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医 第270页

中医 第270页

  • 南非中医药发展现状 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南非中医药发展现状 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属于金砖五国成员之一,与中国关系良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发达,人均GDP约6600美元。主要支柱产业包括矿产(黄金、铂金、钻石、煤炭等),农业资源(玉米、水果、红酒等)和旅游业。总人口约5300万,80%黑人,10%白人,印度人及杂色人等9%。华人约50万人,占1%。 南非最早涉足中医药领域的是老一代华侨,主要在19世纪初形成的约翰内斯堡的唐人街商铺经营,规模较小。2000年前后,大量新移民的进入为南非中医药市场带来新的活力,使得中医药步入了快速的发展期。 01 南非中...

  • 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脏疾病 古蒙中医馆

    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脏疾病 古蒙中医馆

    糖尿病肾脏疾病患病率高、危害严重,现已成为我国终末期肾病及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原发病。由中日医院教授李平等领衔完成的“基于临床系统生物学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辨治研究与应用”获得2015年度“康缘杯”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引入系统生物学方法,开展了DKD中医辨证、临床疗效评价及中医药治疗DKD作用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中医药诊治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优势特色明显,但对病情和疗效的评价难以量化、可重复性差。研究团队介绍,该研究首次创立了DKD定...

  • 重点条文予以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重点条文予以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中医药服务 第三章 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四章 中医药人才培养 第五章 中医药科学研究 第六章 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 综合改革促通化中医药发展升级

    综合改革促通化中医药发展升级

    6月16日,吉林省通化市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获得地方政府批准,这是吉林省首个地市级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 到2015年底,通化大健康产业布局全面展开,医药产业产值达到1100亿元。医药高新区引进亿元以上项目27个。为进一步推动通化市中医药事业发展,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建立特色鲜明、可持续发展的中医药健康服务产业,通化市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制定通化市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方案。 政策引导 制...

  • 推广应用中医非药物治疗

    推广应用中医非药物治疗

    浙江省海宁市中医院2013年门诊、住院中医非药物治疗(外治法)共3500余人次,2015年增至28791人次,3年来翻了3番;今年头3个月统计表明,中医院非药物治疗的业务势头越来越旺。 海宁市中医院院长马伟华介绍,近年来,中医院把大力推广应用中医外治法,列为新医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之一。2015年,该院门诊中医非药物治疗均次费用为132.5元,比中西医门诊均次费用184.37元低28.14%。中医外治法不仅费用低,而且疗效独特。 海宁市城区78岁老汉宋某,10...

  • 李斌提出 促进中医药发展 完善中医药机制

    李斌提出 促进中医药发展 完善中医药机制

    1月7~8日, 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2015年卫生计生工作,研究部署2016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重点任务。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会前,李克强总理、刘延东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充分肯定2015年及“十二五”时期卫生计生改革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要求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抓住重点难点问题矢力攻坚,科学谋划和扎实推进改革发展,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期盼中医药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期盼中医药法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农历猴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祝全国各族人民健康快乐吉祥,祝改革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向全体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新春祝福。 2月1日至3日,习近平来到吉安、井冈山、南昌等地,深入乡村、企业、学校、社区、革命根据地纪念场馆调研考察,就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进行指导,给广大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新春祝福和亲切关怀。...

  • 让中医药在基层更好发挥作用

    让中医药在基层更好发挥作用

    在全国“两会”上,有代表委员建言要留住中医药在基层的“根”, 让中医药在基层更好发挥作用,表明本届两会代表委员对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尤其是基层中医中药工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可以说,这是代表委员们通过深入基层群众,从顺乎民心民意的角度发出的强烈呼声,无不体现了广大民众的心愿与期盼,由此也足以证明广大基层依然是中医药推广应用的肥沃土壤。 从国家层面看,近些年,国家为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对基层中医医疗机构的基础设施与硬件设备...

  • 中医药法释义 第二十三条

    中医药法释义 第二十三条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支持道地中药材品种选育,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取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等措施保护道地中药材。 前款所称道地中药材,是指经过中医临床长期应用优选出来的,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中药材。 【释义】 本条是关于保护道地中药材的规定。 道地药材是我国传统的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素有“非道地药材不处方,非道地药材不经营”的说法。由...

