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第19页
-
糖尿病分类、分期、分证思想概述
分类、分期、分证思想对慢性病中医理论构建的启示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在认识和处理 疾病的过程中,中医学既强调辨证论治,又讲究辨 证与辨病相结合 [1 ] 。病与证,虽然都是对疾病本 质的认识,但病的重点在全过程,证的重点在现阶 段。广义上的辨证论治应是两者兼顾,着眼当下, 注重全程。 与传统辨病论治不同,当下中医临床所辨之病 更多的为现代医学体系下的专科疾病。患者往往以 特定病种来就诊,并重视病理指标的变化。当高血 压病、糖尿病等现代医学诊断的病种出现在中医临 床时,简单将其划至 “眩晕 &...
-
糖尿病饮食指南 糖尿病自然中医疗法指南
糖尿病 【病因与症状】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内分泌疾病,病因大多未明,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引起的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代谢紊乱,病情严重时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点为血糖过高。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三型:即胰岛素依赖型,亦称 I型(脆性或青幼年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亦称Ⅱ型,(稳定性或老年型糖尿病);还有其余型糖尿病,包括胰源性糖尿病,内分泌性糖尿病,药源性及化学性糖尿病等。临床上前两型占绝大多数,属原发性糖尿病,有明显遗传倾向。其余型则大部分属...
-
你会吃吗?吃对了吗?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调理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可笑、不以为然,民以食为天、谁不会吃呢?可是,你真的会吃、会喝吗?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你也会吃、会喝吗?因为吃不对、喝不对,不仅疾病治不好,反而还会加重病情或引起诸多并发症。 一、以糖尿病患者为例说明 当你被诊断为糖尿病时在服药的同时,饮食也尤为重要,首先就不能多喝大、小米粥,面汤,疙瘩汤,乌鱼蛋汤等;不能多吃馒头、土豆、红薯;也不能喝饮料;饭后不能立刻吃水果。这是为什呢? 一般的2型糖尿病患者,绝大多数是因为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所导致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代谢紊...
-
糖尿病 温阳活血利气化浊退水肿
邓某,女,71岁。糖尿病史16年,双下肢反复水肿5个月,外院诊断糖尿病肾病IV期,高血压3级,中度贫血,治疗后好转出院。用诺和锐30控制血糖良好,但水肿反复发作。近查空腹血糖6.9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1周来水肿明显加重,来院就诊。刻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漫至大腿下腹,肿硬如木,胀痛明显,皮肤暗黑,肤温稍低,眼睑轻度浮肿。伴见面白神疲头晕,微恶寒,背部为甚。口干喜热饮,饮量不多,咳声无力,痰白量少质稀,气促夜甚,纳差,眠可,腹无所苦,大便正常,尿频量少,夜尿增多。舌质淡暗略红,舌下脉络曲张,苔白厚,脉...
-
早期糖尿病肾病中医经验方治疗概况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 DN) 是糖尿病 微血管病变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也是目前导 致我国终末期肾病的第二大原因, 一旦进入临床蛋白 尿期, 肾损害难以逆转, 因此尽早发现及有效控制早 期糖尿病肾病 (early?diabetic?nephropathy, EDN) 尤为 重要。研究发现, 病程、 血糖水平、 肥胖、 高血脂、 高血压是 DN 的主要危险因素, 现代医学防治主要包括早 期诊断、 有效地控制血糖和血压、 调节异常的脂代谢、 优质低蛋白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等。近...
-
老中医曹玉山治糖尿病介绍如下
曹玉山,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 科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名中医,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师承教育指导老师。 现将曹老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阴虚燥热证 见于糖尿病之初期,可见多饮、多食 突出,唇干舌燥,咽痛或牙龈肿痛,或皮 肤痈疮频生,心烦怕热,渴喜冷饮,舌 红,苔黄或燥,脉弦数。治方选白虎汤加 减:生石膏、玉竹、枸杞子、天花粉、麦 冬、石斛、知母、黄连、丹皮、赤芍。兼 烦躁易怒者加柴胡、龙胆草;心烦失眠者 加炒酸枣仁、夜交藤、栀子、生龙骨、生 牡蛎;头痛者加野菊花、夏枯草、白芷; 目赤痛者加决明子、...
