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 第19页
-
治麦粒肿小验方
麦粒肿又叫长眼疮、偷斜眼,是细菌感染所致。眼睑局部红肿,疼痛,硬结,或化脓溃烂。治疗可选用以下药方: 1.野菊花30克,红花10克,水煎服。日2次,每日1剂。 2.桑叶、菊花、金银花各15克,黄连、防风、归尾、赤芍各9克。水煎,滤汁,先熏后洗患眼,每次洗15~20分钟,每天2~3次。 3.龙胆草、当归各6克,菊花9克。水煎服,日3次,每日1剂,连用3--6剂。 4.蒲公英全草60克,野菊花50克。水煎,第一次煎液内服,第二次煎液熏洗患眼,每日数次。 5.黄连15克打碎,置瓶内,再将人乳汁挤入,浸泡1天,滤出人乳汁,...
-
艾灸治疗麦粒肿
麦粒肿为眼科常见疾病之 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 多见。其患病部位均在上下眼睑, 多数患处在眼睑外部,少数在眼 睑内部。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脾胃瘀 阻,火热积聚,以致眼睑红肿,腐 熟化为脓液。实证者多表现为眼 睑局部红肿瘴痛,继而起小疖肿, 红肿加重,伴头痛等全身不适;或 见发病快,突然眼睑局部红肿痒 痛,硬结较大,易溃脓,伴口渴喜 饮、便秘溲赤。虚证者多表现为眼 睑麦粒肿局部反复发作,但诸证 不重。 使用艾灸法治疗此病时,常 选用合谷(在手背第l、第2掌骨 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丘墟(位于足外...
-
蒲公英、川牛膝治麦粒肿
蒲公英60克,川牛膝15克,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内服,二煎趁热先熏后洗患眼,每次20-30分钟,一般1-3剂可愈。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作用;川牛膝入肝经,有引血下行、消肿止痛功效,二药合用对麦粒肿有特效。 药蛋滚熨治小儿咳嗽 苍术、麻黄各50克,鸡蛋1个,将上药和鸡蛋加水500毫升,用小火煎煮30分钟,趁热用鸡蛋(不去壳)滚熨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及双侧涌泉穴(足底)。汤冷后再煎,如此反复3-5次。家长先要试温,不要烫伤小儿。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
热气蒸眼治疗麦粒肿
冬季是麦粒肿的高发季节,尤以中老年人发病为多,可用热气熏蒸眼睑的方法治疗。冬季气候干燥,加上中老年人眼部腺体退化,眼睛的自我清洁和保护功能减弱,极易感染细菌而发生麦粒肿。症状为眼睑皮肤红肿,有绿豆大小的结节,出现痒、痛、胀等不适感觉,少数病例能自行消退,大多数患者逐渐加重。 将金银花6克放入杯中,倒人半杯开水,病眼闭上凑近杯口,让水蒸气熏蒸眼睑(眼皮)。眼睑与杯口的距离以10-15厘米为宜,以防烫伤,每次熏蒸10分钟,每日3次,一周后可见效。 如果正患麦粒肿,推荐补充维生素A和C,它们有益于皮肤健康。进食清淡饮食,...
-
麦粒肿民间治疗四法
麦粒肿病虽小,但很是让人烦恼,痛苦不堪,医疗上又无治疗好办法,用酒精棉球擦拭眼睫毛根部效果非常好。方法是:1。当开始患病---眼睑发痒、出现红肿或疼痛时,即刻用酒精棉球擦眼睫毛。擦时要双眼紧闭,用酒精棉球(不要太湿,太湿时挤掉一些酒精)在眼睫毛根处来回轻轻擦几下。擦后双眼会感到发热(发热时不可睁眼,否则酒精会渗透到眼里使眼睛疼痛),待热劲过后再睁眼。只要当天擦2~3次就可消肿。 2。在麦粒肿开始肿起来的时候,只需用食指压在患侧的眼角,并向耳朵方向牵拉几下,使患有麦粒肿的眼皮有被牵拉的感觉即可。肿起的当天多牵拉几下,...
-
治疗麦粒肿验方六则
麦粒肿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表现为眼睑局部红肿,有小硬结,自觉疼痛及触痛。数目后,毛囊根部出现脓头,切开排脓或自行破溃出脓,症状便很快消失痊愈。 草决明汤:草决明 30克。用法:上药加水 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分2次服下,每日1 剂,小儿酌减。 适应病症:麦粒肿。两目反复发生麦粒肿,两眼睑浮肿,结膜轻度充血,视力下降,羞明怕光,精神抑郁,头目闷张,睡眠差,脉弦稍数,舌质红,苔薄黄。 三黄汤:黄连15 克,黄芩15克,生大黄 15克。用法:将上述药物水煎,每日l剂,一半内服,一...
-
麦粒肿,针眼 中药方用麦粒肿方
麦粒肿(针眼)属中医眼丹、针眼范畴,发病部位在上下眼睑边缘。从五轮与五脏的关系来看,眼睑在脏属脾,脾主肌肉,亦称肉轮,脾与胃相表里,故肉轮疾患多与脾胃病变有关。针眼与眼丹发病原因大致相同,只是症状上有所差异。针眼的症状较轻,多呈局部小疖,一般对全身无大影响,只觉患眼涩痛或刺痛,羞明等;眼丹的症状较重,可漫至整个眼睑肿痛难忍,白睛(球结膜)充血,眼眵多,患眼因肿胀不能张开,甚或出现发热、恶寒、头痛等全身症状。《证治准绳》载:“脾上生毒,俗称针眼是也……实解太阳经结热。&rdqu...
