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脾 第89页

脾 第89页

  • 健脾固肾利湿化浊治蛋白尿

    健脾固肾利湿化浊治蛋白尿

    处方:黄芪、龟版、玉米须各 20克,山药、薏苡仁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固肾,利湿化浊。 主治:蛋白尿。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神疲食少,腰膝酸软,小便浑浊,舌淡或淡胖,苔腻,脉细濡。 仇瑾文...

  • 立足肺脾肾治癃闭

    立足肺脾肾治癃闭

      崔某,女,81岁。2010年9月17日因跌伤致骨股茎骨折,住某医院行股骨茎置换术。术后不能自行排尿,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此后他病丛生,感染、厌食、腹泻为主症,体质日衰,每日靠10小时左右输液维持生命已4个月。刻诊:神呆面晦,唇舌紫暗,舌欠润,两脉弦细带涩,沉取若微,手足温,上腹痞硬,无拒按,脐腹少腹瘦瘪。诊为癃闭,为肺脾肾气虚衰至极,膀胱气化无力,失于开阖所致。宜肺脾肾同治,气血阴阳双调,佐以宣降气机。处方:人参粉6g(分冲),生黄芪80g,白术20g,茯苓30g,熟地30g,山...

  • 补脾胃可治肩周炎

    补脾胃可治肩周炎

    许多中老年人患有肩周炎,认为是风寒湿痰瘀所致,所以一般采用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来治疗,但效果并不理想,很难彻底治愈。 中医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气血渐衰,而气虚不能护卫周身,血虚不能濡养筋脉。入侵的风寒湿邪易留滞肩部,则导致肩周炎。 中老年朋友补脾胃可防治肩周炎,每天早上服用白术当归粥, 将白术20克、当归10 克洗净,加水浸泡30 分钟后烧开,将淘好 的大米倒入其中,熬成粥食用。 其中白术健脾除湿,主风寒湿痹,当归可补血活血通络。此外,还可常吃糯米、粳米、山药、马铃薯、胡萝卜、鸡肉、牛肉等益气健睥的食物。 (中医主...

  • 健脾止泻 茯苓梅治慢性结肠炎

    健脾止泻 茯苓梅治慢性结肠炎

    处方:茯苓15克,乌梅、败 酱草、炒白芍、葛根、太子参各 12克,当归、炒枳实、炒白术各 10克,木香(后下)9克,炙甘草 6克,黄连4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 服。 功效:清热燥湿,健脾止泻。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 中医辨证为脾虚兼湿热下注型,症 见长期腹泻,大便黏滞或带脓血, 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 闷,食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 滞,苔腻,脉弦缓滑。 张韬...

  • 疼痛验案从脾胃论治 附子理中汤为主

    疼痛验案从脾胃论治 附子理中汤为主

    董筠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第五批学术继承人,先后师从俞荣青、徐景藩、周仲英等名医,长期致力于脾胃病的学术及临床研究,临证经验丰富。董老师常告诫我们“临证如临阵,用药如用兵”,其深谙医理,精于辨证,在临床辨证过程中常可揆度奇恒,知常而达变,善用变法布阵处方,帅药征病,多药到病除。兹就董老师用附子理中汤为主,从脾胃论治消化系统以外的疼痛验案,撷取3则。 1 . 痛热似表却里证,虚阳上浮病不同 男,39岁,职员。2014年8月14日首诊。患者自诉2周前出现头痛目...

  • 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 擒而固肠

    慢性结肠炎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 擒而固肠

    慢性结肠炎 患者刘某某,男,54岁,陕西人,2014年5月10日以腹痛、腹泻,偶尔便带黏液2年,伴排便不畅1年为主诉就诊。患者3年来反复出现黏液便,脐周隐痛,便前加重,曾在当地县医院、西安市某医院多次住院病未治愈,近1年稀便加重,日排便3~4次,偶尔便带黏液,但排便不畅,每次排便蹲厕10多分钟仍有排不尽感,纳差,舌红苔黄,脉沉细弦。 辨证:脾虚肠失固摄,湿滞腑气壅郁。 治法:补脾固肠止泻,化湿行气导滞,擒而固肠,纵而通滞。 方药:生晒参10克,炒白术15克,干姜15克,补骨脂15克,肉豆蔻1...

