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 第87页
-
阳痿兼脾肾虚弱 连皮狗肉食疗方
【配方】枸杞子20克,菟丝子、生地黄、天门冬各15克,甘 草5克,柠檬1个,连皮狗肉500克,猪瘦肉100克,乌鸡1只,姜、 香菜、豆瓣酱各lO克,葱15克,料酒lO毫升,盐5克,胡椒粉、味 精各3克。 【制作】 1.将狗肉皮在火上燎焦,泡软皮面,用利刀刮去焦面,用凉 水浸泡,待狗肉发胀时,用木棒在狗肉上轻轻反复捶敲,边捶边 用水洗,直到肉质变松,血水滴尽为止,然后切成食指大小的条 块,再用凉水浸泡。 2.将枸杞子、天门冬、生地黄、甘草、柠檬洗净;乌鸡宰杀 后,去毛桩、内脏及爪,剁成大...
-
治疗妇科病 重视调理脾胃
王氏妇科治疗妇科病,重视调理脾胃。喜用四君、六君、补中益气汤之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水谷精微生化之源。“脾为中土,以溉四旁,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皆赖以养”。调脾胃可培补人体正气,补益人体元气。诸病皆从脾胃而生,治妇科当以调理脾胃为本。治脾又当分析而论。脾阳不足,胃有虚寒,一脏一腑皆宜于温阳升运。脾阴不足,胃有虚火,则当柔润养阴。脾气下陷宜升,脾气上逆宜降。寒湿宜苦温燥湿,湿热宜清热祛湿。凉燥宜温润,温燥宜清滋。虚实寒热,升降燥湿,均宜辨证。纠其偏,救其弊,燮理阴阳,使归于平缓,...
-
更年期综合征肝郁脾虚 治疗疏肝健脾
张某,女,47岁。2014年10月20 初诊,症见经行紊乱,来潮前后不定,量多少不一,失眠,入睡困难,心烦不安,口苦,盗汗,纳差。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弦。 辨证:更年期综合征,肝郁脾虚。 治疗:疏肝健脾。 处方: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柴胡6克,黄芩6克,姜半夏9克,党参9克,炒白术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6克,麦冬12克,五味子9克,生姜3片,大枣4枚。水煎服,10剂,两天1剂。 复诊:患者欣喜自述,服药后症状明显好转。效不更方,上方继服10剂。 按:门九章教授...
-
治愈顽固性阴挺(子宫脱垂)温补脾肾配合艾灸法
笔者近来采用温补脾肾配合艾灸法,治愈顽固性阴挺(子宫脱垂)一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张某,女,30岁,本县人。2014年3月9日初诊:两年前分娩后,子宫脱出阴道口,伴小腹坠胀,后经他医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治之,至今未愈。患者孕3产1,胎死腹中两次,行药流。 现症:小腹坠胀,稍持重物、抱孩子、站立时间稍长则子宫下脱于阴道口外。平时疲乏,纳差不饥,时作寒热汗出,夜尿多,小腹时有胀痛,伴腰困。月经正常,带下少。舌淡苔薄白而润,脉弱。 辨证:脾肾阳虚,冲任不固,中气下陷,营卫不调。...
-
气滞血瘀不孕症 治法健脾除湿化瘀行滞
诊断:不孕症。 辨证:痰湿阻滞下 焦,气滞血瘀。 治法:健脾除湿,化 瘀行滞。 处方:当归10克,川 芎lO克,白芍10克,白 术10克,茯苓10克,泽 泻10克,刘寄奴15克, 泽兰10克,苏木10克, 路路通10克,红枣10 克。10剂,每日l剂,水 煎服。 二诊(1992年5月 11日):上药服后自我 感觉良好。近日来胃纳 欠佳,舌淡红,苔薄白, 脉细。效不更方,守上方 加健胃消食之生谷芽 20克。7剂,每日,1剂, 水煎服。 三诊(1992年5月 18日):乳房作胀,带下量 少,纳、寐、二便正常,...
-
脾胃论治妇产科疾病的特色
《陈素庵妇科补解》系以南宋高宗时名医陈沂(素庵)所著《素庵医要》中的妇科部分为蓝本(全书),为其十九世裔孙陈文昭补充解说(补按)两部分组成。全书分调经、安胎、胎前杂症、临产、产后众疾五门,共一百六十七论。书中对于脾胃后天诸多理论的运用及颇具特色的组方用药,贴近临床,素为医家所推崇。本文就书中从脾胃论治妇产科疾病的特色作一初步探讨。 病机必以气血失调, 脾胃虚弱为先 女子以血为本,其经、孕、产、乳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用。同时,气与血相互滋生,相互依存。气为血帅,血为气母,两者息息相关。气的功能减退无力...
