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附件

附件

  •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附件包块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附件包块

    治疗方法 拟附件包块消散方:三棱、莪术、当门尾、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苏木各15 克,牛膝12克,炮山甲10 克,蜈蚣2条(约6克)。加减法:盆腔积液,水湿运化不畅加茯苓、泽泻;小腹胀痛不适者加延胡索、五灵脂、川楝子;肝气郁结加柴胡、香附;寒凝经脉加桂枝、千姜、附子。每天l剂,水煎分3次服剧:、10大为1个疗程,治疗1— 2个疗程。 在服用上方的同时,配合针灸(电针)及红外线照射腹部附件包块区域。针灸取穴:关元、中极、水道(双侧)、子宫 (双侧)、归来(双侧)、足三里 (双侧)、地机(双侧)、三阴...

  • 中药治附件炎疗效好

    中药治附件炎疗效好

    应用自拟中药方治疗附件炎患者46 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4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年龄18~54 岁;病程小于1年者13例,1~3年者18 例,大于3年者15例;已婚44例,未婚2 例;人流术后8例,放环者5例,宫外孕术后l例;全部患者均经妇科或B超检查确诊为附件炎,左侧12例,右侧16例,双侧 18例;合并包块者3例,合并积液者3例。 临床表现:有一侧或双侧少腹坠胀痛或隐痛,腰骶酸痛,时轻时重,白带增多,妇检附件一侧或双侧有增粗的条索状物或片块状物,压痛明显。舌暗红有瘀斑,苔黄腻,脉滑数。中...

  • 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附件炎

    中医辨证治疗盆腔炎、附件炎

    盆腔炎、附件炎是由女性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脓肿、卵巢脓肿和盆腔膜炎。患者多以小腹疼痛为主要表现,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等并发症,中医辨证治疗,有一定疗效。 气滞血瘀型下腹胀痛或刺痛,情志抑郁时加重;白带多,色黄,月经先后不定,经色紫暗有块或排出不畅,经前乳房胀痛;舌质暗红,或有瘀斑瘀点,苔白或黄,脉弦。 方药生地黄15克,柴胡、牡丹皮、延胡索、莪术、牛膝、安痛藤、桂心、连翘各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服。 寒湿瘀滞...

  • 治慢性附件炎少腹胀痛方

    治慢性附件炎少腹胀痛方

    处方与用法:炒元胡10克,川楝子15克,吴莱萸3克(后下),当归尾5克,白芍10克,橘核5克,乌药10克,小茴香3克(后下),甘草梢 5克,木香5克,茯苓15 克,车前予15克(包煎)。水煎服,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外敷方:山甲粉5克,全蝎末5 克,乳香10克,没药10 克,大黄15克。诸药研末,以凡士林调成糊状,取适量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 功效:行气活血,化症止痛,治慢性附件炎,一侧或两侧少腹胀痛,热敷则痛减,患处皮色正常,脉弦紧,苔白腻,脉缓等。 (徐颖光)...

  • 治慢性附件炎方

    治慢性附件炎方

    处方:蜈蚣、土鳖虫、全蝎各100克。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5克。月经干净后开始服用,每晚1次,每次5粒,15日为1个疗程。 功效:软坚、散结、止痛.治妇女慢性附件炎.少腹隐痛或刺痛,妇科检查附件增生呈条索状,压痛,舌有瘀斑,脉细。...

  • 患附件炎中药敷脐

    患附件炎中药敷脐

    临床对100例慢性附件炎患者 实施叶1药敷脐治疗,效果显著,介绍 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莪术、三棱、水蛭各12克, 附子8克,贯众15克,败酱草、红藤 符20克,蟾皮3屯,白花蛇舌草、当 归各30克。 用法:将以一I:约物碾磨成粗粉, 装入布袋中,使用温水和食醋浸泡, 温水和食醋比例为l:l,以不滴水为 度,将约袋放在笼中蒸30分钟。之后 将温热的药袋放置在患者的脐部以 及小腹处,根据患者的具体包块位置 作相应调整。每次热敷l小时,每天1 次,以10天为1个疗程。 二、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患者经相应...

  • 治输卵管积水 慢性附件炎中医方

    治输卵管积水 慢性附件炎中医方

      李某某,女,32岁,2010年1月5日初诊。患者自述1月15日于当地医院输卵管造影术检查发现右输卵管通而不畅,左输卵管不全阻塞伴积水;末次月经2月21日,平时期多迟后,量可,纳可,寐安,二便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细弦。中医诊断:癥瘕;西医诊断:输卵管积水。治法:补肾活血通络。处方:柴胡9克,枳壳12克,山萸肉20克,杜仲12克,桑寄生30克,桂枝9克,茯苓20克,丹参、益母草各30克,泽兰20克,路路通12克,红藤、鸡血藤各30克,皂刺15克,炮山甲4克。14剂,水煎服,并嘱其忌食海鲜、炒货等。   3月15日复...

  • 附件炎(秘方数:4)

    附件炎(秘方数:4)

    附件炎: 附件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其病程一般较长,可有精神衰弱症状,抵抗力差,亦有月经不调、闭经、腹部包块或白带增多,出现全身肢体疲倦乏力,头重纳差或低热难退等症状。一般有下腹部坠胀、疼痛、腰骶部酸痛,劳累后加重;白带增多,月经不凋或触摸到囊性肿物,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本病属中医学“症瘕”等范畴。 方 名...

1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