-
中医防治糖尿病有数千年的经验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中华中医药学会 温长路 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快速增加、患病年龄的不断年轻化,正在成为当前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之一。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中西医为预防、治疗该病的蔓延大显身手。中医药的技术在糖尿病的防治中是否落伍了?中医药的能力能不能单独完成对糖尿病的治疗全过程?社会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看法、说法和片面乃至极端的认识,一些人不相信或者否定中医药的作用。作为保障中华民族健康的重要医疗力量之一,中医人应当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上拿出有说服力的答案,以正视听。 中医防治糖尿病有数千年的...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虚-瘀-痰病机演变及防治思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是临床重要关注点。文章提出的虚-瘀-痰病机演变符合本病现代病理发展过程,临床根据其不同发展阶段分别治以补虚、化瘀、消痰,方证对应,疗效可信,可资借鉴。 [摘要]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致盲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病程进展,患者眼底病变由轻度非增殖性病到中度非增殖性病变再到重度非增殖性病变,最后到增殖性病变,其中医病机也存在着虚-瘀-痰的演变过程。本病病变以脾、肾、肝为主,其中脾虚为本病发病之本,脾虚日久及肾,导致脾肾两虚,肝肾同源,肾虚致肝阴肝血不足,目失所养...
-
从“凡土脏取决于胆”论治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
近年国内外学者对血糖波动的关注越来越多, 波 动性高血糖导致机体炎症反应、 自由基增多以及通过 蛋白激酶 C、 多元醇、 糖基化终产物、 己糖胺、 核因子 κB 系统、 高血糖记忆效应等途径引发血管内皮损伤、 动脉粥样硬化, 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始动环节 [1 -2 ] 。 目前西医降糖药物的优势在于能够快速有效的降糖, 但血糖波动大、 低血糖风险及各种慢性并发症的隐患 依然存在。中医药的整体调节作用异于西药降糖的强 制性, 可纠正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人体阴阳不平衡, 及 时使人体恢复稳态, 其整体调节和稳...
-
糖尿病所致的高血糖血脂异常中医妙治法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 病,糖尿病所致的高血糖、血脂异常 和植物神经损伤会导致胆囊收缩功 能下降,排空迟缓,易发生感染。中 医治疗此类疾病疗效显著,现介绍 如下。 本方所治45例患者中,男21 例,女24例;年龄37~72岁;均诊断 为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为胁肋胀 痛,时作时缓,口干,口苦,懈怠乏 力,易怒善惊,视物不清,或不耐久 视,消谷易饥,小便多,大便时干时 溏,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 一、诊断标准 为突发性右上腹绞痛,疼痛向 右肩、背部放射,恶心呕吐,发热寒 战;右上腹部压痛,肌紧张,莫菲氏...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足研究简况及展望
糖尿病足 (diabetic?foot, DF)指糖尿病患者的神 经病变和一定程度周围血管疾病引起的下肢感染、 溃 疡和 (或)深部组织损伤 [1] 。其是糖尿病的严重慢性 并发症之一, 可导致患者致残、 致死, 严重威胁糖尿病 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有文献报道 [3] 糖尿病患者出现? DF 的机率为 8.57%。中医学将?DF 归属 “消渴” “脱疽” 范围。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主要是药物干预, 而中医 药对于糖尿病足的治疗有特定的疗效, 以下是中医药 内外方法...
