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常用 第9页

常用 第9页

  • 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

    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

    治疗感冒,人们常会去药店自购中成药,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治感冒的中成药,大家要特别注意其适应症是有区别的。 银翘解毒丸是治疗温病初起、发热恶寒、口渴头痛、咳嗽咽痛等风热表证的丸剂中成药。风热感冒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口渴,鼻流浊涕,咽喉红肿热痛,头面发热,咳吐黄痰。 维C银翘片是由上面所说的银翘解毒丸加上维生素C、扑尔敏、对乙酰氨基酚3种化药成分所成的中成药。由于加入了西药成分,使得该药见效更快。 清热解毒口服液主要是由石膏、知母、金银花、连翘、玄参、地黄等药组成。用于热毒壅盛所致发热面赤,烦躁...

  • 藿香常用治病方

    藿香常用治病方

    暑月吐泻:滑石(炒)二两(60g),藿香二钱半(7.5g),丁香五分(1.5g)。为末,每服一二钱(3~6g),淅米泔调服。 霍乱吐泻:陈皮(去白)、藿香叶(去土)。上等分,每服五钱(15g),水一盏半,煎至七分,温服,不拘时候。 疟疾:高良姜、藿香各半两(15g)。上为末,均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盏,温服,未定再服。 香口去臭:藿香洗净,煎汤,时时噙漱。 小儿牙疳溃烂出脓血,口臭,嘴肿:土藿香,入枯矾少许为末,搽牙根上。 胎气不安,气不升降,呕吐酸水:香附...

  • 暑证常用方剂辨析

    暑证常用方剂辨析

    炎炎夏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暑证相关的方剂。 暑证释名 暑,《说文解字》称:“暑,热也,从日者声。”《释名》对暑的解释:“暑,煮也。”段玉裁注解:“暑与热浑言则一,故许以热训暑,析言则二。暑之义主谓湿,热之义主谓燥。暑,煮也,如水煮物也。热,爇也,如火所烧热也。”从文字上看,暑与热是同义的,前者偏湿,后者偏燥。 暑证的病机 暑为外邪,其性属湿热。暑邪伤人后,人体迅速发热,大量的出汗,脉象洪大。早期如果离开致...

  • 缺铁性贫血 常用药膳食谱

    缺铁性贫血 常用药膳食谱

    缺铁性贫血是指小儿体内缺乏铁元素这一造血必需物质而造成血液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的一种疾病。缺铁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常见症状主要有虚胖,肤色蜡黄,头发稀疏而黄,疲乏,食欲下降;还可出现如烦躁不安、对外界反应迟钝等精神症状。 小儿在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正确用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药膳食疗进行辅助治疗。 常用药膳食谱 1、小米薏米龙眼粥 原料:小米25g,薏米15g,龙眼肉20g 制法:将小米、薏米、龙眼肉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熟食用。...

  • 常用博落回验方

    常用博落回验方

    恶疮,瘿根,赘瘤,息肉,白癜风,蛊毒,溪毒,已生疮瘘者:博落回、百丈青、鸡桑灰等份。为末敷。 指疔:1.博落回根皮、倒地拱根等分。加食盐少许,同浓茶汁捣烂,敷患处。2.桐树(连梗带叶)一把,水煎熏洗约15分钟,再将煎过的叶子贴患指,日2~3次。早期发炎者,如此反复熏洗,外贴3~6次愈。如已化脓,则须切开排脓,不适宜本药。 臁疮:博落回全草,烧存性,研极细末,撒于疮口内,或用麻油凋搽,或同生猪油捣和成膏敷贴。 中耳炎:博落回同白酒研末,澄清后用灯芯洒滴耳内。 黄癣(癞痢):先剃...

  • 鸡蛋花常用验

    鸡蛋花常用验

    预防中暑 鸡蛋花20g,水煎取汁,作茶饮。 治细菌性痢疾 鸡蛋花10g,木棉花30g,黄连10g,黄柏10g,水煎服,每日1~2服。 治急性支气管炎 鸡蛋花10g,金银花30g,鱼腥草30g,加水800ml,煎至200ml,分2次服。 治急性传染性肝炎 鸡蛋花10g,茵陈30g,秦皮9g,大黄12g,水煎服,每日1~2服。 治消化不良 鸡蛋花20g,黄连10g,车前草15g,水煎服,每日2~3服。 治感冒发热 鸡蛋花20g,菊花10g,银花10g,薄荷6g(后下),...

