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穴位 第4页

穴位 第4页

  • 呵护女性乳房穴位疗法

    呵护女性乳房穴位疗法

    中医认为,呵护女性乳房健康可选有益乳房健康的穴位进行保健按摩是不错的方法。为此,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主治中医师李萍为大家精选和推荐了以下五个“护乳穴”,赶快来学一学! 膻 中 穴位位置:胸骨正中线上,两乳头正中间。 按摩要点: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适度按压,并做顺时针圈状按摩。用力适中,以局部有酸胀感和轻度温热感为度。 功效解读:膻中穴又名元见,因其偏于治疗上焦气病又称之为上气海。它属于任脉,是心包经的经气聚集之处。此外,...

  • 虚火上亢月经早到 穴位调节冲任

    虚火上亢月经早到 穴位调节冲任

      由于计划生育,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很多准爸爸准妈妈们对孩子非常重视,甚至视为家中之宝,各种各样的营养品、补品堆砌成山。时不时就给孩子补一补,生怕孩子营养不良。如果是市区的,还要动不动带孩子去肯德基、麦当劳潇洒一回,吃一些炸鸡、汉堡等高热量的食品。殊不知正是大人们这样让孩子乱吃乱补,使得不少孩子早早地成了“小大人”,一些女孩子才七八岁就已经月经来潮,乳房发育。   虚火上亢月经早到   人身体里“肾”就是一座水火兼容的神秘宅院,它内藏元阴和元阳两...

  • 穴位敷贴加食疗治痛经

    穴位敷贴加食疗治痛经

    中医认为,痛经的原因是胞宫气血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或胞宫失于濡养, “不荣则痛”。常见证型有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肾气亏虚、气血虚弱等。下面根据痛经的不同证型提供几条食疗方。 1.寒凝血淤证生姜15克,红糖适量,加入少量白酒,再加入开水冲泡代茶饮。生姜暖胃,红糖温经,加白酒以助药力。 2.气滞血瘀证益母草30克,鸡蛋两枚,共加水煮蛋。待蛋熟后吃蛋喝汤。益母草性微寒,味苦辛,可去瘀生新,活血调经。 3.气虚血弱证当归50克,黄芪30克,羊肉500克,共同炖汤吃肉喝汤...

  • 缓解痛经 穴位按摩超管用

    缓解痛经 穴位按摩超管用

    女人痛经常会危害女人健康,运用有效的治女人痛经方法才能尽快摆脱疼痛折磨。中医告你治女人痛经方法4穴位按摩超管用。 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按揉三阴交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太冲穴: 穴位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揉太冲功效:具有...

  • 痛经通过穴位按摩的治疗既简便又经济

    痛经通过穴位按摩的治疗既简便又经济

      痛经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多数女性都曾经历。通过穴位按摩的方法既简便又经济,可以对痛经起到较好的缓解作用,不妨试一下。   经前揉揉“三阴交”对于每个月月经周期较准时的女性来说,可以事先“防患于未然”。在经前一周左右时间,按摩“三阴交”穴位。三阴交”是脾、肝、肾三条经络相交汇的穴位,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位置。方法是用一侧手的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大约1分钟左右,...

  •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女性痛经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女性痛经

      痛经是指女性在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痉挛性疼痛,并伴有全身不适(如恶心、呕吐、大便次数增多等)的一种病症。该病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中医认为,痛经多由气滞血淤、寒湿凝滞所致,即所谓的“不通则痛”。治疗痛经不能光靠药物,还应进行按摩治疗。下面就推荐一套可治疗痛经的按摩操:   第一节 预备式:患者取平卧位,双目微闭,将呼吸调匀。将右手掌心向下,轻轻地放在下腹部,将左手叠放在右手上。静卧1~3分钟。   功效:此节操具有入静放松、调养精神的功效。   第二节 分摩耻骨:将...

