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 第2页
-
硫磺熏中药材引争议 中药农残令人震惊
硫磺熏中药材引争议新标准12月1日起执行 2011年,甘肃陇西商家被曝用硫磺熏蒸当归党参等中药材,引起社会对中药二氧化硫标准的争议。业内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建立相应的国家标准是最首要的问题。 中药材二氧化硫的限量标准,韩国走在了我们的前面。韩国2005年8月1日生效的中药材中二氧化硫最新限量标准涉及206个品种,分5个限量级别。葛根、干姜等134个品种限量在30ppm以下、桂皮等27个品种限量在200ppm以下、黄芩等16个品种在500ppm以下、甘菊等13个品种在1000ppm以下,牡...
-
从7方面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大部分中药材的生产仍停留在小农经济状态,中药材生产多为个体或分散自发经营,盲目地发展种植中药材,市场行情捉摸不透,导致劳民伤财,新技术、新方法难以推广。笔者结合当前产业现状,建议从7方面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推进专业化生产 要加快调整区域布局结构,强化专业化生产,造就一批从事中药材种植的专业乡镇、专业村和专业大户。调整区域内的品种结构,强化主栽品种的地位,压缩零星品种的生产,使品种结构相对统一。加强基地建设,扩大基地范围,扩大示范效应,增加基地生产量,努力推进中药材区域化、规模化生...
-
(9月16日~22日)全国中药材价格指数
上周(9月16日~22日)全国中药材价格指数(综合200)在9月16日开盘后即出现下跌,至9月17日跌至2589点左右后保持平稳走势。 截至9月22日,大盘指数报收于2589.80点,周环比下跌0.870%。监测数据显示,在监控的200个品种中,有3个品种市场价格上涨,193个品种市场价格持平,4个品种市场价格下跌。具体来看,郁金为价格涨幅最大的品种,由于前期产区降雨较多,部分植株出现烂根、枯死现象,目前减产迹象已进一步显现,持货商惜售带动行情上扬。太子参为跌幅最大品种,由于产区待售货源较多,购买大...
-
地理环境影响中医药材治法
广义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本文所指的地理环境为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土地、山脉、河流、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并形成了一定的社会风貌。对中医学而言,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体体质、疾病类型、治病方法、道地药材、民族医药以及医学流派的不同,对医者医学理论和学术思想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药文化。 地理环境影响人体体质 由于中国疆域辽阔,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导致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体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已经认识...
-
小米和药材熬成粥 预防疾病
小米粥是健康食品。可单独煮熬,亦可添加大枣、红豆、红薯、莲子、百合等,熬成风味各异的营养品。小米磨成粉,可制糕点,美味可口。《本草纲目》说,小米“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发芽的小米和麦芽一样,含有大量酶,是一味中药,有健胃消食的作用。 小米有健脾暖胃、补肾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因此用小米和一些药材熬成粥,可以预防疾病。 产后血虚:红糖小米粥 做法:小米200克,红枣10枚,红衣花生15克,红糖15克。小米淘洗干净,红枣洗净去核,花生洗净,上三味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
-
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有依据可传承
全军中药研究所所长、解放军第302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主任肖小河研究员领衔的有关中药材传统经验鉴别标准化研究,以常用中药大黄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尔菲法(Delphi法)证实了中药材传统鉴别经验具有科学性和可传承性,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了可用于大黄商品规格等经验鉴别与品质评价的专用比色卡。该论文近日在美国著名杂志《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ONE)在线发表。 经验鉴别是历代中医评价和保证中药材品质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然而,随着现代科技手段的发展,中药材经验鉴别往往被斥之为不客观、不科学,越...
-
提升中药材流通质量保证能力
药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和公共安全问题,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和谐稳定。自2012年起,商务部积极建设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旨在加强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提升中药材流通质量保证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整治市场乱象 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产量与供求矛盾加剧,中药价格连续上涨,生产流通领域制假售假现象日益严重。 增重染色、掺假制假问题时有发生,如用萝卜冒充人参,用蛋清、银耳、色素等制作假鹿茸,用猪皮熬制阿胶,用土豆压制天麻,还有用面粉制作冬虫夏草。这些假药还要用硫磺、硫酸镁、明矾...
-
中药材除草剂主要分苗前和苗后两种除草剂
在全国各地广大药农种植药材的时候,除草是一项繁忙而沉重的劳动,不少地方因杂草丛生,把我们种的经济效益很高的中药材吃掉或生长不良,造成严重的减产和品质下降,尽管使用多种除草剂也都不理想,有的因使用不当造成药苗和草苗一起死掉,这是十分痛心的,本文介绍几种中药材除草剂,仅供参考。中药材除草剂主要分苗前和苗后两种除草剂。 中药材苗前除草剂 分为种前除草剂和种后苗前除草剂,都是封地作用。 中药材种前除草剂:即氟乐灵,可有效的除掉马唐草、狗尾草、牛晋草、马齿笕、藜草等,对一般双子叶和单子叶杂草都有很强的杀伤力。...
-
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纪实
中药材品质是整个中药产业发展的源头,中药材品质提升是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前提。作为中医药资源大省,安徽省开展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工作,是发挥中药资源优势、提升道地中药材品质、推进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2014年1月,作为全省首批启动的10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安徽中医药大学吹响了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的号角。近一年的时间,中心以“提升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为崇高使命,创新体制机制,凝练科研方向,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地方中药产业升...
-
中药材电商平台 中医药参与率
甘肃省卫生计生委、省农牧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日前制定《甘肃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先行先试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大型中药制药企业依托自身品牌,开设网络旗舰店、专卖店,开展网络零售、网上订货和洽谈签约等;鼓励广大中小中药制药企业应用第三方平台开展商品销售、广告宣传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实现在线交易、在线支付及物流配送的局部集成应用,使企业尽快进入电子商务市场网络体系。 记者任丛飞 许守年近日,在吉林省卫生计生委印发的《2015年全省卫生计生工作要点》28项重点工作任务中,明确了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共参与2...
-
民族医药基金 中药材追溯体系 中药材质量
目前,我国各民族医药研究学术水平仍低、科研整体素质不高,民族医药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贡献。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后兴建议,应特别设立国家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专项基金,用以支持民族医药疗效、技术等方面相关研究。 雷后兴表示,发展民族医药事业,有利于减少日益增多的医源性、药源性疾病和难以解决的新医学问题,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各民族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日趋多元化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更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团结。 设立国家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专项基金,可重点支持民族医药在疑...
-
工信部和国家中医药局解读《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毛伟明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他们表示,《规划》编制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中药材保护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 编制背景 中药材保护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中药材是中药工业的生产原料,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独特且具有战略意义的宝贵资源。党和国家一贯重视中药材的保护和发展,在各方面的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