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2911页
-
闭经的治疗 血瘀认证论真伪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国医大师许润三是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本文为其临床治疗妇科病的几点经验。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综观各医家对崩漏的辨治,多以肾的阴阳失衡作为主要发病机制,以气虚、血热、血瘀作为出血期的辨证分型。 由于崩漏是以子宫不规律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故出血期的准确辨证是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许老观察到崩漏病人在出血期的脉象是辨别气虚、血热的关键。参看古今妇科教科书上所描述的血热症状,均为血色鲜红、面赤口干、尿黄便干、舌红等推...
-
柴胡桂枝汤加味治疗痛经
患者女,37岁,2017年8月30日初诊。主诉:痛经10余年。月经周期29~31天,经期7天。量时多时少,色暗红。经前2天开始出现下腹部胀痛,疼痛重时伴有汗出、恶心。经前乳房胀痛,现正值经期,经量多,色可。平素喜叹息,伴见面色黄,少腹凉,脱发,白带多色白。形体消瘦,纳少,舌边尖红质淡,舌苔白稍腻,脉弦细无力。妇科B超等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辨证为肝郁脾虚、气血阻滞,方选柴胡桂枝汤加味。 处方:柴胡10g,炒黄芩10g,法半夏10g,桂枝10g,白芍10g,当归10g,党参10g,炙甘草10g,升麻5g,生...
-
熏洗治疗足跟痛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症,其主要表现为足跟或脚底有酸胀感,有时呈针刺样痛,影响走路,发病多与慢性劳损有关。用"五川灵仙汤"熏洗治疗足跟痛一般在2周左右即可治愈。现将该方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川芎20克,川乌20克,川牛膝30克,川断30克,川椒20克,威灵仙30克,木瓜20克,透骨草30克,鸡血藤30克,玄胡2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芒硝(另包)50克,食醋25毫升。 用法:将前12味药物放砂锅内,加冷水3000毫升左右,浸泡1一2小时,煎沸30一40分钟,倒入盆内,加入芒硝、食醋,搅匀。先用热气熏...
-
刘松江运用芪桂消癥方治疗卵巢癌经验
卵巢癌在女性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是最常见的三大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病死率居于女性癌症死亡原因中的第8位,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病死率则仅次于子宫颈癌[1,2]。从临床的角度来看,尽管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步,但由于多数卵巢癌的诊断时间较晚,约有75%的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加之几乎所有的卵巢癌都会复发或发生转移,因此卵巢癌的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卵巢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仅略有改善[3,4,5]。目前,如何更加合理、有效地综合运用现有治疗手段来提高疗效,如何更好地平衡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了当前...
-
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寒湿型:腰腿疼痛,受寒及阴雨天加重,肢体发凉,沉重感,转侧不利,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沉紧或濡缓。治宜温经散寒,除湿通痹。药用制川乌10克,制草乌6克,防风12克,海风藤30克,薏苡仁20克,秦艽10克,桑寄生20克,桂枝10克,乌梢蛇10克,木瓜10克,防己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气滞血瘀型:腰腿疼痛如锥刺,日轻夜重,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大多有近期外伤史。舌质暗红,有瘀斑,脉弦或涩。治宜行气活血,通络止痛。药用当归10克,川芎10克,赤芍12克,炒桃仁10克,红...
-
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的治疗
急性颈椎关节周围炎,也就是俗称的落枕,可能由多方面原因所造成。主要包括急性斜颈、肌肉痉挛、颈部肩膀疼痛、颈部转动不利以及固定并斜向单侧等。还有肌筋膜疼痛,表现为患处肌肉显紧绷的肌束,摸起来像是有结节,有激痛点,且会产生传导痛,随着好发的位置,有不同的表现。此外,还有肌腱炎,多见局部肌腱发炎,疼痛伴随周围的关节转动不利,以及纤维肌痛,伴随长期的酸痛、抽痛、僵硬等症状。 中医临床上根据患者病机、症候类型主要可分为太阳经输不利症及气滞血瘀症两大类。 太阳经输不利症者.症见头痛头重、颈项强硬、转头不利、颈肌僵硬或痉挛,...
