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第2908页
-
中药方或食疗方治疗阴干症
本病除阴道干燥、性交涩痛不适外,往往还伴有白带量少、头晕目眩、腰膝酸软、月经过多或过少、舌质红、苔薄少或无、脉沉细等肝肾阴精不足征象。采用能滋肾益精、养血润燥的中药方或食疗方治疗阴干症,疗效显著。 1.取杞果15克、山药30克、山萸肉9克、龟板10克、熟地15克、陈皮12克、黄精15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 2.取牛肉500克、熟猪油50克、胡萝卜250克、土豆30克、洋葱50克、西红柿汁50克、枸杞子30克。将牛肉洗净切块,加盐、胡椒粉和面粉各适量拌和;把猪油置锅中加热倒入牛肉;再将牛肉炒至黄色,加...
-
乳腺癌治疗不离疏肝
现代研究表明抑郁、焦虑、愤怒、恐惧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三阴乳腺癌(TNBC 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系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均阴性的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20%,因其侵袭性强、预后差,且缺乏个体化治疗方案,成为所有乳腺癌亚型中最具挑战性的类型,这也成为三阴乳腺癌女性产生担忧及恐惧心理最主要的原因,此外,术后身体的缺陷,经济上的消耗,工作生活能力的下降,治疗反应带来的躯体不适应感,也使患者容易对生活产生...
-
妇女炎症验方 治乳腺增生验方 治疗不孕验方
妇女炎症验方: 两片庆大霉素,两片抗菌优,两片甲硝唑研成粉末,加水溶解,冲洗。这是一位在医院上班的亲戚告诉我的,据说百用百灵!我用过效果很好。 *付医师 根治痛经外敷秘方:速效痛经贴:延胡索30克、五灵脂、三棱、莪术各15克、广木香、肉桂各9克、公丁香3克。研细粉,备用。经前5-7天开始取药粉适量,用白酒调成膏,填满肚脐外敷,胶布固定,每天一次。温经活血、行气止痛。治痛经、子宫内膜异味等。西药止痛药,只能缓解一时之痛,无法彻底根治。此方治疗痛经可以说是治一个好一个。痛经是因为气血不通产生了疼痛,...
-
乳腺癌的治疗处方 康泰汤合二陈汤加减
国医大师张学文在中医急症、脑病、温病及诸多疑难病等领域,均有所研究,在防治恶性肿瘤方面,有自己独到的经验,治乳腺癌疗效甚佳,现将其治疗乳腺癌的经验介绍如下。 病因病机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病死率的首位。乳腺癌初期因患者不会出现特殊的临床症状,一般不易被发现,大多数患者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发现患有此病。乳腺癌的病因病机不离正虚邪实两个方面,但在不同阶段,正虚与邪实所占比重不同,所以治疗时扶正与祛邪各有侧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出现乳房内肿块、乳腺疼痛、乳头溢液、乳头...
-
归脾汤加减治疗崩漏
患者贾某,女,17岁,2019年2月1日初诊。诉阴道不规则流血20余天。患者阴道不规则流血,在当地医院门诊检查均未见异常,今日来中医科求治。症见:阴道不规则流血20余天,月经量适中,色红,无血块,倦怠乏力,语声低微,口苦、口干,怕冷,饮食尚可,睡眠欠佳,多梦,小便略黄,大便成形,日1次。查体:形体偏瘦,面色萎黄,舌质红,苔薄黄,右脉沉细,左脉沉弱。 诊断:(心脾两虚证型)崩漏。 治则:健脾益气,养心安神,佐以止血。 方药:黄芪30g,党参15g,白术15g,当归5g,茯苓15g,远志1...
