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第22页
-
刘诗富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随着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DN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1]。目前,DN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在保护患者肾功能、延缓DN进展方面效果有限。研究表明,在控制饮食、降压、降糖、调脂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减少DN终点事件发生,且安全性较高[2]。 刘诗富,皖南医学院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代谢内分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肾病专家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
根据最新的流调(滕卫平教授牵头),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达到12.8%,也就是说全国有1.2亿人患有糖尿病。对于糖尿病患者中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国内研究差异较大(16.0%~86.3%),其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严重影响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定义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指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导致微血管损伤,引起神经细胞缺血缺氧、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导致周围神经损伤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
-
谢春光从虚与瘀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所致眼底疾病,已成为工作年龄人群失明首要病因。目前我国DR患病率约为24.7%~37.5%,并且随着病程延长,患病率愈高,病情愈严重,致盲率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 岐黄学者谢春光系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临床疗效卓著,善于病证结合,专病专方,尤善于内分泌疾病。笔者有幸随师临证,以诊治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为例,介绍谢春光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证经验与特色。 病因...
-
糖尿病胃轻瘫虚实兼顾标本同治 分期论治病证结合
糖尿病胃轻瘫(DGP)是糖尿病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胃在没有机械性梗阻的情形下出现胃动力障碍,导致胃排空延缓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又称之为糖尿病胃麻痹或糖尿病胃潴留。研究显示约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轻瘫,尤其以老年糖尿病患者更为常见,对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患者出现胃排空延缓,影响食物、药物的吸收代谢,主要临床症状为餐后胃胀、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腹痛等,患者常出现营养失衡、血糖波动和代谢紊乱,不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促胃动力药物为主,配合改善饮食...
-
糖尿病消渴病阴虚热盛型 方用参芪地黄汤加减
全国名中医林兰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三型辨证理论是林兰结合中医消渴病病机理论与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的病理认识总结出的辨治分型理论,涵盖了2型糖尿病发病的早、中、晚期三个阶段的病理病机特点。早期包括糖尿病前期和初发糖尿病,此时患者大多症状较轻,一般无并发症表现,中医辨证以实证为主,伴有肺胃阴虚热盛。中期患者多病程较长,出现并发症,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受损,正虚逐渐加重,气阴亏虚转变为主要矛盾。晚期患者糖尿病病史长,年龄偏大,并发症较重,同时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胰岛β细胞功能接近...
-
经典方治疗糖尿病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主任医师张英栋临证擅长运用经典方治疗糖尿病,取效较佳。笔者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其运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糖尿病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 姜某某,男,59岁,2023年3月7日初诊。主诉:血糖升高30余年。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5年,冠心病病史1月余,肾结石术后2年,BMI(体质指数)26.5,腰围100cm,目前注射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早20U晚16U,服用阿卡波糖片午餐时50mg,血糖控制可,餐前血糖6mmol/L,餐后血糖8mmol/L。刻下:患者精神、睡眠可,食欲一般,大便偏稀次数多,1...
-
聚湿生痰是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痰浊中阻治当兼顾活血
夙胖脾弱、痰浊中阻、脾虚湿盛、不运水津、谷精壅滞所致的糖尿病(此指Ⅱ型糖尿病)临床以形体肥胖,面泛油光,大腹便便,脘腹满闷,身重困倦,或眼睑、下肢浮肿,按之凹陷不起,纳呆,口黏腻不渴,或口渴多饮,或口干不欲饮,或睡中流涎,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滑或濡缓等症。笔者自创和中降浊调糖饮(组成:炒苍术12克,炒白术12克,肥猪苓30克,云茯苓30克,福泽泻2克,广陈皮10克,姜半夏10克,川厚朴10克,升麻片6克,川牛膝30克,北柴胡10克,川桂枝10克,佩兰叶10克,生姜片10克,生甘草6克)用于治疗...
-
糖尿病 中医太平糖克浓缩丸治消渴病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发病率剧增,除了黄种人具有糖尿病遗传易感性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客观原因外,现代人饮食失衡、过食肥甘、工作节奏快、心理压力大、运动量减少等也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重要外部因素。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病的范畴,在《黄帝内经》中,消渴病已被视作为一类疾病进行详细阐述。秦汉时期张仲景论述了本病的症状、脉象及治疗方药,将消渴作为正式病名确立下来。隋唐医家明确消渴分型证治。宋金元时期提出了三消分证,并强调了火热在消渴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明清时期提出了阳虚致消说和三消皆本乎于肾...
-
余瀛鳌辨治糖尿病经验
国医大师余瀛鳌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主任医师、研究员,长期从事中医科研及临床工作。临床主张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研究通治效方,尤长于治疗肝病、肾病、心脑血管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糖尿病、癫痫等多种疑难杂症。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缺陷),以及机体靶组织或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水平升高,可伴有血脂异常等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典型症状为多饮、多尿、烦渴、食欲亢进、易饥饿、体重下降,另外,亦常伴有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
-
糖尿病消渴日久阴损及阳 阴阳双补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淡附片10克(先煎60分钟),上肉桂6克(后下),川桂枝6克,熟地黄30克,山萸肉30克,枸杞子30...
