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 第13页
-
小便混浊如米泔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案:郭某,男性,19岁。患 者近1周来小便混浊如米泔,晨起较 明显,伴腰酸,神疲无力,面色无 华,气短懒言,占淡,苔薄白,脉虚 弱。查尿常规:蛋白(++),乳糜定 性(+++)。辨证为脾肾俱虚,中气 下陷。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 革薜各30克,党参20克,芡实、覆 盆子各15克,升麻、柴胡、白术各 10克,陈皮6克。每日1剂,水煎 分3次服。服药5剂,小便时清时 浊,继服10剂后改服补中益气丸合 金匮肾气丸月余。 再查尿常规,尿蛋 白及乳糜均转为阴性。随访2年未复 发。 点评:本病属中医“...
-
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李某,男,36岁, 2013年9月18日初诊。 患者2007年因胁痛就诊 于某县医院,查出 HBsAG阳性,肝功能异 常,遂到市中心医院复 查,确诊为慢性活动性 乙型肝炎。 此后几经治 疗,中西药叠进,胁痛, 时好时犯,乙肝未能根 治,加之久病夫妻失和, 体质每况日下。刻诊:右 胁隐痛,面色苍黄,神情 萎靡,少气懒言,乏力嗜 睡,腰膝酸软,小便黄, 大便稀软,舌质淡胖,苔 薄白,脉沉细无力。腹部 检查:腹软,肝胁下1.5 厘米可及,质软有压痛。 证属脾胃虚弱,中气不 足,无力抗邪,治宜补中 益气,疏肝健脾。...
-
补中益气治慢性病毒性肝炎
处方:黄芪15~20克,党参、白术、 当归、白芍、柴胡各10克,陈皮、炙甘 草各6克,升麻4克。 加减:胁腹胀满不适者,加香附、厚 朴、枳壳各lO克;尿赤,便溏,肛门灼 热者,加黄芩10克,黄连3克;便秘, 肛门灼热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0克; 两胁刺痛、胁下痞块,舌暗有瘀斑者,加 丹参20克,或茜草20克;心悸失眠者, 加炒酸枣仁、远志、夜交藤各10克;下 肢水肿者,加茯苓15克,防己10克;面 部浮肿者,加防风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中益气。 主治:慢性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为...
-
治泌尿系感染 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例:厉某.女性,40岁。患者尿频、尿急、尿痛1年余,近 2天加重。曾服西药治疗好转,但遇劳即复发。刻诊:少腹及阴部坠胀,精神困惫,乏力,食少,心慌,舌淡,脉细。尿常规:蛋白(一),脓细胞(+),红细胞(+)。辨证为中气亏损,膀胱气化不利。 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25克,山药20克,蒲公英 15克,党参、菟丝子、五味子各10 克,炒白术、升麻、柴 胡、茯苓各10克。每 日1剂,水煎分3次 服。 服上方5剂后,尿 道症状消除,乏力、食 少症状好转,查尿常规 正常。继服补中益气丸 2瓶以巩固疗效。 点评:本病属中...
-
益气活血化瘀 赵历军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
名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湿热瘀阻)方 处方:黄柏、藕节、丹参各8克,薏苡仁15克,石苇、地榆各12克,土茯苓20克,血余炭、白茅根、益母草、小蓟、茜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辨证属湿热瘀阻型。症见病势缠绵,尿血,尿蛋白阳性,口苦口黏,口干不欲饮,胸闷呕恶痞满,或有紫癜伴关节肿痛,舌质黯红或瘀点,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赵历军 名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气虚血瘀)方 处方:黄芪、益母草各15克,小蓟、太子参、丹皮、芡...
-
大小便闭塞不通 益气补虚桂枝茯苓丸
张某,女,43岁,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弥沙乡人。2013年8月20日初诊: 主诉:大小便闭塞不通10余日。 病史:患者于2013年8月10日跌伤,致第一腰椎粉碎性骨折。8月11日请云南大理州人民医院骨科专家会诊后,在剑川县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手术顺利。现术后第10日,双下肢可以自主活动,搀扶能行走,术后至今不能自主排便。大便秘结,用开塞露可下少许硬结便块;小便不通,须放置导尿管排尿。体倦乏力,声低懒言,舌质淡黯瘀紫,舌苔白腻,脉沉细弱。 诊断:二便闭结 辨证:气虚血瘀 ...
-
名医李东垣 创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
古代名医李东垣所创之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甚广,疗效确切。应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均经临床确诊,具有泌尿系统感染史,发热,腰痛,尿频,尿急,肾区有叩击痛。其中男性4例,女性34例;年龄15~68岁;病程6个月~1年者20例,l~2年者13例,大于2年者5例;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及中气不足(少气懒言,食少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 症状;伴少腹疼痛者24例,发热16 例,恶寒18例;尿蛋白(+)者5例; 28例患者尿细菌培养呈阳性...