-
不孕症,带下病,清热健脾化湿处方
主诉:人流术后2+年,未避孕至今未孕。 现病史:平素月经6-7天/30-32天,经量中等,有小血块,痛经(+-),2010年元旦结婚,婚后于2010年5月孕50天无痛人流一次,术后避孕3月,2010年8月开始未避孕至今未孕。G1P0A1。平素带下稍多,时有下腹部绵绵作痛痛,行经时腹痛略有加重。2011年6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提示:双侧输卵管通而不畅,双侧输卵管轻度积水,盆腔粘连。LMP:27/3—3/4。现症见:带下稍多,下腹隐痛不适,纳欠佳,大便质稀,小便调。舌质淡红,苔厚白腻,脉濡。男方精液...
-
归脾汤治疗妇科疾病 脏躁崩漏
归脾汤首载于南宋严用和所撰的《严氏济生方》(简称济生方)[1]。由黄芪、白术、当归、酸枣仁、人参、龙眼肉、木香、大枣、茯苓、远志、甘草、生姜等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心脾两虚之心悸、怔忡、健忘、不寐,及脾不统血、气不摄血之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皮下出血等症。笔者灵活的应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脏 躁 王某,女,48岁,2008年4月初诊。近1年来感心悸怔忡,同时伴疲乏无力、失眠健忘,潮热、心烦,饮食减少。月经数月一至。舌淡苔白,脉细弱。同时查心电图示:T波改变,心得安试验阳性。中...
-
不孕症,继发性不孕,健脾利湿活血化瘀方
姓名:李某某 性别:女 年龄:32岁 职业:职员 初诊:2012年10月21日 主诉:清宫术后未避孕未孕2+年 现病史:患者月经初潮14岁,周期30天,经期5天,量中,色暗红,有血块。孕4产0流产4次,2007年药流一次,2008年自然流产一次。2009年初在外院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提示双侧输卵管阻塞。2009年在外院行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术,孕35天,胚胎停止发育,完全流产,未清宫。2010年2月在外院再次行胚胎移植术,孕40天,胚胎停止发育,行清宫术。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
-
乳腺增生 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祛湿
刘某,女,49岁,2012年6月19日初诊。患者体检发现乳腺增生,遂来就诊。刻下:双乳偶有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月经规律,经期头疼明显,睡眠欠佳,烦躁易怒,舌淡少津,苔白,脉弦。彩超示双侧乳房结节,右侧乳头下一20px结节,左侧乳房外上象限一5px结节。 诊断:乳腺增生,治宜疏肝解郁,健脾祛湿,方以逍遥散加减。处方:柴胡12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泽泻6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川芎12克,郁金12克,天冬10克,淫羊藿15克,酸枣仁15克,生甘草6克。7剂水煎。 二诊(6...
-
健脾益气治更年期乳溢
赵某某,女,52岁。2010年10月9日诊。诉近半年来两乳发胀,且有乳汁溢出,质稀,曾做多项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刻诊:患者神倦乏力,头昏气短,寐差梦多,面色萎黄,纳谷不馨,大便溏薄,带下清稀,舌苔薄白,脉象细弱。证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治以健脾益气,佐以回乳。用参苓白术散合归脾汤加减: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山药15克,砂仁3克(后下),薏苡仁20克,当归10克,酸枣仁15克,木香10克,陈皮6克,炒麦芽60克,红枣10枚。水煎服,日1剂。 服5剂后告之溢乳症状有减,遂守方...
-
治妊娠恶阻 方用党参白术健脾益胃安胎
患者刘某,女,26岁,2013年12月17日其夫代诊,患者妊娠3月余,恶心呕吐伴阴道少量出血2月,当地卫生所给予西药输液加强营养及黄体酮肌注安胎治疗,效不显,卫生所嘱其卧床养胎。其症为:时恶心呕吐不适,饮入即吐,食入即吐,头昏乏力,伴阴道少量流血,无腰腹疼痛,夜寐欠佳,二便调。其夫诉患者平素体弱多病。中医诊断为妊娠恶阻,病因为妊娠聚血养胎,胃气虚弱,胎中热气上逆犯胃,胃失和降致病。以安冲止呕汤(本院名医朱祥麟先生自拟方)化裁:党参、白术、黄芩、大腹皮、半夏各10克,桑寄生20克,甘草6克,7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温...
-
治产后腹泻 桂枝汤健运脾胃
李某,女,31岁,2011年7月初诊。 患者产后18日,腹痛肠鸣腹泻,大便稀溏。周身困倦,四肢清冷,肌肤凉润,食纳不佳。刻诊:面色萎黄,脉缓而软,舌淡红,苔白润。 笔者诊后认为,此患者产后气血双亏,脾胃不足,加之病起于盛夏之时,饮食不节,故致腹泻。此当为时行腹泻,医者习惯用藿香正气散治疗。然病起于产后,恐用正气散表散太过,故用桂枝汤,其发中有收,健运脾胃,振奋中焦,调和营卫。 组方:桂枝5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5克,木香10克,神曲10克,砂仁6克,生姜3片,红枣3枚。日1剂,水煎...
