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医 第9页

国医 第9页

  • 国医大师李士懋学术传承研修班

    国医大师李士懋学术传承研修班

    日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河北中医学院李士懋名医传承工作室承办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2015年国医大师李士懋学术传承研修班在河北石家庄举办。 培训班上,代表们观看了介绍国医大师李士懋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的视频,大家沉痛哀悼,深情缅怀。李士懋治学严谨,勤求古训,博采众长,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平易近人,深受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和患者爱戴和尊重。此次培训班是李士懋教授去世后举办的首次传承学习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院院长刘清泉、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医刘亚娴教授、江西省名誉名中医姚梅龄、河北省...

  • 中医药强省河北 国医大师唐祖宣

    中医药强省河北 国医大师唐祖宣

    日前记者从河北省中医药工作会上获悉,该省将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一个主题”,打好“两大攻坚战”,抓实“五项重点工作”,打造三大亮点”,努力开创全省中医药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坚持“一个主题”,就是保持好、发挥好中医药特色优势这一中医药工作的永恒主题,一切中医药工作都要始终以强化和突出特色优势为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 打好“两大攻坚战”,一是强力实施中医院基础...

  • 国医馆 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中医养生”专栏

    国医馆 助力中医药强市建设“中医养生”专栏

    日前,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在与本地媒体合办的《中医中药》专版上,开辟“中医养生”专栏,请该院国家级、省市级获评名医撰稿,一经推出,受到群众的一致欢迎。 为区别于“鱼目混杂”的养生乱象,“中医养生”系列拒绝网上下载,通过现场采写的方式,从介绍名医、名医谈养生、现代人养生、心态养生等多个方面真实传递,给群众以正确的养生指导。专栏还设计具有中医文化底蕴的题花,铺垫中医韵味的底色呼应,使版面更具美感。 2014年9月,四川省绵阳市中...

  • 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本草中国》《名中医谈发扬中医》

    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本草中国》《名中医谈发扬中医》

    5月19日,清悠易水河畔,险峻狼牙山下, 96岁高龄的国医大师路志正率领传承人队伍,在中医易水学派的发源地河北省易县举办的“国医名师学术经验传承讲习班”上,亲授易水学派学术思想和路氏流派学术精华,倡导王道医学思想,针对当今乱开药味多、用量大的大处方现象,建议用药要轻灵活泼。 国医大师路志正传承研究易水学派造诣颇深,以整体观、恒动观为指导,提出独特的调理脾胃理论,善用轻清展气之品调节气机。路老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说当今临床“有些药方用药太多,三四十味,一服药重达几斤&r...

  • 国医大师石仰山逝世

    国医大师石仰山逝世

    国医大师,石氏伤科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上海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石仰山先生,于12月2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85岁。 石仰山1931年出生,师从石筱山(其父)、黄文东等名师,是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1955年开业行医,曾任黄浦区中医医院首任院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伤科学会主任委员,被评为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名中医,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华非物质文...

  • 新建50个国医堂 文化助力战略

    新建50个国医堂 文化助力战略

    日前,吉林省科协公布了2015年度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再次入选,被评为2015年度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朱桂祯被评为2015年度全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近年来,吉林省中医药学会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开展“吉林中医药惠民走基层”等各项科普活动,为社区、乡村的民众送医、送药、送健康;培训基层的医务人员,提升中医药工作者的科普能力;整合行业科普资源,提高中医药服务民众的覆盖率;构建科普服务网络,确保中医药科普惠及城乡基层民众。...

  • 体验中医药 国医大师孙光荣 规范化诊疗

    体验中医药 国医大师孙光荣 规范化诊疗

    3月2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16年新闻媒体中医药素养培训班在北京厚朴中医学堂开班,来自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健康报、工人日报、中国日报等20余家媒体的40余位记者参加了培训活动。 厚朴中医学堂堂主徐文兵作题为《中医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主题演讲,从中国传统文化切入,生动讲解回归本源的中医学理念和知识,强调身心健康、心意合一、以和为贵的重要性。当天下午,媒体记者分组体验了厚朴中医诊所的身心健康评估、针刺、按摩、刮痧、站桩和艾灸等中医传统技法。 通过本次学习和体验,记者们深刻认识到中医药文...

  • 揭秘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揭秘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中医不仅是医术,更是医道,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瑰宝。国医大师们传承中华国粹,并运用中医于生活中,使中医健康发展。本文为大家介绍10位国医大师的长寿秘方。 邓铁涛(95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长寿秘方:一是不争名不争利,心态上凡事顺其自然。二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三是要运动,每天早上打八段锦。他推荐,“我冲凉有个秘方,冷热水交替,是相对的冷热交替。这样血管的收缩扩张就像是做了一次血管按摩一样。” 朱良春(94岁,江苏名中医,擅用虫药治肿瘤) 长寿秘方:...

