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第41页
-
中医治疗更年期症候群
当女性步入更年期后,有些人的月经周期开始不规律,也有人逐渐出现各种不适症。女性在四十五岁后,由于卵巢功能渐渐退化,同时女性荷尔蒙分泌也跟着减少,最后很可能就产生更年期症候群,这种情况跟人的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 妇女更年期的症状有很多种,例如精神上常出现情绪不稳定、很容易激动、紧张、多虑、神经过敏、抑郁、睡不着、产生倦怠感等。此外,有的人会出现皮肤干燥失去弹性、乳房萎缩下垂、阴道干燥、阴部发炎、搔痒、频尿等,造成个人生活上很大的困扰。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脾胃具有生血、统血、摄血等功能,而女司女月经为气血生...
-
更年期综合征可用中医辨证调理
更年期是指女性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段时期,即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停止的阶段,这段时期,女性因体内雌激素波动或减少,会出现一系列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为主,伴有神经心理症状的症候群,称为更年期综合征。对此综合征可用中医辨证调理。 肾阴虚型月经紊乱,周期缩短,量少或量多,或崩或漏,伴头晕、耳鸣、失眠、阵发性潮热、腰膝酸痛、皮肤干燥、口干便结、尿少色黄,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生地黄、白芍、枸杞、麦冬各15克,山茱萸12克,牡丹皮、知母、泽泻、山药、黄柏各9克,生龙齿30克,酸枣仁、旱莲草各10克,甘草6...
-
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附件炎
盆腔炎、附件炎是由女性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脓肿、卵巢脓肿和盆腔膜炎。患者多以小腹疼痛为主要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等并发症,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气滞血瘀型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时加重;白带多,色黄,月经先后不定,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经前乳房胀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方药生地黄15克,柴胡、牡丹皮、延胡索、莪术、牛膝、安痛藤、桂心、连翘各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寒湿瘀滞...
-
阳痿中医药酒方
男性生殖系统由睾丸、生殖管道、附属腺及外生殖器组成。睾丸能 产生精子,分泌雄激素。附睾、输精管、射精管和碌道是运输精子的生 殖管道,附睾还有暂时贮存精子和促进精子成熟的作用。附属腺包括 前列腺、精囊和尿道球腺,它们的分泌物称精浆,连同精子构成精液。 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多是指男性的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尿道 及附属腺体受到不同病原体的侵犯,导致这些器官功能损害,出 现阳痿不举、举而不坚、滑精、早泄、梦遗等症状。男性生殖系 统疾病危害严重,不仅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还会殃及家庭,使患 者饱受煎熬。为解除人们的痛苦,下面提供了...
-
阴道流大量豆浆似的白色脂液 中医处方
王某,女,45岁,1995年3月30日来诊。 诉半月余前突然从阴道流出大量豆浆似的白色脂液,顿时将内外裤浸透。仔细察看该白色膏液上悬浮大、小不等的油珠,并无其他颜色夹杂其中。既非白带又非月经。病者羞不就医,拖延8日,病情加剧。 刻诊:腰部酸痛,头目昏眩,四肢怕冷,略有气短乏力,面色苍黄,饮食尚可,二便正常。平时有白带,但不严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微。 此系奇经空虚,带脉不束,冲任不固所致,病名乃“白崩”。故用张锡纯氏固冲汤治崩漏,按其法加附子、阿胶去棕榈炭。 处方:炒...
-
根据中医阴阳相互依赖的理论 医治阳痿
中医认为阳痿大多是由肾精亏虚、肾阳不振所造成。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主任委员、省中医医院男科主任孙一鸣教授介绍,阳痿之类的病人往往兼有面色不好、精神萎靡、头昏眼花、腰痠腿软、舌淡、苔白、脉细无力等症状。 孙一鸣主任的临床经验是,阳痿治疗应以滋补肾精为主,温肾壮阳为辅。验方可用:熟地黄15克,山萸肉6克,山药、枸杞子、菟丝子、巴戟天各10克,韭菜子、杜仲各15克,水煎服,每天1剂。中成药可选用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全鹿丸、人参鹿茸丸、龟龄集等。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才能见效...
