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 第8页
-
王小云运用五脏辨证论治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经验撷萃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premature ovar ian insufficiency, POI) 是指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 主要表现为月经异常 (闭经、月经稀发或频发) 、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卵泡刺激素 (FSH) >25IU/L]、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1]。POI发生率在35岁人群为1/250, 在40岁人群中为1/100[2]。POI可引发排卵障碍、不孕, 预期寿命缩短、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骨密度降低、性功能减弱、负面心理等巨大难题, 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POI相当于中医学...
-
老年性阴道炎经验处方辨证加减
作为绝经期妇女常 见妇科疾病的一种,老 年性阴道炎的主要临床 症状为白带增多、阴道灼热痛、阴道 不适等,多发于绝经后妇女或卵巢 切除后。该疾病的诊断标准为阴道 黏膜水肿、充血、绝经、阴道分泌物 增多以及外阴瘙痒、灼痛感等。老年 性阴道炎疾病治愈困难且易反复发 作,对病患的生活有一定的影响且 造成一定的精神压力。中药治疗有 较好的临床价值,结合中医体质辨 识进行治疗有效提升了I临床疗效及 预后情况,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取门诊收治的29例老年性 阴道炎病患,病患的年龄在56~69...
-
国医大师班秀文妊娠病主张辨证论治
班秀文 ( 1919—2014) ,壮族,男,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硕士研究生导师。从医 60 余年,治学严谨,医德高尚,学验俱,擅长治疗内、妇、儿科疑难杂病,对中医妇科造诣尤深。崇尚肝肾之说,喜用花类药物,用药常从脾胃入手,主张辨证审慎,用药精专。 班老师治疗妊娠病主张辨证论治、补益气血、固肾安胎、健脾养肝、调摄情志。 辨治要点 胎儿以气血为本 胎既成于气,亦摄于气,气旺则使胎元牢固,气衰则致胎堕,且胎元需血液的滋养,母血亦是胚胎的营养...
-
乳腺癌名医辨证经验和中医独特的优势
乳腺癌中医证候研究进展与思考 乳腺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中心发布CLOBOCAN 2012[1]估计, 2012年全球女性乳腺癌新诊断病例约170万, 死亡52.2万例。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5年的数据资料[2]显示, 近10年乳腺癌发病呈上升趋势, 2011年中国女性乳腺癌发病率37.86/10万。随着现代研究的发展, 多学科综合治疗虽然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但是各种治疗手段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亦不可忽视, 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现将乳腺癌...
-
傅青主治疗带下病的辨证施治特色及临证应用体会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精通医经脉理,尤其擅长妇产科,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的处方切合临床,疗效确切,为后世医家所推崇。带下病是中医妇科门诊常见疾病,笔者通过学习傅青主治疗带下病经验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主要探讨傅青主治疗带下病的辨证施治特色及笔者的临证应用体会。 1 病因病机 带下病是由湿邪为患,带脉失约,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衡所致,同时与任、督、带脉损伤和亏虚有关。傅青主认为“带下俱是湿”,明确指出湿邪为带下病的主要病因。《素问·气...
-
闭经的治疗 血瘀认证论真伪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国医大师许润三是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本文为其临床治疗妇科病的几点经验。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综观各医家对崩漏的辨治,多以肾的阴阳失衡作为主要发病机制,以气虚、血热、血瘀作为出血期的辨证分型。 由于崩漏是以子宫不规律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出血期的准确辨证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许老观察到崩漏病人在出血期的脉象是辨别气虚、血热的关键。参看古今妇科教科书上所描述的血热症状,均为血色鲜红、面赤口干、尿黄便干、舌红等推...
-
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型:腰腿疼痛,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沉重感,转侧不利,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紧或濡缓。治宜温经散寒,除湿通痹。药用制川乌10克,制草乌6克,防风12克,海风藤30克,薏苡仁20克,秦艽10克,桑寄生20克,桂枝10克,乌梢蛇10克,木瓜10克,防己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气滞血瘀型:腰腿疼痛如锥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大多有近期外伤史。舌质暗红,有瘀斑,脉弦或涩。治宜行气活血,通络止痛。药用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炒桃仁10克,红...
-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 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 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
-
老年腰痛辨证食疗方
1.杜仲猪腰 做法:杜仲15克,猪腰4个。将杜仲切片,猪腰破开呈钱包形。然后将杜仲片装入猪腰内,外用卫生纸浸湿后将猪腰包裹数层,置柴灰火中慢慢烧烤,熟后取出去纸,食猪腰。 功效:适用于老年腰痛偏阳虚者。 2.老桑枝炖鸡 做法:老桑枝60克,母鸡1只约500克。将鸡去毛及内脏,洗净,桑枝洗净切段,共入砂锅炖汤。 功效:适用于老年腰痛偏阳虚者。 3.女贞子酒 做法:女贞子250克,低度白酒500克。将女贞子洗净后,放入酒中,浸泡3~4周,每日饮1~2次,每次一小盅。 功效:适用于老年腰痛偏阴虚者。 4.胡桃仁饼...
-
肌肉训练受伤的辨证治疗
肌肉训练有利于提高肌肉的耐力与身体肌肉的品质,增加肌肉的血液供应,使肌肉得到更多的氧气和营养成分。不过,训练要以循序渐进的 -方式,切勿操之过急,以免造成肌肉纤维撕裂的受伤、肌肉疲劳或僵硬。 中医辨证治疗方面,如果是肌肉纤维受伤造成的酸痛,药方可用舒经活血汤,加上芍药甘草汤。如果因为肌肉的僵硬而使得肌肉过度疲劳,则可用黄芪五物汤,加上当归、丹参、生地等补血的药方,来温经、补气、活血散瘀。 穴道治疗方面,通常可取阳陵泉、合谷、阴陵泉、太冲、绝骨等穴位,或是循经远处取位,可缓解肌肉过度僵硬跟疲劳,达到舒通肌肉、经络...