  • 脊柱疾病专科 新增8个中医馆

    脊柱疾病专科 新增8个中医馆

    为发展专病专治、方便广大患者就诊、提高脊柱疾病的诊疗效果,北京市房山区中医医院于2月14日成立脊柱疾病专科,主治颈、胸、腰椎退变性疾病及创伤、肿瘤等。 该专科由脊柱外科专家许营民主任医师及其团队出诊。专科成立后,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都将由这一团队精心设计诊疗方案。他们对脊柱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是对于必须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该团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合理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更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贵州省12届人大第4次会议日前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3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指出,...

  • 八十高龄中医专家话养生

    八十高龄中医专家话养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著名专家孔光—教授已80高龄,从事中医教育与临床工作60余年,仍腰不弯,背不驼,健步稳行,思维敏捷,临诊动辄六七小时仍精力充沛。这都得益于他深悉医理,讲究养生之道。 顺应自然随遇而安 孔光一认为,人生活于自然中应顺应自然。他注重“顺四时而适寒暑”,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天凉时,他出门会围上围巾;天热时,会穿上单衣,但很少用空调。他说,夏天就是要出汗,这样可以将人体内伏藏的沉寒痼冷借出汗而解。 孔光一的生活在节制中又有随性。他从不刻板地遵循某些教条,只要不违背保养...

  • 中医之三国 杨修之死

    中医之三国 杨修之死

      曹操在斜谷界口屯兵日久,想要进兵,又被马超据守;想要收兵,又怕被蜀军耻笑,心中犹豫不决,这时正好庖官送来鸡汤,曹操见碗中有块鸡肋骨,因而有感于怀。正在沉吟的时候,夏侯惇进帐询问夜间口令,曹操脱口而出:“鸡肋!鸡肋!”主簿杨修见传“鸡肋”二字,便教随行军士,各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夏侯惇闻知,大惊,请杨修至营中问原因,杨修说:凭今夜号令,可知魏王不日将退兵返回。因为鸡肋的意思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现在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

  • 103岁还看病的全国名老中医杨友鹤

    103岁还看病的全国名老中医杨友鹤

      “人活百岁不是梦,生活规律要保证,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这是杨友鹤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提起杨友鹤,相信知道的人不少。作为全国名老中医,今年103岁高龄的他,至今仍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国医堂坐诊,每周两次,风雨无阻。据国医堂的人说,杨老把上班当成上教堂做礼拜那样庄重,西装革履,有时还要打上领带。如今,他仍鹤发童颜,少有疾病侵扰。那么,他有什么长寿秘诀,活得如此精神呢?   说到养生,杨老背了一段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的话。大意是说,黄帝问...

  • 98岁老中医的八字养生法

    98岁老中医的八字养生法

    出生于1912年9月的干祖望,是全国著名老中医、江苏省中医院耳鼻喉科创始人。他一生酷爱书籍,人称“四书”老人——读书、藏书、教书、写书。现今已经98岁高龄的干祖望,虽听力下降,只能靠文字交流,但仍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视物清楚,还看书看报写文章、批改论文。他曾说过:“上班上至90岁,寿年100岁。”这个愿望现在已成事实,干老新的目标是活到110岁……干老说,他能高寿,秘决就在于他的“童心、蚁食、龟欲、猴行&...

  • 中医怎么治肾病?别夸张 应客观看待

    中医怎么治肾病?别夸张 应客观看待

      “祖传秘方治疗慢性肾炎。”“中草药治疗肾衰竭。”……各种中医中药、秘方偏方治疗肾病的方法开始大行其道。究竟中医中药能不能治疗肾病?   肾炎是一个免疫系统的疾病   中医很多身体脏器的概念,既有一定解剖部位,又有身体功能的内涵。所以,肾病的概念是相当广泛的,既有西医的解剖学所指,也有肾脏的功能,比如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功能,都归属在“肾功能”里。   对于一些尿血、水肿等症状,是西医中医里都可能提到的一种疾病表现...

  • 治暑湿感冒 中医“阴暑”

    治暑湿感冒 中医“阴暑”

      天气潮湿闷热,加上人们又吹空调又吃冷饮,湿热加重,最容易导致暑湿感冒,即中医所说的“阴暑”。但是有些人误以为是“内火”大造成的,于是买“败火药”自行服用,此种做法是非常不妥的。中医认为,暑湿感冒者湿邪及热邪在外而不在体内,其治疗原则该散邪气。若不分青红皂白地大量服用苦寒的“败火药”,便会引邪入里,使呼吸道症状加剧,适得其反。   阴暑的首选药是具有辛凉清表作用的银翘解毒片以及丸、散制剂。如伴有吐泻症状,可加服中成药藿...