-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 黄连根方
组成生晒人参(研细末)3g,黄芪60g,桂枝10g,茯苓15g,赤芍15g,丹皮12g,桃仁12g,三棱15g,莪术15g,远志15g。 功效补气活血,消癥散结。 主治子宫肌瘤。 用法先用清水500ml,泡浸30分钟,保留原清水煎开后15分钟即可一天当茶饮,日1剂。生晒人参研细末汤药送下,日2次。 方解本方是在桂枝茯苓丸的基础上加味而成。方用生晒人参和黄芪为君大补元气以助血行,再用桂枝、赤芍、茯苓、丹皮、桃仁祛瘀生新,三棱、莪术行气止痛又能助破瘀通经除恶血。远志祛痰开窍,安神...
-
中医狐惑症 治宜调经养血解毒化湿方
师某,女,40岁,2001年3月3日初诊。 主诉:每次月经前后发热,伴口腔、外阴部溃疡3年余。就诊时月经将行,腹痛腰酸,舌红苔黄腻,脉弦细。辨证属中医狐惑症,属血分有热,肠胃湿热,消化不良。治宜调经养血,和中安神,解毒化湿。 方药:党参15克,当归15克,赤芍10克,丹参12克,生地30克,金石斛12克,川牛膝10克,鸡血藤10克,木香5克,香附6克,川断6克,炒薏仁12克,车前子12克,土茯苓10克,甘草3克。每日1剂,5剂,水煎空腹服。 二诊:月经适来,外阴、口腔糜烂,头晕失眠,腹胀腰酸,脉细苔薄黄...
-
更年期综合征中医外治疗法
更年期综合征,又称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绝经期是从40岁以后至60岁,可长达20年左右。在这一阶段中妇女所出现的一系列因性激素减少及机体衰老所引起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的症状,统称为绝经期综合征。双侧卵巢切除或经放射治疗后双侧卵巢功能衰竭者可导致内分泌失调,也可出现精神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 本病属于中医学“绝经前后诸症”的范畴。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绝经前后的生理特点有密切关系。妇女49岁前后,肾气由盛渐衰,天癸由少渐至衰竭,冲任二脉气血也随之...
-
中医辨治更年期综合征 以补肾为主
更年期综合征的主要病 理变化是肾虚,临床治疗以 补肾为主,随证施治。 肝肾阴虚证见月经量 少,面部潮红,手足心热,头 晕,头痛,口干,忧郁易怒,腰 酸,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脉 细数。方用:生地30克,熟地 30克,泽泻10克,茯苓10 克,山药15克,首乌15克, 枸杞子15克,女贞子30克, 玄参10克,麦冬10克。汗多 者加浮小麦;失眠者加夜交 藤;腰痛者加续断、桑寄生、 补骨脂;心悸加服补心丹。水 煎服,每日1剂。 脾肾阳型 月经量多、 色淡,精神不振,怕冷,腰酸 无力,食少,大便溏、多,舌淡 苔薄,脉沉...
-
中医保胎:胎动不安、滑胎
今年39岁的李女士,体质虚弱,常年卧床,15年前曾怀孕50天,之后行人流术。术后调养不当,经常头晕,腰酸,疲劳,自用肾气丸等药。在之后十几年中,李某先后怀孕5次,都在3个月左右无任何缘故而发生自然流产。 2008年中旬,李女士停经47天,尿妊娠试验阳性,经友人及家人的劝说后动了保胎之念,于是到医院求治。经过两个半月的诊治,李女士接受B超检查,结果提示:宫内见胎动,胎心良好,医生嘱其再服汤药10剂,而后用保胎丸,每日3次,每次1丸,连服1个月。最近,李某通过剖腹产,产下一男婴,母子平安。 医生解释,胎动不...
-
不能正常受孕 中医治疗处方
不孕症案 张某,女,30岁,2017年1月16日初诊。患者一年来不能正常受孕,检查发现垂体泌乳素(35.78ng/ml)增高,为受孕转中医治疗。患者纳眠好,二便调,月经规律,末次月经的时间为2016年12月25日,经色、量、行经时间均正常,经前经期无不适,妇科检查正常,近半月来晨起轻感头晕,活动后消失,舌暗淡,苔白,脉弦细。处以苁蓉牛膝汤加减:肉苁蓉20克,制远志20克,怀牛膝20克,宣木瓜15克,炒白芍15克,西当归15克,大熟地12克,生姜9克,炒乌梅20克,鹿角胶5克(烊化),8剂,水煎服,日1...
