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 第12页
-
抵御温燥常用的膏方
专家简介 周宇,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艾灸分会副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 秋三月,即农历七至九月,立秋后,阳气转衰,阴气日上,自然界由生长开始向收藏转变。燥是秋天的主气,肺喜清肃濡润,故秋燥之气最易伤肺,应慎防秋燥。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分。温燥伤肺易使人出现咳嗽少痰、咽干鼻燥、口渴头痛、无汗发热等症状。根据顺应四时的养生原则,中医认为,可服用一些具有滋润功效的膏方,以祛除温燥,避免燥邪侵袭。下面列举一些抵御温燥常用的膏方,供大家选用。...
-
中医饮食调养药茶调养 合谷穴和复溜穴是止汗的常用对穴
一般情况下的出汗其实是保护人体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通过出汗,人体可以排出多余的水分,驱散热邪,从而达到身体的阴阳平衡。如天气炎热、剧烈活动、饮用热水或食用辛辣等情况后,汗孔会打开,汗出增多可及时泄热以保护人体;而当天寒饮冷和安静夜卧时,汗孔就会关闭,汗出减少,以免损伤阳气。 中医认为,若是白天经常出汗,稍一活动就加重者,称为自汗,多因脾肺气虚引起,常表现为气短乏力、身体倦怠、容易感冒、面白少华或伴畏寒等症状。若在睡眠时出汗,醒后自止者,甚至湿透衣被,则称为盗汗,多为阴虚所致。常伴有手脚心燥热、口干咽燥、失...
-
枇杷叶是一味常用中药 推荐食膳
枇杷又称卢桔、卢橘、金丸,为常绿小乔木,枝叶等处密生绒毛,其叶大荫浓,四季常春,秋孕冬花,春实夏熟,在绿叶丛中,金丸累累,古人称其为佳实。枇杷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因果实形状似琵琶而得名。我国是枇杷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主要的枇杷生产国。 宋代宋祁诗句:“有果实西蜀,作花凌早寒。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土都不可寄,味咀独长叹。”是对枇杷树的花、叶、果的写实,非常确切。 枇杷的药用价值极高,枇杷的叶、果实、种子、花、根均可入药。枇杷叶味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有清肺止咳、降逆止...
-
木瓜常用验方 木瓜临床功效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木瓜【附方】载:脚气肿急用木瓜切片,囊盛踏之。广德顾安中,患脚气筋急腿肿,因附舟以足阁一袋上,渐觉不痛。乃问舟子:袋中何物?曰:宣州木瓜也。及归,制木瓜袋用之,顿愈。 据记载,在安徽广德,有个叫顾安中的人,患脚气,筋急腿肿。有一次乘船的时候,脚痛得很不舒服,无意中看到旁边有一袋东西,就把脚搁在上面,慢慢觉得两脚不怎么痛了。他感到非常惊奇,于是问船夫: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船夫回答说:是宣州的木瓜。等顾安中回到家后,立刻去市集买了木瓜,切成片后装在布袋里,每天将脚放在上面。没过多久,...
-
百合常用食疗方 安心定胆养五脏 清肺火利大小便
每年秋季,百合开始上市。鳞状的块茎皓白如雪,光润洁净。百合药食两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它不但是食材、药材,还有良好的寓意。比如新婚大吉的日子,一定要给两位新人喝一碗百合做的粥,寓意百年好合。也因为它花开的时候如迷你的荷花一样娇美可爱,也成为很多人阳台上的植物新宠。 此百合非彼百合 食用百合需分清 关于百合,首先要知道,药用百合与我们在花店见到的百合是两回事,千万不可混淆。 药用百合有家种与野生之分,家种的鳞片阔而薄,味不甚苦;野生的百合鳞片小而厚,味较苦,一般药房里的百合都...
-
常用虻虫治病验方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水蛭(熬)、虻虫(去翅、足)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去皮、尖),大黄三两(90g)(酒洗)。上四味,以水五升(1000ml),煮取三升(600ml),去滓。温服一升(200ml),不下,更服。 月经不行,或产后恶露脐腹作痛:熟地黄四两(120g),虻虫(去头、翅,炒)、水蛭(糯米同炒黄,去糯米)、桃仁(去皮、尖)各五十枚。上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空心,温酒下。 腕折瘀血:虻虫二十枚,牡丹一两(30g)。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1g),...
-
莲子入药功效广 莲子常用药膳 莲子茯苓健脾糕 竹叶莲子养心羹
专家简介 杨柏灿,上海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名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 在中药世界里,莲家族是一类十分特别的品种。莲属毛茛目睡莲科,为多年生水生宿根草本植物。莲子、莲心、莲须、莲房、荷叶、荷梗、藕节等同属莲药,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不同的莲药具有不同的性能、功用、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莲药文化。其中的莲子作为常用药食两用之品,备受大众青睐,用途众多。 莲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名之曰“荷”。古往今来描写...
-
冬瓜皮西瓜皮作为清暑利湿的常用药材
冬瓜、西瓜,人们都喜欢食用,但瓜皮想必都会扔掉。其实新鲜的冬瓜皮、西瓜皮所含营养很丰富,不但具有保健作用,而且还有药用价值。冬瓜皮含三萜类化合物、胆固醇衍生物,又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烟酸、胡萝卜素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西瓜皮含葡萄糖、苹果酸、果糖、蔗糖酶、氨基酸、番茄素及丰富的维生素C等。 中医认为,冬瓜皮味甘、性凉,归肺、脾、小肠经,有清热解暑、利水消肿、祛湿排脓、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暑热口渴等症。西瓜皮,味甘、性凉,归心、胃、膀胱经,有清热、解渴、利尿的功效,适用于暑热烦渴、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