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 第4页
-
缓解痛经 穴位按摩超管用
女人痛经常会危害女人健康,运用有效的治女人痛经方法才能尽快摆脱疼痛折磨。中医告你治女人痛经方法4穴位按摩超管用。 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按揉三阴交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太冲穴: 穴位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揉太冲功效:具有...
-
骨质疏松症 肾俞穴位埋藏羊肠线治疗
【穴性特点】 肾俞穴与肾脏相应,为肾气在腰背部输注、转输之处,主治肾脏疾患,故名肾俞。 该穴位于命门穴旁1.5寸处,是肾之精气出入腰背部的门户,具益肾助阳,纳气利水之效。 “肾者,藏精,主水;肾俞者,藏精之关,引水之宅也。”但凡与肾脏有关的疾病,尤其是泌尿、生殖系统疾患,如妇女经、带、胎、产诸病,男子遗精、阳痿及下焦湿热淋浊等,都可取肾俞治之。其它如因火不生土,脾虚及肾的泄泻、水肿,肾不纳气之痰饮、咳喘及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所致的各种病症,均为本穴的治疗...
-
老人便秘穴位按摩法
老年人便秘,除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所致外,大多数是功能性的。主要原因是老人胃肠蠕动功能降低,直肠张力减退,粪便在肠腔停留过久,水分被过量吸收,造成粪质坚硬不易排出。因此采取上述按摩方法多能取得显著效果。 用中间三指肚平排按摩关元(位于脐下3寸处)、中脘(位于脐上4寸处)、天枢(位于肚脐中旁开2寸处)、大横(位于脐中旁3.5寸处)等穴位按摩。每天早中晚躺着或正坐着进行按摩,每次至穴位有微热感即可。按摩上述穴位,可使热量渗透腹部,促进消化腺分泌,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和直肠张力,使粪便在肠腔停留时间缩短,加快粪便排出...
-
清洗肝胆穴位操
要想预防脂肪肝、胆囊炎等肝胆疾病,就要经常帮助肝胆清除代谢废物,清洗肝胆。 1.用拇指指端用重力按揉阳陵泉穴(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每隔20 秒钟放松1次,反复按揉3-5分钟,直至局部出现明显酸胀感为止。 2.用拇指指腹放在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中指指腹放在该穴的背面,两指用重力捏按,每隔10秒钟放松1次,反复捏按,直至局部出现强烈酸胀且不可忍耐为止。 3.拇指指腹轻轻揉按肝俞穴 (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胆俞穴(第10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连续揉按3-5分钟...
-
尿失禁穴位按摩艾灸治疗
尿失禁,系指患者尿液不由自主的从尿道流出,可发于任何季节,但以秋冬季节表现严重。尿失禁是任何年龄及性别人士都可能患的疾病,但以老人和女性为多。中医专家推荐五个按摩的穴位,可以缓解尿失禁。 点按利尿穴 用两手大拇指按压利尿穴(神厥穴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压力逐渐加大,持续5~15分钟,每日1~2次。 点按阿是穴 用右手大拇指在下腹部寻找2~3个阿是穴,用指尖抵住穴位,微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为宜,每日1~2次。 点按中极穴 仰卧平躺床上,以右手拇指抵住中极(位于脐下4寸),微用力揉按5分钟,以穴位有酸胀感...
-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也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的一个研究方向。 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毒素、废物长期侵蚀,代谢严重紊乱,各种器官功能遭到破坏,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各种感染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中医治疗尿毒症在调节人体免疫方面有十分确切的作用。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都具有双...
-
中医经络穴位治落枕
根据手指头的疼痛、麻木与否,可以预测疾病的有无。中医经络学说认为,于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从胸走头,手三阳经(阳明大畅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并连接相应的脏腑。人们手指头上有很多经穴,分别与相应的经络、脏腑联系。如果某个手指尖有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感觉,则表明相关经脉、脏腑可能出了问题。 根据手指的不适感觉预测相关疾病的方法是:用一手的拇、食指捏住另一手的指甲根部位,用力揉压、转动手指。从拇指开始,依次(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一个一个地捍揉,感觉是否有特别的疼痛或麻木感出现、不同...
-
颈椎病的穴位保健治疗
颈椎保健选穴: ①风池穴。在头后枕骨下方的凹陷处。 定位: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凹陷中与风府穴相平处。 主治: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颈项强痛,感冒,癫痫,中风,热病。 ②大椎穴。大椎穴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棘突之间,与肩相平。病人正坐平肩,略低头,在第7颈椎下,第1胸椎上陷凹处取穴。当低头时,颈后与肩平处,出现一个高突,即第7颈椎,其下即大椎穴。 ③肩井穴。 定位:在肩上,当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处。简易取穴法:左手搭右肩,中指尖下是穴。 主治:头项强痛,肩背疼痛,上肢不遂,难产,乳痈,...
-
大便不顺畅 试试穴位与经络疗法
平常生活中可能有一些我们不经意间做的小动作,对身体却有着大影响,所以说我们想要养生并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些什么。那么你平常没事的时候不妨转手腕,可以帮助你改善身体的很多症状,长期坚持就能收获到好的效果。 人体十二正经有6条经过手腕,分别是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慢慢地转手腕,不用力,不着急,却会对身体有很多改善。 以前大便不顺畅,后来发现转手腕后,就会有便意,可能是转的时候对小肠经和大肠经有一个活动疏通的作用,并且大便时如果解不出来也可以立...
-
慢性结肠炎 腹痛腹泻2年余 穴位针刺疗法
苏某,男,58岁,工人,2011年5月2号初诊。 腹痛,腹泻2年余,加重2天。2年来,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引起腹痛,腹泻,大便1天3~4次,腹痛下坠,脓血便,经治疗时轻时重,早起肠鸣腹痛,随即大便,不成形,便后轻松,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每吃凉食辣、着凉、饮食不节加重或反复。结肠镜检查为乙状结肠炎,服用吡哌酸(PPA)治疗有效。近2天,因喝凉啤酒吃辣菜,引起反复,大便1天4次,腹痛下坠,脓性便,服PPA也未显效。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濡滑。证为食滞肠胃,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健脾消食,选外关穴针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