  • 穴位按摩缓解痛经

    穴位按摩缓解痛经

      1.摩小腹:双手掌相互摩擦,待发热后,在脐下小腹部沿顺时针方向抚摩200次左右。   2.揉关元、气海穴:以小鱼际掌揉关元,气海穴,各1~2分钟。   3.搓擦肾俞、命门穴:双手摩擦生热后,交替搓擦肾俞、命门穴。待发热后1分钟,移至骶部搓擦1~2分钟。   4.点揉足三里,三阴交穴,各1分钟。   5.仰卧位,双脚蹬空,如骑自行车一般,约2分钟。   6.仰卧位,双腿屈曲,挺腹抬臀,上提肛门,约2分钟。   7.仰卧位,双腿伸直高抬,坚持数秒钟,放松,放下,反复10次。   8.调整呼吸,练习腹式呼吸及逆式呼吸...

  • 缓解痛经常按三阴交穴位

    缓解痛经常按三阴交穴位

    【话题背景】近日,据报道,福州大学生物工程研究所柯李晶博士偶然发现,将按摩助剂给有原发性痛经的小师妹按摩三阴交后,因导出了人体多余的生物电,而将小师妹的痛经基本治好了。他准备将按摩助剂作为“痛经膏”推向市场。 生活中年轻女性有痛经者不少,那痛经能否真如消息中所说能治好呢?记者近日咨询了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副主任医师胡华玲。 胡华玲大夫告诉记者,痛经多见于年轻女性,分继发性痛经和原发性痛经两种。继发性痛经多因身体发生气质性病变而产生,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就会引起;原发性痛经...

  • 穴位组合治颈椎病

    穴位组合治颈椎病

      陈某,女,38岁,2月24日初诊,主诉头晕7天,素有颈椎病,今洗衣过多,致使旧疾复发,颈部酸胀、僵硬不舒,头晕伴偏头痛,后背怕冷。经服药治疗,头痛及头晕症状缓解,现颈部仍僵硬疼痛,活动不利,后背怕冷。笔者予以穴位组合针刺治疗,7次症状悉除。   1.患者取俯伏坐位,穴取天柱(双)、大椎、天髎(双)。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0.25×40毫米一次性无菌针灸针,直刺0.5~0.8寸,施术最大限度牵拉局部筋膜,出现酸、麻、胀感后,留针候气30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2.患者取俯伏坐位,...

  • 穴位按摩防治职业病 颈椎病

    穴位按摩防治职业病 颈椎病

    在办公室工作的白领,由于工作压力大,久坐不动等,容易引起头痛、颈椎病、慢性胃肠炎、腰痛等职业病。如何帮白领解除职业病困扰?中医养生理论认为,穴位按摩对防治职业病大有裨益。 职业病:颈椎病 穴位与部位: 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左右各一;风府穴:两风池穴连线中点处;列缺穴:手掌大鱼际根腕横纹直上两寸处。 方法与步骤: 两手中指端按揉两侧风池穴1~3分钟。 右手中指端按揉风府穴1~3分钟。 两手拇指相互交替按揉两侧列缺穴1~3...

  • 治“腰突症”穴位拍药疗法

    治“腰突症”穴位拍药疗法

    拍药疗法源于清代《医宗金鉴》中所记载的“振梃疗法”,该疗法是医师将配制好的中药液用手直接拍打在患者穴位上的一种治疗方法,能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肩腰腿痛,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亦有明显的效果。采用拍药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其中男58例,女38例;年龄最小者19 岁,最大者64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12年;有外伤史者32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症状,腰部活动受限,直腿抬高试验或仰卧挺腹试验(+)...

  • 足跟痛 熏洗中药穴位按摩

    足跟痛 熏洗中药穴位按摩

      足跟痛在骨伤科门诊常见,是一种由于足跟部筋骨失养,遭受长期压力刺激而引起脂肪垫发炎的慢性疼痛性病证,有些患者因足跟部骨质退变增生形成“骨刺”,亦可引起此病。   中医认为,人到中年后,肝血肾精渐亏,肾阳不足,致使筋骨失养,若经常站立工作或过度跑跳运动、行走健身,则跟骨结节部跖筋膜遭受慢性牵拉刺激,致使气血受阻,或兼风寒湿邪内侵而引起疼痛。局部检查不红不肿,在足底内侧的跟骨结节处有压痛。笔者在临床上,对不愿服药的患者,采用自拟活血舒筋汤外用熏洗,此方具有养血舒筋、温经止痛之作用,配...