  • 江苏省中医院刮痧门诊受青睐

    江苏省中医院刮痧门诊受青睐

    江苏省中医院自开设“刮痧门诊”以来,每天均迎来络绎不绝的病人,他们非常青睐刮痧这种中医传统疗法。 据该院专家介绍,不少市民夏季时因贪图凉快,将室内空调温度开得很低,冷气正对后背或颈部吹,长时间受冷风刺激,极易引发各类颈肩疾病,并在秋冬季病情加重。通过刮痧以疏经活络,行气止痛,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

    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

      现年86岁的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张磊教授,是1958年河南中医学院建校时的首届学生,1947年开始研习中医,从医67年,他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辨证精准、医德高尚等大医精神,在中原医林树立了榜样。   名医名家   我在大学期间有幸聆听他的《内经》教学,当时他是《内经》教研室主任,是我们班主讲。高古深奥的古典巨著,他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生动有趣,深受后学喜爱,也使我们在他的启蒙中领悟了中医经典的无穷魅力,收获了终身受益的思想营养。上世纪80年代初,张磊已经蜚声中原杏林,他熟记背诵经典著作和数...

  • 记全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魏辉

    记全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魏辉

    玫瑰是西方礼仪中表达炽热情感的花朵,但很少有人知道,在东方,它很早就可以入药,是一味广为使用的中药。在西方人眼中,全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魏辉女士就是这样一位兼具西方的干练,又具有东方医学神秘魅力的“东方玫瑰”。 魏辉走上学医道路,并非偶然,幼年时母亲多病,目睹母亲为病痛所苦,高考时她毅然选择了医学,毕业后她成为一名西医胸内科医生。但是,在临床工作愈久,她越来越认识到西医在治疗方面的不足和缺陷。1992年国家教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开展第一批西学中第二学位教育,她毫不犹豫报了名,顺利...

  • 马有度 深研中医为百姓 甘为人梯轻名利

    马有度 深研中医为百姓 甘为人梯轻名利

    “小马哥”是一位80高龄的老人,一个会用微信写字聊天谈工作的老儿童。 “小马哥”叫马有度,“小马哥”是他叱咤中医江湖的名号。 他有很多“高分量”的头衔:重庆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科普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信使,重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历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科普分会主任委员、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委、重庆市政协委员。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顾问、...

  • 中医历史上 一辈子专业搞中医的人

    中医历史上 一辈子专业搞中医的人

    公元1771年腊月初一。 京城大雪。 城中百姓都沉浸在新春的喜庆气氛中。 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一老一少两个人,带着两个仆人,踏着厚厚的积雪,悄然来到了北京。 老人显得很虚弱,但却不掩其神采。 他们找了处旅店住下,然后休息。 两天后,老人把儿子和几个朋友请到自己的房间,对他们说:“此次奉诏进京前,我已经知道自己命数已尽,但忠义二字不可违,故不惜残命,冒死进京,非常不幸的是,现在我估计可能无法等到面见皇上了,就把各位找来,与各位告别吧。”...

  • 中医科普马有度 中西医结合科普沈自尹

    中医科普马有度 中西医结合科普沈自尹

    许多人都对医疗卫生行业中诸多专业的领军人物耳熟能详,说起来,如数家珍。但涉及到科普领域,不少人恐怕知之甚少,甚至毫无所知。科研和科普是科学的两翼,对于医学发展而言缺一不可。在医学科普领域,笔者介绍三位优秀的主要人物,探索其科普足迹,以激励来者。 中医科普名家马有度 在中医界,大凡提起马有度,人们即会想到“中医科普”四个字。他不仅是医疗、教学、科研硕果累累的名医大家,更是在中医科普这条少有人问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奋勇前行,成为中医科普的领路人,也是中医界少有的以科研成果和科...