-
肾衰,蛋白尿18年,方解四君子汤,芡实益气健脾
初诊: 2012年08月08日 名字:陈某某 性别:男 年纪:39岁 地址:广东中山市坦洲镇 主诉:发现蛋白尿18年,血肌酐升高5年 现病史:1993年发现蛋白尿、血尿,未予留意,2007年在当地人民医院发现血肌酐升高152umol/L,尿蛋白定量1g/24H左右,2009年肾穿显现:中重度系膜增生性IgAN(伴新月体构成),予以强的松30mg、科素雅、开平等医治,血肌酐缓慢爬高,2012.8.1Scr:194umol/l,尿常规:蛋白++,潜血+。 现症见:素常腰酸,乏力...
-
慢性肾炎,仙芪补肾汤健脾益气补肾
病人姓名 王某某 病人性别 男 病人年龄 44岁 病史采集时间: 2013-07-04发病节气: 夏至 主诉:发现泡沫尿3月余 现病史:缘患者于3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泡沫尿,无肉眼血尿,无肢体浮肿,患者未予重视,未行相关诊治。2013年3月29日因上消化道出血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期间查尿常规提示:尿蛋白:3+;肝功:白蛋白:31g/L;肌酐:73umol/L;24小时尿蛋白定量:2.66g/24h;出院后患者间断于我院肾内科门诊随诊,使用黄葵胶囊3粒 tid、科素亚0.05g qd治疗。现患者为求...
-
腰酸痛慢性肾小球肾炎 方中给予黄芪健脾益气升阳
李某某,女,47岁,2013年4月28日,因“重复双下肢浮肿1年,加剧1月余”初度来就诊。 四诊:患者神清,精力尚可,双下肢浮肿较前减轻,腰膝酸痛较前稍好转,无胸闷气促、无咳嗽咳痰、无头晕头痛,少许口干无口苦,纳可,眠一般,小便量可,夜尿1次,无尿频急痛,大便调。舌淡暗,苔微黄腻,脉细滑。2013年3月22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查肝功:ALB:33g/L;血脂:TC:7.93mmol/L,TG:1.81mmol/L;UA:401umol/L;泌尿系B超未见显着反常;给予降脂、利尿等医治...
-
泌尿系结石自拟益气化瘀消石汤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石淋、砂淋范畴。一般认为湿热蕴结下焦,肾和膀胱气化不利,煎熬成石。常规治法以清热、利湿、通淋、排石为主,但不能以此法贯穿治疗始终。尤其是素体中虚或因久用苦寒通利之品戕伤气阴,中气不足,推动无力,则结石迟迟不能排出。笔者在临术运用益气化瘀法对多例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剂:自拟益气化瘀消石汤。 方药组成:生黄芪30g,生白术30g,党参30g,三棱15g,莪术15g,川牛膝15g,金钱草30g,赤芍15g,白芍30g,琥珀粉(分吞)3g,海...
-
慢性肾衰方药 治则益气保肾利湿化浊
肾脏疾病病因复杂,由于大多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肾小球疾病的治疗,以经验性治疗为多,缺乏病因性治疗的手段。在每个阶段,会有一些标志性的治疗方法被用于临床,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肾脏疾病的治疗水平。 慢性肾衰晚期,近年来有低龄化趋势,且绝大部分慢性肾衰晚期患者都是从慢性肾炎发展而来的,其次是尿路感染。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肿、脚肿、蛋白尿、血尿、血压高等,如果拖延治疗,就会发展成慢性肾衰晚期。针对慢性肾衰晚期,药物、透析、肾移植虽是常用治疗方式,但药物只...
-
益气清热祛风法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医案1则
患者,男,17 岁,2015 年 9 月 24 日初诊。患 者发现蛋白尿 5 年,5 年前感冒后出现全身水肿, 当地医院查尿常规示: PRO ( + + + + ),ERY ( - ); 24 hUpro 不详; 血脂及血肌酐正常; 血压 正常,诊断为肾病综合征,予泼尼松 60 mg,每日 1 次,顿服,1 周后尿蛋白转阴,规律撤减激素, 泼尼松减至 50 mg,每日 1 次,顿服。时感冒再次 出现 PRO( + + + + ),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行 肾穿刺活检提示 “微小病变肾病” ,泼...
-
慢性肾衰3-4期 名医方益气活血泄浊汤
郑新,1925年生,第二届国医大师,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重庆市中医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中医急症的开拓者之一。在国内率先提出“肾病多瘀论”的学术观点,在目前现代医学认为无法治愈的慢性肾衰竭领域,延缓了慢性肾衰竭的病程发展,延长了患者进入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的时间,给广大肾衰竭患者带来了福音,也为患者减轻了经济负担。在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急、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肾病综合征、急、慢性尿路感染的诊治,并...