  • 穴位按摩防治腰酸腿痛

    穴位按摩防治腰酸腿痛

      感冒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如今正值冬季,是感冒高发期。人们如何防治感冒呢?中医养生专家指出,通过在身体相关的部位或穴位进行按摩,可提高抗病能力,防治感冒。同时,通过穴位按摩还能防治腰酸腿痛等不适症。   干洗脸:两手掌心相搓,搓热后反复摩擦脸部,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直至脸部发热。   梳抓头:两手五指分开放在头两侧,像梳头那样从前向后,从外向内梳抓头皮。   揉擦眼眶: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食指放在眼眶上,由内向外,先上后下,反复擦揉眼眶。   按揉太阳穴:两手拇指放在两侧太阳穴上,反复按...

  • 风寒湿性关节痛穴位贴敷法

    风寒湿性关节痛穴位贴敷法

      风寒湿性关节痛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后所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遇寒冷或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故冬季多发。属中医“痹证”范畴。   选白芥子、生草乌、生川乌、生南星、细辛、白芷、玄胡索等中药研末,用鲜姜汁调成(糊)膏状,涂于专用皮肤贴剂上,再贴至膈俞、脾俞、肾俞、关元、阿是穴处,每次贴4~6小时,每日1次,贴3次后停1周,连贴3周,共贴9次为一疗程。有温经散寒、活血通脉、化痰散结、健肾壮阳、扶正祛邪作用。皮肤过敏,表皮创伤者不宜。...

  • 初冬易落枕 经络穴位按摩

    初冬易落枕 经络穴位按摩

      初冬时节,夜里温度相对较低,人们在熟睡后常常会把脖子和肩膀露在外面,导致肩部、颈部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造成落枕。   冬天睡觉时,除了盖好被子外,还可以在脖子上裹条毛巾,这样能有效预防颈肩外露受风导致的落枕。与此同时,还要经常活动脖子和肩部,最好的方法是:两手交叉置于脑后,头和手向相反的方向用力,这样可以锻炼颈肩部肌肉,减少肌肉痉挛的几率。枕头的高低要适当,和自己的拳头立在颈后的高度差不多,尽量使头、颈、肩保持在同一水平线。   如果落枕了,要先躺在床上不要乱动,让肌肉慢慢恢复,也可以用毛巾热敷...

  • 老年腰背腿疼痛 中医药物与穴位疗法

    老年腰背腿疼痛 中医药物与穴位疗法

    老年疼痛最具代表性的是关节痛、腿痛和腰背痛。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多由于身体逐渐衰弱、气血不和,容易导致经络堵塞,筋脉失去滋养而引发疼痛。这就是中医所说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一般来讲,这种机体退化性疼痛多分为“血瘀”或“痰浊”两种,通过药物和穴位按摩可治疗。 血瘀型 症状 疼痛部位相对固定,下午到夜间症状会加重,少数人会在局部出现蛋黄大的肿泡。这是因为中年后脏器功衰退,体内气血运行缓慢,身体某些部位出现堵滞所致。 药物治疗 当归、熟地、赤芍...

  • 风湿指压穴位 八敲疗法

    风湿指压穴位 八敲疗法

      所谓风湿是指膝盖、手臂、肩膀、手腕、手指等关节剧烈疼痛或是肌肉僵硬。这种风湿会使关节发炎、骨膜萎缩,并侵入心脏、肺部,是全身性可怕的疾病,这种疾病患者大都是女性,是男性的3倍以上。     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及指压法: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腕内侧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指压“百里”最...

  • 落枕“失枕”采用不同穴位针灸

    落枕“失枕”采用不同穴位针灸

      落枕又称“失枕”,常见发病经过是入睡前并无任何症状,晨起后却感到项背部明显酸痛,颈部活动受限。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针对不同类型落枕,采用不同穴位针灸,常可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有的甚至针进即愈。   落枕穴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处。所治落枕为患者左右活动受限,或左或右,针刺对侧落枕穴,效果极好。   手法:先用在落枕穴处找到痛点,准备好针具,令患者咳嗽一声,随咳进针(一是转移患者注意力,二是振奋气机减少针刺痛感),边行针边嘱患者向...