  • 老年习惯性便秘 补脾益气方药

    老年习惯性便秘 补脾益气方药

    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习惯性便秘者属气虚(脾气虚)者较多,使用一般清热泻下药难以获效,如果选用补脾益气方药可以收到较好效果。 老人气虚便秘多因体弱多病,引起脾气虚弱,中气不足,致使胃肠推动无力所致。表现为:大便不通,或每有便,但临厕无力解出。同时可伴少气懒言,四肢倦怠,动则气喘,口淡无味,头晕,面色萎黄,脱肛等。现介绍几种治疗气虚便秘的中药方,供患者选服: 1、补中益气汤:黄芩、党参各30克,白术、升麻各12克,当归、柴胡、陈皮各1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3次。也可选用&ld...

  • 治幼儿肠炎 予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治幼儿肠炎 予以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患儿刘某,女性,1岁2月余,体重10.3千克,因发热、腹泻3天就诊。3天前患儿出现发热,腹泻日10余次,为糊状便,带黏液,但无脓血便。血常规提示:白细胞11×1012/L,中性粒细胞82%。大便常规检验提示脓细胞2+。   诊断:肠炎。给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水溶性维生素静脉滴注,口服泻痢停、阿莫西林胶囊。因高热曾用过1次地塞米松2mg。治疗3天后热退、腹泻次数逐渐减少,但4天后腹泻加重,8~10次/日,泻下黄色稀便,每次量少,有黏液,无脓血便,便时啼哭,口渴喜饮,纳差,无恶心呕吐,小便量少,...

  • 主治习惯性便秘 健脾行气二白通便方

    主治习惯性便秘 健脾行气二白通便方

    何复东,男,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中医诊疗工作50余载。被评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3年初,他带领的工作室确定为“自治州首批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同年又被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系昌吉州首个获此殊荣的名老中医。擅长治疗各科疑难杂证,对心脑系病、肺病、脾胃病、经络肢体病等的研究尤为突出,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学术思想。 组成:白术30~60克,白芍30~120克,炒莱菔子30克,甘草3...

  • 治溃疡性结肠炎 补益脾肾固肠

    治溃疡性结肠炎 补益脾肾固肠

      崔某,女,82岁。患溃疡性结肠炎已20余年。2004年因多发性直肠息肉、糜烂,切除直肠30mm。术后腹泻不减。2005年复做肠镜,诊示“全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点状糜烂及出血点,肠腔内肉芽组织增生”,细菌培养(-)。日便十几次,时有遗屎。经中医辨治2年后,日便3~5次,已无黏便和便急遗尿,可维持正常生活。2010年9月,患者右股骨茎骨折行置换术。住院1月后,食量日减,便次日增,偶有黏液血便,虽用蒜油、整肠生等9种药治疗,未见好转;逐增厌食或呕吐,每日靠10多小时输液维持生命。日便20余...

  • 结肠癌 治法益气运脾 养血润便

    结肠癌 治法益气运脾 养血润便

    阚某,男,70岁,山东青岛人,2007年12月18日初诊, 自述结肠癌术后2年余。刻下:胃痛,甚则夜间胃痛致醒,纳呆,体重下降,右侧腰疼,叩击痛,手脚凉,大便秘结如羊屎,日一次,小便色黄,小溲时痛。2007年11月27日检查:糖类抗原242:19.81IU/mL↑;癌胚抗原:4.98ng/mL↑尿潜血(3+)。2006年12月出院诊断:结肠癌术后、结肠息肉、高血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心脏支架术,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痔疮术后。 望之面色晦滞,舌质紫暗,中有深裂,苔薄白,脉弦滑,重按少力。...

  • 健脾益气治大便经常秘结10余年

    健脾益气治大便经常秘结10余年

      患者,女,67岁。2006年5月20日初诊。大便经常秘结10余年,时轻时重,重时自行口服通便灵、三黄片等通便泻下药及中药番泻叶代茶饮治疗,症状暂时缓解。近1年来便秘症状加重,服上药效果亦不显,遂要求服中药调理。症见大便秘结,五六日一行,但大便并不干硬,肛门内有物坠感,数至厕而不得便或大便量极少,伴有胸脘满闷,身疲乏力,声低懒言,纳食乏味,舌质暗淡,少苔,脉细弱。辨证:脾胃虚弱,中气下陷。治法:健脾益气,升阳助运。处方:黄芪30克,白术12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陈皮10克,升麻12克,柴胡12克,山药1...