  • 常用淡豆豉治病方

    常用淡豆豉治病方

    瘟毒发斑,大疫难救:黑膏生地黄半斤(250g)(切碎),好豉一升,猪脂二斤(1000g)。合煎五六沸,令至三分减一,绞去滓,末雄黄、麝香如大豆者纳中,搅和,尽服之,毒从皮中出。 伤寒暴下及滞痢腹痛:豉一升,薤白一把(寸切)。上二物,以水三升(600ml),煮令薤熟,去滓,分为再服,不瘥复作。 多年肺气喘急,呴嗽,晨夕不得眠:信砒一钱半(4.5g)(研飞如粉),豆豉(好者)一两半(45g)(水略润少时,以纸浥干,研成膏)。上用膏子和砒同杵极匀,丸如麻子太,每服十五丸,小儿量大小与之,并用极冷腊茶清...

  • 民间常用单味黄连用于治疗病痛

    民间常用单味黄连用于治疗病痛

    《神农本草经》中将黄连列入上品。民间常用单味黄连或与其他药物组合,用于治疗病痛,效果颇佳,现介绍于下。 单味黄连汤:心中实热。症见小溲短赤,尿时茎中作痛,口舌糜烂。用黄连3~6g(捣碎),煎浓汁服用。日服3次,每日1剂,常服2剂即愈。 肠连散:诸痢脾泄,脏毒下血等症。用黄连200g, 捣碎,装入二尺许的猪大肠内,两端用棉线或麻扎定,放入沙锅内,用水酒各半,文火煮烂,共焙干碎为细末,每次用米汤送服3g,日服3次,服上数次,泄泻则愈。笔者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收到好的效果。 香连汤:诸下痢...

  •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经验方

    国医大师邓铁涛常用经验方

    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方 组成:党参18g,白术12g,云苓15g,柴胡9g佛手片5g,乌贼骨(或瓦楞子(煅))15g,甘草5g。 功效:健脾益气,舒肝和胃。 主治: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 加减:嗳气反酸者加砂仁、元胡或合用乌贝散(乌贼骨85%,浙贝母15%研为极细末),每服2~3g。 肝气郁结者,加白芍、枳壳、郁金,或左金丸。 肝郁化火或胃热过盛者,合用三黄泻心汤。脾胃虚寒者加黄芪、桂枝、法夏或附桂理中汤。 兼吐血便血者,加侧...

  • 流行性感冒常用中成药 食疗药膳

    流行性感冒常用中成药 食疗药膳

    寒冬时节,天地阳气蛰伏,阴气旺盛,此时是流感病毒爆发的高峰期。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染性极强,体弱者、老年人、婴幼儿等为易感人群。因此,对于流感的防治应当引起重视。 预防措施 冬季室内外温差较大,出行要注意随温度变化适当增减衣物,注意保暖;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保持通风30分钟以上,更换室内空气,保持空气新鲜;尽量避免出入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外出时最好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洁洗手,并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在接触...

  • 常用银翘散加生大黄医治风热伤风

    常用银翘散加生大黄医治风热伤风

    国医大师熊继柏常用表里双解法医治伤风高热,跟熊继柏学习期间,见他临床上常用银翘散加生大黄医治风热伤风引起的高热,每获良效。 临床验案 颜某,男,4岁,2019年2月16日初诊。刻诊见高热3天,夜间更甚,伴有咳嗽、咽痛、扁桃体红肿、大便4日未解,舌苔薄黄,指纹青紫等症状。 辨证:风热伤风。 治则:疏风解表,通腑泻热。 主方:银翘散加大黄。 方药:银花12g,连翘12g,竹叶8g,荆芥8g,牛蒡子8g,淡豆豉10g,芦根6g,薄荷5g,桔梗6g,生大黄4g,生...