-
秋用麦冬利口咽
秋季为燥邪主气,燥邪损伤津液容易导致肺阴不足,出现口干咽燥、咽喉干痒疼痛、声音嘶哑、干咳少痰等表现。此时,可以自制一些养阴生津的药膳,来缓解口干咽燥的症状。麦冬性味甘、寒,具有清热祛燥、养阴生津的功效,可以缓解由于津液不足所致的口舌干燥、咽干咳嗽等症状。用麦冬可以,自制成以下一些药膳。 麦冬石斛茶:石斛15克,麦冬10克,绿茶5克,将以上药物置于茶杯中,用开水冲泡,上盖闷5分钟后即可饮用。具有清热生津、养阴利咽的功效。可以有效缓解秋季燥邪所致的口咽干燥。 银花麦冬汤:金银花10克,麦冬10克,将两药浸泡十分钟后加水...
-
孙浩老中医运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多种类型的心因性疾病
江苏省国医名师孙浩老中医运用甘麦大枣汤治疗多种类型的心因性疾病,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兹介绍三则如下: 心脏神经官能症 本症因烦劳过度,心气受损,以致心动过速,久劳则暗耗心血,过速则易损心阴,心脉失其所养,故见“心悸”“怔忡”之证。 赵某,女,36岁。其性争强好胜,每遇事繁任重时,即觉心烦似火,面红汗出。近来自觉心跳加快,卧时尤甚,不安枕席。伴见头晕耳鸣、口干、小溲频数、舌红苔黄、脉细数等症。证属劳心耗血,并损肝肾之阴,致使心中悸动不已。诊为...
-
唇舌生疮饮玄麦茶 治夏季热中医有方
治夏季热中医有方 处方:麦冬、甘草各9克,鸡蛋 2个(去蛋黄留蛋清),白糖少许。 用法:将麦冬、甘草加水两碗, 用小火煎至1碗,倒人蛋清内,加 入白糖搅匀,分2次服完,每日1 剂,一般连用3~4剂即可见效 主治:小儿夏季热。李茂 唇舌生疮饮玄麦茶 处方:玄参5克,麦冬10克, 黄菊花3克,胖大海2枚,甘草3 克。 用法:以上药材用冷水洗净 后,加开水焖泡‘10一15分钟即可。 每日3剂,当茶饮。 主治:唇舌生疮(伴随口臭、大 便秘结者,效果好)。 何星月 潮热多汗按阴谷穴 &ldq...
-
司天麦门冬汤降血压
何某,女,1958年9月16日生(农历),戊戌年五之气。2018年5月24日首诊:右腰酸病史两年,小便频,量少,尿潜血(+),血压偏高(150/95mmhg),舌偏红,苔少,左脉沉细,关部稍滑,右脉沉弱,关稍弦。方拟司天麦门冬汤。 处方:剖麦冬30克,炙紫菀15克,潞党参10克,炙桑白皮15克,法半夏10克,淡竹叶12克,香白芷10克,钟乳石10克(先煎),生姜10克,大枣(擘)6克,炒甘草6克。7剂。 6月14日二诊:服前方1周后,小便不适感明显改善,停药1周,时有反复。大便不适明显好转,1日...
-
冠心病,胸痹心痛,参麦散合丹参饮加减
魏某某 男 73岁 退休老干 患者自述4年前因劳累后出现胸闷心悸甚则胸痛,在南华附一就诊,考虑为“冠心病”予以扩冠护心治疗,病情好转,自此常反复发作,每于劳后或情绪激动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一周前患者因情绪激动后复发胸闷、心悸甚则胸痛经休息并含服硝酸甘油稍有好转,可是稍微活动后复发。为系统中西结合治疗故来我院,现仍见:胸痛、胸闷、憋气,心悸气促,痛则放射至肩背,常持续1-5分钟而自行缓解,神疲乏力,双下肢轻度水肿,夜寐欠佳,尿少,面色紫暗,唇发绀,稍咳,纳呆,余可。 查:舌紫暗,苔薄...
-
燥咳论治 予桑杏汤 沙参麦冬汤
5、6月梅雨季,气候波动强烈,晴雨交替频繁,机体卫外不足,故发热、咳嗽患者颇多。发热易退,咳嗽却缠绵难解。此咳嗽夜重,气呛阵作,咳声不扬,痰黏白或淡黄量少,甚难咯出。若无痰,则可见咽喉干涩,但不思饮,或饮亦不解,伴见音哑、脘痞、纳呆、大便溏、口中干腻不爽,苔腻或白或黄,脉象初现寸关或寸关尺三部浮滑,但加压至中位,有濡、滑、满等象,后期脉象为气不浮,转呈濡满数、滑满数、郁满数、细濡数等。 此病按燥咳论治,予桑杏汤、沙参麦冬汤、二冬二母饮、清燥救肺汤等剂润肺止咳乏效。若按风热合邪论治,用华盖散、麻杏石甘汤、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