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第22页
-
秋养肺麦冬茅根茶 预防秋燥伤肺
秋燥是秋季常见的病证,常常引起咽干、咳嗽等症状。《黄帝内经》中关于秋季养生有这样一段话:“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大体意思是说,秋天是收敛的季节,我们要收敛自己的心神,抵制忧郁的情绪,同时要注意养好自己的肺气。我们知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通过口鼻直接与外界相通,易受外邪侵袭,而且又不耐寒热。肺体本清虚,其质娇嫩,不能容纳丝毫异物,否则会引起咳嗽等症。秋天风干物燥,气温又逐渐降低,所以保护好肺,尤其重要。 秋养肺,我们要以最健康的...
-
药食两用之小麦
中医认为,小麦性味甘、凉;具有养心益肾、除热止渴的功效,非常适宜虚热烦躁、消渴、泻痢等病症的患者食用。小麦含淀粉、脂肪、维生素以及钙、铁、磷等微量元素。小麦胚芽中蛋白质含量较高,包括球蛋白、麦谷蛋白、麦醇溶蛋白等。小麦中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含量的34.74%。下面介绍几款用小麦制成的药膳。 小麦粥 小麦30克、粳米 50克、大枣10枚。小麦去杂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同煮,快熟时加入大枣,日食1次。具有养心安神、健脾养胃、止虚汗、利小便的功效,适用于盗汗、自汗以及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所致的...
-
胃神经官能症服甘麦大枣汤
胃神经官能症属中医胃痛、呃逆、噎嗝范畴,本病的发生主要由胃腑失调所致,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寒邪入侵、中虚体弱等为发病诱因。临床以呕吐、泛酸、胃脘部郁闷不舒、日常生活中遇见不洁之物即感胃部不适等为主证,且常伴有失眠、多梦、心烦不安。笔者运用《金匮要略》中原为妇人脏躁证而设的甘麦大枣汤加减治疗本病30余例,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甘草9克,浮小麦15克,大枣10枚,水煎服日2次。临床加减:肝气郁滞者加柴胡、郁金、香附、佛手;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少津、舌红少苔,心阴虚者加麦冬、石斛、百合、柏子仁、合欢皮、夜交...
-
麦冬甘草蛋巧治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夏季特有的发热性疾病。最突出的症状是长期迁延且无固定型的发热,体温可达38cC ~40℃。发热可随气温而变化,伴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这里介绍一款验方,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患儿家长不妨一试。 方法:取麦冬、甘草各9克,鸡蛋两个,白糖少许。先将鸡蛋去黄留蛋清。再将麦冬、甘草加水两碗,小火煎至 l碗,冷后将药汁倒人蛋清内,加入白糖搅匀。每日l 剂,将1碗药汁分两次服完。一般连服3~4剂可愈。 注意:治疗期间,宜食有清热解暑作用的新鲜蔬菜水果及蛋白质含量丰富又易消化的食物。忌食辛辣、肥腻和不易消化...
-
“小满"前后宜吃燕麦
小满期间,早晚温差仍大,而中午气温的升高又常使人感到乏力、疲劳、没有食欲,此时应少食油腻,多吃些养心安神且益肝和胃的食材。适量吃些燕麦有助抵抗疲劳,并为大脑和身体补充能量。 传统医学认为,燕麦味甘、性平,归肝、脾、胃经,具有益肝和胃、润肠通便的功效。燕麦脂肪含量丰富,尤其富含亚油酸,对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老年人增强体质均有益。燕麦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可以帮助通畅大便,其丰富的钙、磷、铁、锌等矿物质有预防骨质疏松、促进伤口愈合、防止贫血的作用。 燕麦可与大米等一起煮粥或制成麦片食用,每天摄人量在50 克为宜,一般人...
-
生麦芽与炒麦芽功效各异
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的成熟果实,发芽后经低温干燥而得。炒麦芽与生麦芽功用不同,不能相互代用。 炒麦芽可促进食物的消化,在临床上用于治疗食积不化、脘闷腹胀时,可与山楂、神曲、砂仁、鸡内金、莱菔子、炒谷芽等配伍。如遇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宜与炒白术、党参、炙黄芪、茯苓、炙甘草等补气健脾药同用。消化不良症状较轻者,可单用炒麦芽煎服,或炒焦研细末,用开水调服,常用量10—30克。 生麦芽常用于断乳及乳汁淤积引起的乳房胀痛等病症。女性哺乳期间想断奶时,可用生麦芽30克水煎服。治疗乳房胀痛,可用生麦芽60克水煎服。...
-
自制槐米大麦茶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一种叫槐米大麦茶的偏方,据说对健康大有好处,颇受老年人的欢迎。槐米就是我们常见的槐花的花蕾(在中药店可以买到),含有丰富的芦丁、槲皮素等成分,具有软化血管、降低血压、促进微血管循环的作用。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大麦具有补中益气,止渴除烦的功效,可补虚弱,实五脏,壮气血,宽肠胃。 槐米大麦茶就是使用上述两味制成的药茶,中老年人适合长期饮用,也特别适合高血压患者服用。在服用降压药治疗的同时,饮用槐米大麦茶不仅可起到稳定血压的作用,并可减少中风的危险。 槐米大麦茶的具体制法是:取槐米、大麦各5克,用...