  • 咽喉作痛常用无花果鲜品或干果适量

    咽喉作痛常用无花果鲜品或干果适量

    急、缓慢咽炎常会引起咽喉作痛,这大多与病菌感染有关。此刻选用无花果开水泡水服,对这类咽喉痛有较佳作用。办法:鲜品无花果2枚,用沸水冲泡,加冰糖适量,代茶频饮(或用干品15g,水煎子孙茶频饮)。 无花果味甘性凉,有清热生津、解毒消肿等成效,可治咽喉肿痛、燥咳声嘶、肠热便秘、消化不良、痈肿等疾,多于多种咽喉病都有较为不错的医治作用。研讨标明,无花果中所含没食子酸、绿原酸、丁香酸等,还具有抗细菌、抗病毒等成效。《滇南本草》中记载:无花果外敷能治“一切无名肿毒,痈疽……&r...

  • 中风病治疗临证常用的九类中药应用体会

    中风病治疗临证常用的九类中药应用体会

    中风(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在诊治中风病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现将临证常用治疗中风病的九类中药应用体会简述如下。 1.疏散外风药 疏散外风药应用于中风,主要见于金元以前。由此上溯至《内经》,对中风病因的认识均持外风入中之说,故治法以祛风为主。如《灵枢·刺节真邪论》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诸病源候论·中风候》曰:“风偏枯者,由血气偏...

  • 治疗口腔溃疡调节脏腑的常用方

    治疗口腔溃疡调节脏腑的常用方

    谈复发性阿弗他口腔溃疡的中医脏腑辨证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复发性阿弗他口炎(recurrent aphthous stomatitis,RAS),是指具有周期复发特点的口腔黏膜自限性、溃疡性损害,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因其发作时“灼痛”明显,故以希腊文“阿弗他”(灼痛)命名。RAU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类疾病,患病率...

  • 糜烂性胃炎 常用中药方煎服

    糜烂性胃炎 常用中药方煎服

    沈炳章,1943年出生,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太仓市中医医院主任中医师。曾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苏州市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病。 组成:姜半夏9g,姜竹茹9g,枳实9g,云茯苓18g,陈皮6g,炒白芍9g,川连3g,吴茱萸3g,党参12g,炒白术9g,干姜5g,炙甘草3g。 功能:温通宣达,安胃止糜。 主治:糜烂性胃炎证属胃阳虚衰者,症见胃脘疼痛,纳谷减少,泛吐清水,口淡无味,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

  • 大承气汤为临证常用之方

    大承气汤为临证常用之方

      清代医家郑钦安以其独特的医学理论独步医林,成“火神派”开山鼻祖。人皆知郑氏善用附子,可谓识附子、懂四逆汤者,不知郑氏也善用大黄,也是识大黄、懂大承气汤者。郑氏在《医理真传》中指出:“观仲景于三阴阴极之症,专以四逆汤之附子,挽先天欲绝之真火,又以干姜之辛热助之,即能回生起死……于三阳阳极之症,专以大承气汤之大黄,以救先天欲亡之真阴,又以芒硝之寒咸助之,即能起死回生……仲景立法,只在这先天之元阴、元阳上探取盛衰,不专在后天之...

  • 螃蟹民间常用9便方

    螃蟹民间常用9便方

    螃蟹,昧咸性寒。中医认为,它具有散瘀血、解漆毒、催产下胎、续筋接骨之效。现介绍几则民间常用的验方。 1. 跌打损伤及瘀血肿痛:活蟹适量;洗净去泥,捣烂,加适量白酒拌和,敷于伤处,包扎,一日更换1 次。伤口破溃者不宜。 2. 扭伤:活蟹1只,高粱酒、面粉、葱各30g,生姜10g,共捣烂,用面粉拌和,敷于伤处, 1日1次。 3. 产褥热:蟹壳不拘量,烧存性,研细末,每次服10g,米酒冲服。 4. 肩周炎:活蟹2只,先放蟹在清水中泡2小时,待把腹内泥排完后,取出捣成肉泥,摊在布上,敷于最痛处,10小时后取掉。如还疼痛...