-
治疗骨质增生中药八珍汤
张某,女,57岁。颈、腰椎酸痛不适,四肢麻木胀痛,遇风寒湿及劳累后症状加重10个月。经X线摄片诊断为颈、腰椎骨质增生,经注射骨宁、复方当归、维生素B1、B12,口服壮骨关节丸、骨仙片、骨刺片、颈复康、腰痛宁、芬必得、甲钴安等中西药物,外用痛瘀消神袋、麝香壮骨膏,疗效均不明显。查见患者形体瘦弱,面色萎黄不泽,少气懒言,自述乏力,腰膝酸软,头晕健忘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气血俱虚,筋骨失养,兼感风寒湿邪所致。治宜补益气血,强筋壮骨,佐以祛风散寒。方用八珍汤加味:当归15克,白芍30克,熟地30克,川芎...
-
有哪些中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
来自网友青柠: 有哪些中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 给你推荐一些治疗子宫肌瘤的中成药吧。 橘荔散结丸具有行气散结、软坚敛涩、活血消的作用,用于各种情况的子宫肌瘤。 桂枝茯苓胶囊,属于中医传统古方,用于各种类型子宫肌瘤。 宫瘤清胶囊,活血化淤、消破积、养血清热,用于血淤证明显的子宫肌瘤。 大黄庶虫丸,攻破力强,用于体质较壮实子宫肌瘤患者。 宫血宁胶囊,用于子宫肌瘤导致子宫异常出血者,本身并无消肌瘤作用。 平消胶囊,抗肿瘤同时具有扶正气作用,用于肌瘤手术后或体质较虚者。 不过中药的滋补品种类...
-
阴道炎临床有轻重应对症治疗
在诸多恼人的妇科疾病中,阴道炎总排在前几名。瘙痒、疼痛、分泌物多,让人坐立不安,特别是反复发作这点,更让很多女性痛苦不已。其实,阴道炎在临床上有轻重缓急,应该对症治疗。 轻 【案例一】 最近天气潮湿,小王总觉得下面有点痒。到医院检查,又未发现什么异常。医生解释道,天气潮湿,内裤晒不到阳光,穿着容易发痒产生炎症,平时注意卫生、勤换内裤,很快就会好。 【对策】如果没有明显的白带异常,且经过会阴局部护理,自觉症状好转,可暂不就医,但如果经常规护理症状不能缓解或伴白带异常及合并其他症状时,一定要到医院就...
-
吴良村治疗卵巢癌经验
吴良村 ( 1941—) ,男,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教 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二、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精于四大经典,旁及李东垣、朱 丹溪等诸家学说,遵古而不泥古,博采众长,主张辨证与 辨病相结合,提倡中西医优势互补,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 相结合。从事中医肿瘤学临床及科研工作 50 余载,发表论 文 50 余篇。 浙江中医药大学吴良村教授在长期的理论和临 床基础之上形成了独特的诊疗经验,重视益气养阴 法治疗卵巢癌,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延长生存 期,提高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
-
中医的刺络拔罐可以治疗乳腺癌
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在腋窝淋巴清扫术后的发生率波动在7-77%之间,年龄大、肥胖、感染等原因会增加这个发生率。淋巴水肿大部分不能被彻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改善,比如弹力袖带、压力泵等物理方法。中医外治刺络拔罐法对上肢水肿疗效显著。 一、中医的刺络拔罐可以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吗? 上肢的淋巴液回流大部分会通过腋窝淋巴结,就像很多条公路同向行驶都通过一个大的收费站。腋窝淋巴结被切除了,就像这个收费站锁死了大部分的通道,自...
-
妇科带下病 可分为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杂色带治疗
带下病是妇科的常见病,临床根据带的颜色可分为白带、黄带、赤带、赤白带、杂色带等。带下病临床可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脾虚型 多由饮食不洁,或劳倦过度,或思虑过度,损伤脾气,以致脾虚,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湿邪下注,伤及任、带,任脉失固,带脉失约而成带下病。 临床表现:带下量多,色白如涕如唾,甚者绵绵不绝,无臭气味。伴有神疲倦怠,食少便溏,腹胀足肿,头昏闷,面色萎黄。舌质正常或略淡,苔白,脉缓弱。 治疗原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方用完带汤加减。 方药:苍术10g,白术10g...
