出好睡眠
中医认为,失眠一证多为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久病体虚、饮食不节引起的阴阳不交,阳不入阴而形成。除了寻求医生帮助外,失眠者如果注意饮食调养,也能较好地改善睡眠状况。推荐以下中医食疗法,供失眠者选用。 1.安神定志汤 远志肉20克,炒枣仁20克,石莲肉20克。以上3味水煎1小时,.每日服2次。功效:补养心脾,益气生血。适用于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的失眠者。 2.酸枣粥 酸枣仁500克,大米100克。先将酸枣仁研碎,水浸取汁500毫升,再将大米淘洗干净,与酸枣仁汁同入锅,煮成粥即可...
-
食疗方治疗鼻出血
空心菜粥空心菜120克,粳米150克,食盐适量。把空心菜洗净,切短。粳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成粥,再加入空心菜煮5分钟,放入食盐,停火,放凉即成,作早餐或晚餐。此粥的功效是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炒荠菜鲜荠菜250克,食油、食盐、味精适量;将荠菜洗净,切段。把锅烧热,放入食油,待油热后,下荠菜炒熟,再放食盐、味精即成,佐餐食用。此菜的功效是凉血止血,清肝明目。适用于鼻出血、鼻干燥、口苦、喜饮冷水、头痛目赤、眩晕耳鸣、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 烘茄子茄子250克,番茄100克,大蒜15克。葱...
-
中医学之气,气机升降出入机理的粗浅临床经验
中医学之气,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组织的功能活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尽管不同的气,有不同的运动形式,但可归纳为升降出人四种基本形式,这些基本形式体现于各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以及脏腑组织间的协调关系。当升降出入运动障碍,即可产生病变。因此,掌握气的升降出入机理,对于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个人对气机升降出入机理的粗浅认识,结合临床经验,试述于下。 一、气机升降出入机理 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经络联系,阴阳平衡,营卫气血运行,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