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方 第2359页

方 第2359页

  • 病人选择使用五子衍宗丸 服用方法

    病人选择使用五子衍宗丸 服用方法

      五子衍宗丸最早见于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书中有张果献给唐玄宗的五子守仙方,即是五子衍宗丸的原貌。此后,《摄生众妙方》有载。五子衍宗丸全方由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车前子五种药组成,有补肾填精,疏利肾气,种嗣衍宗之功,对男性不育症有较好的疗效,被誉为“古今种子第一方”。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中医认为,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肺经,有滋补肝肾,生精养血,明目安神,滋阴润肺、化痰止嗽之功,适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弦,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等。历代...

  • 单方在临床中具有多重功效

    单方在临床中具有多重功效

      因病施量,我们称之为与病相关的量效关系,简称“病量效”。   这里的病,是指疾病的种类及病势。“因病施量”的策略可概括为:对需要长期调理的慢性病、上焦病、轻浅的疾病(正邪相当或病邪轻浅),小剂量用药即可收四两拨千斤之效,治疗这类疾病剂量宜小。而对危重症、沉疴痼疾、病邪深重的疾病(一般邪实盛或正气虚极),剂量宜大。正所谓重剂起沉疴,小量则杯水车薪,恐于事无补。   而且,因病施量具体包含“随病施量”和“因势施量&rdq...

  • 防治肺心病中药方

    防治肺心病中药方

    肺心病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是由于慢性肺部疾病引起右心衰竭,也就是它的病根在于肺,恶果却连累于心。冬季气候寒冷,是肺心病容易复发或病情加重的季节,因此,肺心病患者做好保健,对安全过冬就显得尤为重要。 防止上呼吸道感染肺心病急性发作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因此,凡有肺心病或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都应严防上呼吸道感染。平时要加强锻炼,多到户外空气新鲜的环境中做呼吸运动,增加肺活量,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御寒,防冷空气刺激;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及早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做到及时、联合、足量、足疗程。 中药验方:黄芪90...

  • 金匮肾气丸组方有以下几个特点

    金匮肾气丸组方有以下几个特点

    金匮肾气丸最早见于东汉末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肾为水火之脏,有调和阴阳之功,阳动则气化,阴静则精生,阴阳协调以化生肾气。金匮肾气丸组方有以下几个特点:    阴阳互根:肾为先天之本,是水火同居之脏,肾中阴阳互相制约,互为依附,互相转化。阴没有阳不能化,同样,阳没有阴不能长。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由于肾中阴阳相互维系,因此在补阳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在补阴的基础上补阳,如此便可使阴阳相合,少火生气,阳也不会暴生而成壮火以食气而生后患。   五脏同调:肾藏精气,它所藏的精气乃肾之精气,但它要不...

  • 中医名方治疖病

    中医名方治疖病

      玉屏风散加味取黄芪30克,白术20克,防风10克,野菊花10克,蒲公英10克。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口服,每日1剂。   僵蚕方加味取僵蚕20克,地鳖虫10克。将以上二味药研粉,每次10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   多枝膏取桂枝10段(5厘米),桃枝、柳枝、桑枝、松枝各10段(5厘米),麻油2000克。入锅内熬至枝枯黑为度,用纱布滤去渣,再入净锅内,熬至滴水成珠。血余碳,乳香(去油),没药(去油),研细,入锅内搅匀,务须老嫩合适,收藏。摊贴。   蜂胆膏野蜂房3个,猪胆3个,雄...

  • 藿香正气方 为化湿理气代表方

    藿香正气方 为化湿理气代表方

      藿香正气方,为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代表方,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几千年的临床应用中被历代医家誉为“湿证圣药”,主要应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头痛昏重、脘腹胀痛、呕吐泄泻之证。   目前用量最大的还是传统的藿香正气水(酊剂)。这种剂型采用浓度高达40%的乙醇溶液作为基质。   藿香正气方中的药材包括藿香、紫苏、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等,可以提取出两大类型的有效成分:脂溶性有效成分和水溶性有效成分,而40%浓度的乙醇溶液可以较好地将这两类有效成...