-
子宫肌瘤 中药治疗抑制机制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进展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 是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1]。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周期性子宫出血, 少数患者会伴随月经过多、贫血、腹痛、盆腔痛、尿频、不孕等症状。在目前医学中, 主要采用子宫切除术和肌瘤剔除术方来进行治疗[2], 并且子宫肌瘤的化学用药主要有孕激素类、纤溶药物、NSAIDS、促性腺激素类似物/拮抗剂[3]等。鉴于西医的药物治疗存在复发率高、不良反应明显等缺点, 而且手术切除又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研究备受重视。子宫肌瘤的发生病...
-
细菌性阴道炎分两种证型予以治疗
细菌性阴道炎,是因为加特纳菌、厌氧菌等增多,而乳酸杆菌减少,阴道的生态系统改变而引起的疾病。目前认为本病主要通过性交传染。本病的主要症状是白带增多,有鱼腥味或臭味,外阴潮湿不爽。性交时或性交后异味加重。常伴有阴道灼热感、性交痛以及外阴瘙痒。体查可见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呈灰红色;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有时呈乳黄色或灰绿色,有腥臭味。笔者在临床上将本病分为两种证型予以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湿热下注 白带增多,有腥臭味,阴道灼热,性交疼痛,外阴瘙痒,食欲不振,口淡或口苦。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濡细...
-
中药治疗腰痛 逐瘀汤
身痛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甘草、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子、牛膝、地龙、当归组成。功效活血行气,祛瘀,通络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近年来笔者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各种腰痛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特别是对腰椎病(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闪挫伤以及腰椎病压迫神经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等)疗效尤著。 病案举例 田某某,男,61岁。腰痛2年加重1周,患者拄杖弯腰跛行来诊。县医院X线片示:L2~L5部分边角呈不同程度增生、肥大,L4~L5椎间...
-
膝关节滑膜炎的治疗中药方
治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气滞血瘀)方 处方:秦艽、川芎、羌活、没药、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各9克,当归尾5克,桃仁、红花各6克,甘草3克。 加减:年老体弱者去没药、五灵脂,重用当归尾 15克,加杜仲、补骨脂各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去瘀,通络止痛。用于治疗膝关节性滑膜炎,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有外伤史,患膝肿胀疼痛,以刺痛为主,局部瘀黯,皮温稍高,关节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浮髌试验(+),X线片无异常。 创方者:刘森 周其璋 治...
-
子宫肌瘤治疗经过活血化瘀方药
薛某,女,48岁。2005年7月12日初诊。确诊为子宫肌瘤6年有余。16岁初潮,月经周期近10年来十分紊乱,多为23~25日,出血量也较多,颜色鲜红,有小血块,经期常为7~10日,经期腰部坠胀连及会阴,经前乳房胸胁常作胀痛,情绪烦躁,失眠;经后则常因出血较多,有贫血症状,常伴腰脊酸软、头晕心悸、面色萎黄、精神不振、甚至面浮虚肿等。平素白带亦多、黄白相兼,外阴常常因此发红湿痒。平常胃部常常痞胀疼痛,胃镜检查有慢性胃炎。舌暗红,边有瘀点,脉细涩微数。证属血分瘀热。治则为凉血化瘀。处方:黄芩10克,黄连5克,生地45克,...
-
卵巢囊肿 经针刺服用中药治疗
案例 林某,女,26岁。患者于2009年1月13日体检时,B超示:双侧卵巢多囊泡状态,可见多个小囊泡,呈放射状排列,大者位于右侧,大小约12 mm×11 mm,子宫未见明显异常。月经前1周常感腹部憋胀,经行不畅,需喝生姜水方可缓解。经量少,色暗,挟有血块,少腹隐痛,以右侧为甚。偶伴右胁肋部胀痛。查孕酮0.99 ng/mL,催乳素15.95 ng/mL,均正常。纳可,睡眠一般,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弦。 诊断:卵巢囊肿(血瘀型)。 处理: (1)盆腔8针(中极、气海、双子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