  • 《漫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名家荐读

    《漫画中医养生保健素养42条》名家荐读

    国医大师孙光荣: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的中医药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是中华民族独特的健康文化,几千年来在保障国民的繁衍生息和身心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颁布以来,国人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和素养水平较2014年均有显著提高,城乡之间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普及率差异缩小。无论是大家熟知的针灸、拔罐还是八段锦、太极拳,抑或是顺应自然、因人而异、阴阳平衡这些中医养生思想,都更加全面深入地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里、行为里,逐渐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2016年中国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

  • 王文正 慢性肝炎中医证型划分与组方用药

    王文正 慢性肝炎中医证型划分与组方用药

    1月22日,山东中医肝病学术和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国内著名中医肝病专家、我们的恩师王文正因病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5岁。含泪告别恩师,悲恸之余,40年师友情谊和垂教提携之恩伴随无尽的哀思和怀念一起涌上心头。   王文正出生于五代世医之家,其父王心铭为山东泰安四大名医之一,他幼承庭训,16岁即随父行医,名闻乡里,1958年参加在灵岩寺举办的山东省中医进修班,结业后分配至山东省中医院工作。王文正曾担任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当选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 毛德西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

    毛德西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

    读书的目的是临证,是为病人解决痛苦。因此,读书的同时一定要多临证,不断提高疗效。中医的优势在疗效,疗效才是硬道理。关于如何临证和提高疗效,毛德西提出了“六个必须”。   必须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   扁鹊说:“医之所病,病道少。”这里所说的“道”,包括医理之道和医术之道。我们应认识到,中医基本理论是科学的、有用的,是有强大生命力的。它是经过数千年的临床锤炼所产生的,是直接为诊疗和养生服务的。毛德西提到,当前有一些资历不深的...

  • 王烈教授 笃信中医 觅古探今佑苍生

    王烈教授 笃信中医 觅古探今佑苍生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许守年   王烈教授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盖州市,1947年参军,被派到辽宁省医科学校学习,1949年在辽东省立医院从事儿科医疗工作,1953年进入哈尔滨医科大学学习小儿科,1958年参加全国“西学中”班。1961年,他被调到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直至今天,长达55年之久。   王烈创立了中医防治小儿哮喘病“三期分治”“哮喘苗期”&ldqu...

  • 中医学史上的女性医学家

    中医学史上的女性医学家

    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女性医学家,她们技艺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害,甚得后人的敬仰与称道。 1 义妁 医技高超,征召入宫 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河东地方(今山西省复县),有一个名叫义妁的女子,她是我国历史上早期著名的女医生。义妁从小就对药草有兴趣,十几岁就上山采药,捣烂后给乡亲们敷治外伤。平时只要有郎中路过,她总是虚心请教,日积月累,学到了许多医药知识,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义妁 有一次,从外地抬来了一位腹部膨隆的病人,肚子比将要临床的孕妇还大,脐眼...

  • 古代名中医的纪念地

    古代名中医的纪念地

    医圣祠 位于河南南阳市东关温凉河畔,为纪念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修建。正院有山门、中殿、两庑,偏院有医圣井、医圣桥、秦问亭等,大门内10米许为张仲景墓。 李时珍墓 坐落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门外雨湖之滨。50年代,墓冢得以重修,并增建了莲池、牌坊、拱桥、层台、花圃、六角亭、纪念碑及陈列馆等。 华佗庵 位于安徽亳州城内,此庵为后世纪念华佗所设,庵内塑有华佗像以及华佗传世验方。 华佗墓 位于江苏徐州市彭城路的华祖庙侧。因华佗常来徐州行医,明永乐年间,徐州知州杨仲节取华祖庙之土代衣冠建...

  • 朱良春走过中医人生的十六字箴言

    朱良春走过中医人生的十六字箴言

    “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是伴随着国医大师朱良春走过中医人生的十六字箴言,是老师章次公在他学习毕业辞行时所赠。   章次公是孟河派名医,曾问学于国学大师章太炎。1938年自镇江来上海就学的朱良春从中国医学院毕业时,拟返乡设立诊所开业行医,临行前向老师告辞,章次公叮嘱:要谦虚谨慎,刻苦钻研,自强不息,止于至善。随后将一方寿山石印章作为临别礼物相赠。老师的厚望和深情,让朱良春刻骨铭心、受益终生。   “儿女性情&rdq...

  • 汪受传全国名老中医 桃李满天下学术传世界

    汪受传全国名老中医 桃李满天下学术传世界

    汪受传,全国名老中医、国家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半个世纪的他,不仅临床医疗经验丰富,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教育教学成绩突出,而且在中医儿科学国际传播方面也成就斐然,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医儿科学科带头人。   桃李满天下   “教师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从教30多年,汪受传每年都要给各层次的学生上课,并指导他们临床和科研。截至目前,他指导研究生已近百名,并带教了数以百计的国内外实习生、进修生和中医高级临床研修人才等。他的学生分布于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