-
木梳对妇女乳房的健美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木梳恐怕不会陌生。它不仅可以用来梳理头发,更是人们不可缺少的保健器具,经常使用,对养生、健体和美肤都有益处。 用木梳梳发,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改善头皮状态和颅内营养。经常梳头,还可以使发根血液循环加快,毛母角化细胞和毛母色素细胞得到充分营养,使头发坚固、发色黑润。用脑过度而感到疲倦时,用木梳在头上梳上几分钟,就会感到轻松舒适。此外,梳发对偏头痛、神经性头痛、顽固性失眠症以及颈部酸痛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当然,用木梳做头部养生,与平时梳理头发是有一定区别的,要讲究方法。按...
-
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 中药验方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腿痛”范畴。多由局部气血瘀滞,复感风寒湿邪,使病缠绵难愈。临床可分为血瘀型、寒湿型、肾虚型三个证型。本文提供几则行之有效的中药验方,供患者选用。 1.乌梢蛇12克,蜈蚣10克,全蝎5克,细辛6克。共研极细末后,分成8包,首日上、下午各服一包,继之每日一包。一周为一疗程。此方具有搜风通络、除痹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证见腰腿部疼痛,痛有定处,活动不利。 2.生川乌、生草乌各30克,桂枝15克。共为细末,炒至变黄色,加少量白酒,将上药共分5等份...
-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 名医尹新生方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肾阴虚)方 处方:生地24克,丹皮、茯苓、泽泻、牛膝各10 克,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鹿角胶、龟版胶各12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肾益精。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中医辨证属肾阴虚型。症见腰酸腿软,潮热盗汗,失眠,遗精,足跟痛,舌质红,两尺脉弱乏力。 创方者:尹新生 中医治疗慢性骨髓炎(肾阳虚)方 处方: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各12克,杜仲15克,当归10克,制附子 8克,肉桂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
-
腱鞘炎外敷治疗
腱鞘炎可表现为手指、足趾、手腕或足踝部等处的压痛、硬结或活动障碍等,采用地肤子外敷可以治疗。 一中医认为,本病可因外伤筋膜,血瘀气滞.壅滞不通所致。治疗以理气养血、通络止痛为主。藤黄性味酸涩。具有解毒、消肿、消炎镇痛的作用;地肤子味辛、苦,性寒,归肾、膀胱经,其一方面具有治疗湿热毒疮的作用,另一方面可制约藤黄的毒性,防止皮肤损伤。二药合用,外敷治疗腱鞘炎效果良好。 将地肤子、藤黄各200克混匀研粉,装瓶备用。用时取药粉适量,拿蜂蜜调成膏状,敷于患处.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1日更换1次,一般7天后改为1日2次换...
-
自制粗盐包 治疗“老寒腿”
夏季酷暑,不开空调就浑身湿黏,心情烦躁。但开空调久了,一些有骨关节炎的人就不太好受了。因为人体毛孔张开,如不注意保暖,空调冷气就会入侵,容易使原本患有骨关节炎的患处发病,出现关节僵硬、疼痛、畏寒等症状。自制粗盐包确实可以缓解畏寒、疼痛的骨关节炎症状。 粗盐包需要的材料很简单,一条毛巾和两斤粗盐。首先,拿一条毛巾对折,将三个边缝起来,留出一个洞口。最好缝得细密一些,以防粗盐颗粒漏出。 将买来的粗盐倒入锅中,炒热,直至烫手,然后将粗盐从预留的洞口,倒入毛巾内,并将洞口缝起来。这样,粗盐包就完成了。将做好的粗盐包放置在疼...
-
中医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据统计,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国骨质疏松的发病总人数已逾1.73亿,而这群人的骨折或其他严重骨病的患病几率大大高于正常人,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髋关节骨折一年内病死率达20%,生存者约50%致残。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骨质疏松症是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严重性仅次于肿瘤、心血管病,位居中老年人五大疾病患病率之首。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目前仍是国内外公认的一个难题,西医用于骨质疏松症的药物大致分为三类,即促进骨矿化、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三类药物。但这些药物长期应用均不同程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或大剂量使用存在...