  • 慢性唇炎治疗中药古方

    慢性唇炎治疗中药古方

    【方名】养阴清燥汤。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清心降火,养阴润燥。 【组成】玉生15克,山药15克,生地15克,粉丹皮9克,麦冬9克,女贞子15克,首乌15克,莲子芯9克,栀子9克,黄芩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金银花10种药用便方

    金银花10种药用便方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具有较强广谱抗菌的中药。除了我们熟知的“银翘解毒丸”、“银翘散”等名方中,金银花是主药外,金银花还大量应用于各种单、验方治病中。以下介绍一些常用金银花筒效方于下: 1.治咽喉肿痛:金银花、马齿苋各30克,牛蒡子、玄参各10克,桔梗6克。水煎服,每日2~3次。对急性扁桃体炎也有效。 2.预防流脑、乙脑:金银花、连翘、野菊花、贯众、甘草各12克,水煎服,每日2次,连服3-5天。 3.治痈疖肿毒:金银花60克,野菊花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 木香用方二则

    木香用方二则

    治老年腹胀:木香、摈榔各50克,莱菔子、小茴香、莪术各30克,共炒。留前2味,研末。后3味药水煎浓缩,与前2味药末调成糊状,冷藏。每次10克,日2次。治老年人腹胀,肢体如柴,举动无力,饮食难进者。 治肋间神经痛:木香、郁金各10克。水煎服。治带状疱疹后顽固性肋间神经痛.效果较佳。...

  • 扫毒汤与清暑汤二则验方

    扫毒汤与清暑汤二则验方

    扫毒汤:绿豆50克、桑白皮15 克、丹皮10克、蝉蜕10克、牛蒡子 10克、连翘10克、丝瓜络15克、甘草5克。功用:清热解毒。主治:湿疹、疮疡、麻疹、水痘、风疹、皮肤病后余毒不完除尽者,用以清扫余毒,清解余热。 清暑汤:茯苓18 克、滑石15.克、扁豆 32克、通草15克、青蒿12克、连翘12克、甘草5克。功用:利湿、消暑。主治:感受暑湿之邪。症见身热有汗,心烦口渴、小便短黄,或咳嗽、精神困乏,脉濡数或洪数,舌红苔黄腻等。 加减:有微寒或汗少,头痛者,加藿香、香薷、白芷;咳嗽加瓜类壳、杏仁;壮热烦渴加知母、生石膏...

  • 泪囊炎中药验方

    泪囊炎中药验方

    【方名】驱风散热饮子加减。 【辨证】风热上攻。 【治法】祛风清热,消肿散结。 【组成】羌活8克,薄荷6克,防风8克,牛蒡子10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山栀10克,莲子芯8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川芎10克,甘草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逍遥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组成为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姜、薄荷。主治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胀痛等症。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寻常痤疮、水肿、阳强、不寐,疗效满意,举病例论之。   例1寻常痤疮   雷某某,女,20岁。于2010年6月8日初诊。近半月,颜面、胸、背部丘疹时现,颜面、背部较多,大便干,口燥咽干,痛经,月经提前,量少,经期丘疹加重,舌质红、苔薄黄,脉弦。中医诊断:寻常痤疮。辨证属肝脾不调,肝郁血热。治宜疏肝解郁,清...

  • 偏头痛方(清府息痛汤)

    偏头痛方(清府息痛汤)

    主治:偏头痛。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组方:黄芪、当归、赤芍、川芎、细辛、全蝎等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配当归益气以养血活血;川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配赤芍凉血活血,以敛川芎之过 散;细辛辛温疏夕卜风、全蝎辛平熄内风。内外并治,共奏补虚、通络、止痛之功。 临床应用:本方主要应用于因气虚而致瘀阻脑络、络脉不畅所致的偏头痛。...

  • 阿胶膏 微波加工方法

    阿胶膏 微波加工方法

    济南宋先生等多位读者来电询问怎样快速熬制阿胶膏。现介绍微波加工方法如下: 取阿胶一块,砸碎至豆粒大小,将碎阿胶倒入白瓷碗或微波炉专用器皿中,加冰糖约20克、水约150ml,置于微波炉中。调火力至中档,12分钟后,打开炉门,胶香四溢。冰糖、阿胶全部溶化。取出放凉,溶液成果冻状,冰箱存放。每晚临睡前取一勺阿胶冻置口杯中,加开水或牛奶100ml,搅拌至完全溶解后服下。...

  • 治老年人肾虚脚痛中药验方

    治老年人肾虚脚痛中药验方

    黄芪30~50g,黄精、首乌各30g,淮山18g,川木瓜20g,核桃肉3个,鸡脚2~3对(用刀斩开),猪脚筒骨2条(用刀砍成几节),加水同煎l小时,放少许食盐调味,饮汤吃鸡脚。每天l剂,日内分1~2次服完。一般连服3~5剂可见效。治疗期间及愈后30天内,忌食生冷、酸辣食品。 治“瘩背”(即生于背部之痈疮)验方川椒粉(又名花椒粉)50g,用棉球清洗患处并剔除烂肉,再用干净棉球蘸川椒粉塞入“瘩背”洞中,即可止痛,1日1次。连续使用7次后可长新肉。...

