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356页
-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方证特征
桂枝加白术附子汤并非《伤寒论》原方,但其精华不出桂枝加附子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等范畴,因此可以认为本方是经方的合方变法。根据方证对应中的药证原则,可以认为这是在方证基础上合并出现某药药证,即在桂枝汤方证的基础上复合了白术证和附子证。笔者曾运用本方治疗过多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发现止痛效果显著,并且患者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伤寒论》中相关条文有,“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伤寒八九日,风湿...
-
口鼻眼干10年余 路志正临证经验方
张某,女,65岁, 2013年4月27日就诊。 主诉:口鼻眼干10年余。患者口、鼻、眼干燥10年余,在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扁平苔癣。服药不详。就诊时患者唇瘪,舌干口燥,常饮漱不欲咽。喜温饮,易生口疮,思虑过度,寐差入睡难,易醒。胃脘嘈杂不适数月,纳可,且伴有双手指掌关节冷痛,时发作,小便调、大便不成形、黏滞,1日1~2次。望其形体中等,面黄泛赤,唇紫;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质紫暗、苔白腻微黄、舌体络脉瘀紫;诊其脉沉细濡小涩。 证属:脾虚湿热内蕴,寒热错杂之侯。 治法: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健...
-
美尼尔氏综合征(突发性旋转性眩晕)治方
美尼尔氏综合征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系内耳的膜迷路发生积水,出现眩晕等症状的疾病,本病的原因尚未明了,可能与变态反应、内分泌紊乱、病毒感染、疲劳、情绪波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美尼尔氏综合征最突出的表现为突发性旋转性眩晕,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旋转,但神志清楚。头稍动则觉眩晕加重,眩晕发作高潮时伴眼球震颤、恶心、呕吐。绝大多数患者伴有耳鸣。亦可伴耳聋,自觉头部胀满。症状可数周、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现介绍以下验方,供对症择方用之。 1.仙鹤草60克,草决明15克,加水2碗,煎至1碗,去掉药渣,趁热打入鸭蛋2个...
-
西瓜霜治病方:桂林西瓜霜
组成 西瓜霜,硼砂 (煅),黄柏,黄连,山豆根,射干,浙贝母,青黛,冰片,无花果(炭),大黄,黄芩,甘草,薄荷脑。 制法 以上14味瓜霜、硼砂、青黛、冰片、薄荷脑外;其余黄柏等9味粉碎成细粉;将西瓜霜、硼砂、青黛、冰片和薄荷脑分别研细,与上述细除西粉及适量的二氧化硅、甜菜苷、枸橼酸等辅料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灰黄绿色的粉末;气香,味咸、甜、微苦而辛凉。 功能 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燥湿收敛。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或出血,乳蛾口疮,小儿鹅口疮及轻度烫火伤与创伤出血;急、慢性...
-
“清暑益气汤”方剂历史有两个
以“清暑益气汤”命名的方剂历史上有两个,金元时代名医李东垣的《脾胃论》中有清暑益气汤一方,清代温病学家王孟英的《温热经纬》中亦有清暑益气汤一方。虽然名字相同,但二者的药物组成不同,功用和主治亦不同。 王氏清暑益气汤是治疗夏季感受暑热而引起的热性病的常用方剂,方由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组成,有清暑益气、养阴生津之功效,对暑热仍盛,气津已伤,主要表现为发热汗多、心烦、口渴、小便少而黄、体倦少气、神疲乏力、脉虚无力等症有较好疗效。因为病症中有暑热仍...