-
膜性肾病“益气活血法”为治疗大法
膜性肾病是以肾小球基底膜上皮细胞下免疫复合物沉积伴基底膜弥漫增厚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是成人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类型之一。膜性肾病可分为特发性、继发性及家族性膜性肾病,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即病因未明者,该病患者自然病程差异悬殊,可表现为自发缓解、持续蛋白尿伴肾功能稳定、持续蛋白尿伴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等3种转归形式,近年国内外虽有一些指南发布,但由于本病用药时间长、药物敏感度不一、药物副作用多,临床上仍颇感棘手。 膜性肾病属中医学&ldquo...
-
自拟益气健脾汤联合溴吡斯的明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观察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疾病,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受损后受体数量减少,从而引起骨骼肌无力。根据Osserman分型法,Ⅰ型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ocular myasthenia gravis,OMG),以眼睑下垂和眼外肌麻痹为主要表现,常为首发临床类型;Ⅱa型为轻度全身型,病情进展缓慢,Ⅰ型、Ⅱa型重症肌无力对药物治疗有良好反应[1,2]。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为胆碱酯酶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由于长期应用激素具有较大的不良反应,且在治疗重症肌无力时无...
-
骨质疏松症 补肾益气化瘀汤
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 骨质疏松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 多发于老年人群。由于我国老龄化人口逐渐增多, 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骨质疏松症多是由于骨基质骨矿成分降低, 导致骨结构发生改变、骨小梁减少、骨皮质变薄的一种病证。骨质疏松症使患者的行动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 骨折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常规西医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主要探讨了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
-
中医痹症 益气活血为大法
患者,女,15年前夏天,沐浴后吹空调,遂感恶寒发热,就诊后好转,其后,逐渐出现畏寒怕冷不适,四肢末端冰冷,夏天亦然,天冷加剧,得热则舒,腰背酸痛,活动后减轻,时发心慌不适,月经或早或迟,经行有紫色血块,且双乳胀痛。舌淡,苔薄白微腻,脉细数。 辨证:四诊合参,当为中医痹症,属脾肾阳虚、痰湿凝聚证。治疗上当以温补脾肾、益气活血为大法,佐以消痰散结。 处方:鹿角片10克(先煎),柴胡10克 ,玄胡10克,土贝母20克,夏枯草20克,橘叶6克,橘核10克,生牡蛎30克(先煎), 仙鹤草10克,鹿含草15...
-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治当补中益气升阳处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庚和教授自20世纪60年代起,即开始运用中医药治疗重症肌无力,在诊治本病的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中医学术观点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脾肾理论学术思想。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将李师治疗本病的经验和一例典型病例作简要概述。 李师对重症肌无力最具特征性的八大主症进行了证名辨识、审证求因,将上睑下垂(睑废、睢目)、复视(视歧)、言语低嘶(声喑)、舌软弱(舌萎)、抬头困难(头苦倾)、咽嗌不利、呼吸困难(大气下陷)和四肢不用(痿证),高度地概括为病在肌肉。...
-
肝硬化腹水鼓胀 方药柔肝饮子 治则养阴益气柔肝
国医大师李玉奇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学贯中医各科,擅长内、妇、儿疑难杂症的冶疗,疗效显著,对肝病的治疗也有较独特见解。 对肝硬化腹水鼓胀,李玉奇认为肝血癖阻日久,而致肝脏质地硬变,形成肝硬化;脾主运化,湿热困脾,水湿不运,渍于脐腹,致脾水肿大热久伤及阴液而形体消瘦。脾病日久,必及于肾,肾与膀胱气化失职,致小便短涩。终致肝脾同病。若见腹水一味制水、利水而消肿,病因未除而水复来,水为津液所化,反复利水伤津耗液, 损伤肝脾。 肝硬化每因乙型肝炎治疗未果演变而来,或因酗酒等病,都能导致肝硬化,日久累及...
-
痛风中医治疗心法 治法益气和血疏风祛湿
痛风发病的主要环节是尿酸代谢失常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血尿酸过高,当尿酸盐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骨骺、肾脏等组织而引起多种临床表现,主要分为急性发作期、无症状间歇期、慢性期。痛风石是慢性痛风的特征性表现,调查数据显示,发病11.6年后会出现痛风石。痛风石形成初期质地较软,随着纤维增生质地越来越硬,此时如关节炎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反复发作进入慢性期,可并发肾脏疾病,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 痛风既是中医病名又是西医病名,路志正考证,痛风一名起源于我国,系元代朱丹溪...
-
益气养阴补血调经治疗重症肌无力
袁某,女,14岁,学生,2014年4月初诊。诉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神疲乏力,眩晕,眼睑下垂,胸闷,休息及中药内服后无明显缓解,上症日益加重。就诊于某医院,经相关检查诊断为“重症肌无力”,并予以药物控制后稍好转,但未治愈。为求中医治疗求诊于国医大师刘尚义。症状表现为神疲乏力,眩晕,眼睑下垂,胸闷,腰膝酸胀不适,月经量少,夹血块,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诊断:虚劳。 治则:益气养阴,补血调经。 方药:炙黄芪30g,当归6g,川芎6g,熟地黄20g,白芍10g,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