-
三种麦芽 功效各异
麦芽是用成熟大麦,水浸约一日,捞起篓装或用布包,经常洒水至发短芽,晒干而成。临床有生麦芽、炒麦芽、焦麦芽之分,三种麦芽功效有所不同。 生麦芽是大麦发芽后晒干去除杂质制成,具有回乳消胀的功效,多用于妇女断乳或乳汁瘀积所致的乳房胀痛。炒麦芽是麦芽干燥后炒至棕黄色,放凉,去除杂质而制成,具有健脾和中的功效,多用于脾胃虚弱而运化不良者,多与党参、白术、茯苓配伍。焦麦芽是麦芽干燥后炒至焦褐色,放凉,去除杂质而制成,具有消食化滞的功效,多用于食积不化、脘腹胀闷,多与山楂、神曲、鸡内金配伍。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病症特点,注意选择...
-
基诺族“捏标麦”疗法
基诺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为西双版纳土著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乡。尽管基诺族人口较少,但同其他民族一样,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了本民族的灿烂文化和民族医药。“捏标麦” 就是指非药物疗法。常用的有按摩疗法和叩击疗法。 按摩疗法基诺族的按摩疗法,主要是根据病人的卖际情况,采用适当的手法,对患者进行局部的按摩。通过按摩解除肌肉的紧张,疏通气血,减轻或消除疼痛,其手法有7种。推:用拇指在病变部位,向一个方向或双向推,推时酌情用力。提:用双手拇指及其他手指。捏住皮肤向上拉提。...
-
蒙医荞麦面疗法
蒙医治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点,荞麦面疗法就是一种别具特色的治病方法。该疗法是用荞麦而与茶、葱、黄油、盐等混合后外用,具有止痛、解毒、消肿的作用,可以治疗很多疾病。 荞麦饼加温疗法将荞麦面用水揉成饼,埋在炭里烘烤,注意不要烤焦。等烤至微黄时取出来,清除表面的灰烬,用刀将面饼的一面挖成碗形窝.然后在捣碎的砖茶上加少许黄油和葱花,充分搅拌后放进饼窝内,而后倒扣在患病部位轻轻按压,最后用布包扎,30分钟后取下。面饼的温度一般以 30℃-50℃为宜。此法可治疗关节痛、骨质增生、软组织损伤等。 荞麦面包缠疗法取适量...
-
三七花参茶,地骨丹皮茶,菖蒲酸梅茶.麦冬生地茶
三七花参茶 取三七花、参三七各3g,沸水冲泡,温浸顷刻,频饮代茶。经药理剖析发现参三七有活血祛瘀止痛成效,对冠心病者能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削减心肌耗氧量的效果。 地骨丹皮茶 取牡丹皮3g,地骨皮10g,沸水冲泡,焖约15分钟饮用。牡丹皮镇痛镇静,地骨皮有降血压效果。服用此茶能清脑宁心,主治头晕目眩、胸闷心悸,对防治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疾患亦有用。 菖蒲酸梅茶 以九节菖蒲3g,酸梅肉5枚,大枣肉5枚,赤沙糖适量加水煎汤而成。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有扩张冠状血管的效果。本茶剂对...
-
燕麦(雀麦、野小麦、野大麦)药膳6方
燕麦,又名雀麦、野小麦、野大麦,为禾本科植物雀麦的种子,生长分布于长江、黄河流域。燕麦是我国古老的粮食作物,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 燕麦性味甘、平、归脾、胃、肝经。有益肝和胃之功,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食少纳差,大便不畅等。营养研究表明,本品含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每100克燕麦蛋白质的含量为14.72克,脂肪7.14克,粗纤维1.2克,钙26毫克,铁3.2毫克,还含有较多的亚油酸,占燕麦中全部不饱和脂肪酸的35%~52%。北京心血管病研究中心、北京医院等20多家科研单位和医院经过...
-
麦麸治病效方 麦芦代茶饮
麦麸,又称麸皮,是小 麦磨取面粉后筛下的种皮。 研究表明,麦麸中富含纤维 素、B族维生素以及硒、镁等 矿物质,具有一定的医疗保 健功效。中医认为,麦麸性 凉味甘,具有除热,止渴,敛 汗,消肿之功效。下面就介 绍几个麦麸治病简效方。 慢性腹泻:长期小腹隐 痛作胀,泻下溏薄(每日6~7 次1,并挟有矢气(放屁),时 轻时重。用麦麸、蝉蜕、五味 子各等份,炒黄研为细末,每 次服3克,每日3次,温开水 送服,连30目为1个疗程, 一般1~2个疗程可愈。 顽固性便秘:将麦麸上 锅蒸熟f约蒸20分钟)放凉, 再用锅炒出香味...
-
控制血脂吃炒燕麦 胡萝卜降胆固醇
控制血脂吃炒燕麦 很多人都将燕麦片煮着吃或用牛奶泡着吃。但对于想要控制血脂的人来说,燕麦炒着吃效果会更好。 这是因为燕麦中的淀粉只有与水碰到一起,产生糊化作用,才能被人的肠胃吸收利用。而炒着吃的燕麦;人体不会消化吸收太多,那些消化不了的淀粉,穿过小肠,到达大肠里。这些淀粉经过大肠细菌的酵解形成短链脂肪酸,既可以改善肠道菌群,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还能控制血脂。需要提醒的是,炒燕麦一定要选那种颗粒比较大的纯麦片,不能是速溶的。 赵玉华 常吃胡萝卜能降胆固醇 美国科学家发现,胡萝卜除了具有降压、强心、抗癌及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