  • 小金丹可作为治疗乳腺结节(类似痰核)的常用药

    小金丹可作为治疗乳腺结节(类似痰核)的常用药

    由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教授徐大基、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主编的《我们在香港做中医·医案辑》,由香港灵兰阁中医药文化有限公司正式出版,并于4月13日举行了规模颇为隆重的首届粤港中医医案专题学术研讨会暨《我们在香港做中医·医案辑》新书发布会。笔者有幸被邀参与此会,会期虽仅有两天,但感触颇多,现略陈一二。 从1983年到1994年,笔者曾在国内参加了多次学术会议,几乎每次会议均有近1/4的代表并未出席。即使是坐在台下的代表,也常与邻座不停地交谈。而这次会议不仅准点开始,尤其让人佩服的是,...

  • 治疗湿热淋证常用八正散加减

    治疗湿热淋证常用八正散加减

      八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药由木通、车前子、瞿麦、大黄、扁蓄、滑石、栀子、炙甘草、灯心草组成,全方有清利湿热,利水通淋之功效。主治尿频尿急,尿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赤尿血,小腹满急,口干咽燥而痛,舌尖红,苔黄腻,脉滑数症状为主的湿热淋证。陈宝贵在治疗湿热淋证也常用八正散加减,介绍如下:   处方组成:通草6克,车前子10克,瞿麦10克,大黄6克,扁蓄10克,滑石10克,栀子6克,生地10克,灯心草6克,甘草6克。水煎,分早中晚三次饭后温服,日1剂。   方解:方中瞿麦、萹蓄、滑石、栀子清热利湿...

  • 生化汤的确是妇科常用名方

    生化汤的确是妇科常用名方

    生化汤的方歌是这样说的:“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炮姜良”。不错,生化汤的确是妇科常用名方,民间还有“不论寒热,产后必服生化汤”之说。但是,专家提醒,生化汤不可作为产后常规用药,而应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论治,对症施药,才会收到好的效果。 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由全当归24克,川芎9克,桃仁(去皮尖)6克,干姜2克,炙甘草2克,黄酒、童便(即10岁以下的儿童的小便)各半煎服,主治产后血虚受寒、瘀阻胞宫所致腹痛,临床表现为产后恶露不出、小腹冷痛等。(注:今只用水煎...

  • 陆长清常用的调中汤

    陆长清常用的调中汤

    陆长清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青海省名医。 他从医近60载,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实践中,注重总结自己的治疗经验,与中医传统理化论结合,研制出小儿止泄散、蒲连护胃饮、止痫散等方剂,并有较好疗效,受到患者赞誉。 陆长清常用的调中汤由藿香、法半夏、党参、黄连、木香、砂仁、干姜、甘草组成。能补中益气,和胃降逆。主治脾胃虚弱、胃气失和所致的胸脘痞满、恶心呕吐、乳食不振、便溏腹痛,舌淡苔腻等症。胃虚寒呃逆者,配丁香、吴茱萸;胃虚热呃逆者,配竹茹、枇杷叶;脘腹胀满者,配大腹皮、厚朴;伴外感...

  • 三子养亲汤是临床上一首常用的方剂

    三子养亲汤是临床上一首常用的方剂

    三子养亲汤是临床上一首常用的方剂,《方剂学》将其归入“温化寒痰”类祛痰剂中。该方由紫苏子(主气喘咳嗽)、白芥子(主痰)、萝卜子(主食痞兼痰)三药组成。余每览《韩氏医通》,读至该方之由来,无不为韩氏所代表的中医人的慈爱及孝心所感动。 方子的来历传说有三位士人,其父母年事已高,但常年咳嗽不已,整天喉喽气喘,痰多气逆,咳声不断,类似今之“老慢支,肺气肿”类病症。眼看着双亲被痰所困又无计可施,三子心里特别着急,甚是苦恼!经过商量,他们决定外出遍访医家,打听能够治疗此病...

  • 顾植山教授推荐如下几个今年夏季的常用方

    顾植山教授推荐如下几个今年夏季的常用方

    2015年乙未年夏季运气进入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太阴湿土,主生客为小逆,气候变化较剧烈。6月份,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多,气温偏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凡此太阴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后天,阴专其政,阳气退辟……寒雨数至,物成于差夏,民病寒湿,腹满,身(月真)愤胕肿,痞逆寒厥拘急。” 根据这一时段的运气和气象特点,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推荐如下几个今年夏季的常用方,供诸同道参考。 备化汤 该方由木瓜、茯...

