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第23页
-
糖尿病足的危害和治疗
糖尿病人足部的健康问题往往容易被忽视。许多糖尿病患者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并发症,导致的足部溃疡。糖尿病患者既要进行糖尿病的治疗,还要处理足部并发症,这给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和身心压力,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产生原因 津沽疮疡学术流派第四代传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糖尿病足专科张朝晖教授指出:糖尿病足的发生与过食肥甘厚味与不良生活习惯有直接相关,极易造成血液黏稠、血管壁受损、血液循环不畅,而足又是距离心脏最远的器官,随着血管逐渐变细,血流逐渐缓慢,在下肢末端乃至足部小血管极易...
-
刘怀珍论治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经验
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是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该病临床症状不显著,起病具有隐匿性,多数因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T2DM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使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发生代谢紊乱。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记忆力下降、社交减少、沉默寡言、喜爱独处,同时伴有焦虑、睡眠障碍、性欲减退、疲乏等症状。抑郁症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与多重内外因素有关。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患者中伴有抑郁症的人数随之升高...
-
糖尿病足处方:桂枝茯苓丸合四妙散加减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中医一般将糖尿病足归属于“脱疽”范畴,多认为其是寒湿之邪侵袭机体,瘀阻脉络,气血不畅,甚或痹阻不通所致,其中瘀血是核心。现代医学对糖尿病足的后期治疗,往往需要进行截肢,给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中医药的介入可以促进溃疡的愈合,极大地降低患者的截肢率。现试举一例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典型医案。 患者是一位85岁的老年男性,面色黄黑,体型中等,脊背佝偻,入院时精神不佳,颇爱睡觉。...
-
2型糖尿病肝郁脾虚证 疏肝健脾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首届百杰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北柴胡10克,全当归10克,云茯苓30克,生白芍30克,炒苍白术各10克,粉丹皮10克,炒栀子10克,淡豆豉...
-
从伏毒理论论治高血糖代谢记忆引起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现代医学认为,高血糖造成的“糖毒性”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缺失、紊乱、损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概率,损坏自主神经,最终导致糖尿病神经病变、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临床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手段主要通过控制血糖实现。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果处于长时间的高血糖状态,靶细胞在后期仍能记忆早期高血糖时期的细胞通路及血糖环境,即便患者血糖控制较好、血糖水平降低,还是会出现糖尿病相关并发症[1,2,3,4]。有学者认为,高血糖的代谢记忆机制不仅对糖尿病疾病的治疗、预后有长期影响,而且可...
-
古代医家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 中医病因病机
健脾益肾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因长期糖尿病导致的肾脏毛细血管损伤的肾脏病变,是糖尿病较为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大多无症状,后期渐见大量蛋白尿、下肢水肿、四肢无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1]。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是控制饮食和血糖、降压、调脂[2]。但随着病情进展,治疗效果降低,严重者会发展成肾衰竭,甚至死亡。笔者在临床学习过程中总结发现,以健脾益气、补肾益精、活血化瘀法治疗DN,可获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 古代医家对DN...
-
金实清消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观察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作为糖尿病较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临床常见疾病[1]。蛋白尿是DN的主要临床表现,可使DN迅速进展为终末期肾病[2]。中医治疗DN有独特优势,积极探索DN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金实清消汤治疗DN蛋白尿,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秦皇岛市山海关人民医院糖尿病科收治的DN白尿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7例;...
-
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案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张英栋临证擅用经方,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近日张英栋老师治疗一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收效较佳,现将该医案整理分析如下。 刘某某,女,52岁,2022年7月7日初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7年余,口服阿罗洛尔5mg(每日2次)、盐酸贝尼地平4mg(每日2次);1年前体检发现空腹血糖偏高,未针对血糖进行系统治疗。刻下症:全身怕热,头部汗多,晨起头闷,白天困乏,睡眠浅,易醒,大便日1~2次,偏稀,小便频,夜尿1次,食欲旺盛。身高164cm,体重89kg,体质指数33.09,腰围...
-
丁书文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验案二则
高血压病、高血脂症、糖尿病从西医角度看是三种独立的疾病,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但三者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互相影响。中医的两大特点为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患有不同疾病的同一患者,通过症状、体征找到其所属证型而确定治疗思路,即中医讲的“异病同治”。遵循这一原则,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心系疾病热毒学说。临床中常见大量患者同时罹患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和糖尿病,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丁...
-
糖尿病验方治疗有效率为97.7%
药方:乌梅10克,天花粉12克,黄芪30克,黄精15克,黄连3克。 加减变化:头晕加石决明、天麻;心悸加麦冬、五味子;胸闷加瓜蒌皮、枳壳;血脂异常加山楂、丹参;皮肤感染加蒲公英、银花;皮肤瘙痒加白鲜皮、紫草;视力减退加菊花、蚕砂;勃起功能减退加杜仲、桑螵蛸;便秘加麦冬、生大黄;恶心呕吐加苍术、半夏;尿黄浊有热臭味加萆艹、车前草等。 用法: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1个月为1疗程。 功效主治: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主治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高血压、脑梗死、感染等。 疗效:徐千里报告130例,其中并发...
-
三仁汤治疗多寐证,糖尿病性肾病,高脂血症,糜烂性胃炎
处方来源:清·吴鞠通《温病条辨》。 药物组成:杏仁15克,飞滑石18克,白通草6克,白蔻仁6克,竹叶6克,厚朴6克,生薏苡仁18克,半夏15克。 功能主治:宣畅气机,清利湿热。用于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 常规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药理研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三仁汤能抑制细菌繁殖,使细菌释放内毒素的总量降低,恢复肠道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内毒素入血,恢复肠道正常菌群保护屏障,减少内毒素肠源性入血,加快肝脏功...
-
四川省中医药人才 中医临床研究(糖尿病)基地
中医药教育面临的新常态 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面临着新的形势与挑战,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瓶颈问题是人才的发现、培养、储备和使用问题,中医药人才总量不足、分布不合理、服务能力不强、基层人才匮乏、高层次领军人才缺少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二是医学教育改革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医学教育体系存在主线条不清晰、与临床要求脱节、多种学制学位和培养模式并存、临床技能培养滞后等问题,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提...
-
滋补脾阴可影响脾阴虚糖尿病大鼠脑胰岛素信号转导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如不及早干预治疗,将不仅是医学问题,更可能发展为社会问题。我们通过建立证病结合模型,以脾阴虚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为研究对象,以脑胰岛素抵抗为切入点,希望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线索和新靶点。 我们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组、脾阴虚组、脾阴虚糖尿病组和滋补脾阴方药治疗组。结果发现糖尿病组、脾阴虚组、脾阴虚糖尿病组大鼠皮质、下丘脑IRS-1的丝氨酸磷酸化水平升高,同时Akt磷酸化水平降低,提示三组大鼠皮质、下丘...
-
糖尿病食谱 饮食疗法7方
糖尿病食谱1.玉竹粥:原料:玉竹20克,粳米100克,冰糖少许。 制法:先将玉竹洗净加水煎取浓汁后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沸即成。用法:每日2次, 5—7天为1疗程。功效:滋阴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糖尿病或高热病后的烦渴、口干舌燥、阴虚低热不退,并可用于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辅助食疗。禁忌:胃有痰湿致胃部饱胀、口腻多痰、消化不良、舌苔厚腻者忌服。 糖尿病食谱2.猪肚粥:原料:猪肚1具,粳米100克,豆豉30克,葱、花椒、姜、盐各适量。制法:先将猪肚洗净,煮取浓汤后去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