-
不孕症案例 中医诊断组方
不孕症案例 2:患者,女,34 岁,2013 年 6 月 12 日初诊。 2005 年曾宫外孕 1 次,后未避孕至今未孕。3 个月前做试管婴儿移植未成功。主诉平日思虑过多,月经量少,易激动烦躁,妇科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舌尖红,苔薄白,脉细促。 诊断:继发性不孕症。辨证属肝脾不和。治当疏肝和脾,方予当归芍药散加减。 组方:白芍 20 g,当归、白术、茯苓、泽泻、柴胡各 15 g,牡蛎(先煎)30 g,川芎 6 g,女贞子、墨旱莲、地骨皮、炙甘草各 10 g。每日 1 剂,水煎,分 2 次温服...
-
中医妇科在海外的发展回顾与展望
40多年来中医针灸在海外不断发展,近年来,更从全科逐渐向专科扩展。特别是中医妇科学,因其疗效上的优势,在海外的影响也与日俱增。据统计,2012年在英国,生育问题已成为仅次于疼痛的第2个最常来寻求针灸治疗的健康问题[1],而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抽样调查表明96%的针灸师经常治疗着各种妇科疾病[2];在科研方面,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生殖与不育》(Fertility and Sterility)杂志,在过去10年间刊登了有关中医针刺与妇科生殖有关的临床论文达300多篇。由此可见,中医妇科学的临床疗效在海外已经开始逐步...
-
更年期综合征 耳鸣常失眠 中医处方
更年期综合征 林某,女,51岁。2016年8月10日诊。病者半年来月经延迟,经量少,午后潮热,多汗,失眠。现面颧红,汗流浃背,心烦热,性情急躁,手足心红赤,耳鸣,常失眠,每晚最多睡2小时,有时终夜不眠,噩梦多,口苦口干,少饮,纳少,大便结,3天1次,质硬,小便短赤,唇舌红,舌中央有裂纹,少苔,脉细数,血压135/90毫米汞柱。 处方:百合15克,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黄柏10克,知母10克,银柴胡10克,女贞子12克,五味子10克,白芍15克,玉竹12克,地骨皮10克。日煎服1剂。...
-
继发性不孕中医药用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侯红霞 王某,女,36岁,2017年5月7日初诊。继发性不孕2年,顺产1次,人流2次,欲怀孕2年未果,遂来就诊。自诉月经25~27天1行,量少,3~4天干净,曾行输卵管通水,监测排卵,激素系列检查均未见异常,口服中药调理1年余未受孕。素大便偏稀,近2年体重增加10斤,末次月经2017年4月29日。舌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考虑精神紧张,肝气不舒,给予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药用如下:当归15克,炒白芍12克,柴胡6克,焦白术15克,茯苓12克,丹皮9克,炒栀子9克,薄荷6克,香附6克,...
-
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 中医药专方辨证论治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部 黄玉凤,汤莉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中医药治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妇女常见的一 种内分泌失调性疾病,占育龄期妇女的 5% ~ 10% [1] , 占无排卵性不孕症患者的 30% ~ 60%,近年来发病率 呈上升趋势 [2] 。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月经后期”“闭 经”“不孕”“癥瘕”等范畴 [3] 。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尚 未达到比较理想的预期治疗效果,而中医药治疗的优...
-
对习惯性流产 中医以固肾气摄血安胎为准则
黄某,女,36岁。2008年6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诉曾于2004年2月、2005年8月、2006年12月三次怀孕,均于50余日流产,曾服中药调理。今停经40余天,妊免试验阳性,要求保胎治疗。证见,纳差作呕,口淡,嗜睡,腰酸,舌尖红,胎薄白,脉弦略滑。治疗当固肾、健脾、益气。 方药:桑寄生15克,菟丝子18克,川断10克,党参15克,焦白术15克,茯苓9克,金毛狗脊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水煎服,频饮,每日1剂,5剂。 二诊:服药后患者自感良好,三个月内无出血现象。...
-
妇女绝经后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辨证论治
浅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发生的一组临 床综合征, 是由于性激素波动或减少而出现的一系 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 属中医学“绝经前后诸症” 范畴 [1 ] 。此病好发于46 ~56 岁绝经期前后的妇女, 以烦躁、 潮热、 盗汗、 头晕、 失眠、 畏寒、 倦怠乏力、 体痛、 肢体麻木和皮肤蚁行感等为主要临床症状, 是 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相关资料显示, 当前全球 范围内超过 50 岁以上妇女数量处于逐年增加的趋 势, 预计截止至 2030 年该类人群数量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