  • 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

    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

    伤寒论中100多个方子中,复杂方剂并不多。包括金匮五味药以下的占了大部分。甚至三味以下的方剂还不在少数。在这110多个方剂中,很多至今在临床中仍频繁应用。甚至妇幼皆知,比如小柴胡汤,大名鼎鼎,举世闻名。为什么,伤寒论中的一批经典方剂能够流行至今,甚至,给人的感觉,其应用范围还不断扩大。原因何在? 我认为,临床上至今常用的伤寒论方剂中最大特点是,这些方剂无一不是着眼于调节人体整体的气机升降出入。现将常用的10个方剂归纳如下,供各位网友参考。 一、桂枝汤(调和营卫)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

  •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

    炙甘草汤是经方中常用方剂之一,因其能使断脉复续,故又名复脉汤,后世医家称其为“一切滋补之剂,皆自此方而变化之。”(明·李梴)“虚劳中润燥复脉之神方也。”(清·徐彬)仲景治心悸,王焘治肺痿,孙思邈治肺痨,三者皆认为是津耗燥淫之证。当代医家对此方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将此方印定为通阳复脉、益气养血之剂,其治疗证候以心悸、气短、胸中烦闷、苔薄、脉不整为主症,凡见于内科循环系统疾病的治疗。笔者学习并应用炙甘草汤多年,延至近时,或有所悟,特与同道交流。...

  • 温胆汤是临床上常用方 演化成治疗疑难杂病的名方

    温胆汤是临床上常用方 演化成治疗疑难杂病的名方

    温胆汤是临床上常用方之一,它从一个治疗“不得眠”的方子,经过数十代人的探索,演化成治疗疑难杂病的名方,其积淀之久、变化之妙,绝非一般时方所能比。这说明一个方子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我们在临床上认真实践,缜密思考,就可以拟定出新的方子,为解决棘手疾病闯出一条新路。今就温胆汤的沿革及其发挥与应用,略述己见,冀予同仁参考。 沿革 温胆汤最初见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垣所撰《集验方》(已佚),后被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收录,云“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之方&rd...

  • 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方法理念

    中医养生保健常用方法理念

      一、中医药基本知识   1.中医对生命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地生人的观念,即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种现象,生长壮老死是生命自然过程的观念。   2.中医对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即人与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是息息相应的观念。   3.中医对健康的认识。   介绍中医学天人相应、形神合一、脏腑相关、阴阳平衡的健康观念;介绍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规避虚邪贼风的健康生活方式。   4.中医对疾病...

  • 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 基本理念和知识

    常用养生保健简易方法 基本理念和知识

      一、基本理念和知识   1.中医养生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各种方法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目的保健活动。   2.中医养生的理念是顺应自然、阴阳平衡、因人而异。   3.情志、饮食、起居、运动是中医养生的四大基石。   4.中医养生保健强调全面保养、调理,从青少年做起,持之以恒。   5.中医治未病思想涵盖健康与疾病的全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一是“未病先防”,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防变”,防止疾病的发展;三是&ldqu...

  • 中医常用心理疏导和情志疗法

    中医常用心理疏导和情志疗法

      中医对心理的疏导与治疗,《内经》中论及许多,后世医家在实践中多有发微与体会。笔者体会,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女科疾病时,运用中医心理疏导法配合中药治疗,能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且在亚健康人群中运用心理疏导与意疗方法干预,更可预防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中医常用心理疏导和情志疗法有以下几种。   语言疏导法   心理咨询中,语言疏导法是常用基本方法,“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只要咨询者能与来访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运用疏导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有针对性地开导,...

  • 高辉推荐了两套常用的小儿强健法

    高辉推荐了两套常用的小儿强健法

      小儿健康牵动着全家人,秋冬季更是小儿疾病多发的季节,从腹泻、发烧感冒到肺炎、咳喘,宝宝的健康最让人关心。早在《内经》就记载“不治已病治未病”,小儿保健推拿法对疾病的预防有着较好的效果。江苏南京市中医院小儿推拿科医生高辉推荐了两套常用的小儿强健法。   保健法一:健脾胃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小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物质,均需脾胃生化。而婴幼儿脏腑较弱,行气未充,脾常不足,常常为饮食和外邪所伤。推拿可以健强脾胃,增强食欲,调理血气,提高小儿得身体素质,促进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