  • 骨质疏松症 肾俞穴位埋藏羊肠线治疗

    骨质疏松症 肾俞穴位埋藏羊肠线治疗

      【穴性特点】   肾俞穴与肾脏相应,为肾气在腰背部输注、转输之处,主治肾脏疾患,故名肾俞。   该穴位于命门穴旁1.5寸处,是肾之精气出入腰背部的门户,具益肾助阳,纳气利水之效。   “肾者,藏精,主水;肾俞者,藏精之关,引水之宅也。”但凡与肾脏有关的疾病,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如妇女经、带、胎、产诸病,男子遗精、阳痿及下焦湿热淋浊等,都可取肾俞治之。其它如因火不生土,脾虚及肾的泄泻、水肿,肾不纳气之痰饮、咳喘及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所致的各种病症,均为本穴的治疗...

  • 老人便秘穴位按摩法

    老人便秘穴位按摩法

      老年人便秘,除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所致外,大多数是功能性的。主要原因是老人胃肠蠕动功能降低,直肠张力减退,粪便在肠腔停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造成粪质坚硬不易排出。因此采取上述按摩方法多能取得显著效果。   用中间三指肚平排按摩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天枢(位于肚脐中旁开2寸处)、大横(位于脐中旁3.5寸处)等穴位按摩。每天早中晚躺着或正坐着进行按摩,每次至穴位有微热感即可。按摩上述穴位,可使热量渗透腹部,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和直肠张力,使粪便在肠腔停留时间缩短,加快粪便排出...

  • 穴位按摩解老人便秘

    穴位按摩解老人便秘

    老年人便秘,除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所致外,大多数是功能性的。老人胃肠蠕动功能降低,直肠张力减退,粪便在肠腔停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造成粪质坚硬不易排出。 采取按摩方法多能取得显著效果。用中间三指腹平排按摩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天枢(位于肚脐中旁开2寸处)、大横(位于脐中旁3.5寸处)等穴位按摩。每天早中晚躺着或正坐着进行按摩,每次至穴位有微热感即可。按摩穴位可使热量渗透腹部,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和直肠张力,加快粪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防治便秘的目的。(秦静)...

  • 清洗肝胆穴位操

    清洗肝胆穴位操

    要想预防脂肪肝、胆囊炎等肝胆疾病,就要经常帮助肝胆清除代谢废物,清洗肝胆。 1.用拇指指端用重力按揉阳陵泉穴(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每隔20 秒钟放松1次,反复按揉3-5分钟,直至局部出现明显酸胀感为止。 2.用拇指指腹放在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中指指腹放在该穴的背面,两指用重力捏按,每隔10秒钟放松1次,反复捏按,直至局部出现强烈酸胀且不可忍耐为止。 3.拇指指腹轻轻揉按肝俞穴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胆俞穴(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连续揉按3-5分钟...

  • 穴位按摩防治老年便秘

    穴位按摩防治老年便秘

    老年人气血亏损,胃肠蠕动乏力,粪便在体内滞留过久而干燥硬结,发生便秘。若便秘日久不愈,可导致痔疮、高血压中风的发生。因此应引起老年人的高度重视,并及时治疗。 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发现,通过对关元(脐下3寸处)、中脘(脐上4寸处)、大横(脐旁开4寸处)、天枢(脐旁2寸处)等穴位按摩,防治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效果满意。 按摩上述穴位,可使热量渗透腹部,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和直肠张力,使粪便在肠腔停留时间缩短,加快粪便排出体外,从而达到防治便秘的目的。...