-
辨证治疗膝关节滑囊炎
血热型:膝关节肿胀,有明显波动感,浮髌试验阳性,扪之灼热,有压痛,舌苔薄白,脉弦滑数。药用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当归10克,赤小豆30克,防己12克,鸡血藤20克,牛膝15克,车前子2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湿热型:膝关节肿胀,有明显波动感,抚之灼热,关节屈伸时疼痛明显。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药用水牛角20克,桑枝30克,白茅根20克,地骨皮20克,石膏30克,薏苡仁30克,萆薢30克,蜈蚣一条(研冲)。水煎服,每日一剂。 寒湿型:膝关节肿胀,扪之有囊样波动,抚之不热,有明显压痛,活动...
-
补益肾阳 中医辨证治慢性骨髓炎
治慢性骨髓炎(肾阴虚)方 处方:生地24克,丹皮、茯苓、泽泻、牛膝各10 克,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鹿角胶、龟版胶各12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肾益精。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症见腰酸腿软,潮热盗汗,失眠, 遗精,足跟痛,舌质红,两尺脉弱乏力。 创方者:尹新生 治慢性骨髓炎(肾阳虚)方 处方: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各12克,杜仲15克,当归10克,制附子 8克,肉桂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
腰椎间盘突出症 宋贵杰辨证治疗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方 处方:枳壳、青皮、香附、当归、五灵脂、川芎各 12克,桃仁、红花、蜈蚣、庶虫各9克,三七粉3克 (冲服),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青壮年多见,常与跌仆、闪挫等外伤有关,急性发作,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卧旋转受限,痛处拒按,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创方者:宋贵杰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风寒湿阻)方 处方:制附子5克,独活、桑寄生、...
-
腰伤肿痛 腰突症 中医辨证方
腰伤肿痛服核桃仁 姿势不正,用力不当,过度负重, 外力撞击,均可造成腰部软组织损伤。 以腰部一侧或两侧或中间作痛,活动受 限制,咳嗽、活动时疼痛加重为特征。 中医认为,此为瘀血阻滞经络引起,症 见腰痛局限于一侧,或在腰椎棘突周围, 动作困难,压痛明显,痛处可见青紫肿 胀。多见于急性腰部扭挫伤。治宜活血 散瘀。服核桃仁、红糖、黄酒治疗,效 果显著。 方法:取核桃仁60克,红糖30克, 黄酒30毫升。将核桃仁、黄酒加水适量 共煮熟,放入红糖,每晚睡前l小时服 用,每日1剂。高血压、实火体质、阴 虚火旺体质等不宜饮酒...
-
彭太平辨证分型 骨质疏松症治疗方法
彭太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中医学院中医骨伤科学学科组组长,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彭老对于骨质疏松症(骨痹证)的中医辨证治疗造诣颇深,现介绍如下。 一、辨证分型 1.肾虚血瘀型:腰背疼痛:严重者起坐时剧痛,神疲乏力,抽筋,形寒肢冷,耳鸣,尿频,舌质暗紫,脉细涩。 2.肾虚湿困型:腰酸背痛,四肢重着,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小腿抽筋,头晕目眩,大便溏,舌质胖嫩,苔白腻,脉沉迟或弦紧。 3.脾肾阳虚型:腰背疼痛,四肢乏力,头目眩晕,形寒肢冷,面色苍白,尿频,食少,上腹饱满,下利清谷或五...
-
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论治经验介绍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以骶髂关节和脊柱附着点炎症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详。目前西医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来缓解症状,尚无根治的方法。由于病情复杂,重则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医属于痹症的范畴,早期以腰骶部疼痛为主要症状,随后病变表现为腰和(或)脊柱、腹股沟、臀部或下肢酸痛不适,及膝、踝、肩关节疼痛,伴夜间痛或晨起腰背部僵硬感等。 湖北中医药大学田玉美教授从医执教60余年,临证运用阳和汤治疗此病颇有心得,疗效显著。笔者跟师侍诊,获益匪浅,今将其对强直性...
-
辨证用药治疗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既是一种独立的病证,同时也是某些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症状。便秘的病因较复杂,症状很容易反复出现,治疗须先辨证后用药。 燥热腑实证患者症见大便于结、腹胀腹痛、面红身热、口干口臭、心烦不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等,可用麻子仁丸加减治疗。 寒凝腑实证患者症见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等,可用大黄附子汤加减治疗。 气机郁滞证患者症见大便干结、欲便不得出或排便后仍有便意、肠鸣、腹中胀痛、胸胁满闷、频繁打饱嗝、纳少、舌苔薄腻等,可用六磨汤合枳术丸加减治疗。 脾肺气...
-
肛门坠胀的辨证治疗
辨证分型 湿热下注型临床表现:肛门坠胀,有灼热感,或会阴部隐痛,或面赤身热,小便短赤,腹胀便结,或大便表面附有脓性黏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局部检查:肛缘皮肤可有潮红,肛门指诊肛隐窝处有压痛,或前列腺压痛,或直肠前壁宫颈部有压痛;肛镜检查示直肠黏膜充血潮红,或有黄色脓性分泌物附着,或肛隐窝充血、肛乳头肥大。 气滞血瘀型 临床表现:肛门坠胀,或刺痛隐隐,或腰骶部疫痛,有时向大腿或会阴部放射,伴忧愁抑郁,胸闷不舒,嗳气频频,矢气不畅,常有便意感,或曾有肛门手术史,舌红苔薄白,脉弦涩。局部检查或可见手术瘢痕,肛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