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 第17页
-
冬养金鱼调节心情
孙大妈有慢性肺病,到了冬天就很少出门,女儿就给她买来了一缸金鱼。没事时给金鱼换换水,喂喂食,即便静静站在鱼缸前看它们欢快的游动,孙大妈也觉得心情开朗了许多。 心理专家表示,秋冬季节,随着气候变冷,草木萧瑟,加上日照时间变短,会让内心敏感的人情绪变得消极。特别是老人,出门少会让他们变得空虚无聊。此时如果养上一缸鱼,会调动生活的积极性,让人变得充实,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有利于抵抗消极情绪。每天给鱼喂食,看着鱼儿自由游动,观察鱼儿形态的变化,不仅能缓和情绪,释放压力,还能体会到生命活力带给人的喜悦。此外,随着冬季开始供暖,...
-
鳝鱼是补虚的佳品
鳝鱼是补虚的佳品。中医认为,鳝鱼肉性 味甘、平,具有调补虚 损,强筋壮骨的功效。 把鳝鱼做成各种补虚药 膳食用,对年老体虚、气血虚弱或是大病久病的患者,都是益处多多。 气血虚弱的老人,可将活鳝鱼2条(约350 克),去内脏切段洗净, 加盐、姜、蒜末和适量水 煮汤,吃鱼饮汤。此药膳的补气效果好,中医认为,气血互生,所以对于气虚血弱的老人尤为适宜。 筋骨软弱无力的老人,可以选用活鳝鱼适量(约 150克),党参15克,当归9克。将鳝鱼去内脏,切段洗净,加党参、当归和水一起炖,快熟时依个人口味,加入调料适量即可,吃鱼饮汤。...
-
墨 鱼 美 味 也 入 药
提起墨鱼,自然想到了那 个身段扁扁的动物。这个叫乌 贼鱼的家伙,不仅味道鲜美, 营养丰富,还是一种高蛋白、 低脂肪的美食良药。 关于墨鱼的来历,民间流 传着一个非常美妙的传说。相 传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有一 年,他和众大臣出游黄海均被 黄海的美景所着迷。有一位粗 心的太监竟将一只装有文房 四宝和奏章的白缎袋子丢失 在了海滩上。结果,这只白缎 袋子由于受大海的滋润,得天 地之精华,竟变成了一个富有 生命的小精灵,袋身变成了雪 白的肉体,两根带子变成了两条触须, 袋子里的墨则包裹在肉体中的墨囊 内。小精灵生活在海里,...
-
鱼鳔胶:高级补品 治肾虚滑精吐血崩漏
鱼鳔胶为高级补益佳品,所用之鱼鳔主要为大黄鱼、小黄鱼等的鱼鳔,为“海味八珍” 之一。鱼鳔胶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有补益精血,滋养筋脉,养肝益肾,养血止血,散瘀消肿之功效。适用于肾虚滑精,吐血崩漏,腰膝酸软等,为高蛋白滋补佳品。 1.肾虚滑精。本品味甘质稠,入肾补精。治疗肾虚封藏不固,梦遗滑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可用鱼鳔胶500克,沙苑蒺藜240克,五味子60克,共研细末,炼白蜜为丸,如绿豆大,空腹温服或淡盐汤送服。 2.吐血崩漏,创伤出血。本品烧炒存性,可入血止血,且能滋养精血。故善治...
-
健脾暖中 鲫鱼汤加黄芪补气
陈皮胡椒生姜鲫鱼汤 用料:陈皮10克,胡椒3克,生姜30克,鲫鱼1 条。 做法:陈皮浸软、切丝,生姜切碎,与胡椒一起放 在煲汤袋中;鲫鱼宰杀洗净,煎至微黄,把药袋纳入鱼 腹中,并用牙签扎紧。下瓦煲加清水1500毫升(约6 碗量),旺火煮沸后改小火煲约1小时,下盐便可。 健康提示:陈皮为理气类中药,能理气健脾、燥湿 化痰。胡椒食药兼用,中医认为它性热味辛,能温中散 寒、健胃消痰。生姜亦食药兼用,中医还将其列为解表 类药,能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嗽。此汤能辅助 治疗中寒型腹痛腹泻,症见食欲不振、腹部冷痛、喜温...
-
肠胃不老 空腹吃鱼肉浪费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胃肠也逐渐慵懒。便秘是困扰众多中老年人甚至是年轻人的一大隐痛之一。便秘的原因十分复杂,但主要是因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饮食中缺乏膳食纤维是重要原因之一。食物中膳食纤维在肠道内吸收水分而充分膨胀,可促进肠壁的有效蠕动,使肠内容物迅速通过肠道而排出体外,客观上起到了通便的作用。同时可将肠道内各种毒素吸附、稀释、包裹,并促使其迅速排出体外,起到肠道清道夫的作用,并可预防大肠癌的发生。膳食纤维对于男性常见的几大慢性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可以说是维护人体胃肠健康的多面手。 措施:每天1份粗粮,如玉米、小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