-
月经失调 调理脾气精神调节
刘姓患妇,33岁,1987年7月初来诊。自诉一年多来,月经不调,经水先期而至,量少,延日不止。观其精神倦怠,纳食不佳,胃脘不适,反胃,嘈杂,双下肢轻度浮肿,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细虚。实乃气虚无力固摄所致。即立方补中益气汤加海螵蛸、炒芡实、川断、地榆,以益气收敛,固涩止血。连服3剂,经水仍漏下不止,诸症未减。 带着问题向家父请教,父详问病情,见患者精神不悦,细问知其生性内向,多愁善感,沉思积闷,少与人交流。中医认为,思忧伤脾,日久便成脾郁之症。脾结者,气机不畅,升降失调,百病由生。脾是产生月经的渊源...
-
闭经月经量少 养心脾以调
近年来,随着女性地位不断提高,相应的压力也接踵而来,很多育龄女性由于生活或工作压力增大,导致精神紧张,有些甚至刻意推迟或者拒绝生育,或者反复多次流产,这些都增加了患病的风险,其中尤以月经失调为最常见。《内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为女子不月”。月经失调多因思虑过度损伤心脾,脾虚则化源不足,冲任失养;心气不足,不能奉心而化赤为血,而致形体消瘦及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今天就有这样一位患者请路老诊治。 范某,女,38岁。近期因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感觉疲劳,月经后期,经量少,失眠...
-
闭经半年 治法润心脾缓肝急
王某,女,29岁,2013年7月25日就诊。 主诉:闭经半年,患者月经13岁初潮,初规则,后于排卵期出血,经前小腹痛,血量多,有血块,每行经时流出膜样物即痛减,少量白带。纳欠馨,上腹胀,嗳气,泛酸,胃脘部有振水音(下午、夜间甚),眠差多梦,易醒,心急易怒,大便溏、1日3次,不成形,小便黄。既往有甲亢病史2年(甲功:TSA降低;血小板正常;FSH上升,LH上升)。望其形体中等,面色萎黄,偏暗,双目突出,舌体胖边有齿痕,苔暗黄厚干,诊其脉弦细。 证属:肝郁脾虚,冲任失调。 治法:益气健脾,疏肝调经,兼调冲任...
-
崩漏 治疗当益心健脾滋补肝肾
祝某,女,22岁,未婚,2009年11月15日初诊。患者月经量多,已持续20天,淋漓不断已有5月余。自述每次月经提前7~10天,月经周期15~20天,量较多,血色红稍暗,伴有小腹坠痛,腰骶酸痛,头痛恶心,双眼干涩,纳差乏力。舌淡红,舌苔薄白,脉沉细数。 辨证为肝肾阴虚,心脾亏虚。治疗当益心健脾,滋补肝肾。 组方:党参15克,焦白术30克,黄芪30克,地榆炭15克,生地炭30克,炒酸枣仁15克,川断20克,当归20克,白芍30克(酒炒),炙甘草10克,艾叶炭15克,炮姜炭15克,海螵蛸15克。...
-
月经闭止2年 现腰酸膝软乏力 拟健脾温肾之法为治
姚某,女,49岁,柳JJ、I、I 市人。 月经闭止2年。现腰 酸膝软,头晕,四肢乏力, 带下量多,色白,质稀如 水,无特殊气味,纳差,便 溏,脉细缓,苔薄白,舌质 淡嫩。此为脾肾阳虚,水湿 不化所致之带下,拟健脾 温肾之法为治。 药用:制附 子三钱,云苓四钱,白术三 钱,白芍三钱,党参四钱, 台乌药三钱,益智仁三钱, 淮山药五钱,桑螵蛸五只。 连服3剂,带下病解。 以上两例,病虽不同, 但其病情均属肾阳虚衰而 致,故皆用温肾助阳之法, 然例3之病变,其本在肾 而标在肺,肺主气而气之根...
-
闭经的治疗 健脾祛湿
华某某,女,32岁,已婚。2003年10月9日初诊。患者,15岁初潮,月经尚调。22岁结婚,于1993年6月份因怀孕3个月自然流产,出血较多,经清宫,中药等治疗痊愈。自此身体逐渐发胖,月经量逐月减少,渐至闭经。先后服用中药500余剂无效,唯有做西医人工周期疗法,月经始潮,否则不至,亦再也未能受孕。诊见:形体丰满,体重78千克(病前58千克),纳欠馨,大便不成形,小便量少,伴见神疲乏力,周身骨节疼痛,动则汗出,微恶风寒,性欲淡漠,带下清稀,月经2年未潮,患者盼子心切。观前医处方,多为温经通脉,理气活血,调补冲任等...
-
崩漏证属脾虚元气下陷型 治则健脾止血
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祝建华医理纯熟,医术精湛,从医近40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特点。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现举一案,以供赏析。 患者陆某,女,42岁,某医院普外科护士长,于2015年10月3日初诊。自述:近两个月来工作过度劳累,出现月经潮后不止。本次已40天未干净,时而点滴漏下,时而量多而崩,反复使用止血西药及激素干预月余,并在该医院中医科治疗多次,效果不显著。诊见:疲乏纳差,面色萎黄,伴腰酸双下肢沉重,多梦。时见心悸,口干不欲饮,大便溏薄,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