  • 国医大师邓铁涛“养生重于治病”

    国医大师邓铁涛“养生重于治病”

    国医大师 邓铁涛 101岁的国医大师邓铁涛至今身体健康,思维清晰,耳聪目明,语言流利,步履坚稳,如此高品质的康寿,源自其坚持“养生重于治病”。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陈瑞芳教授是邓铁涛中医养生学的学术经验继承人,她专门总结归纳了邓铁涛的长寿健康之道。 力 1 彑 -❶- 邓铁涛的一日作息表 夂 小 百岁高龄,积自日日时光,很多人好奇,邓铁涛每天作息如何?真能坚持天天保健不懈? 早晨...

  • 国医大师——禤国维

    国医大师——禤国维

    禤国维,男,1937年11月生,广东佛山人,中共党员,六年制本科学历,广州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中医专业,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委员会顾问等职务,第二、三、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第一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获多种荣誉称号及奖励,如1993被评为广东省名中医,2001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06年被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医大师金世元 中医中药是我热爱的事业

    国医大师金世元 中医中药是我热爱的事业

    2016年12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是我们中医药人的一件大喜事。对于我们中医药发展是有了明确的指示,它怎么说的呢?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护和发展中医药,为了人民健康,立的这法。大家一定要知道它是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啊,继承是继承什么?继承它的文化,继承它的精神,继承它的质量。创新是什么?创新是发展。过去我制造这药片儿,一个小时我能切二斤,现在我能切二百斤了,我问你质量怎么样?在保证质量上进行创新,我认为是这样。所以说通过这法以后,今后我们中医药更有很大的发展...

  • 葛琳仪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

    葛琳仪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临证经验

    葛琳仪,主任中医师、省级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浙江省中医院院长、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院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葛琳仪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为新中国第一批中医院校学生,先后获名医程门雪、王文东、乔仰先等教诲与真传。毕业后至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工作,初期师从浙江省名医吴士元,后又师从现代著名中医临床学家杨继荪,作为杨氏内科流派的主要传承人,继承、发扬了杨氏内科“谨严求实、术精德高”的流派特色。葛琳仪学有渊源、博采众...

  • 颜德馨 首届国医大师 膏方亦是方

    颜德馨 首届国医大师 膏方亦是方

    颜德馨 首届国医大师 1920年生于江苏丹阳中医世家,系孔子弟子颜回后裔。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著名中医药家。曾荣获“上海市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第三届“上海市医学荣誉奖”等多项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首届“国医大师”。 1.膏方亦是方,需在医生指导下按需服用 膏方是中医养生的一种精华与传统。冬季天气寒冷,是万物封藏的季节,此时适当进行调理进补,对一些慢性病患者以及亚健...

  • 国医颂

    国医颂

    国医颂 天苍苍,地混混, 自从盘古阴阳分。 三皇五帝皆行医, 都知伏羲制九针。 神农后人,炎黄子孙, 妙手回春诚为真。 意浓浓,情深深, 大爱无疆济苍民。 岐黄新脉海内外, 国粹精华名医林。 青蒿治疟,诺奖临门, 笑傲世界国医魂。 口尝百草,才知一苦药一甘霖。 手书千方,才懂一丹丸一仁心。 心托脉枕,才晓一浮沉一命运。 艾燃银针,才觉一涌泉一感恩。...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国医
  • 推拿界泰斗 国医大师李业甫

    推拿界泰斗 国医大师李业甫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余嶂溪   第三届国医大师李业甫从事推拿医、教、研50余年,是我国推拿界泰斗之一。其学术思想,可概括为32字:“病证合参,筋骨并举;博采众法,禅冠其宗;柔中寓刚,一拨见应;医禅结合,治养并重”。   病证合参,筋骨并举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理论的主要特色,是前人反复医疗实践中所获取的宝贵财富,辨证是以脏腑、经络、病因等理论为基础。以四诊资料为依据,根据它们内在的有机联系,加以分析、综合、归纳,得出疾病的诊断——证...

  • 无恒难以做医生 国医节说岳美中

    无恒难以做医生 国医节说岳美中

    03-17 是国医节,开设【大医精诚】栏目,志在缅怀矢志岐黄,心系苍生的大医们,愿中医之魂薪火相传。 我出生在河北省滦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里。父亲早年扛活,后来靠种几亩薄田兼做挑担叫虫支撑家计。我们兄妹五人,我是老大。八岁上,父母看我体弱多病,难务耕事,也为将来添个识文断算的帮手,咬咬牙送我上学,东挪西借地巴结着供我读了八年私整。我看家里作难,跑到濠县城考进半费的师范讲习所学了一年多。这种求学的情况,我在《六卜初度》的诗中,有一首写到过: 少小家贫病不休, 学耕无力累亲忧。 因规夜课迟安...