  • 便秘 补脾益气行气通便 运脾汤化裁

    便秘 补脾益气行气通便 运脾汤化裁

      便秘(脾虚不运)   病案:李某,男,70岁。便秘1月。   1999年12月11日初诊。患者1月前出现大便干结,三四日一行,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气短,便后疲乏;舌质淡嫩,苔薄,脉虚。   诊断:便秘。   证属:脾虚不运   辨证:脾主运化,脾虚运化失常,糟粕内停,大便难行。   治则:补脾益气,行气通便。   处方:运脾汤化裁。   药物组成:党参30克,白术30克,茯苓12克,佛手15克,麦芽15克,石菖蒲12克,枳壳15克,大黄(后下)2克,甘草6克,加黄芪15克,...

  • 便血老人 让血得以固摄 补气养脾胃

    便血老人 让血得以固摄 补气养脾胃

      有一些老人经常会莫名其妙发现自己有便血的情况,到医院检查也没发现什么毛病,特别是到了秋冬季节,气候干燥,老人更加容易出现这种大便出血的情况。面对这种无病的便血,其实可以选择一些中医中药的方法来调理。   广州中医药大学骨伤科医院重症病房主任何启扬表示,老人出现肉糜便血多是由于脾虚不能摄血,容易出现面色■白、唇甲淡白,大便时肛门下坠感。便血的老人要适当地补气、养脾胃,让血得以固摄。   补气健中方:黄芪20克、白术10克、党参15克、升麻5克、血余炭10克、柴胡5克、槐花10克、地榆15克、仙鹤草15...

  • 肝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肝病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化瘀

      吕某,女,50岁,职工。   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4年,迁延不愈。在某医院确诊为早期肝硬化,迭经治疗,效不显著。症情日趋严重,遂来求诊。   刻诊:胁痛纳减,腹胀溲少,便溏不实,精神萎顿。脉沉弦而细,苔白腻,舌质紫。触诊腹膨而软,肝脾未满意扪及,两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肝功:ALT56u/L,白蛋白23g/L,球蛋白28g/L,总胆红素25μmol/L。B超:肝区光点密集增粗,不均匀,有可疑腹水。   证属湿毒久羁,气血瘀滞、肝脾损伤、肾阳虚衰,浊水渗潴。方拟温补脾肾、益气化瘀,佐以利水,药用...

  •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方

    泄泻,溃疡性结肠炎,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方

    患者名字:郭磊 性别:男 出生日期:32岁 就诊日期:2013.02.18 初诊 发病节气: 主诉:腹泻、腹痛2年。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每于饮食不慎或受凉后呈现腹痛、腹泻,未引起注重,予对症处理多能缓解。一年前加剧,在湘雅医院行肠镜查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予西药医治症状重复而求中医医治。现大便溏一日1-2次,色黑,偶有脓血粘冻,胃脘饱胀,食后尤甚,左下腹冷痛,口淡口苦。 既往史:体健。 过敏史:无 体格查看:面色萎黄,腹平...

  • 肝(脾)曲综合征验方

    肝(脾)曲综合征验方

    肝(脾)曲综合征是以结肠肝(脾)曲胀气为特点的临床常见病,症见左上腹或右上腹胀痛,伴嗳气、恶心、便秘等症状,X线检查可见肠曲充气,中医学多从肝郁立论,治疗当以疏肝为主。采用下方治疗疗效较好。 柴胡、枳壳、白芍、茯苓、川楝子各15克,大黄(后下)、元胡、半夏各10克,黄连、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

  • 脂肪肝治则疏肝健脾化瘀消痰

    脂肪肝治则疏肝健脾化瘀消痰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现代医学认为,肝脏是脂肪代谢的重要场所,当肝脏对脂肪合成能力增加或转运能力下降时,脂类物质便可在肝内贮积,形成脂肪肝。脂肪肝虽是良性病变,但约25%可发展为肝纤维化,8%可发展为肝硬化。   病因痰瘀互结肝络阻滞   中医学文献无脂肪肝病名,根据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一般归属积聚、胁痛、痰浊、瘀血等范畴。杨牧祥认为,血脂是水谷所化之精微物质,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理情况下,由血脉输布全身...