-
千古名方 半夏泻心汤
某留学男青年,暑期从澳洲返乡。因经常胃痛泛酸而求治于余。其人面白体瘦,唇红舌红。按之心下痞,进食或空腹时常常隐痛不适,甚至泛酸,常腹泻。其母甚忧,我安慰曰:不必担心,调理一下吧。遂书半夏泻心汤原方。 一周后来电话,云症状已去大半。因近返校,便嘱养生堂按原方制成颗粒以便于携带。其母后又云其儿胃病一直未作。 此病本不奇,此方亦熟知,但能用原方治疗胃病者却不多。大多自拟一大方,其中有辛香药一队,草头药几把,虫类药几样,矿物药一堆,谓其方能消炎、止痛、制酸、抗变。效果不能说没有,但总不如半夏泻心汤来...
-
治腹胀(脘腹胀满)验方
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腹胀诸证,虽属寒者多,属热者少,然世治胀,喜用辛温散气之药。冬季气候寒冷,中老年人胃肠功能差,容易引起腹胀,常表现为脘腹胀满、隐痛不适、不思饮食、辗转难安。我有一验方,屡试不爽,现介绍给大家。 生姜50克,拍碎剁末;陈皮10克,大枣 10枚,力口水500毫升煎煮,沸后改文火,煎5分钟即可。趁热饮用效果最好。如不堪苦辣,可加点红糖调味。姜是暖胃驱寒的佳品,陈皮理气降逆,大枣补脾益胃。这几味材料一...
-
治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处方:川芎、丹参、当归各12克,红花8克,鸡血藤15克,赤芍20克,益母草30克。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5克;脾胃虚弱者酌加白术15克,茯苓、山楂、陈皮各10克,谷芽20克;肾阳虚者加巴戟、菟丝子各15克;肾阴虚者加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有感染者酌加蒲公英、千里光各20克,板蓝根、贯众各15克,黄连8克;出血倾向严重者或值女性月经期暂停本方3-5天,或减少活血化瘀中药剂量。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化瘀。主治: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治疗31例,有效28例(90.32%),无效3例。...
-
反复发烧4年中药方治愈
笔者临证喜用经方,但总感不悟经方真谛。因拜入当代经方大家冯世纶门下,日日侍诊于侧。老师先辨六经,继辨方证,诊治处方,井然有序。近治一4岁男孩,反复高烧4年,使用经方4剂而愈,经方的魅力得到淋漓体现。原案实录,供同道参阅。 案例 李某,男,4岁。2010年3月6日初诊。 患儿自出生10月左右开始反复发热,经多方中、西药物治疗,但一直未能控制高烧。为了给孩子治病,全家由农村搬到北京居住。每隔三五天可以没有任何原因就发烧,而且一发病就是高烧,又特别难以控制。经多家三甲医院门诊及住院检查,皆考虑呼吸道炎症性...
-
肺结核的中医治疗17验方
本病是在人体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因感染结核杆菌而,发病。中医认为,本病外因即“痨虫”传染,是致病的条件;内因指下体气血虚弱,阴精亏损,正气不足。临床常用的有效的偏、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党参、白术、茯苓各9克,甘草8克,沙参9克,陈皮5克,百部、杏仁各9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 本方健脾益肺,适用于肺脾两虚所致的肺结核,常见于肺结核的早期。 [方二] 百合、生地、人参、熟地、麦冬各9克,白芍、贝母各10克,百部9克,橘梗1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 本方滋阴润肺,适用于肺肾阴虚所...
-
治疗湿温疫疠名方——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原载于《续名医案》引叶天士名方.又名普济消毒丹。 药物组成:滑石、茵陈、黄芩、石菖蒲、川贝母、木通、藿香、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等11味中药组成。共研成细末,每次服9 克;亦可作汤剂,水煎服;也可以神曲糊热,如弹子大,开水化服。 功能: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湿温湿热并重。证见发热肢软、无汗神烦,或汗热不退,胸腹闷胀,咽痛项肿,口渴便秘,或泻而不畅,小便淋涩,或身目发黄、舌苔白腻而厚或干黄者。 方中连翘、薄荷辛凉疏表,清热解毒;射干、贝母清泄肺气,利咽喉,与黄芩清泻肺火于上;滑石、木通、茵陈清利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