  • 晁恩祥:耄耋国医 不忘初心

    晁恩祥:耄耋国医 不忘初心

    2017年7月4日,国医大师晁恩祥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研讨会暨83岁寿诞在北京翰林书院隆重召开,国医大师晁恩祥及其学生、弟子、医院代表齐聚一堂,就如何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扬国医大师晁恩祥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会上,晁恩祥特别强调了医者的医德医风问题,语重心长的嘱咐大家:“为医者,应不忘初心,要对中医有诚心,对学术有诚信,更要对患者有诚意。” 怀初心 砥砺前行60载 1962年,晁恩祥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毕业。作为共和国培养的第一代中医大学毕业生,...

  • 国医大师朱良春逝世一周年纪念

    国医大师朱良春逝世一周年纪念

    2015年12月13日,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走完了自己99年的人生道路,去往另一个世界,留给后人无尽的思念。概括他独特学术特征的“朱良春现象”,背后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原因。解读这个现象的根源,我们不难发现既是历史选择了朱良春,也是朱良春主动传承和发展了中医。 由传统奔向现代,志存高远不一般 1934年,朱良春的结核病被中医治好之后,他主动要求学习中医,做一个岐黄传人。由此,他到孟河太医马培之的后人马惠卿家做了一年学徒,马氏医学以“脉理精细”&ldquo...

  • 国医大师的湖湘精神

    国医大师的湖湘精神

    8月8日,孙光荣、熊继柏两位国医大师同时被聘为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终身教授。这既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深入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提升医院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大喜事,也是两位大师恪尽职守、鞠躬尽瘁,为医院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心力的具体体现。   湖湘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由此可见。 第二届国医大师孙光荣 第三届国医大师熊继柏   “7856部队”诞生两位大家   1978年9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对中医药事业影响巨大的[1978]56号文...

  • 10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有何养生秘诀

    10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有何养生秘诀

    今年10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 天津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 阮士怡总喜欢穿一身笔挺的西装, 依旧步伐轻盈,思维敏捷。97岁时, 他还每周坚持出门诊,亲自为患者 把脉、开方。 人们很好奇这位迈人百岁的老 人到底有何养生秘诀,他却笑笑说: “长寿的人不少,但健健康康长寿的 人很少,我的秘诀就在于按不同年 龄段养生。” 儿童保健关乎日后长寿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共同愿望, 尤其老年人。可想要健康长寿需要 哪些条件?阮士怡说:“人的寿命和先 天禀赋、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医疗 卫生条件...

  • 张震国医大师风范

    张震国医大师风范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禄保平   丁酉桂月,随首批全国名中医毛德西教授赴云南拜访第三批国医大师张震先生,并参加在昆明举办的“国医大师张震研究员疏调气机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修班”。期间,两次聆听张震的学术演讲,深为其大师风范所折服。   一   云岭①医门出滇南②,   耄耋耆宿震杏苑。   学贯中西研证候③,   誉满华夏佩旒冕④。   二   兰圣揽要⑤重逍遥⑥,   张师临证创疏调⑦。...

  • 国医大师任继学 熟读经典重视临床

    国医大师任继学 熟读经典重视临床

    国医大师任继学老师曾给我们讲授中医内科学,我留校工作后,他又给我很多指导和帮助,至今难忘。他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之一。任继学一丝不苟的学风和教风,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教学严谨 一丝不苟 任继学老师上课严厉是出了名的。我们中医学专业78级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前半段就是任继学讲授的。还没有开始上这门课,我们就听说任继学很厉害。在学习这门课程后,我们发现,任继学比传说的更严厉。任继学每一节上课前,学生必须做好复习预习,还要阅读课外资料。讲课过程中,任继学会随时提问,提问内容或是教材上的,或是教材以外的。任继...

  • 国医大师周信有 学医之路 治学有道

    国医大师周信有 学医之路 治学有道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吴全学 殷世鹏   得知周信有老师被评为国医大师,作为学生的我除了高兴,还有深深的祝福。   学医之路   周信有生于1921年,祖籍山东牟平。少时家境贫寒,随父闯关东,习文弄武,自强不息。入过教会学校、为了生计耍拳卖艺、替人画像……真可谓吃得苦中苦。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周老志于“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的救世理想,从师习医。20岁时,日本统治下的伪满政府实行汉医考试,他参加并应试合格,取得《汉医认许证》,开始了...