-
痛风辨证中医药治疗
痛风的病因是由于过食肥甘,酗酒、过劳、紧张或感受风寒湿热等邪致气血凝滞,痰瘀痹阻,骨节经气不通而发病。 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辩证分型为风湿热邪,风寒湿痹,痰浊瘀血痼,脾肾阳虚。 1.风湿热痹症状:足趾关节红肿热痛,或游走痛,或有发热、汗出、烦热、咽痛;舌红苔薄,脉弦数。治则:祛风清热,化湿通痹。 可用方药:四妙散加味,苍术9 克,黄柏12克,牛膝12 克,薏苡仁30克,海桐皮12克,桑枝30克,威灵仙12克,金银花藤15 克,茜草20克,秦艽10 克,随症加减。痛风见关节红肿热痛甚者,加生地15克,赤芍15克,地...
-
养血温经散寒治疗痹证风湿病
组成当归30克,白芍15克,桂枝12克,细辛6克,大枣15克,威灵仙15克,郁金15克,僵蚕10克,茯苓15克。 功效养血温经散寒,调营卫通络止痛。 主治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或关节肿大等症。 用法冷水浸泡30分钟,急火煎后文火煎30分钟,每剂煎3次,取药液约600毫升,早、中、晚饭后温服200毫升。 方解养血治痹汤以当归四逆汤化裁加减组成。当归四逆汤源于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
-
施杞教授膏方治疗慢性筋骨病
施杞,男,汉族,1937年生于江苏东台市。1963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导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代表传承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施杞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骨伤科学家,早年师从沪上骨伤科名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在近五十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中,致力于慢性筋骨病的诊疗以及基础研究,提倡“一体两翼”...
-
急性腰扭伤是取穴针灸治疗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一旦出现腰扭伤,患者立即腰部僵直,弯曲与旋转陷入困境,疼痛剧烈且波及范围大,咳嗽或打喷嚏会使疼痛有加,难以行走,有的患者尚需搀扶,或抬至附近医院急诊。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治疗最为有效的病症之一。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主要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腰肌痉挛与腰部疼痛症状、恢复腰部功能为主。临床上可供针灸操作选取的穴位很多,如肾俞、关元俞、上髎、腰眼等局部穴位,以及人中、八邪、孔最、中渚、腰痛穴等远端穴位,临床选用上各有千秋,下面...
-
手法治疗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
桡骨小头半脱位又名牵拉肘,婴幼儿十分常见,多为间接外力如家长猛然牵拉上肢或轻微的肘部扭伤引起,伤后患儿不愿抓物、穿衣,活动肘关节疼痛。发病机理有不同看法,多数学者认为当受到牵拉时,桡骨小头自环状韧带下滑移,致使环状韧带嵌在肱桡关节间。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诊断不难,无需拍X线片,复位一般也比较简单,按教科书介绍的常规手法即屈肘轻轻旋转前臂至旋后位,可感觉有一弹跳感,多数均可复位成功。 但临床上常会遇到一些难复性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患儿,由于术后未及时复位或在外院复位未成功,患儿恐惧不安,采用常规方法仍不...
-
治疗颈椎病药枕配方小汇
1.通草300克,白芷100 克,红花100克,菊花200 克,佩兰100克,川芎100 克,桂枝60克,厚朴100克,石菖蒲80克。将这些药混合并加工使之软、硬适度,制成药物枕头。此外,对于颈椎病的不同症状,可相应加减药物。如颈项酸困、不适,可加苍术60克,稀莶草100克;头晕、鼻塞,可加葛根60克,辛荑花60克;肢体麻木,可加麻黄50克,桑枝100克,防风100克,羌活100克。对.颈部生理曲线序列不齐、变直或反屈,轻度骨质增生、软组织紧张引起的症状,可枕于颈部,仰卧,以加强疗效。 2.防风、羌活、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