-
中医的脾瘅(糖尿病)治当益气健脾
【病案】 李某某,男,53岁,2016年1月5日初诊。 主诉 发现糖尿病7个月。去年六月份体检发现糖尿病,现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1天3次,1次0.5克)控制血糖,血糖控制不稳定,近期餐后2小时血糖波动在8.4 毫摩尔/升~16.3毫摩尔/升,空腹血糖波动在6.2毫摩尔/升~6.8毫摩尔/升,另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1天2次,1次5毫克)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片(1天2次,1次25毫克)控制血压,血压控制稳定。现疲倦乏力,大便不成形,夜间咽部有痰,喜抽烟喝酒,舌淡苔黄厚腻,脉弦滑。无药物以...
-
糖尿病前期(脾瘅)应从脾虚热郁论治
从脾虚热郁论治脾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其发病往往有一个漫长 过程,在未进展为糖尿病之前,血糖就已经存在异 常升高,称之为糖尿病前期,即葡萄糖调节受损 ( IGR) ,包括空腹血糖受损 ( IFG) 、糖耐量减低 ( IGT) 以及二者并存的糖耐量异常。有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 20 岁以上成年人葡萄糖调节受损的发病 率为 15. 5% [1 ] 。葡萄糖调节受损可以发展为糖尿 病,但是这一时期也具有可逆性。相关研究发现, 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中约 1/3 进展为糖尿病,1/3 保持葡萄糖调节受损不变,1/3 可以恢...
-
健脾固肾 化痰活血解毒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浅析
糖尿病肾病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是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 DM) 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目前现代医学对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 认为可能与氧化应激、蛋白激酶C活化、多元醇通路激活、糖脂代谢紊乱等多种机制有关。DN临床常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高血脂、渐进性肾功能损害等[1,2]。在治疗方面, 西医目前主要是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对症治疗为主, 虽然有一定的疗效, 但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控制蛋白尿、改善肾功能等方面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
-
菠菜根粥巧治糖尿病胃功能素乱
胃功能紊乱为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约50%的门诊糖尿病人存在胃功能紊乱,以上腹部胀闷、痞满,食欲减退,食后饱胀,甚至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用菠菜根粥治疗本病76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76例中,男性4l例,女性35例;年龄 35~73岁,平均4.5.2岁;糖尿病病程3.5~15 年,平均6.5年,合并胃功能紊乱病程1~13 个月,平均4.8个月。 二、治疗方法 取鲜菠菜根0.25公斤,洗净切碎,加水2000毫升,加入鸡内金10克,共煎煮 30—40分钟,然后加人大米50克,...
-
益气养阴补肾活血 治糖尿病肾病方
治糖尿病肾病方(一) 处方:黄芪30克,山药、茯苓各20 克,猪苓、太子参、麦冬、川牛膝、枸杞 子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益气养阴。 主治: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气阴 两虚型,症见面足水肿,神疲乏力,腰膝 酸软,少气懒言,手足心烦热,大便溏 薄,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刘文阳 治糖尿病肾病方(二) 处方:生地20克,山药、山萸肉、 鬼箭羽、丹参各10克,丹皮、茯苓、泽 泻各8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肾活血。 主治: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为肾虚 血瘀...
-
治消渴 糖尿病 中药研成细粉方
消渴,西医称之为糖尿病,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症。中医学的消渴病始见于《黄帝内经·奇病论》,名为消渴。中医所论消渴,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炽盛、消谷善饥为中消;肾不摄水、...
-
肝郁脾虚证2型糖尿病 方药疏肝健脾调糖饮加减
医案实录 潘某,女,60岁,2015年10月12日入院,病历号20075999。夙多愁善感、饮食失节,半年前出现口干渴、多饮、多尿,测空腹血糖12.0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9.05毫摩尔/升,诊为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治疗:早14u、晚12u餐前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差,空腹血糖9.2~11.5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3.8~16.3毫摩尔/升,症状渐重。慕名寻中医调治入院。症见:体胖,口渴、多饮、多尿、头晕,烦躁易怒,周身乏力,腹胀,睡眠差,小便频数,舌质淡暗,苔薄黄,脉弦细。体重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