  • 国医大师的养生建议:老了不要过度锻炼

    国医大师的养生建议:老了不要过度锻炼

    陆广莘(1927~2014),首届国医 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 曾任中央保健局高级顾问。以下为 陆老的访谈实录。 1.有病也能长寿。脑力劳动和体 力劳动均可长寿。主要是胸怀要宽 广,心态要健康,对世事不计较,追 求高远的目标。也许你有三四种病, 但完全可以带病延年。人老了,都会 有病,但你整天在疾病的笼罩之下 怎么行?你大致是健全的就行了,也 许个别零件完了,但身体的网络是 完整的,那你一样是个健康人。 2.日常生活怎样做?如果今天有 门诊或开会,我六点多就起来了。第 二天没事,我睡到8点多起来。我一...

  • 国医大师金世元浅议地黄丸系列中成药

    国医大师金世元浅议地黄丸系列中成药

    国医大师金世元从事中医药工作75年, 在中药 调剂、 中药鉴别、 中药炮制及中成药合理使用四大领 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 倡导 “医靠药 治、 药为医用” 的中医中药结合理论, 始终坚持以中 药疗效为导向。 笔者有幸在金老师指导下学习, 受惠 深重, 现将老师与众弟子的一次授课经历记载, 点 滴认识与大家分享。 先生介绍授课背景 中成药的历史源远流长, 它是从单味药物组成 简单方剂开始, 逐渐发展而来。 后经历代医家不断发 展、 补充和筛选, 才形成今天的数以千计、 门类齐全、...

  • 国医大师王琦

    国医大师王琦

    他擅治过敏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及男科疾病。提出“辨体-辨病-辨证”、“主病主方”诊疗模式,总结44个疑难病主方。构建中医体质学和中医男科学,推动中医学科分化。制订首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行业标准。 王琦,男,1943年2月生,江苏高邮人,中共党员,医学硕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央保健委员会会诊专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1961年从医,1980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医研究院中医内科专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

  • 国医大师养生经:遵循科学泰然自若

    国医大师养生经:遵循科学泰然自若

    国医大师张琪现年九十有五, 虽然鬓已花白,但耳不背,眼不花, 满口牙齿齐整无缺。谈到养生秘诀, 他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秘诀,人逐 渐衰老是自然规律,谁都不可抗拒, 只需科学对待,泰然处之即可。” 调摄精神乐观豁达 养生最重要的是调摄精神,调 摄精神最主要的是快乐,张琪的快 乐主要源于中医药事业。“当我看到 所施治的病人转归痊愈,所指导的 研究生和年轻医生学业、科研与临 床日益精进时,其中的愉悦无与伦 比。”张琪说,“心中喜悦,觉也睡得 香甜。&rdqu...

  •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大方、复法临证要诀

    国医大师张琪教授大方、复法临证要诀

    张琪, 首批国医大师, 全国著名中医肾病专家, 黑龙江省四大名医, 当代龙江医派旗帜。 其精通中 医内科、 妇科、 儿科, 尤擅内科, 对中医肾病、 肝病、 心病、 脾胃病、 风湿病、 消渴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 擅长运用大方、 复法治疗慢性、 复杂性疾病和疑难 杂症及重症, 每获良效, 屡起沉疴。 现将张琪教授大 方、 复法临证要诀整理如下。 大方、复法之渊源 大方、 复法属七方之一, 源于《黄帝内经》 。 《素 问· 至真要大论》曰: “君一臣二, 制之小也; 君一臣 三佐五, 制之...

  • 祝贺《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出版

    祝贺《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出版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温长路   适逢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诞辰100周年、仙逝两周年之际,中南大学出版社不失时机地推出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以下简称“《全集》”)一书,可谓是对大师最具意义的纪念。全书约300万言,分为医理感悟、临证治验、用药心悟、常用虫药、医案选按、杏林贤达、薪火传承、良春小传、养生益寿、访谈选录等10卷,比较系统地再现了大师做人、教人、救人的光辉人生历程。通过这部书,人们仿佛看到了大师与人交往中那呵呵带笑的面容、读书著述时那孜孜不倦的精神、教书授徒中那殷殷关...

  • 读钱超尘《中国医史人物考》有感

    读钱超尘《中国医史人物考》有感

    •钱超尘教授每月给拜师弟子及私淑弟子进行一天面授,这在中医典籍和语言文化研究领域尚属首次。大家由衷敬佩钱超尘教授作为我国著名中医训诂学家、文献学家,积极带教、精心育才的“人梯”、“路石”精神。   •《中国医史人物考》直面和涉及到了中医文献、基础理论、历史地位、时代价值等若干重要问题。   •“惟我中医,昭昭若三辰之丽于天,滔滔犹四渎之纪于地……”《中国医史人物考》正...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