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360页
-
痛经治疗验方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妇女的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多因青年女性对月经生理认识不清,精神紧张而疼痛;或因郁怒,气机不利导致气滞血瘀,经血滞于胞宫,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经期感寒涉水,寒湿内侵胞宫,经血被寒湿所凝滞,排出不畅而疼痛;或因生殖器有异常,使经血流通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而引起疼痛;或因平素体弱,气血不足,行经后气血更虚,而致胞脉失养而引起痛经。下面介绍一些治疗小验方: 1. 月季花、香树各 10克,白芍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日3 次,于月经将来潮前一星期开始服药,每日1 剂,连用5天。...
-
急性肾炎三名医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湿热内蕴,水湿不化。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健脾利水。 【方名】五草汤。 【组成】鹿衔草20克,益母草30克,鱼腥草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车前子15克,苍术12克,麻黄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连楣山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肾阴不足,热蕴水停。 【治法】滋阴,清热,利水。 【方名】清肾汤。 【组成】生地15克,山药12克,茯苓15克,泽泻12克,连翘15克,益母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傅云江方。 中药处方(三) 【辨证...
-
鸡内金10种药用便方
1.泌尿系结石:鸡内金适量,以微火烘干(不宜高热久炒),研细末。每用15克。开水泡15分钟,清晨空腹服。服后跑步,以助结石排出。 2.胃痛(喜温喜按者):鸡内金12克,韭菜子5克,焙干,共研细末,分2次。早、晚空腹生姜汤送服。 3.遗尿:鸡内金30克,焙干研细末。每次5克,早晚各1次,温开水送服。 4.消化不良。疳积:鸡内金30克,烘干研细末。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连服5~7天。 5.口腔溃疡:鸡内金适量,烧炭存性,涂于口腔溃疡面上,每日3次。一般涂药1~2天见效,3~10日可愈。 6.胃、十...
-
一贯煎 为养阴柔肝的代表方剂
一贯煎,出自清代医家魏玉璜之《续名医类案·心胃痛门》一书,为养阴柔肝的代表方剂。由北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川楝子6味药组成,有滋阴养胃,疏肝调气之功效。对肝肾阴虚,气滞不运,郁而化火,胸脘胁痛,呑酸,或呕吐苦水,咽喉干燥,舌红少津,脉细弦无力等有治疗作用。 方中枸杞子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尤长于滋阴补肝,用为君药。故配生地滋肾养阴,藉肾水之充以涵养肝木,并可清虚热,生津液;当归养血补肝,因属血中气药,故养血之中有调血之能,补肝之中寓疏达之力,二者与枸杞相伍,补肝阴,养肝血之效...
-
藿香正气 我国医学的千古良方
入夏,许多人都经常出现上腹部不适、疼痛或饱胀,有些还伴有嗳气、呕吐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做过腹部超声、胃镜、血常规化验等等检查,却被告知没有异常。这时难免会感到奇怪:我这么难受,为什么就是查不出原因呢? 其实,令这些“健康人”烦恼的疾病,正是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FD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餐后饱胀、上腹胀气、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嗳气、恶心、呕吐等。FD的发病原因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阐明,通常认为与胃动力下降、胃及十二指肠内脏神经过于敏感以及精神心理...
-
胡氏系列方 主治肺结核
功能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养阴杀菌。主治肺结核各型。处方组成:(1)生地9克、桃仁9克、麦冬9克、山药9克、百部9克、白花蛇舌草30克、仙鹤草30克、凌霄花根12克、丹参12克,水煎服。用于肺阴虚型.(2)秦艽9克、银柴胡9克、北沙参9克、麦冬9克、川楝子9克、生地9克、地骨皮9克、白薇9克、青蒿9克、石斛9克、白芨9克、马兜铃9克、黄芩9克、百部9克、白花蛇舌草30克、仙鹤草30克、凌霄花根12克、丹参12克,水煎服。用于阴虚火旺型。(3)白头翁16克、黄连6克、黄柏6克、秦皮9克、米仁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水...