  • 从脾胃论治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从脾胃论治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是指低位直肠癌患者接受保肛手术治疗后出现大便急迫、大便次数增多、排便不尽感,甚至大便失禁等一系列肠道习惯改变的症候群[1]。LARS可归于中医“泄泻”范畴,笔者从脾胃论治LARS,以调理脾胃为主,佐以益气、疏肝、补肾,现将临证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大便溏薄而势缓者称为“泄”,大便清稀如水样而势急者称为“泻”,而现今临床上不再区分,一...

  • 便秘,结肠黑变病,健脾理气治则方药

    便秘,结肠黑变病,健脾理气治则方药

    肖某,男,64岁,于2018年9月16日初诊。患者诉既往便秘病史10年余,体现为大便3~5天1行,质干,呈羊屎状。曾长时间服用芦荟胶囊、三黄片、香丹清胶囊等药物时,服药时排便改进;一旦停药,症状同前。查结肠镜:结肠黑变病。考虑与长时间服用泻药有关。刻诊:近1周未排大便,伴腹胀、排便无力,口干;纳可,小便可,舌红,少苔,脉弦细。 确诊:(肠道津亏型)便秘(结肠黑变病)。 治则:滋水润肠,健脾理气。 方药:生地15g,玄参10g,麦冬10g,牛膝10g,当归10g,白芍10g,天花粉10g...

  • 健脾疏肝 治脂肪肝

    健脾疏肝 治脂肪肝

    脂肪肝一般认为是良性病变,预后良好。但目前认为脂肪肝可直接发展也可通过炎症发展为肝纤维化,大约有25%的脂肪性肝炎最终发展为肝纤维化。治疗上多数降脂药物具有促进血液中的脂质进入肝脏代谢排泄的作用,用药不当极易导致肝脏损害和肝脏脂肪沉积加剧。因此药物选择应更加谨慎,相对来说,中医药在用药安全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方药:党参12克,丹参、白术、茯苓、泽泻各9克,薏苡仁15克,柴胡、黄连各4克,白及、决明子各20克。谷丙转氨酶升高者加垂盆草30克,血脂升高明显者加山楂15克,肝区胀痛者加元胡9克。每天1剂,水煎分3次服。...

  • 治慢性肝病 益气健脾活血化瘀

    治慢性肝病 益气健脾活血化瘀

      慢性肝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慢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肝、肝硬化、原发性肝癌等一系列疾病,是一种有进行性加重趋势的疾病,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疾病。   病机湿热为患虚实夹杂   中医古医籍中没有此病名的记载,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胁痛”、“黄疸”、“臌胀”、“积聚”等范畴,临床常见症状为右胁肋部隐痛或撑胀作痛,持续或进行性加重,易疲劳,食欲减退,脘腹痞满,恶心厌油,大便稀溏,...

  •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脾肾两虚)方

    北京名医治慢性肝炎(脾肾两虚)方

    处方:党参、山药、续断各20克,桑寄生30克, 白术10克,茯苓、女贞子、枸杞子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补肾。用于治疗慢性肝炎,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症见身倦乏力,腰酸腿沉,肢胀浮肿,大便溏泄,小便清长,或尿意频急,纳少腹胀,顽谷不化,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微。若阳虚明显,可见喜暖恶寒,少腹腰膝冷痛,五更泄泻,舌苔腻,脉沉迟。 创方者:张俊桥...

  • 肝硬化治疗 当先“实脾”

    肝硬化治疗 当先“实脾”

      国医大师路志正最近接诊一位肝硬化患者,男性,48岁,西医诊断为丙型肝炎后肝损伤15年。一年前体检时发现脾大、门静脉高压,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20天前出现食道出血。初诊时见其面色萎黄、晦暗无泽,胸腹部有蜘蛛痣,腹部膨隆,自述疲乏无力,时有胁肋胀痛,睡眠一般,舌质紫暗,苔中、根腻,脉弦细滑无力。最近超声提示肝硬化腹水,化验血色素偏低,白细胞低,血白蛋白低,血糖偏高。路老看过病人后,在病历上写道:治宜健脾柔肝,软坚散结,活血利水。   处方:五爪龙30克,西洋参10克,橘叶15克,丹参18克,八月札12克,炒白芍12...