  • 变态反应性亚败血症中药验方

    变态反应性亚败血症中药验方

      杨某,女,41岁,农民。2004年11月12日初诊。   主诉:高热不退40余天。患者发病前,因过于劳累加受凉,发病急剧,高热不退,体温39°C以上,恶寒发热,不出汗,关节疼痛,以大关节为主,多呈游走性疼痛,反复发作,发热重时,疼痛加剧;发热低时,疼痛减轻。口干咽痛,恶心欲吐,小便黄少,四肢乏力。   在某县级医院住院治疗5∽6天,诊断为胰腺炎,输液治疗未见效;后转聊城市某医院,化验检查,怀疑败血症,但血培养无致病细菌生长,仍血象高,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血沉快,输液治疗10余天,仍未退热...

  • 连建伟治疗甲型H1N1流感三方

    连建伟治疗甲型H1N1流感三方

      今年国外甲型H1N1流感十分猖獗,国内疫情也日趋严重,近日与老师连建伟教授聊及流感可防可治的话题。连建伟是国家级名老中医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今年9月他参与了观察诊治浙江中医药大学一批被隔离的流感学生,运用中医药治疗,大多都在2~3天内好转。他认为,按照中医理论四诊合参,甲型H1N1流感可以统一在中医温病学的范畴内辨证施治,并提出了以下治疗三方:   临床辨证论治   外感风热,内有痰热:发热,口干,咽痛,咳嗽,咯痰色黄,苔薄黄腻,脉浮数。   治法:疏散风热,清肺化痰。   主方:桑菊饮合苇...

  • 传染性肝炎(板蓝清肝茶方)

    传染性肝炎(板蓝清肝茶方)

      【出处】《中医良药良方》   【组成】板蓝根30克,茵陈15克,炒黄柏9克。   【功用】清热解毒,祛湿退黄。   【主治】肝炎   传染性肝炎,恶寒发热,倦怠乏力,身目黄染,纳差,小便短赤如浓茶,舌红苔厚腻,脉滑数。   【制法】   上方药量加大15倍,研为粗末。每次用50~60克,放入保温瓶中,冲入沸水泡闷15~2O分钟后,代茶频饮。每日1剂,连服7~10天。   【宜忌】原有溃疡病者宜食后饮用。   【按语】   板蓝根性味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辽宁常用中草药手册》说它:“治肝炎,腮腺...

  • 段海辰擅长变通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

    段海辰擅长变通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

      段海辰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40余年,辨证认真,论治灵活,医德高尚,患者盈门,擅长变通使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以下整理段老验案3则,仅供同道参阅。   顽固失眠柴芩温胆解顽疾   朱某,男,56岁,大学教师,2012年12月2日初诊。以失眠易醒间断发作20余年为主诉。患者从事脑力工作,工作压力较大,近20年来失眠易醒,劳累后加重,每日睡5小时左右,醒后难再入睡,依靠安定片强行维持,痛苦不堪,近...

  • 便秘治疗验方

    便秘治疗验方

    玄参25克、枳实25克、生地20克、寸冬15克、麻仁20克、桃仁20克、 水3碗煎服,1至3剂痊愈。...

  • 羊水过多的中医中药治疗方

    羊水过多的中医中药治疗方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一)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方名】妊娠羊水过多方剂一。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组成】白术20克 陈皮10克 大毛20克 茯苓100克 泽漆10克 黄岑10克。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用法】水煎服,1日1剂。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治法】健脾利水固胎。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主治】妊娠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出处】中药方剂大全。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二)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方名】妊娠羊水过多方剂二。   【羊水过多中药处方的组成】(1)主方 茯苓皮15克 冬瓜皮15...

  • 秦伯未“中医昆仑”创公式巧组方

    秦伯未“中医昆仑”创公式巧组方

    秦伯未(1901年—1970年),现代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临床家。他出身儒医世家,师从名医丁甘仁,毕业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作为一代名医,秦伯未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内科疑难杂症,在温病、肝病、水肿病、腹泻、痛证、溃疡病、慢性传染性肝炎、心绞痛等疾病方面造诣极深。 抓主症 搜兼症 明病机 秦伯未善于总结归纳中医诊治的基本规律,诊断讲究“因人、因症、因时、因地制宜”,不“执死方治活人”;临证长于剖析主次见症,善抓主症,搜罗兼症,以主症为线索,以兼症为佐证...

  • 偏头痛中药3方剂

    偏头痛中药3方剂

     中药处方(一)   【方名】樟冰散。   【组成】樟脑3克,冰片0.6克。   【用法】将药放碗底上,用火点着,鼻嗅其烟,左侧痛嗅左鼻孔,右侧痛嗅右鼻孔。上药为一次量,一天嗅三次,一次闻嗅三回,嗅后觉有凉气直冲入脑中,疼痛即减轻而愈。   【备注】此方善治多年不愈,时好时犯的偏头痛。   【出处】养生治病秘方集  中药处方(二)   【方名】头痛疏风散。   【组成】菊花30克,白芷30克,川芎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黄酒调服每次6克,每日三次。药仅三味,药简效宏。   【备注】空。   【出处】盛智...