-
稍微活动便大汗淋漓调治方
桃江县 赵连球 问:我老伴今年63岁。她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出汗,即使在气温只有二十八九摄氏度的舒适季节里,也是只要稍微活动便大汗淋漓,好在并不伴有其它身体不适。这是为什么?有什么调治办法吗? 河南省中医院教授毛德西 答:从来信中得知,您老伴 63岁,由于生育较多,身心操劳,内分泌机能失调,体表汗腺调节失去平衡,所以导致出汗过多。出汗越多,身体越虚,继而出汗更多。这种情况,在中医临床上属于气阴俱虚了。据此,特拟一方,希望能对她有所帮助。 生黄芪30克,防风10克,霜桑叶30克,地骨皮30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
-
甘露饮 方解 主治方源
方源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枇杷叶、熟地、天冬、炒枳壳、茵陈、生地、麦冬、石斛、炙甘草、黄芩各12克。 用法 上药共研粗粉,每次取6克,水煎服'每日 2次。 功效主治 养阴清热,行气利湿。主治胃中客热,牙宣口气,齿龈肿烂,时出脓血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疮疹黄疽,肢体微肿,胸满气短,二便秘涩,或时身热。 方解 方用生地、熟地、天冬、麦冬、石斛滋阴清润,黄芩、枇杷叶清泻胃中之热,积壳调畅气机,茵陈蒿清利湿热。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热,行气利湿之功6主要用于治疗阴虚火炎之口腔疾病。 按...
-
蜂蜜疗疾民间验方
1.咳嗽:蜂蜜300克,加入川贝末20克拌匀,装瓶备用。每次1小匙含服,每日3--4次,治疗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久咳不愈属肺燥、肺虚者有良好疗效。 2.便秘:将黑芝麻200克、核桃仁200克捣细,拌入蜂蜜 50克;装瓶备用。每次3小匙内服,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津亏肠燥的便秘。 3.感冒:蜂蜜100克,1个柠檬榨汁,与蜂蜜混合服用,治疗流行性与普通感冒均有效。 4.咽痛:绿茶1杯,加蜂蜜1 匙,搅动使蜂蜜溶解,频频含服,可减轻咽喉红肿疼痛。 5.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甘草50克、陈皮15克的浓煎液配入蜂蜜10...
-
治当温散寒饮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
冯某,女,42岁。2012年12月8日初诊。 咳嗽3月余,渐进性加重。咳嗽呈阵发性、连续性,咽痒则咳,有少许白痰,咳则气紧,有汗,近日咳嗽夜甚,影响睡眠,平素易汗出,口干,不喜多饮,纳食尚可,食冷易胃脘不舒,大便日一行,舌质淡暗,舌苔薄白,脉细弦。 证属表寒里饮,治当温散寒饮,方用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炒杏仁12克,桂枝6克,生白芍6克,干姜3克,细辛3克,五味子9克,姜半夏9克,炙甘草3克。7剂水煎服。 2012年12月15日二诊:咳嗽偶作,较前为轻,不影响睡眠,周身舒适很...
-
名老中医张文泰用经方治痛症经验
张文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全国500名带高徒导 师,吉林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 得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喜用经方治病,屡获佳效。现将张老临床 活用经方芍药甘草汤治疗痛症的经验介 绍如下。 一、治疗腓肠肌综合征(脚挛急) 病例:李某,男,67岁,农民。 近3年来夜间小腿常常有阵阵挛急,疼 痛难忍,彻夜难眠,行动不便,且每遇 受凉、劳累时发作更频繁,舌质偏红, 苔黄腻,脉弦细。诊为脚挛急。方用芍 药甘草汤合羚羊角钩藤汤加减:白芍、 薏苡仁各30克,甘草、宣木瓜各12 克,钩藤(后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