  • 刘敬霞从温阳健脾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

    刘敬霞从温阳健脾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后结肠溃疡

    非霍奇金淋巴瘤 ( non - Hodgkin' s lymphoma, NHL) 是一类由于淋巴系统恶变, 侵犯淋巴结或结外 淋巴组织的疾病, 而原发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 pri- mary gastrointestinal non - Hodgkin's lymphomas, PGI - NHL) 是一组原发于淋巴结结外部位即胃肠道的非霍 奇金淋巴瘤, 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 占结外 NHL 的 30% ~40% [1 ] 。PGI - NHL 可起源于消化道的任何部 位, 以胃和肠道高发,...

  • 脂肪肝的治疗 疏肝理脾降脂化瘀

    脂肪肝的治疗 疏肝理脾降脂化瘀

      苏礼,男,1946年生,陕西岐山人。中医内科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及研究工作40余年,擅长诊治慢性胃炎、胆囊炎、脂肪肝、肝硬化、糖尿病等。发表《中医治疗肝病的源流与发展》、《当代民间医药的发展与展望》等中医药论文200余篇,编著《千金方医方辞典》、《百病效验方》、《中医古今专科专病医案》、《中医医案学概论》等中医著作60余种。    组成柴胡10克,赤白芍各12克,佛手、姜半夏各10克,泽泻15克,生首乌15克,草决明15克,丹参15克,生山楂10克,荷叶12克,云芝10克,枸杞...

  •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清络饮方解

    溃疡性结肠炎 健脾清络饮方解

    单兆伟,1940年生,江苏南通人,首届全国名中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早年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后又拜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学习,长期从事脾胃病的证治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主要论著有10余部。 组成:太子参10克,炒白术10克,赤芍10克,炒白芍15克,当归10克,炒薏苡仁15克,炒扁豆10克,炒山药10克,仙鹤草15克,石榴皮10克,炒黄芩10克,炒枳壳10克,生甘草5克...

  • 小儿肝脾肿大治验一则

    小儿肝脾肿大治验一则

    孟某,男,1岁。初诊:患 儿脘腹胀满,嗳气,善太息, 食欲不振,咳嗽痰多,睡不踏 实,喜欢趴着睡、打滚,大便 溏薄;肝肿大,约两横指,脾 肿大,约一横半指;舌淡红, 无苔,脉弦。诊断为肝脾肿 大,证属肝气郁结,脾失运 化。治宜疏肝理脾。方用柴平 汤加减:柴胡10克,黄芩10 克,姜半夏10克,甘草10 克,苍术15克,陈皮10克, 厚朴10克,干姜7.5克,大 枣10克,山楂10克,麦芽 10克,枳实7.5克,槟榔10 克,白茯苓10克,草果10 克,藿香10克,红参10克。5 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患儿...

  • 肝胃不好验案 肝脾方药大意

    肝胃不好验案 肝脾方药大意

    肝脾之论,《难经》《金匮要略》已有论说,后世于此多有发挥。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曰:“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醒胃必先制肝”“治肝不该,当取阳明”之论,王旭高《王旭高临证医案·卷二》曰:“肝风上升于巅顶,原属阴亏;痰浊充满于中宫,多因脾弱”,李冠仙《知医必辨·论肝气》有:“肝一病即延及他脏”等。可见,肝脾同治论一向为历代医家所注重。...

  • 健脾补肾调补阴阳 张志胜治疗肾炎蛋白尿

    健脾补肾调补阴阳 张志胜治疗肾炎蛋白尿

    名医治肾炎蛋白尿(湿热壅滞)方 处方:砂仁、法半夏各6克,杏仁、滑石、玉米须、淡竹叶各10克,厚朴12克,通草3克,鱼腥草、薏苡仁各15克,白茅根2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用于治疗肾炎蛋白尿,中医辨证属湿热壅滞型。症见蛋白尿经久不消,伴见面目及下肢微肿,脘痞食少,小便黄而量少,大便溏,舌苔白或黄腻,脉濡。 创方者:张志胜 名医治肾炎蛋白尿(阴阳两虚)方 处方:熟地、巴戟天各12克,茯苓、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枸杞子各15克,麦冬、五味子、肉苁蓉各 8克。 用法...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