  • 尿失禁穴位按摩艾灸治疗

    尿失禁穴位按摩艾灸治疗

    尿失禁,系指患者尿液不由自主的从尿道流出,可发于任何季节,但以秋冬季节表现严重。尿失禁是任何年龄及性别人士都可能患的疾病,但以老人和女性为多。中医专家推荐五个按摩的穴位,可以缓解尿失禁。 点按利尿穴 用两手大拇指按压利尿穴(神厥穴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压力逐渐加大,持续5~15分钟,每日1~2次。 点按阿是穴 用右手大拇指在下腹部寻找2~3个阿是穴,用指尖抵住穴位,微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 点按中极穴 仰卧平躺床上,以右手拇指抵住中极(位于脐下4寸),微用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

  •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的一个研究方向。   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毒素、废物长期侵蚀,代谢严重紊乱,各种器官功能遭到破坏,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各种感染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中医治疗尿毒症在调节人体免疫方面有十分确切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都具有双...

  • 肾虚腰痛 外伤腰痛 穴位疗法

    肾虚腰痛 外伤腰痛 穴位疗法

    外伤腰痛:腰部一侧或两侧或中脊部疼痛,左右转侧不利,前俯后仰牵制作痛,行走不便,甚至不能活动。肌肉紧张拒按,深呼吸或咳嗽则痛加剧。   [施治]   (一)取穴:   1 肾俞:第14椎椎棘突下房开二横指(图19)。   2 志室: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图20)。   3 腰阳关: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约与骼嵴相平(图21)。   4 委中:腘窝横纹正中处(图22)。   5 天应:即阿是穴。   (二)手法:   1 膊运:让患者卧床上,医者用前臂尺侧腕屈肌(即胳膊肚)在患者的患部,自左而...

  • 中医经络穴位治落枕

    中医经络穴位治落枕

    根据手指头的疼痛、麻木与否,可以预测疾病的有无。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于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从胸走头,手三阳经(阳明大畅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并连接相应的脏腑。人们手指头上有很多经穴,分别与相应的经络、脏腑联系。如果某个手指尖有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感觉,则表明相关经脉、脏腑可能出了问题。 根据手指的不适感觉预测相关疾病的方法是:用一手的拇、食指捏住另一手的指甲根部位,用力揉压、转动手指。从拇指开始,依次(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一个一个地捍揉,感觉是否有特别的疼痛或麻木感出现、不同...

  • 颈椎病的穴位保健治疗

    颈椎病的穴位保健治疗

    颈椎保健选穴:   ①风池穴。在头后枕骨下方的凹陷处。   定位: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与风府穴相平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   ②大椎穴。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与肩相平。病人正坐平肩,略低头,在第7颈椎下,第1胸椎上陷凹处取穴。当低头时,颈后与肩平处,出现一个高突,即第7颈椎,其下即大椎穴。   ③肩井穴。   定位: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处。简易取穴法:左手搭右肩,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

  • 大便不顺畅 试试穴位与经络疗法

    大便不顺畅 试试穴位与经络疗法

      平常生活中可能有一些我们不经意间做的小动作,对身体却有着大影响,所以说我们想要养生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些什么。那么你平常没事的时候不妨转手腕,可以帮助你改善身体的很多症状,长期坚持就能收获到好的效果。   人体十二正经有6条经过手腕,分别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慢慢地转手腕,不用力,不着急,却会对身体有很多改善。   以前大便不顺畅,后来发现转手腕后,就会有便意,可能是转的时候对小肠经和大肠经有一个活动疏通的作用,并且大便时如果解不出来也可以立...

  • 慢性结肠炎 腹痛腹泻2年余 穴位针刺疗法

    慢性结肠炎 腹痛腹泻2年余 穴位针刺疗法

    苏某,男,58岁,工人,2011年5月2号初诊。 腹痛,腹泻2年余,加重2天。2年来,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引起腹痛,腹泻,大便1天3~4次,腹痛下坠,脓血便,经治疗时轻时重,早起肠鸣腹痛,随即大便,不成形,便后轻松,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每吃凉食辣、着凉、饮食不节加重或反复。结肠镜检查为乙状结肠炎,服用吡哌酸(PPA)治疗有效。近2天,因喝凉啤酒吃辣菜,引起反复,大便1天4次,腹痛下坠,脓性便,服PPA也未显效。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滑。证为食滞肠胃,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健脾消食,选外关穴针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