  • 益母草介绍其治病验方六则

    益母草介绍其治病验方六则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全草,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又名益母蒿、坤草、茺蔚等。其性微寒、味苦辛,归肝、心、膀胱经。其主要功效是活血调经,利水消肿。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瘀血腹痛,水肿尿少,痈肿疮疡等病症。现介绍其治病验方六则如下。   治月经不调益母草3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茯苓1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柴胡12克,香附12克,生姜15克,薄荷6克,甘草10克。水煎,每日1剂,早晚分服。   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1...

  • 湿温病治疗方

    湿温病治疗方

      湿温初起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脘痞闷、苔腻脉缓为主要表现。我根据湿温病的特点自拟湿温汤进行治疗,常取得良效。   方药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金银花、连翘、苍术、薏苡仁、木通、天花粉、石膏。   该方能清热利湿健脾培土。法取五味异功散(人参、茯苓、白术、陈皮、甘草)健脾培土,加薏苡仁、木通利湿,加天花粉、石膏清热生津,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与异功散共凑淡渗利湿,清热解毒培土之效。在临床上,湿重于热者苍术、白术、薏苡仁可用至30克,若热重于湿则金银花、连翘、天花粉、石膏可用至30克。□ 李经中 四川...

  • 生化汤的确是妇科常用名方

    生化汤的确是妇科常用名方

    生化汤的方歌是这样说的:“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炮姜良”。不错,生化汤的确是妇科常用名方,民间还有“不论寒热,产后必服生化汤”之说。但是,专家提醒,生化汤不可作为产后常规用药,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论治,对症施药,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干姜2克,炙甘草2克,黄酒、童便(即10岁以下的儿童的小便)各半煎服,主治产后血虚受寒、瘀阻胞宫所致腹痛,临床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出、小腹冷痛等。(注:今只用水煎...

  • 中医方剂“诸葛行军散”

    中医方剂“诸葛行军散”

      中医有一个著名的方剂叫“诸葛行军散”,首载于清代温病学者王士雄在1838年编撰的《霍乱论》中,原名行军散。属于开窍剂中的凉开剂。   开窍剂是中医的急救药,具有开窍醒神的作用。神昏窍闭之证,有虚实之分。属于实证者,称为闭证,多由邪气壅盛,蒙蔽心窍所致。闭证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热闭与寒闭两种。热闭由温邪热毒内陷心包所致,治宜清热开窍,简称凉开;寒闭由寒邪或气郁、痰浊蒙蔽心窍引起,治宜温通开窍,简称温开。诸葛行军散就是凉开方剂之一。   凉开法适用于热闭证。热闭证的临床表现为高...

  • 仙鹤草良方“三仙汤”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

    仙鹤草良方“三仙汤”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验

    病例:李某,女,记者。因反复出现刷牙牙龈出血、稍碰则皮下瘀斑2个月就诊。诉疲倦困乏,四肢无力,动甚则气短,月经期长,量偏多,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查血常规,血小板43×10-个/升,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四诊合参,中医辨证为血证,气不摄血。 予归脾汤加减:仙鹤草 50克,黄芪30克,仙灵脾、党参、当归、白芍、补骨脂、制首乌、阿胶(烊化)、炙甘草各10克,仙茅6克,大枣 12枚。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5 剂后复查血常规:血小板106×10个/升,达到正常值,疲乏、出血等症状...

  • 我有验方抗流感

    我有验方抗流感

    冬春时节是流行性 (病毒性)感冒高发期,近二十年来经我医治的流感病人无数,凡是按医嘱服药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多数在一天之内便痊愈了。 我采用的是价廉效佳的传统中成药小柴胡冲剂。要想获得预期疗效必须记住“早期足量”4个字。“早期”就是当流感在你身上一出现症状时,即刻就服冲剂。“足量”是指肝肾功能正常的成年人每次服3袋,每间隔10 个小时左右服1次。一般情况下当天病邪就败退,身体则安宁了。这一“验方”有扶正气、抗病毒之功效,因...

  • 临床治病要方证对应

    临床治病要方证对应

      有人说,中医辨证是对人体外在症候表现的有机组合,处方则是对不同药物的有机组合,最后的结果应该是方证相对。我们学习经典时,发现《伤寒论》以六经为纲进行辨证,每经为一病,下列不同的证。如太阳病里有桂枝汤证、麻黄汤证;少阳病有小柴胡汤证;阳明病里有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每一证对一方,每一方由几种药物按君臣佐使有机组合。其顺序是:病——证——症候,证(症候群)——方——药。可见,最直接对应的是方证。如果能把上面的关系理清,就...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