-
糖尿病肾病药膳方 山药为主料的山药炖猪肚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脏病发病的第二位原因,仅次于各种肾小球肾炎,一旦发展到终末期肾脏病,往往比其他肾脏疾病治疗更加棘手,因此及时防治对于糖尿病肾病意义重大。 糖尿病肾病属中医学“消渴病肾病”范畴,其基本病机是脾肾气虚、瘀血阻滞,治疗上主张以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为主。中医食疗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有着很好的辅助作用,比如山药是糖尿病患者非常好的一个食疗选择。山药又名“薯蓣”,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
-
肺脾肾三脏气虚所致的2型糖尿病 健脾益肾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中国首届百杰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太子参30克,生黄芪30克,炒山药30克,熟地黄30克,山茱萸30克,建泽泻30克,怀牛膝30克,苍白术各1...
-
糖尿病心肌病之中医病名以“消渴心瘅”为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地丰富和加深,《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版中含有约5.5万个与损伤、疾病和死因有关的独特代码。现代医学疾病类别的丰富和疾病谱的变迁,为中医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指出:“要根据现代疾病谱的变化,做出研究策略调整,为诊疗现代疾病作出更大贡献。这是中医药现代化中最核心的任务。”病名是临床实践中最基本的概念,准确的中医疾病名称是推进中医临床规范化、标准化的重要基础,是衔接理论与临床的关键路径,是沟...
-
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吃
很多糖尿病患者不知道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吃,往往陷入饮食误区,例如坚决不吃水果、只吃蔬菜或粗粮、过度节食、不敢喝水等,而这样做往往会导致病情加重。其实,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加需要营养全面,不要绝对偏食哪一种食物,饮食搭配要合理、平衡,至少做到以下7点: 主食粗细搭配 盲目减少主食或只吃粗粮只能使血糖、尿糖暂时下降,长此以往却会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出现其他疾病。粗细搭配的主食可提供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体积大,饱腹感强,对控制体重有利,而且可以避免低血糖反应,又不会使血糖升高过快...
-
糖尿病性耳聋在中医理论中辨证论治
广州中医药大学:邝艳萍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郭宏 糖尿病性耳聋是糖尿病患者后期出现的一种以 听力损害为主的慢性并发症,一般在患糖尿病 5 年之 后开始出现,其发生的严重程度与血糖控制好坏、血 脂、血压、体重、病程等均有直接关系 [1] 。随着对糖尿 病的广泛重视和深入研究,糖尿病致听力损害逐渐引 起社会的关注。1875 年 Jordao 最先报道了 1 例糖尿 病患者合并感音神经性耳聋,但当时未有足够的证 据证明感音神经性耳聋属于糖尿病的并发症。2008 年 Bainbridge [2] 根据近年来的研究,提出...
-
气阴两虚糖尿病 阴阳双补调糖饮
庞国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开封市中医院理事长、河南省中医糖尿病医院院长、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国家区域中医(内分泌)诊疗中心建设单位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40年,专长内科,尤擅长糖尿病及其慢性神经性并发症、中风、头痛、失眠等疑难杂症的临床诊疗。 组成:太子参30克,生黄芪30克,干生地30克,山萸肉30克,炒山药30克,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建泽...
-
糖尿病肾病为消渴 方选桃仁红花煎化裁
糖尿病肾病属于中医学“消渴”范畴,目前周知的病机为消渴日久,气阴两虚,病损及本,致阴阳两虚,并兼瘀血、湿浊等实邪,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脾肾脏。但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更迭,肝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日趋明显。 全国名中医李延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擅长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尤其长于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且临床疗效显著。现就李延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思想及经验简述如下,以飨同道。 临证经验 中医称糖尿病肾病为消渴,从肝论治消渴古代书籍早有记载。如《...
-
基于整体观念的糖尿病病因浅析
中医整体观念包含3点,即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中医临床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认识疾病的,糖尿病可认为是由自然环境的改变、社会环境的改变或人自身的变化导致的。抛开血糖、胰岛素这些微观物质不谈,从整体观念这样的宏观角度来认识糖尿病,是现代中医所需要的,这也将为中医临床认识糖尿病提供一条新思路。 1 西医对于糖尿病的认识 西医认为,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对于胰岛素分泌产生缺陷、胰岛生物作用受...
-
经方治疗1型糖尿病伴反复角膜溃疡1例
芦少敏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甘肃省名中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王自立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及科研30余年。芦少敏主任崇尚经典,善用经方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期芦少敏主任临床应用经方治疗1型糖尿病伴反复角膜溃疡疗效显著,现将其报道如下。 1 医案报道 患者,男,29岁,2019年2月21日初诊。反复角膜溃疡发作1年余,外用眼膏及口服中药(具体不详)未见明显缓解。患者既往有1型糖尿病病史10年,以“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5U晚15U&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